O2O遇资本寒冬?反思过后抱“美腿”,过个暖冬一起飞

2 评论 7343 浏览 4 收藏 16 分钟

O2O提前过热,一遇寒冬摔得必惨。冷静下来,总结5点反思,并拨开繁杂,寻根问道,回归基石。从基石出发,重新审视业务全局,并眼观业界态势,敞开心扉寻找那位陪你过冬的“白富美”。愿各位创业者朋友,大胆前行,小心求证,度过一个祥和的暖冬。

“狂燥”与“速冷”

O2O这个词,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雄踞年度十大热词之列。不仅各大互联网巨头们争相采取并购、入股或设立专门部门抢占O2O版图,而且众多移动互联网领域新创公司也都蜂拥地往O2O概念上贴。用雷军的话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确如其是,整个O2O领域在今年上半年就是一派群猪乱舞、飞天遁地的火热情景。

当时我就在担心中国那句老话——“飞得越高跌得越惨”——的应验。结果到了下半年,果不其然,“资本寒冬”之风一刮,各种O2O创业公司的死亡名单层出不穷,就连O2O板块中的各大巨头公司也纷纷兼并抱团,例如美团和大众点评、滴滴与快的、携程与去哪儿(间接)等。

直面狼藉,冷静反思

关于O2O今年这状况的分析文章汗牛充栋,我不想做任何重复论述或人云亦云,仅扼要提几点个人看法,供读者参考:

1)O2O被过早催熟了2年,巨额资本浪费:从2013年创业者与资本家切入此块市场,进行扎根和布局,这是没有错的,但是错就错在过早地进入狂热与揠苗助长,造成巨大资本浪费。O2O的重点和难点是在线下,一如“互联网+XXX”战略,重点也是XXX接入(移动)互联网。而2013年,甚至2014年,这个“线下接入线上”的大势都还未成,各创业者和资本市场却急于去培育用户和商家,而且是采取速成法,那当然得大量烧钱了。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温火慢焙,借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拓展之势,充分发挥这两大平台的优势对线下商家与用户的双重培育,抓准时机步步壮大。

2)支付作为O2O链条中的必要一环,创业者们应该及早意识到一方面要借着各大支付平台对市场的培育,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开放心态积极接入各大支付平台。这样,既可以享受平台的政策性和补贴性优惠,又能充分借力用户的新鲜感(这是一种宝贵的情绪资源)。

3)过分争抢配送及最后一公里概念,君不见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小区快点等各式各样的送餐小车满地奔跑么?你以为京东、亚马逊能自建物流,你也能建啊?忘记了当年美国硅谷生鲜电商Webvan的惨痛教训了吗?没看到马云的菜鸟物流都不死不活的么?新创公司,最忌讳的就是一上来奔着难啃的骨头去,尤其是商业模式还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就急于全面铺开和强调执行。执行越快,死得越早。配送是脏活累活苦活,较难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还不如充分利用现有的第三方配送,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资源花在最核心的“刀刃”上。

4)过分眼红着“社区”,尤其是那些还想把社区电商和社交一并做了的。想象空间归想象空间,难道没有切实深入的判断力么?微信、QQ、陌陌等,各类专门的社交软件,无不在努力圈人,你一个不伦不类的“电商+社交”概念,让用户怎么理解你?究竟是来你这逛集市做买卖,还是来交朋友唠嗑聚会的?用户不理解你又谈何记住你?然后又怎么爱上你?

5)满脑子想着平台化战略,殊不知今时不同往日,十几年前诞生的腾讯、阿里、百度、京东这样的大平台,如今可是那么好再次诞生的?现存的互联网巨头公司有着强大的互联网基因,各位创业者也都是直接或间接从这些“黄埔军校”学习和培训出来的,千万别以为你们的“导师”已经out了!当前的O2O创业者们更应该注重区域化和垂直领域深切的方式,对于全国如此庞大体量的线下市场,需要一批优秀的公司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将用户和市场都焖热。几年之后会涌现基于众多区域化和垂直领域公司之上的整合、导流平台,并形成一波并购潮。那时,整个格局才趋健康、成熟。

理性回归,重拾基石

创业公司的死法都大同小异,即“过早放大未经验证的商业模式”,但成功的路子却有千百条。这里我仅提供一种视角(或方法论):当你看不清前路的纷繁复杂时,不妨重拾基石,从根基上思考和梳理,万象归宗。

其实,不管O2O怎么个O法,既然有offline,那就逃不开地理位置信息。用户的位置,商家的位置,送货员或服务人员的位置,优化的派单逻辑,路径规划和导航等,统统离不开这个“地理位置”。它是支撑O2O业务的基石之一(当然还有其它基石,这里仅以地理位置为例)。

另一方面,逆向来看,由地理位置演化升级到“互联网+地理位置”,这难道不必然就是O2O么?!把握地理位置这个基点,你的眼界和心界也就打开了。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来看,基于位置的服务(俗称的LBS)具有很多的应用触角,包括但不限于下图所示。

