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中国制造,O2O+C2C上位,是时候分天下了
Airbnb也好,Uber也好,它们的共享模式的核心是:基本属于标准化服务,当我们去考虑他们的市场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实际两者都是做的存量市场。在uber和airbnb出现以前,就存在依靠出租车与酒店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时下,在共享经济领域大热的知识共享平台所做的则不然,人类对各个方面知识的需求是个无从穷尽的增量市场,人类的进化和更替就是因为对未知问题寻求解答,或者说人类生活方式的改进和摸索,而传统的咨询与培训机构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或者说并不应对于这个市场,他们针对已知答案的问题进行解答,已经存在的技能进行培训育新。互联网大风一吹15年,滋生了quora、知乎,一部分认知盈余的人群在空闲的时间内在这些公开平台上回答疑问,披着马甲成为公认的大神,缓解大众需求,然而这个增量市场依旧存在,并且作为自然个体而言还有极其庞大的深度与个性化需求,需要去介质与杂质,因此,首次中国制造,O2O+C2C模式的知识和经验共享平台应运而生,直接将认知盈余兑换价值。
体验了目前就市场比较火热的三款智慧经验分享产品,“在行”上行业专家被称为行家,“靠我”上被称为智客、“我懂”上被称为专家,一出场就看到一个非标准化产品的痛点,虽然我还是我,可是我现在是行家、智客也是专家了,下文以“砖家”同称所有行家、专家、智客用户。
流程再标准化都无法改变非标准化产品的困窘
砖家身上的“非标”标签
1.砖家接单没有标准规定
即使是主张线下约见的在行,也还是要在见面前以TM的形式,确认问题与敲定地点等等细节,可见对于智慧和经验的提供砖家而言,接什么单,什么时候接单,在哪里接单,就有一大堆的无法标准化的规则充斥整个使用流程,用户与砖家沟通这一过程实际是个挺费事的事,而且两个陌生人约见,语气和语言尺度的把握实际要求的社交技巧更高,而类似靠我、我懂这种即时连线电话咨询的APP或许免去了这一烦恼,但避免了过度社交的同时,是不是又太过商业化平台?是否真如靠我所说的“善意而单纯的金钱交易”。
2.砖家定价没有标准限定
三大平台的砖家定价情况如下
大多数情况下平台只能以把控为主,协调为辅的形式来制定价格,砖家的想法在其中起到比较大的作用,试想同一位砖家,在各个平台上的价格不定后,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也可以有多一个维度的思考方向了,平台比价什么的?人一直都是那个人,不可能发生在“在行”咨询的问题,到了“我懂”上面就无法解答的情况,更多的还是针对需求本身,再选择更适合的方式,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可能更希望得到面对面的指点。
3.砖家的提供的“咨询服务”水平“非标”
一些砖家并不是专业的咨询师,对话题的把握、节奏的控制、内心的挖掘,还缺乏经验,也许他本身确实对行业的了解非常透彻,就像知乎上的大神们,在罗列好数据,引经据典的文字表达上登峰造极了,但是一下子转化到语言表达上,有所欠缺,但因为用户购买了砖家的智慧和时间,这时候,让用户来把握“怎么聊”,就尴尬了。
用户的“非标”标签
1.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咨询内容“非标”,产生的问题就往往是“如何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曾经遇到一个砖家在电话与一个创业CEO对话时,上来CEO先陈述了很多,可是当砖家直接问他,“你的问题是哪些的时候”,他张口说不出话来,于是1个小时的时间,帮他把问题捋顺了,CEO自己全都能回答上来,砖家再适当的提出建议,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
如何解决用户提问的“非标”,或者说让用户更标准的提出问题和需求,是个难题。
2.用户需求的个性化,这是用户身上最大的非标标签了,也是用户痛点,如何满足这个个性化需求,绝对不是咨询的人越多越好的。
不得不承认,人类对于知识的渴求这一增量市场真是非常巨大,需求范围非常广,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实际在在行以前并非没有做这种智慧分享或者咨询类的应用的人,有律师们抱团在APP上揽生意,私教们成堆的在APP上卖培训课程,我听过最小的一个,是咨询关于家里孩子怎么选择学区,办理各个地方不同的入读学校的信息材料咨询,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刚需,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通过搜索解决问题,后来也陆续出现了像知乎、果壳这种专业性非常强的科普、知识讨论等,那么O2O在改进咨询业的关键是什么,让刚需找到最对口的出口。
我们都说高频次刚需会取代低频次刚需,那么,像这样的智慧分享平台,打法到底是综合性选择的平台更好,还是垂直领域的平台各个击破更有利?在针对这片市场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了,例如针对创业家与企业家,实际80%的市场是针对男性的,而相反一款美妆护肤达人聚集的c2c平台,则会更受3亿女性同胞的欢迎。
反馈评价机制的匮缺,市场逐步扩大后,无法预见
今年双11手机撕逼大战:小米华为撕逼互指刷单,华为指小米的销售刷单,小米撕华为评论刷单,在实体和标准化的产品购买和评价上尚且存在刷单嫌疑,更何况是智慧这种虚拟化的非标产品,应该如何做这个评价与反馈机制。
1.用户的评价机制
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这个满足,会不会因为很多东西打折,比如说见面的觉得被美食美貌吸引,或者因为环境的因素影响效果,社交的礼仪与氛围下,留电话、加微信是标配,身处同一行业,碍于情面,很难直言,用户评价的客观性怎么保障是个大难题。
2.砖家的反馈渠道
也是一个砖家:在“在行”上遇到的情况,本来应该是一对一的见面,再没有提前说明的情况下,却多来了一个人,这个时候砖家的回评又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去展现,砖家如何向平台直接的反馈这个问题?
