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趋势中窥探5G时代

2 评论 4544 浏览 19 收藏 15 分钟

通俗易懂了解下5G带来的生活变化~

最近一直在思考5G下的移动互联网会是什么样。

碰巧由于公司福利发了某个牌子的智能音箱,一开始不太感冒,结果后面实在是依赖上它的语音识别去开启音乐,特别是解放了我手机可离身操控这个条件,不方便用手机的时候,语音操控就可以了,非常上瘾,不过非常糟糕的网速导致了体验也不太好。那当5G普及来临,也不会再受到网络条件拘束了。

之前在《未来的零售将都会是3.0的新零售》一文中有提到,新零售其实对用户来说,并不是很突兀产生的一个新物种,就是买东西更便捷而已。

通过便捷的物流服务把实体店里面的东西送上门,也可以选择去店里面逛逛吃吃,跟传统电商也没什么区别,对已经习惯了O2O的用户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熟悉的事物。但是用户感知不到的是背后人货场的精准性,物流行业的发展、数据的应用发展等成全了现在的新零售,零售本身是没有质上面的变化。

其实是组成这个行业中的各个要素,这些多个面上的累积,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带来的一个新的体,并不是这个行业本身的变化。而是某些要素、或者是某个短板得到提升后,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觉得5G也是一样的,他可能本身没有一个本质上的变化,不过就像是屏幕的发展、语音识别的发展、智能家电的发展等等,导致在生活上的一点点的量变,累积带来的影响到人们整体生活日常上的质的变化,包括从3G到现在的4G移动互联网也是,移动互联网不是突然出现的,3G时代已经有智能触屏手机了。

所以想从现在的点点小趋势,窥探下5G时代可能带来的生活变化。

01

4G让我们摆脱了PC,转向了移动互联网,并且跟手机牢牢绑定在一块。虽然5G还没正式到来(指普及化),不过已经有苗头让我们可以摆脱手机的束缚,用其他媒介去操控网络,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这一块主要是语音控制,语音识别虽然只是AI的其中一部分,却是最基础的功能,语音识别率的提升,特别是带有各种口音的普通话识别率提升了很多,可以最大限度的覆盖人群适应语音识别操作。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语言语音、图像的识别精准度的提升,语义的解读准确率提高,生物识别技术的精细化,再辅助以背后的大体量数据。特别是在智能家居应用后,无处不在的智能设备可以多方面多维度的收集到你的信息,甚至细化到你的生活习惯。

淘宝目前也只知道你买了什么,多久采购一次同类型产品。而智能家居甚至知道你的每天用量,你什么时候使用。在通过语音对话输入的同时,其实也在录入,不使用该设备,但是它一直连着网,一直在采集你的信息(不过这个也蛮恐怖的),记录你的个人喜好和行为习惯,

这样的大体量且精准的生活数据,甚至比你还了解自己的这样一个机器人的存在。而且他会顺着你的意思走,能够根据你的偏好理解你的语义,跟着你的偏好走(想想好像也是有点可怕,防范的红线机制一定也会有)。这样的话,每个人身边都可以有自己专属的MOSS或者Jarvis了。

其实还真的蛮想摆脱手机的,主要是这种信息载体的变化,信息还是想要能够获取,但是不依靠手机,手机有很多限制,需要随时随地放在身边,需要充电,需要有带电源线,手机屏幕越来越大,随身的便携度越来越低。

虽然手机屏幕越来越大,不过小屏幕化随身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门锁、智能冰箱等等无所不在的可视化小屏幕嵌套在这种身边的家电中。

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屏幕发展也出现了。曲面屏、可折叠屏,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想象空间,可以应用在很多日常生活场景上。

家居智能化的一个好处就是,他们能够随时随地的联网连线,而且他们本身就需要时刻插电,不会受到这些限制,有需要喊一下关键词唤起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5G最基础的一点,就是网速快,语音唤起后的即时反馈效率会大大提升,而且同时也可以支持多设备的网络接入。目前4G场景下智能家电联网这些方面限制也就迎刃而解了。

02

上面主要是罗列了各个维度,下面就以现在的智能音箱和智能电视举例。

我使用的这个智能音箱,目前所依赖的播放内容是关联音箱的一个App,里面嵌套了某家小众音乐播放器的服务,并没有跟手机上其他三大主流音乐App打通。这个App本身的内容是比较鸡肋的,唯一深得我心的一点是可以脱离手机,使用语音搜索歌手或歌曲,操控播放曲目顺序和音量大小,完全摆脱了手机。

我没有用过其他的蓝牙扬声器类型的音箱,这种的话的确是可以打通得了全手机内容,不过我不太清楚是否能支持语音操控。

所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的体量,对外对内的数据。

对外输出的数据,主要是内容提供这一块。这个内容的门槛肯定是需要突破的,或者是大家都各自单点发展之后,可以兼容嵌套到不同家电载体上。类似于目前智能电视上的各类应用,所以接下来应用多屏化的发展也是一个趋势。

