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互联网掏空的“肉鸡”们,未来路在何方?

13 评论 10901 浏览 43 收藏 33 分钟

互联网寒冬下,大批草根创业者折戟沙场,行业格局固化。流量纷纷涌向巨头公司,围绕存量用户的争夺战号角已经吹响;互联网吸引了用户的大量时间,减弱了个人参与社会的能动性以及社交能力,随着未来工作对知识结构复合化的高要求,以及应用型知识更新迭代速度的加快,新一代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当大咖们满嘴“all-in”的回声日渐消散,下一个“风口”已没有人围观,传媒开始热衷于给“摔死的猪”排行,追悼纪念之声不绝于耳时,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们正在凌厉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巨头们围坐在带有暖气的豪宅里觥筹交错,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们也早早备好了棉袄,展望下一个春季,绝大多数衣衫褴褛,仍在冰湖上蹒跚前行的草根创业者们已注定到不了彼岸。

流量红利衰竭与资本寒冬叠加形成的“双寒季”,犹如一层厚雪覆盖在整个行业,夺走了所有的生气。只剩下猛兽和凶禽狩猎着仍需要觅食的动物。

移动互联网这几年的高速发展似乎拿走了这个社会的全部红利,手机卷走了人们的所有注意力,各类APP管理着人们的行为数据,嫁接在流量之上的商业模式不断虹吸着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

如果一个工具从不断触摸公众“G点”的玩具,到逐渐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益叠加的社会属性,商业规范,以及公共服务职能必然会将其从台前推向幕后,洗刷掉其之前赖以生存的个性部分逐步“管道化”,这也许是每一轮新科技的宿命。

一、迎合型生态走向尽头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哨响”

大数据时代,预测趋势的门槛在快速降低,当寒冬论早在2017年就甚嚣尘上时,2019年上半年,我们终于看到了寒冬该有的样子。

来自QuestMobile半年大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年Q2,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减200万,11.38亿已成为行业大顶。

保守的按2018年婴儿1.09%的出生率估计,倒推1-5岁的婴幼儿总数约为0.762亿人,65周岁老人总数约为1.67亿,这部分移动互联网边缘人群的总数达到2.43亿,加上每年0.713%的死亡率,以及人口老年化持续增长,婴儿出生率持续下降等因素,11.38亿这个天顶的判断还是比较科学的。

不仅是用户规模完全见顶,走向萎缩,更具参考性的用户使用时长也即将迎来大顶。

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从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用户时长增速从22.6%降至11.8%,到了2019年6月,增速已经滑到了6%,人均单日时长358.2分钟。

当外向扩张进入瓶颈期,不仅大批仍在路上的草根创业者失去增长通道,存量池之争的加剧还彻底扭转了巨头之间博弈的矛头。通过资本拉帮结派,向内护盘筑墙的挖潜战,进一步恶化了生态内的竞争环境。

行业格局全面固化,创新力量从革命体进化为依附于各大流量池头部企业的寄生体,流量进一步向行业巨头集中。

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基本消失的情况下,BATT的用户规模仍在成长,BATT占据全网的时长超过70%,其中BAT三大系的全网渗透率超过80%。

巨头们碾过无数草根,甚至是部分独角兽的尸体获得逆势增长,围绕用户注意力的争夺已进入到白刃战。

当一个个体量庞大的互联网巨头塑造的主流应用场景,随时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时,现实社会中的复杂多元也同步被反噬进移动互联网的生态中。

从野蛮成长阶段对人性弱点的极致迎合者,到成熟阶段人性多样化的平衡者,越来越多细分服务场景与交易场景的加入后,主要流量通道在日益被推向中庸化的过程中,稳定和固化才是其利益最大化保障。

这个过程并不陌生,移动运营商曾经就是为了打破垄断,激活产业而生的变革者,在完成移动电话用户的圈占后又成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日进斗金,如日中天之势并不亚于今天的这些互联网头部企业。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将移动运营商推成了基础管道,并拿走了所有的增值部分,移动互联网的管道化命运在新一波技术革命浪潮中也不会避免。

