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市场“战略”,应用在了恋爱关系上

3 评论 3291 浏览 18 收藏 29 分钟

市场战略的制定就像谈恋爱一样,他们都有相似的几个关键原则,例如不复制对方的策略、消除问题的模糊性,打造战略的支点、不对称性和惯性。

为什么我要把“战略”和“恋爱关系”,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扯在一起呢?

因为“战略”这个东西很难空谈,一切“战略”的制定都需要具体的商业背景,“诱敌深入”和“背水一战”都可以是正确的战略,也都可以是错误的战略。

所以,我拿最常见的恋爱关系充当商业案例,试图从一个人人都经历过的生活场景,去说清企业制定“战略”的几个关键原则。

一、制定战略的第一原则:消除问题的模糊性

场景设定:当女人对你说“你不爱我了”,男人该怎么办?

“你不爱我了……”这句话常常让男人们无力招架,它还有各种各样的变体,例如:“我觉得你对我不如以前好了”、“你是不是心理有别人啦?”等等。

大多数男人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两种典型的反应:

  1. “这不无理取闹吗?我哪里对你不好啦?”
  2. “我最近得讨好她一下。”

第一种只能引发争吵,第二种只能暂时哄哄女孩子。从长远来看,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想要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学会界定问题。我们要分析出“你不爱我了”这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

从文字上而言,“你不爱我了”等于“之前爱,现在不爱”,说明“我”最近爱她的行为,和之前爱他的行为不符。

但显然,“我”知道这不是事实,因为“我”一直是爱她的。所以,这句话更精确的描述应该是:

“你不爱我了”=在感受上,“我”最近忽略了她。

一旦我们重新定义了问题,我们就会从前两种典型的反应里抽离出来,进入第三种反应:自省最近“我”在哪些地方,让她产生了被忽略的感受。可能是许久没有主动送她礼物,也可能只是最近加班回来倒头就睡,没有陪她聊天。

总之,找到那些被“我”忽略的事件,就可以弄明白她说“你不爱我了”的原因,从而长远地解决这个问题。

制定战略的前提都是分析,在众多的影响因素里,找出真正的商业机会。但我们常常分析完了,却得出一个错误结论。这往往不是我们分析水平不高,而是我们模糊地定义了问题。

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状况时,要分析的因素太多,要考量的变量也太多。我们必须将复杂又模糊的问题具象化,才知道到底要选择哪些因素和变量。

“你不爱我了”=在感受上,“我”最近忽略了她。

我们回到这个结论上,如果说你最近忽略了她,那么一定是最近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作为一个粗糙的老爷们,你忽略了这些变化。

我们就用最基本的三角分析法,看看最近发生了什么,什么原因可能造成了这种“被忽略”的感受。

因素1:政策变化

这两年政策环境十分不利用恋爱和谐,核心体现在与恋爱相关的节日在激增。

以前,男人要筹备的节日是:生日、纪念日、情人节。

现在,男人要筹备的节日有:生日、纪念日、情人节、白色情人节、七夕、三八女王节、三七少女节、520、儿童节、圣诞节。

可以说,这些个节日是被电商促销广告活生生砸出来的,这些节日不只增加了男人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记忆负担,因为总会一不小心就漏掉一个。

因素2:行业环境

有了微信之后,朋友圈里涌现了一群“晒狗”,晒娃、晒自拍还晒恩爱。例如,在520这个节点上,大家比拼的常常是谁老公给的红包大。

虽然我们心底都明白,朋友圈只是生活的面具,不是生活本身。但女孩子们还是难免会陷入恋爱的参照系里,去衡量男友对她的爱。朋友圈里的“别人家的男友”、“别人家的老公”总归是一股不小的压力,很容易造成女人心里的失衡。

分析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政策环境只是增加了男人们的负担,行业环境也只是放大了女人的不平衡心理,这两个绝对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因素3:自身情况

在盘点自身情况的时候,男人们可能会纳闷:“我”所有节日一个不落地“打点”了,在她的闺蜜圈和朋友圈也给足了“面子”,为啥她仍然说“你不爱我了”?

