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污染,中国IM发展路在何方?
在中国,提起IM,等同于提起腾讯。从PC时代的QQ,到移动端的微信,腾讯可谓是站在浪潮之巅,独领风骚。但是腾讯旗下从QQ至微信,两个由熟人社交进化成的IM工具,却都面临好友污染的问题。简单来说,好友污染指关系的强弱分层失效。在强关系的熟人社交中,出现一个至多个弱关系人物。好友污染直接减少的人们对社交工具的使用度,最终造成用户的实质性逃离。
在微信的介绍页上,微信鲜明的表示出IM通讯工具属性,而非熟人间的社交工具属性,这正是微信好友污染缘由。微信创立之初,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虽然大放异彩。但是随着产品的逐步成熟(朋友圈的出现),和用户来源问题(QQ引流和通讯录识别),加之在腾讯的努力洗白,微信逐步还是成长为移动端强关系下的社交工具。
虽然说引入强关系链给微信带来了一轮用户增长和黏度上升。但是脱离纯粹的通讯工具而引入社交属性,必然导致后期产品内在逻辑的冲突。通讯工具是个人的社会属性之一,无法选择对象;而社交工具则是个人的拓展,必须选择对象。有兴趣可以参看whatsapp、Facebook的用户关注对象重合率。具体到国内,中国国内邮箱办公氛围的缺乏,国人对IM通讯工具的偏好,再加上微信较高的聊天准入资格,导致一线城市微信自身定位和用户定位产生剧烈冲突。外在表现就是微信越来越像QQ,而由于微信朋友圈的捆绑更甚QQ,在一线城市,微信所受到的冲击自然也会更甚。
但是另一方面来看,微信好友污染却并没有在小城市内大规模爆发,反而受到了中年人的偏爱。除却移动端的外在环境不谈。微信好友污染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引领潮流的一线城市中,“人-群组-事件-人”的社交关系属性通道逐步整合完毕, “人-事件-群组-人”的通讯工具属性通道逐步加强。而后者正是微信好友污染的源泉,正所谓狂欢过后,一地鸡毛!相反在部分小城市,人际关系稠密而没有锐气,两个通道构建的关系链高度重合,反而没有好友污染。
对于一线城市的潮流引领者,必要的交流工具和社交网络该以什么样的形式体现?国外的主体的选择是Facebook or Instagram+邮箱+私人IM。国内则直接是QQ or微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亦步亦趋,强行的将这些内容分开。重新聚焦两条关系通道:“人-群组-事件-人”的社交属性通道, “人-事件-群组-人”工具属性通道,我们需要的是将这两条通道分开,我们也只需要将这两条通道分开。从QQ的熟人社交开始,IM的整体框架已经多年没有变化了。中国的IM承载功能多于国外,然而两者的形式却是类似,这本就是矛盾之处。
新的IM应该是需要包含邮件在内一整套聊天办公工具解决方案,国内来说,它还需要切实的解决关系强弱分层问题。切入点可以依赖于社交工具和通讯工具两者间构建的关系通道时长目的形态不同。社交工具关系通道构建的群组依赖于线下关系,某种程度上是永续的,无明确目的,无具体层级,形态弱而同一;而通讯工具属性群组则是无根之木,严重依赖于事件的始终,目的性强,形态强而繁杂。也就是说,IM工具需要提供一个目的性更强、区分性更好等的群组,我更愿意称之为——事件,从而在人和人的连接处进行分流。另外从闭合的群组走向开放的事件,反而能够扩大IM的包容性。
个人看法,如果微信产品团队自我革命,应该没其他人什么事。(当然,这直接要求微信向PC端改进,抄了QQ的菊花)而对于其他人,从国内政府的办公下手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附带安全加成。
本文由 @赤色晨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看得真费劲,费劲还看不懂 ,作者自我意识严重
可否详细说说“人-群组-事件-人”、“人-事件-群组-人”?
我认为我说清楚了,在于指出两种通道带来的关系强度是不同的。解决方案是:为第二个通讯工具属性通道给出第二种群,也就是“事件”。至于从政府办公下手,在中国,IM必要要在产品的有效期限内达到一定的用户,不然下场参看米聊。显然,只有从政府办公下手才能够达到这一点。另外我指出的新IM是一个办公+日常的IM,邮箱的作用是被削弱的,所以从办公下手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具体的说“事件”构架,可以回复,我邮箱可以看到私聊。
群,事件,群组,概念模糊啊,这是很多人不能看懂你表达的观点。
😎 非常没看懂的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