一个个聚拢了数亿人的广场,秩序的要求远胜过年轻人手舞足蹈的摇摆。公众在信息流的牵引下被放大的贪嗔痴,正在倒逼社会各个领域的响应速度。

由流量巨头把持的超级广场内,充斥着“我要知道更多,快点给我答案,马上告诉我怎么做,怎么做最聪明……”的狂躁气氛与功利思想,传统厚重的商业模式在被迫加速中走向碎片化,过程走向透明,以更有参与感的方式来换取用户的注意力。

同样,这股不可忽视的线上流量也在倒逼政府政务工作的转型与迭代。越来越多针对个人用户的行政服务被迁移进线上超级广场中,响应速度变得更快,流程不断简化,过程走向透明。

据统计,今年6月份MAU大于5000万的应用品类中,电子政务以452.3%的强劲增长位居第一位,同样应景的还有在高考志愿填报带动下,高等教育类应用产品增长同样迅猛。

在这些刚性的政务服务需求领域,庞大的移动互联网存量市场都是其增量市场。

冬天论?呵呵,在电子政务应用服务领域是不存在的。

越来越多的现实社会场景被纳入到“超级广场”的生态中,特别是泛金融交易场景和电子政务类服务的领域的扩展正在将相关行业的强监管制度延伸到移动互联网领域,而“超级广场”不断增强的社会属性既对政府职能部门传统的管理方式提出较大挑战,也为政府提升管理效率,增强政府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快反应时间,让政府面向个人居民的服务反客为主,提供了最合适的平台。

当主要流量入口不再是各种“亚文化”的集散地,或者某一类人群封闭打造的兴趣部落,而成为主流社会本身,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也就不再能容忍任何初期发展的“原罪”。

在随时影响数亿人的生态里,任何围绕人性弱点和社会规则擦边球的试探都极易产生几何级的放大效应,其向社会结构纵深的扩散与冲击所造成的不稳定性的后果,要远远大于每个擦边球发起者所攫取的那点蝇头小利。

所以,近两年来,我们不仅看到流量入口把持者们诸如腾讯“科技向善”的自约性倡议频频发出,政府本身对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突出问题诸如,涉黄、用户信息安全,青少年沉溺游戏,网约车刑事案件高发,线上金融诈骗,线上非法集资等也在进行大力的专项整治。

7月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这意味着未来在国家层面将会有专业机构来引导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高度依赖迎合型生态的移动互联网上半场哨响。

二、“肉鸡”工厂正在掏空现实社会的“APU值”

在流量格局走向固化之际,围绕存量用户争夺的眼球经济已经进入“天王山”之战,巨头之间的流量防卫与进攻正变得更为惨烈。

BAT三家传统巨头对移动大盘的渗透率均超过8成,BAT加头条系占全网用户的使用时长已经超过70%,在全网用户规模见顶下滑的趋势下,开始呈现此消彼长之势。

借助短视频产品,头条系产品的月活跃规模增长幅度超过20%,正在快速靠近百度,现在来看格局改写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巨头们又是靠什么来让11亿多人平均每天留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接近6个小时的呢?在全网用户的增量使用时长中,短视频占据了大半江山,电子游戏紧随其后,电商与社交位居三四位。总的来说,还是兴趣类资讯、游戏娱乐和购物占据着人们碎片化时间。

相比全网用户被平均的日均6个小时使用时长,来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的《95后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白皮书》显示,95后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达到8.33小时。可以说年轻人除了学习、工作与吃饭睡觉的时间外,所有剩余时间基本都被黏在了移动互联网上。

为了能留住用户更多的时间, 移动互联网的各个场景流量生态中,算法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这其中要总结用户的行为轨迹,标签化用户的行为,分析与发掘用户的兴趣点,引导商业化的内容规模生产,推动向用户精准分发,在每个独立用户侧形成“个性化”的体验。