“你不爱我了”=在感受上,“我”最近忽略了她。

我们再次回到这个问题上,大家注意这个问题的定义,它强调“在感受上”,而不是事实上。

也就是说,你可能做了很多事,但这些事并没有在感受上造成“我很在乎你”的印象。

当别人家的男友都做,而你不做时,你这是在找死;而当你和别人家的男友做一样的事情,你这是在套路,而自古“套路”不得人心,又怎么会在感受上强化你的爱意呢?

所以,让她感受到你很在乎她的关键是,你的爱意表达要“走心”。但我们也说过,战略一定要消除模糊性,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什么叫“走心”。

走心=好到打破她对你的固有期待

例如,原本她以为520只会收到一个520元的红包,结果她还收到一段520句赞美她的情话。520元的红包是基础期待值,而520句情话是你的附加值。

一旦你具化了你的战略,那么行动就清晰了:

如果你是一位不善表达爱意的程序猿,那么尝试做个表达爱意的小程序给她。

如果你是一个嘴甜、经常制造小惊喜的人,那么请尝试买一件看起来实惠的物件,梳妆台、旅行箱之类的,传递出你已笃定地要和她过一辈子的感觉。

我想说,“讨好她”、“走心”这种词和企业的“今年市场增长50%”、“成为行业领军者”一样,是个空洞而无效的口号,而不是战略。

“战略”一定是在我们洞悉形势后,提出的一个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上几乎90%的公司都在使用这样假大空的战略,这种模糊的战略只是一管鸡血,而无法成为一剂良药。

我把市场“战略”,应用在了恋爱关系上

二、模仿对手,为什么一直是最蠢的战略?

场景设定:当你陷入“别人家的男友”的指责中,你该怎么做?

有些人在恋爱关系中,常常会遭遇竞争对手的骚扰,这种竞争我叫“别人家的男友效应”。

  • “亲爱的,为什么琳琳的男朋友每年都带她出国旅行2次,而你就没有?”
  • “亲爱的,为什么徐凡的男友每天给她做早餐,但你却睡懒觉?”

这种发问常常让男人们阵脚大乱,从而“被迫应战”。但这种“被迫应战”的效果往往都不好:

  • A.如果你不和“别人家的男友”做一样的事,那么女友会生气,认为自己的爱情不如别人的爱情。
  • B.如果和“别人家的男友”做一样的事,那么你也是在她的提示下才做的,并非发自肺腑,效果也大大打折。

所以,无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是错的。这种尴尬的局面,和企业经营是多么地相似啊!

  • 当你看到竞争对手开始大规模投综艺冠名,你是也跟着投,还是不投?
  • 当你看到竞争对手在一个细分市场上站稳脚跟了,你是介入,还是不介入?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点我们十分确定:复制对手的战略,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为什么这么说呢?

关于竞争战略,有三个常常被我们忽视的特质:

1. 战略常常是隐性的

“亲爱的,为什么琳琳的男朋友每年都带她出国旅行2次,而你就没有?”

这位琳琳的男友的战略看上去是“旅行”,通过陌生地的旅行制造新鲜感 ,去消解恋人之间日常的疲惫关系。

但在一次和琳琳及其男友的饭局上,你发现琳琳和他男友一直在谈潜水的趣事。

你互加微信之后,你翻看他的朋友圈,发现这对恋人的旅行地都是帕劳、塞班岛、塞舌尔这些海岛。

你恍然大悟:琳琳男友的战略根本不是“旅行”,而是“潜水”。他通过把琳琳拉近他的爱好圈里,让两个人有了共同的话题和兴趣,而从减少日常摩擦,达成和谐的恋爱关系。

在这个虚拟的案例里,我想说的是:我们看到的战略常常只是表相,而不是真相

大多的媒体人,都无法读懂企业背后真正的战略意图,而企业的CEO更不会对公司的商业秘密和盘托出。当一家企业因为某个战略成功后,我们首先不是要考虑跟进还是放弃,而是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看到的战略是真正的战略吗?