作为智慧经验分享平台,双方的评价,都是造福后人。砖家之间也许本身在平台外有社交关系覆盖,还可以口口相传去解决问题,(当然这样产品体验就不好了,因为不能默认全部的砖家都是互相认识的),那么普通用户要如何去过滤掉那些不合适的知识经验来源者呢?好评的星数和咨询的次数,甚至咨询时间和评价,都是一个参考值,非标准化的评论机制其有用程度见仁见智。当市场做大了,可能平台上存在的砖家成千上百,对于使用者而言,选择难度从以一对百上升到到了一对一千之后,用户关心的就是如何更快搜到目标砖家,或者是平台如何为闲逛的用户推荐砖家。而作为砖家本身也在想办法影响用户群体,比如陌生用户和已添加收藏的用户。一个真实有用的评价导向变得尤为重要,现在还无法预见会发生什么情况,毕竟这不是实体购物,以钱易货,不满意了可以直接选择退货。
私奔是个老话题,领证就算结婚这事都无法保证,C与C的相爱相杀那些事
作为电商老大淘宝,当年也有很多C方店家再收获足够的资源之后,愤然出走的情况,然而最终阿里巴巴IPO估值千亿美元,淘宝成就了中国无数亿万富翁,永载史册,而那个出走淘宝的C方已经被时间遗忘,值得一提的是quora估值已达9亿,所以虽然有很多针对智慧经验共享平台的盈利模式,商业目标等等的提问,目前看来却的确言之尚早。不论是在行给平台上的行家颁发个行家证,还是靠我的智客们拿到一张智客证明卡,都不妨碍他们在另外一个新的平台上(例如:我懂)成为砖家或者教练。那么做C2C平台最为重要的博弈。如何维护C和C之间的关系,平台如何增强用户和砖家的粘性,需要不断开阔用户的体验空间。对用户来说,每一位砖家可能都代表着一个领域,一个砖家满足不了学员的所有的需求。所以学员对平台有着很大的依赖性,毕竟普通用户无法通过其它的方式快速搜索、筛选、找到砖家。平台保证了这个流程的便利性,同时通过评价的机制来帮助用户做最好的解决方案和选最合适的砖家人选。而对于砖家而言,地域、时间都无法阻止其智慧和经验的传播,可以选择更有利于自己当前状态的舒服的方式来参与平台。
现况:
总结:
互联网大趋势下,生产力进步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应该是解放劳动力,今年Mary Meeker发布的数据中美国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达到惊人的5300万(总人口3.2亿),自由的工作方式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朝九晚五的工作不但枯燥乏味也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不管知识共享平台的未来如何,但人类的进化的方向,绝对是希望现在10个人干的事,将来1个人可以干,现在每天上8个小时的班,以后1个小时可以结束(不管是被人工智能解决也好,or anymore)。
上一个共享经济领域中,中国制造:滴滴,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这一次,无论最后知识分享平台的最终形态如何,仍然看好它,毕竟对旧的商业模式发起新挑战,敢于动这块增量市场的大蛋糕,本身就是值得钦佩的行为。所以,让我们共同拭目。
本文系作者@viviananjiang 授权发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