兴趣类商业信息流攫取用户时间的过程,就是其背后的算法与人性本身做斗争的过程。

通过对人性弱点的迎合来逐步解除用户生理层的防卫,精准撮合内容对用户G点的高频刺激所形成的生理惯性与依赖,逐步放大了用户的贪念,消磨自主思考动力,推动用户进入到“贪嗔痴”的状态,成为沉浸在高频快感中不能自拔的“肉鸡”。

移动互联网用户被“肉鸡”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压缩用户的理性,放大用户的感性,让流量广场中的用户群充斥在感官化和物化的集体狂热中,并通过自我标签化来快速的刷存在感,陷入程序式的沟通模式中,交换着彼此的社交红利。

人们相互之间留存的时间日益缩短,深层次的满足来自于对交往对象高频切换中适应自己感觉的积攒。

现实世界广泛存在的约束与线上世界无处不在的迎合日益走向冲突,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信息流正在遮断人们全面获取信息的方式,依附于信息流中的各类商业生态对个体时间无节制的争夺和攫取正在催生跨年龄层的宅文化和独处文化,削弱了人的社会属性,制造着现实世界中前所未有的孤寂与焦虑,也为移动互联网创造了最大的红利。

在现实社会的各种规则之下,商业信息流的泛成瘾机制正在潜移默化的推动互联网用户内心世界与情绪反馈的感官化,而发达的线上社交网络,特别是带有原罪的各类陌生人社交软件为一颗颗骚动的心提供着最佳的实践舞台,规模效应的结果就是对传统伦理道德与婚姻制度造成了明显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巅峰十年,正是我国离婚率高企的十年。根据民政部于8月15日发布的《2018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登记离婚人数为446.1万对,达到十年来的最高点,较2009年增长了16%。

同时,登记结婚的人数为1013.9万对,是十年来的最低点。

北京一中院曾在2017年发布的《涉家事纠纷专业化审判白皮书》显示,在该院判决审结离婚纠纷案件中,婚外情占比近50%男方出轨比例占7成。

一线城不仅是经济最为发达,是移动互联网高活跃度的重镇,同时离婚率也位居全国前茅。这其中,社交软件有着不可推卸的助推作用。

与成年人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可以说患上了婚姻恐惧症。有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超过7700万的独居成年人,同时单身成年人超过2亿。这些都是虚拟与现实过度冲突下的直接产物。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迎合生态与兴趣类信息流的填塞最大化的攫取着个人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减弱了个人参与社会的能动性,其在线上营造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假象,正对年轻一代的心理和思想造成深刻影响。

隐性囚笼下的“肉鸡”生活方式,更喜欢独处,不愿意受到婚姻的束缚,沉浸在发达社交网络的快餐文化中,更别提在合适的年纪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

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是处处充满挑战的生存现状,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令人喘不过气的高房租,难以实现的买房梦想,职场激烈的竞争,膨胀的欲望与短时间难以改变命运的现状进一步逼迫着年轻人在虚拟世界中去充当“王者”,在标签化的社群中抱团取暖,寻找慰藉,在迎合型生态中安然的丧着。

除了被套牢的时间,被掏空的身体,被麻木的精神外,移动互联网还在掏空年轻人的钱包。

汇丰银行公布一组数据显示,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在美国上市的一家金融贷款平台数据显示,中国申请消费贷款者中约85%是1980年后出生:24%是80后,7%是85后,37%是90后,12%是95后,4%是00后。

根据部分消费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0后群体在消费贷款群体中占比达43.48%,以贷养贷用户占比近三成。在贷款渠道方面,除了信用卡、花呗、白条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将手伸向了网贷。

各类场景兴趣类信息流背后裹挟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手段,正在将中国的年轻一代不断变成“负二代”和“债二代”,让他们在接踵而至的短暂快乐中,滑向被阶层深度锁定的桎梏。

一张张日渐佛系的年轻面孔背后,是一个个被掏空和束缚着的灵魂。为了部分商业机构短期的增长去透支年轻一代的时间、精神与潜力,我们社会后续的发展又将靠谁来负重前行呢?