2. 战略的阀值效应

什么“阀值”?水到达100°时才会沸腾;速度只有达到11.2千米/秒,才可以脱离地球引力。100和11.2就是自然界里的“阀值”。

任何一种结果,都是各方因素相互作用的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有点类似惯性,很难被轻易动摇。当我们想打破这个状态时,我们就需要施加外力,而只有当外力达到一个临界点,才会打破原来的状态。这个临界点就是“阀值”。

阀值效应提醒我们: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是有他的能力边界的,一样好东西在别人手里是暖宝宝,可能到你手里就成了烫山芋。

“亲爱的,为什么徐凡的男友每天给她做早餐,但你却睡懒觉?”

做爱心早餐是徐凡男友制造爱意的利器,但有可能“做早餐”这件事远远超过了你的能力阀值。徐凡男友很可能是晨型人,他习惯早睡早起,把一天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在清晨。但你和恋人可能是一对典型的夜猫子,你们每天凌晨1点睡,早上9点醒。

如果你跟随别人的战略,选择为女友做早餐,最可能的结果是做早餐的和吃早餐的都疲惫不堪。所以,我们都应该在自己的能力阀值内去设计战略,你要做的也许不是早餐,而是夜宵。

3. 战略是链条,而不是环节

一根链条有数个环,环环相扣之间,形成了一根链条。我们看到了一个战略创造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了战略的某个环节,而没有看到整根链条。

“亲爱的,为什么徐凡的男友每天给她做早餐,但你却睡懒觉?”

回到徐凡男友的战略,做早餐是他的战略,但这个战略实施,其实需要很多个连带环节,才能完美执行下去。这些环节包括:

首先,他是晨型人,否则只靠毅力很难天天早起;

其次,他的工作不需要他经常晚上加班,可以保证他能早睡早起;

再次,他做饭还算好吃,如果很难吃的话,女友会从起初的感动,渐渐变成负担;

最后,他喜欢钻研厨艺。琢磨第二天吃什么、在网上找菜谱攻略,以及采购食材、调料等,这些行为都是耗神的,不热爱的话很难坚持下来。

同理,当我们观察一些成功的商业模式时,也常常一叶障目。例如:

我们都知道海底捞是靠极致的服务起家的,看起来门槛不高啊,为什么没有第二家海底捞?

喜家德靠卖水饺在2018年突破500家门店,那些饺子的配方又不是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什么没有第二个喜家德?

海底捞的服务和喜家德的水饺,背后一定有一条环环相扣的行动链条在支撑,只模仿某个环节是无法成事的。跟随者要想模仿他们,代价不是更改某一个商业环节,而是摧毁自己既有的产业链,才能真正地完成复制。

我把市场“战略”,应用在了恋爱关系上

三、打造优秀战略的三种力量:支点、不对称性和惯性

场景设定:如何追求女孩子,才有更高的成功率?

1. 支点力量

我们把场景设定在大学生涯,假如你是一位大二学生,在一节《艺术字体设计》的选修课上看上了一位姑娘,那么你实施怎样的战略,才能把姑娘追到手?

我回忆了一下,大部分男生一般会采用这两种做法:

  • A下课后,鼓足勇气追上前搭讪。
  • B设法通过关系,找到她的同寝姐妹/朋友,让其牵线做媒,约见姑娘。

这两种做法最大的问题是,它们都是短期行为,只能让你们的关系从陌生到认识,但你的根本目的是从陌生到成为你的女朋友,后续的很多连锁行动你并没有规划进去。

如果用战略理论,该怎么思考这件事?

