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走向寡头时代
最近,在电子签名行业,上上签与众签进行了战略合并,而这一大动作背后的行业意义不容小觑。究竟电子签名行业未来发展如何,行业人众说纷纭,而本文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上上签与众签的战略合并,拉开了电子签名市场洗牌与整合的序幕。
有所不同的是,电子签名并不是企业服务市场的最热门赛道,行业知名度也是近两年才开始暴增,却上演了今年中国企业服务市场最大的合并事件。
而作为此次合并案例中的主导方,上上签在2017年就曾成功并购电子签名平台“快签”,合并“众签”是上上签的第二次并购,也是国内电子签名行业迄今量级最大的动作。
从年初的巨头入场,到年中的合并事件,以至于有人断言2019年电子签名将进入终局。
01 底盘不稳
市场格局的变化是窥视一个行业最好的风向标,电子签名也不例外。
企业级SaaS一直被视为是慢市场,电子签名却是一个“异类”。
按照艾瑞咨询的数据:SaaS垂直市场在2018年的增长率普遍在30%-50%之间,唯有电子签名的增长率超过100%,有着其他细分市场难以企及的高增长。
艾媒咨询在《2018-2019年电子签名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也佐证了这点:2018年中国电子合同签署次数为66.8亿次,较2017年的28.4亿次有着两倍多的增长,预计2019年签署总规模有望突破200亿次。
与之对应的,2014年以后电子签名开始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如今被熟知的电子签名平台,要么成立于2014年前后,要么在这个时间点后开始转型。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几乎所有的电子签名玩家,在崛起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依赖互联网金融爆发的红利,也导致在2018年互联网金融持续动荡的时候,没有积极转型的玩家出现了基本盘不稳的迹象。
苏宁金融研究院做过这样一份计算——互金行业一年中可以产生多少份电子合同?
截止到2018年9月,爱钱进披露的数据显示其累计撮合交易笔数为4.69亿笔,平均每笔交易金额314元;拍拍贷公布的累计撮合交易笔数0.448亿笔,平均每笔交易金额2779元。
假设以二者的平均值1546元作为行业平均值,一笔交易对应一份电子合同,对照整个互金市场的交易规模,2014年以来互金行业共产生了48.31亿份电子合同,仅在2017年就有18.14亿份。
2018年端午节期间引发P2P爆雷潮,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近300家互金企业被卷入其中。截止到2018年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021家,相比鼎盛时的2017年底减少了1219家,全年网贷行业成交额17948.01亿元,同比下降36.01%。
结果就是——不少电子签名平台的收入也出现了断崖式锐减,除了上上签都少数玩家,大部分电子签名平台的P2P客户占比超过50%。突如其来的P2P爆雷潮,几乎没有给这些电子签名玩家留下转型的窗口期。
02 寻找出路
也并非没有好消息。
2018年以前的电子签名,还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没有一家独大的龙头,市场份额的差距未被大幅拉开。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命运转折,同时也触发了电子签名的格局演化。
有如上上签等未雨绸缪的玩家,早早开始寻求客源的多元化,在人力资源、B2B供应链、物流、零售制造、政企等场景发力,P2P爆雷潮后非但没有出现营收下滑,反而在其他平台处理“烂摊子”的时间中趁机做大。只是大多数电子签名玩家成了不幸的一方,遇挫后开始被迫寻找新的出路。
一种是关闭平台、解散团队,以倒闭收场。
据悉目前已经有一家电子签名平台解散了销售团队,仅仅维持基础运营。这类玩家的特征也不无明显,P2P客户占了很大的比重,且以小规模的互金公司为主,2018年出现了坏账、订单下降、资本退出的连锁反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互金影响的持续蔓延,这些电子签名厂商的日子会更难过。
一种是寻找并购机会,以合作的形式快速做大、加剧网络效应。
众签和上上签战略合并大抵就是如此。众签是国内专业的电子合同提供商,技术团队拥有清华大学背景,参与过多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并且是行业里是另外一家能和上上签一样服务银行、大型政企的平台。
还有一种比较讨巧的选择是投靠巨头提前“上岸”,比如就有玩家接受了腾讯的投资。
这也是腾讯首次出现在了电子签名领域的投资名单中。毕竟在产业互联网的浪潮下,巨头们的战略和投资都在转向,既然无法凭一己之力完成对各个垂直赛道的深耕,投资或并购便无可厚非,也为一些电子签名玩家提供了机会。