三、新红利在“反人性”战场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对于货币政策的依赖,已到了几乎难以逆转的地步,主要发达经济体正在相继进入负利率时代。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和领头羊,德国国债是欧洲最重要的管理国债的工具,今年30年期国债首次出现负利率。不仅仅是德国,欧洲地区除英国外主权债权已全面陷入负利率,占据了全球负利率资产的43%。

在亚洲,作为全球政府债务最严重的国家,日本央行在最新政策会议上继续维持利率-0.1%不变,通过负利率压低其12.57万亿美元庞大体量国债的利息支出。

当然最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是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低于2年期国债利率的倒挂现象所引发的对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预兆的担忧。

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超过22.5万亿美元的天量,按照美国债务管理办公室对美国公共债务的“最新预测”,以特朗普政府承诺的2024年美国基本赤字降为零开始,美国发行公共债务所筹全部资金就将全部用于支付净利息,进入到真正的“庞氏骗局”阶段。

届时,美国将面临与日本一样为数不多的选择,将国债利率降为负来压缩偿还每年用于支付利息的开支,确保经济的正常运转。目前全球负收益债券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4.1万亿美元,全球主要经济体跑步进入负利率时代的背后反映两个残酷的实质问题:

第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政府债台高筑,已经到了通过负利率手段来维持经济运营的非常规时期;

其二是全球消费市场需求不畅,又或是说趋于饱和,已经难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来消化政府新增债务所产生的利息成本。这正是美国发动贸易战,在全球制造不稳定因素,推动美国优先策略的根源。

绕了这么大个圈,从趋势上和大家一起看清正在逼近事实,今天我们面临的寒冬离谷底仍有一定的距离,未来5年,全球经济在存量搏杀,债务转移的博弈中大概率会进一步下探,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某个人能置身事外。

我们已经在中国经济30多年来高速增长的红利期过惯了安稳的日子,一切都觉得理所应当。当经济危机有一天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我们身边时,有多少人能全身而退?

或者年轻一代是否能在现实与虚拟的冰火冲突中成为有担当的一代,大家现在心里应该都是没底的。

作为寄生在人口红利,经济红利和产业红利之上的产物,移动互联网借“泛成瘾”机制单向索取的成长体系有着明显的边界,红利耗尽之日,便是其停止生长之时。

迎合型商业生态围绕存量池更为激烈的竞争正在加剧对用户的消耗,这种消耗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削弱了用户面对现实世界日益增加的挑战与不确定性的抗风险能力。

当这种消耗开始实质性的影响到用户在现实世界的生存状态,并具有普遍性和恶化用户自我调节与平衡的矛盾时,移动互联网将会迎来深化发展阶段的周期性反转,即从极致迎合到反向约束的转变。

移动互联网对全网用户规模性消耗所引发的普遍性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并结合各个具体场景进行着针对性的约束和规范。

在互联网企业,特别众多初创公司最喜欢使用的人性擦边球领域,主管部门在2018年开始的“净网”行动已经对社交媒体、网络视听节目产品、短视频、在线直播、网络游戏、音频、动漫等多个品类进行了扫荡式的清理。

在一个超过11亿人在线的超级广场里,已经容不得移动互联网企业半点“原罪”模式的念头。

2017年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就是为了有效管理少数移动互联网企业近几年利用网络随意收集,非法获取、擅自使用和者泛用公民个人信息的现象。

中国版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也已列入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会加紧推进起草工作,适时提请常委会审议。

网络游戏领域,尤其是手游的爆发式发展,让部分企业赚的盆满钵满的背后,是青少年日益严重的“游戏成瘾”问题,手游的影响范围之大和所带来的问题之深,已经关系到一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去年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国家新闻出版署对网络优势实施总量调控的管理措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仅在网络游戏行业刮起了一阵“寒风”,也倒逼网络游戏行业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引入游戏控制机制。

包括网约车行业频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平台的版权保护问题等涉及移动互联网行业其它诸多问题在内,国家主管部门更深入的参与到移动互联网迎合生态下社会问题的治理。

在清理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原罪”的同时,也在推动、规范和引导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方向,加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缓解线上社会与线下社会的冲突。