首先,我们得找到阻碍你成功的支点问题。所谓“支点问题”,就是找到这个问题后,把力气用到这一个点上,就可以“撬动地球”。

我们转换成女生的视角想这个问题:你是个女生,当一个陌生男人追求你时,你的第一反应是,“这人是谁?靠谱吗?”就算这个男生看着挺顺眼,但他依然是个陌生人。

即便你用的是第二种做法,姑娘因为朋友的面子见了你,你要到了微信,但当你发出下一次邀约时,姑娘依然会充满顾虑。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她而言是个陌生人。而恋爱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从陌生一下子到亲密,这个跨度太大了。

找到支点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部署战略了,战略的核心就是:逐步消解陌生感,创造不间断的自然性接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背景调查。

通过朋友关系,了解清楚这个女孩的家庭背景、性格喜好,到底有没有男友等。例如,你打听出来女孩十分喜欢日本漫画家富坚义博。

第二步,引发对方兴趣。

带一本富坚义博的漫画册,去上《日本文学史》。想办法坐到姑娘前排,可以事先安排死党根据姑娘的座位去占座。上课时,全身心地读富坚的书,并让后排的姑娘可以看到你的行为。

第三步,制造“巧合性”接触。

例如,死党假装对你使坏,趁你不注意,把富坚义博的书放到了女孩桌上。你四处寻找,看到书竟然在一个陌生女孩的桌上,然后请用一种“误会”的眼神望着她,于是女孩跟你解释,你趁机和她攀谈……

第四步,你们“无意间”认识之后,请用眼神表达出你对她的好感,并想办法要到微信,和她聊聊富坚义博。

第五步,约见面吃饭,并且告诉她:最近有一场日漫展,好像里面有富坚义博的作品展出,为下一次约会预埋理由。

以上,自然是我意淫出来的故事,也许有诸多漏洞。但通过一个虚拟的故事,我想传达战略理论里最核心的原则:发现支点问题围绕支点问题去设计战略,并制造环环相扣的行动步骤。

我们面对市场挑战时,常常会涌现出一堆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逐个处理它们,因为任何时候,资源和人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发现那个能引发质变的关键性问题,然后集中全部力量去处理它。

2. 不对称力量

我们假设,经过以上的战略行动,女孩已经对你有了好感。

但这个时候,突然杀出来一个富二代,而且是吴尊式的富二代,不是李天一式的富二代,他也开始追求这个女孩。虽然女孩不是会脚踩两只船的渣女,但她确实对富二代也萌生了好感……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这种局面,竞争者十分强大,似乎随时可以捏死自己,那么除了勇气之外,我们还能做点什么,才有机会翻盘呢?

这就涉及战略最核心的原则,我管它叫发现或制造不对称力量。

所谓的“发现或制造不对称力量”,就是找到或制造出一个进攻点,让你的优势正好是对方的弱势,让对方的弱势正好是你的优势。

我们先看看这位富二代有什么弱点:185,帅,有钱,事业有成,而且还不花心……你可能会绝望地问:“他真的有弱点吗?”

当然有!自然法则之下,不可能有绝对完美的事物,我们只要转换一下视角就会发现,这位“吴尊”最大的弱点正是“185,帅,有钱,事业有成,还不花心”。

我们切换女孩的视角看这件事,这样一个白马王子一样的人去追求“我”,“我”在狂喜之后就会觉得“不真实”,进而莫名有些“自卑”,最后会变得“很、没、安、全、感”!

没错,这位“吴尊”最大的弱点是让女孩没有安全感,而他的这个弱点恰恰就是你的最大优点。虽然这么说,让人很受伤。

明确了这个战略焦点之后,我们就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当那位“吴尊”邀请女孩去CBD的北京亮吃西餐时,你要做的不是请女孩吃2000元一顿的高端日料,显示我也不差。

你应该拉她去一家精致又好吃的四川火锅,让她吃嗨。

CBD的西餐厅的确可以让女孩飘飘然,但同时也会让她局促不安;而你要做的,是让她感觉和你在一起最舒服、最放得开,最像真实的自己。

虽然这么做之后,你仍然可能败北,但我们已经大大提升了成功几率。因为女人天生缺乏安全感,在两难之间,她们往往会倾向安全的选项。

这个理论尤其是适合创业者,当你去挑战巨头时,千万别被巨头的力量所蒙骗。仔细扫描巨头的弱点,和你自己的优势,找到那种不对称的力量,颠覆就不再是一句口号。

3. 惯性力量

假如你在与富二代的竞争中胜出,成功抱得美人归。但一段时间过后,你发现,你们开始因为一些芝麻大的小事而争吵,从彼此粘腻到彼此嫌弃。

“如何减少恋人之间的争吵”恐怕是恋爱关系中,最难解的一道题了。为什么这道题最难?因为我们都知道答案是什么,却常常想不起来用它。

我们先看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是《奇葩说》里,臧鸿飞对#情侣吵架,为什么男士要先道歉#的一段论述。

在臧鸿飞的这段发言里,用到了一个核心论点:男人吵架吵的是对错,女人吵架吵的是情感。

这个论点就是这道题的标准答案,但各位男士朋友们回忆一下,在每次吵架中,你能理性地忽略事实,只关注女人的情感吗?

