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借鉴意义
我国移动互联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其他行业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保持行业内大量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更重要的是管理部门要营造良好竞争环境,既要严格监管又不过度干预。
在日前结束的移动互联网大会听众中,有超过20%的参会人员来自境外;我国的微信等不少应用产品正在大步“走出去”……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乃至产品成熟度方面,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表现让世界惊奇。
和其他新兴产业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至少在三个问题的答案上“与众不同”:什么是“好”的创新,谁来创新,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首先,市场成为检验移动互联网创新成果的唯一试金石。只有被用户选择并获得广泛且稳定应用的产品,才能获得资本的支持,进而生存下去。在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下,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效率和创新模式都得到了提升和突破。在创新效率方面,开发者已习惯在6个月内拿出产品;在创新模式上,技术突破也总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生相长,力图以未来的盈利可能交出一份吸引资本的“答卷”。
其次,与多数产业中大企业凭借雄厚实力成为创新主角不同,移动互联网在回答“谁来创新”这一问题时则独辟蹊径,许多中小企业在这一行业领域一战成名,成为草根英雄。由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搬掉了中小企业前进路上两块最大的绊脚石:资金和推广方式。高度活跃且具有专业眼光的资本市场瞄准了“投资—上市—变现”这一条已经在传统互联网领域被多次验证过的盈利模式,积极寻找有价值的中小企业;同时,用户对某一移动应用程序的了解或是通过移动应用商店的排行榜,或是通过在微博或微信上朋友们的推荐,这些渠道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消费门槛。
再次,在创新环境方面,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往往被称为“野蛮生长”,这种如野草般的生命活力,从一个角度说明监管部门没有过多地去影响游戏规则,他们在提供了诸如下发3G牌照等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环境后,就尽可能地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上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笔者认为,我国移动互联网所探索出的创新路径对其他行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产业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商业模式。技术突破不能仅仅停留在专利名录和学术论文上,而要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加速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效率,迅速转化为具体应用,并且要根据市场反馈来不断地对产品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这个意义说,谁更重视用户、重视体验,谁才能得到市场的正向反馈。
二是中小企业能带来创新主体的多样性,从而实现市场的充分竞争,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创新扶持需有的放矢,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税收减免或者财政补贴等方面,而要从行业特性出发,认真考虑它们的需求,探索成熟专业的资本进入、回报和退出机制,以及在商业逻辑上行得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推广方式。
三是管理部门的决策应更有智慧。一方面,对拥有资源的大企业要予以必要的监管,避免它们凭借垄断地位而对弱势对手进行不正当的挤压;另一方面,不要盲目地试图代替市场来决定游戏规则,对于发展方向尚未真正确定、产业链上下游尚未完整衔接的新兴产业来说,需要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大环境来让它们有机会平等地接受市场的风吹雨打。
新兴产业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做出怎样的贡献,将在从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到Mark in China(中国印记)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移动互联网的经验能让其他新兴产业少走一些弯路。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