跑个题,那样的话前端产品经理的要求掌握的终端更多,也会更细分根据终端来分配负责的前端部分。而且现在的系统大家都是各玩各的,这个也挺麻烦的。

对内输入的数据,主要是智能家电品类的占有率,不同的家电服务不同的生活场景,收集到的数据内容不一样。

我一年前就有听说过有地产在试水这一块智能家居的整体配套了,小米智能生态的品类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本身有硬件底气的老牌家电也奋起直追,这个让我最为惊喜了。

智能电视我刚好前段时间去卖场看了两个比较小众的品牌,一个是老牌国产电视机,一个是互联网品牌电视机。其实大部分应用都大同小异,硬件上的确是老牌国产电视机碾压级别的完胜。

交互体验上,老牌电视厂家嵌入了AI,去年旧版的电视机是支持了遥控器作为ai输入终端,可进行应用唤起或操作,识别率也很高,带口音的销售语义完全识别得了。新版的电视就已经可以摆脱遥控器的依赖直接进行语音操作了。而另外一个刚起步的互联网电视,还停留在遥控器控制应用的年代。

然后再提一下智能电视里面的商城应用,我看的那两个品牌目前都还停留在电视购物的阶段。虽然之前没接触过,一开始很好奇,结果一看有点傻眼。展示商品图片和名称,点进去之后,是电视购物类型的视频,而且就是那种传统电视购物的吆喝,购买方式是电话下单购买,真的惊呆了。

另外一个智能电视还稍微好点,在提供电话下单的同时,还附上了一个二维码,扫描后是直接打开详情页进行购买。其实智能家居的购买场景,想象力远远不止这一块。特别是直播购物这么火爆,电视上的商城应用想象空间还有很多很多。

反而是智能音箱里面嵌套的商城服务有点惊喜。唤起音箱后告诉它要买什么,它会念出商品名称、价格、降价幅度,然后提示操作是否要购买,相当于提交订单,确定后它会提示你的收货地址是否正确,这个收货地址是在手机上的App设置音箱的时候要求录入的,我就随便写了附近的模糊地址。

这个交互方式有点惊喜,不过,接下来就是惊吓了。我测试的时候随便说了一下我要买手表,第一个是推荐了华为的一款一千多的手表,念完后它告诉你是否喜欢,回答了不喜欢后,接着下一款推荐的手表就是一款七万多的瑞士手表,回答了要购买后,心想也没支付,结果它念完收货地址之后,就提示了,确认地址无误的话将货到付款……吓得我马上回答不要了。打开了App进入商城后,这只七万多的手表的确是躺在了我的购物车里面了(智能音箱给的我勇气)。

我又尝试了一下用智能音箱买其他商品,关于商品语义的这一块识别率还是比较低,买苹果就默认为苹果手机了,我当时脑子里想的其实是水果,以及推荐的商品感觉完全随机,商品的价格范围也是很跳跃。可能它还没有我购买相关的一些数据,除非对我的购买数据标签足够多,或者是常买的日常用品,否则这种交互方式下单的概率还是比较悬的。

智能家居带来的多屏化、多终端化,购买的交互方式也将发生改变。

03

上面说了这么多维度,大概用表格整理一下。

说实话我其实对这些也还不是很了解,可以说是从一个小白的角度写下了对3G到4G和5G发展的想象而已,而且比较笼统的用终端来概括,对比的主要是电脑、手机和多终端的内容。主要是维度的思考,因为对这个领域实在不了解,内容不全面也不深。(求生欲非常强)

5G部分可能已经现在有产品出现了,但是还是在处于小众化的状态未能真正普及给大众所接受,大概就是iPhone4的刚新出的时候,大家都很好奇都知道它很好,但是普及率远远没有像今天这样iPhone占据了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当时好像用着诺基亚的N86系列,就已经是比较前沿了。目前,已经出现的智能家居应用可能也是处于这样的一个阶段吧。

04

其实我只是偶然窥见了这个行业的冰山一角,实际上要多了解也没有。而且其实这些理论也不新,大佬们多半也看见了这样的未来。物联网和车联网等智能生活场景的风也吹了很久,但是对我来说还是不太明确,可能当时这个理论太新了,很多辅助因素还没发展起来,看不到一个完整的体量。

直到最近在思考5G应用的时候,联系到了物联网的各种场景,也随着ai和屏幕各方面软硬件的发展,让我终于窥见了智能生活场景的一角。但是也就看到这么小小的一角,就让我对5G影响下的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非常激动。

5G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错过或慢一拍踏入4G移动互联网的公司,感觉这次的5G,各个巨头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这样的5G未来,更加期待了。

#专栏作家#

万象青年,公众号:万象青年欢乐多(ID:wxqn-helloworld),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早上产品狗,晚上公号狗,时不时会分享一些产品心得和复盘总结。

本文由 @万象青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正版图库 图虫创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认为智能家居应该有个整体的终端,应用在自己的终端设计,手机做为不在家后的远程操作的一个工具
    即时是音乐这些,都不需要依赖手机应用,5G时代下全面云服务云处理应该可以解放终端的性能需求,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对多终端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来自日本 回复
  2. 在回复产品 即可看到其他产品心得,欢迎前往交流~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