但是投靠巨头,看似捷径,实则挑战。因为合同数据是企业核心数据,对数据安全性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客户,比如银行、政企、大型互联网平台等,都会对平台的中立性和客观性格外看重,往往拒绝和有巨头战略投资的云服务平台合作。
除了验、签、存、证等基础性服务外,头部的电子签名平台已经向保证保全、在线仲裁、司法鉴定、律师服务等增值业务延伸,从电子签名供应商向解决方案商转型。比如上上签针对金融保险、供应链、租赁行业、人力资源等推出了不同的专属功能包。
诚然,在洗牌发生之际,电子签名市场的竞争也越发复杂,既要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逐渐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刚需”,也要在安全性、中立性、客观性上消除客户的疑虑,都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市场格局。
03 寡头时代
电子签名仍在向前奋进。
在过去五年持续的市场教育下,电子签名在物流、人力资源、供应链、制造业等场景的落地开始加速,仅在2018年制造业就超过互联网金融成为电子签名新增用户最多的行业。
但寡头时代的到来又是不争的事实。
- 美国市场也一度是DocuSign、AdobeSign和HelloSign组成的格局,可当DocuSign确立优势之后,就开始一骑绝尘,最后奠定了一家独大的地位;
- 第二名AdobeSign虽然背靠软件巨头Adobe,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
- 第三名HelloSign无奈在今年年初以2.3亿美元估值卖身Dropbox,而DocuSign的市值一度超过百亿美元。
原因似乎很简单:
- 全球前10科技公司中有7家公司在使用Docusign的服务;
- 全球前20的医药公司中有18家在使用Docusign的服务;
- 全球排名前15的金融服务公司中有10家在使用Docusign的服务
- …….
DocuSign之所以被投资人看好,在垂直市场拿到了百亿美元的市值,得益于构建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企业级市场往往是群雄逐鹿的江湖,很少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可电子签名行业是个十足的例外,属于马太效应发生的典型场景。
电子签约是一种双向或多向行为,假如上下游合作伙伴都在使用A平台,客户就不可能成为B平台的用户。特别是头部企业固定使用一家电子签名平台后,会带动其周边企业使用相应的电子签名平台,形成链状的网络效应。DocuSign的上位正是抓住了T-Mobile、摩根史丹利、Salesforce以及Bank of America等头部客户,然后凭借出色的产品能力和服务能力迅速跑马圈地。
参照这样的逻辑,上上签与众签的战略合并不乏谋求成为单一寡头的野心。
一方面,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上上签和众签在2018年分别拿到了35.8%和8.5%的市场份额,二者合并后的市场份额达到44.3%,接近整个电子签名市场的一半,将成为中国电子签名领域单一最大企业。
另一方面,众签的优势在北方市场,拥有京东云、中国邮政、中信银行、国家电网、中银保险、国美、首汽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新航道等头部客户,而上上签挖掘头部客户的能力一直行业领先,仅2019年上半年就新增了好丽友、肯德基、皇家菲仕兰、中储粮、柳工、上海医药、海尔等超过50+的重量级头部客户,二者的客户资源不乏互补性。
借助合并后的客户资源叠加,加剧国内电子签名市场的网络效应,进而将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或许就是上上签和众签合作的初衷,在行业中释放了极为明显的信号。
04 写在最后
电子签名走向寡头时代绝非意外。
记得在一场企业服务的论坛上,一位电子签名从业者在演讲时提及了三个“红利”,即ToB行业的红利、中国人口的红利、供给侧改革的红利。言外之意,之所以进入这个垂直市场,恰恰是看到了红利背后的机会。
不排除正是在这种瓜分红利的心态下,让企业级服务市场有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却也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同质化和片面化,看重短期的“钱景”而非前景。
有理由相信,在上上签等头部平台的持续发力下,新一轮的洗牌正在酝酿中,还将有更多玩家被合并,或者直接倒下。
#专栏作家#
Alter,微信公众号:Alter聊IT(ID:spnews),微信号imhefei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观察者。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电子商务等科技领域。独立的自媒体人,走在创业的路上。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