真实情况是,你每次都会头脑发热地与她争辩对错,然后在事后骂自己没记性。

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因为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行为惯性。我们已经习惯于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状态,想要依靠一次理性顿悟去扭转,注定是要失败的。

面对惯性力量,只有做出全方位、系统化的变革,才有可能成功。

你虽然知道了减少吵架的基本原理,即“男人吵架吵的是对错,女人吵架吵的是情感”,但你其实并不知道这条原理的成因、来源以及具体表现形式,现在我们就来系统性地拆解一下:

第一,既然对错不重要,情感才是重点,那么我就得问一个问题:“她什么样的情感没被满足,所以才导致了吵架?”

这个问题可能涉及心理学原理,我也不知道,所以我现去查阅了相关资料。

在一本叫《亲密关系》的书里,我找到了一个心理学论断:恋人之间之所以争吵,是因为想让对方变成自己希望中的样子。因为人们之所以去恋爱,是要满足童年没有被满足过的情感需求。

这个需求主要是指两样东西:一个叫归属感,一个叫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第二,知道了“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两种情感需求没有被满足,我们就盘点一下,你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在加强或者削弱了这两种情感?

比如,像类似去哪里吃饭这种小事,你都习惯于自己做决定,而不是询问她的意见,削弱了她“确认自己的重要性”的情感。

再比如,你们近期的周末都宅在家里。你打游戏,她刷抖音,双方很少交流,这种状态也会削弱她的“归属感”。

第三,列出她的所有“情感触发点”,然后试图站在她的角度,去挖掘她的早年的情感伤痛,感受她的那种痛,如果你是爱她的,会不舍得再与她争吵。

再列出你自己的“情感触发点”,剖析自己的情感要求,尝试主动揭示自己的情感伤痕,而不是操纵对方,让她满足自己。

在完成以上系统化的变革之后,我们争吵时的惯性行为才能发生改变。“惯性力量”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两个基本启示:

(1)不要低估自己的惯性

你的组织越完善、越成熟,那么你的惯性力量就越大。所以,面对一项新技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时,不要高估组织的变革难度和变革时间。

例如,早在2016年,阿里就提出了全域营销(Uni marketing)理论体系,即以消费者为核心,以数据为能源,实现全链路、全媒体、全数据、全渠道的一种营销方式。

但直到2019年,阿里用3年时间才一步步将“全域营销”的理论落地,进入“生态营销元年”。

(2)充分利用对手的惯性

惯性力量限制你,也同样限制对手,尤其是那些庞大的对手。所有的创业公司都会提防行业巨头的打压,但同时也要学会利用巨头的惯性,利用巨头变革的滞后性,去打这个时间差。

我把市场“战略”,应用在了恋爱关系上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可以用在任何地方的知识,那就是战略。

  • “毕业后,去国企还是私企?”
  •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没有升职?”
  • “作为创业公司,如何杀入一个成熟市场?”

世上的很多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却有合理的思考路径。无论在面对商业问题,还是生活困境时,我们都可以尝试用战略理论去决策,至少会比抛硬币的效果更好。

 

作者:梁将军,公众号:梁将军(ID-liangjiangjunisme)。在信息世界里,试图用常识破解商业迷思,用写作撸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本文由 @梁将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太神奇了……

    来自湖北 回复
  2. 楼主是女生吗?如果不是,也太了解女生了吧
    文章更像是哄女朋友/老婆的攻略哦hhh :mrgreen:

    来自福建 回复
    1. 直男一枚,谢谢。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