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Buzz 正式死亡,谈谈“圈子”的问题

0 评论 3734 浏览 0 收藏 5 分钟

昨晚,我收到一封邮件,Google 说 Buzz 彻底关闭了,请把数据导出到 Google Drive 保存。如果不是这封邮件的提醒,我还想不起 Google 曾经推出的社交产品 Buzz,以及当年围绕着它“猝死”所展开的一系列讨论。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 Buzz 是一款“怪异”的产品,它依附在 Gmail 上,并非一个全然开放的平台,希望尝试 Buzz 的人必须拥有 Gmail 邮箱才行——我们甚至可以将 Buzz 视为是基于 Gmail 用户所搭建的社交圈子。

换言之,Buzz 是一个半私密性的圈子,经常在上面分享内容的,是你工作中的同事以及生活中的朋友。它的覆盖面没有 Twitter 那么广,我们甚至可以认为,Buzz 就是 Gmail 的“朋友圈”。

所以,由于 Buzz 的性质和 Facebook、Twitter 完全不一样,所以当初鼓吹 Buzz 是用来对抗 Facebook、Twitter 的言论,完全是扯淡。

不过,回顾以前 Google 在社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关注点其实放在了沟通的价值上,而非传播的价值。不论是为 Google Reader 新增 Share 功能,还是在 Gmail 上开发 Buzz,其思路是在不同的工具上构建半公开的社交圈子。

半公开圈子与全公开圈子有何不同?

朋友圈(这不是指微信的“朋友圈”!),由你以及你的朋友所组成的圈子,它本身就是半公开的。朋友介绍新朋友,大家吃饭聊天的时候发现投契,那么朋友圈就新增了一名成员,俗称“进入到圈子”里。这是圈子的公开之处。

圈子不公开之处在于,圈子不是谁都能加入的,新成员需要一定的资质,具备一定的共性。

当一群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那么他们就可以就一个话题持久而深入的讨论下去。但如果是陌生人,那么见面聊天只能谈谈“天气”,所以天气永远是经典的话题,这是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消除尴尬的利器。

但 Buzz 最终还是宣布关闭,成为 Google “失败产品”中的一员。它的问题在于,人与人的行为无需工具来界定,即便是在公开的社交圈子里,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因为某种简单的逻辑扎堆,并不一定需要工具的帮助。而工具的作用则在于,加速“扎堆”的过程。

正因为 Twitter、Facebook 上人们已经“关注”自己的同事和亲戚,已经在公开的圈子里构筑了半公开的圈子,所以 Buzz 并未显示出有任何“独特”的优势,一直没能获得大量用户的关注。

现在 Google 则构筑了公开的圈子 Google+,从它上面可以看到 Buzz 的影子,过于考虑半公开的圈子,而没有考虑真正全公开的圈子。而形成一个半公开的圈子,首先必须得有一个全公开的圈子。洪波当初的评点说得对:

Google 的工程师应该去 Pixar 去参观学习一下,看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理解人、人性以及情感。世界并不总是理性的、有序的、规整的、标准化的、结构化的,人们也并不总是需要精确可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