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能承载所有的人,何必用泡沫吓自己
前段时间,由于BAT公司的缩招,各大公司的合并。一个消息不胫而走:互联网行业的泡沫严重,大家准备过冬吧。甚至王健林先生从马云先生手上夺回中国首富这个事实也可以作为互联网泡沫的证据。
首先我想说每个行业都有泡沫,只不过现在是互联网横行霸道的时代,我们自然对它的泡沫格外重视,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泡沫去怀疑互联网的能力。我们应该重新去考虑可以用互联网做什么?它真正能改变的是什么。正如伟大的道哥说过:没有互联网是万万不能的,但互联网不是万能的!
1、互联网不能让所有公司盈利
一个又一个的互联网产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那些被人们遗弃的,夭折在路上的产品更是数不胜数。下面说一下我认识到的对互联网使用不当的公司:
(1)一股脑的将公司所有的业务要搬在互联网上,并不会带来可观的业务扩张,经过轰轰烈烈的互联网转型后,又乖乖的将重点放在传统的业务中。
我所认为的互联网是利用它广、快、省的优势去代替或者简化传统行业中的某一步,必不是将一个传统行业的全部业务“搬运”到互联网上,仔细看看手机中常用的APP,大部分都是利用互联网将资源整合,并根据用户的位置、爱好等进行有效的推荐,节省了用户寻找、判断的过程。当然这些少不了大量优惠政策的诱惑。例如现在我经常用的打车,吃饭,阅读APP。用互联网装修举个例子:去网上搜,互联网装修宣传的几大特点:省钱、省时、省心等等。。。我们闭上眼用心去想一想,线下的装修公司难道就做不到这些吗。但是互联网可以将大量用户装修的真实案例聚集在一起,可以将大量的装修团队聚集在一起,可以将很多的装修知识聚集在一起,这不就是资源的整合吗?然后你可以根据爱好去筛选,根据大众评价去判断,这不就节省了你的寻找与判断的时间吗?我所认为的互联网装修的最大优势便是此了。
(2)能够对产品提出一些想法就认为可以做产品经理了;有一个想法,就已经想到融资几千万后场景了。
互联网大大的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却没有降低创业的难度。我很钦佩创业的人,也很想成为创业的一员。正是有了大批创业的人,才让互联网行业更加丰富,有活力,充满了无限可能。
既然数量多了,出错的几率就大。伪需求:没有用户调研,行业分析,凭着身边偶尔会出现的需求就认为是一个市场;解决方案:找到了用户痛点,可是却没利用互联网找到解决的最好方案,或者在做的过程中想要做的越来越多,系统变成了一个没有重点,臃肿的胖子;竞争对手:运气真不好,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同样的解决方式,人家做的体验更好,同样的产品,人家的运营做的更好;创业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俗话说: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谁知道那九十分是什么呢?
2、互联网不能承载所有的人
四年前,我被调剂到“软件工程”专业时,我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个什么鬼,现在也只知道个皮毛。每年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多如牛毛,从其他专业转入互联网行业的也越来越多,这么多的从业人员为互联网的泡沫也出了一份力。
毕业季,互联网培训机构像“救世主”一样的出现了,通过四五个月的实践训练,同学们走向了各地的互联网市场,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可是这样存在两个隐患:
1. 只是通过短暂培训获得了工作的能力,这其中的一大部分人是不是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互联网行业的态度。
2. 绝大多数的培训机构指导同学制造假的工作经验,一起毕业的同学中造假两年、三年工作经验的有的是,拿着一万多的工资确实让人羡慕。但是对于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坑,而且对于本人来说,职业中缺少了初入职场的积累和感受,对以后的工作发展就没有一点影响吗?
前一段,一个学数学的同学培训了iOS,来到北京找工作。一个学城镇规划的同学向我咨询了互联网培训的一些事,一个学海上工作的同学问我想培训Java去哪个机构好。我感叹自己的运气怎么那么好,四年前被莫名其妙的调剂到软件专业,如今被别人羡慕的一个红火行业。这么多其他行业的同学想转行,可能跟培训机构也有关系吧,因为它们经常还有另一个口号:初中毕业培训四个月,薪资上万……
不管是软件专业的还是转行进入互联网行业的,上述都是大部分情况,能否做好看的是你在互联网工作中的态度。我们一起做一个产品,就像是在塑造一个人:设计师没有态度,这个人就没有秀丽的外表;程序员没有态度,这个人就没有强健的体魄;产品经理没有态度,这个人就没有思想,没有人会愿意跟他接触。我们可以时常问问自己:你是想做出一个产品,还是想做出一个好产品,这就是态度。
对于一个事物,你接受了它的好处,就要接受它带来的坏处。越来越多的人和公司进入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活力,同样会因为对互联网的盲目使用产生一些泡沫。等泡沫破裂了,我们会更好的发展,所以没什么让我们恐惧的,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对待手中的工作。
本文由 @朕曾也是百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