上图还略显抽象,但是下面这幅图中的那些应用或网站,想必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O2O对于我们来说,从来就不陌生也从来就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几乎从互联网诞生开始,我们一直就在O啊O啊O。哪怕十几年前,上QQ约个网友出来见面,不也是约会、网恋的O2O么?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资本寒冬,要抱大腿,合力破局

前面已经讲到,O2O板块的新创公司要借势(不要跟我举美团、大众点评、58等反例,它们都是圈内蛰伏多年的老兵了),尤其是大型支付平台的势,例如支付宝和微信。

支付宝和微信是各有所长。支付宝在线下商家的接入方面有较大领先优势,但是微信在线上线下用户的黏度和活跃度上,甩支付宝无数条街。而且,相比而言,支付宝在线下商家这块的优势略显脆弱和暂态,微信未来的迅速赶超并非不可能。

看过我前一篇文章《数据科学家揭秘微信用户报告背后的巨大商机》的读者,可能记得微信支付的现有用户数至少已经超过2亿吧?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而支付宝宣称的用户数也与这个差距不大。微信支付仅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达成了支付宝接近10年才打到的成绩,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你们去线下市场看看,支付宝靠地推团队联系线下商家,让他们接入支付宝,还要祭出“现金补贴”的肉疼杀手锏。而微信支付,更多的是靠普通用户在各个商家结账时问道“请问你们这能微信支付吗?”。这样问得多了,商家自然以为自己out了,自然生出紧迫感,各个想赶紧接入微信支付。此时微信支付的地推团队,再施点巧力,顺势一拉,商家涌入的速度必然很快。

归根结底,互联网上的游戏规则还是有那么点儿清晰的:用户越多,越活跃,越铁杆,越脑残,你就越火,想不火都难。

如此分析,在众多可抱的大腿中,微信的大腿那是真正的美腿啊,诸位不可不抱。

除了上述的业务和用户优势外,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王牌入口之一,其上的很多业务本来也就是天然地与O2O不可割裂。我们看看下图,就能对微信目前在O2O这块的布局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其中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微信智慧停车与微信连wifi这两个新业务。智慧停车,可谓是微信为数较少的切入垂直领域的尝试,打通找车位、停车场导航、回来找车、支付缴费(例如摇一摇缴停车费的创新提案)的全流程,着实刺中了广大车主用户的痛点。而微信连wifi,不仅戳中用户流量瓶颈的痛点,而且也为O2O的广告占领了重要的疆土。

所以,创业者们想要借力微信,不但不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反而是一段一拍即合的美好姻缘。不仅如此,微信这位靓女,连嫁妆都为你备好了!

豪华嫁妆——海量精准的地理位置数据

前面已经为大家分析了O2O的基石是地理位置,现在我们来看看微信这位新娘带给你的海量用户和商家的精准地理位置,是否可以称得上是“金山银山”。

我们首先从“公众号”与“用户”两个角度来梳理一下微信平台上的地理位置相关数据源。如下表所示。这里仅列举了部分可能利用的信息作为示例参考,具体究竟是不是使用,以及如何使用,不便透露。但是从这些人人皆知的公开信息,已经足以让读者感受到微信力量了。

1)公众号

  • 名称(地理位置相关的关键词)
  • 微信认证(地理位置关键词)
  • 认证详情(地理位置关键词)
  • 注册地
  • 请求用户客户端位置(部分公众号用户进入时请求手机地理位置信息)
  • 粉丝们的地理位置

2)用户

  • 个人详情页-地区
  • 个人详情页-我的地址(可能多个)
  • 朋友圈发表时的POI
  • 摇一摇、附近的人
  • 公众号请求客户端位置
  • 扫街景

上述的基础数据经过挖掘、整合,可以支撑各种LBS应用。从根本上讲,可以分为公众号与用户地理信息挖掘这两大块。大家可以想象,对于前者,可以挖掘公众号地理属性标签,例如服务是涵盖全国范围,还是focus在省、市级范围(如下图所示,就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公众号)。对于后者,也可以得出用户的常驻地(省市)以及经常活跃的商圈等。

这些海量的数据,复杂的挖掘,都不是新创公司可以短时间内构建或hold住的。微信的这套嫁妆简直就是——穷屌丝遇上白富美,而且姑娘家连房都给你备好了,你只管去浪去打拼,后顾无忧啊!

结语

资本寒冬虽来,犹有白富美可抱。抱抱取暖嘛,正所谓夫妻合力其利断金。

然而,俗话说郎才女貌,想要抱得美人归,你得先有才。这里的“才”,指的就是创业者们的战略思考、眼界和心界了。

本文所述仅作为抛砖引玉。败途相似,坦途各异,创业者们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专栏作家#

炫材,清华大学博士,微信大数据架构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我道”(myfaithmyroad)。历任几大Top互联网公司技术专家,多家创业公司顾问及创业导师。横跨机器人、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搜索、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智能硬件等技术领域。当前进行中的主要项目包括数据挖掘、互联网金融与征信、社交网络与信息传播。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大哥文中有明显倾向性呀 ❗

    来自广东 回复
    1. 恩,这个倾向性却并非因为我在微信。 即使我不在微信,而是在阿里工作,我的看法也是一样的。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