特别是电子政务类业务广泛借助移动互联网渠道和流量入口深入到用户线上场景的方方面面,提供更为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带动相关法律法规更为精准的向线上延伸覆盖,压缩了移动互联网迎合生态的空间,逐步规范试探的边界,推动其管道化,更聚焦于工具价值本身,从宏观层面减弱行业对个体用户的消耗。

面对未来正在增加的不确定性,姚劲波最近火遍全网的内部公开信有几分代表性,他在信中提到几个观点:“在一个争夺存量的世界里,提升运营效率将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在当下的大环境里,如果我们每个人只做到和过去一样好、一样的努力程度,已远远不够。唯有每个人、每个部门用更加创新的方法、更加‘ALL-in’的状态去奋斗,才能形成真正持续的动力。”

弦外之意,无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现实世界中的好日子,舒服日子基本结束了,如果要维持现有的水准,你得比现在更加努力,付出更多,绞尽脑汁的去寻找更多办法。

沉浸在线上“奶头乐”、“游戏瘾”、“短视频流”等泛成瘾场景中的人们,在被大幅消耗的个人碎片化时间,透支的个人财务,追求独处,强调自我,日渐焦虑当中,变得没有耐心,丧失自律,专注于当下和感官感受,对长期投入和长远目标变得麻木。

这种泡沫经济下催生的群体特征,与泡沫经济本身交相呼应。

当泡沫破裂,停留在各种“丧”中的人们,发现已阶段性丧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生存环境恶化,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的反转和对迎合型生态的群体挣脱。存量世界的竞争分外残酷,这里没有蚍蜉的胜算,只有巨头之间的管道之战。

移动互联网在逐步被剔除“原罪”,受到主管部门日益深入的管制和规范的过程中,也即将迎来海量用户个体适应迎合型生态后的反向效应。在巨头们壁厚料实的管道竞争之下,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如果说还有红利的话,那就是迎接周期性反转的“反人性”战场。

社会的发展终究需要可持续性,严峻的挑战正在刺醒装睡的人,各种被掏空的群体亟待“回血”,之前并不受待见的各类“反人性”产品,正在获得势能反转的契机。从“喂养”到“放生”,包括教育、个人财务管理、健康管理、效率这些“反人性”品类在经济寒冬下,有更大的机会。

Z世代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Z世代之后的新生代更是活在科技当下,在更懂得玩转信息的新生代面前,传统的学校教育正面临很大的挑战,k-12阶段知识型的学习会更多由在线学习软件来辅助完成,学校在日益发达的信息时代将更多扮演素质教育的角色。

与现在相比,未来工作对知识结构复合化的要求,以及应用型知识更新迭代速度的加快,对成年人的继续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培训、考证培训等诸多线下培训机构的标准化课程正在被结合人工智能的移动端产品做得更人性化,更贴近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投入方式。

未来包括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技能提升,职场成长等所有能标准化、系统化的课程都将会向线上迁移,来适应新一代的信息获取方式,更有针对性和效率。

在“60后被保健品包围,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的特殊国情下,理财等于投机已根植于国民脑海, 国人普遍缺乏财商教育的历史与个人居民高负债的现状,正让“中华韭菜”名扬海内外。

特别是新一代过早背负债务,以及收入负债比增高的趋势已经开始实质性的影响未来社会消费增长潜力。

随着国内税制改革的深化,个人报税与抵税制度的实施,个人财务管理从普遍性的痛点正在被加入更多刚性的需求。

特别是在目前绝大多数支付行为都实现移动快捷电子支付后,个人记账行为正在走向凭证化和自动化,在随手记这类产品带动下,个人财务管理已成品类,普通人的鸵鸟心态预期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在美国居民负债杠杆创历史新高的这几年,美国最大的个人财务管理企业intuit市值也于近两年接近翻番,达到730亿美元的历史高位。

困难临头的时候才懂得精打细算的重要性,这也许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惰性的使然,不分国界。

从“贪嗔痴”到“独呆宅”,与技术带动的人性弱点放大相比,运动健身特别是马拉松应该算是反人性行为中最具挑战的品种。从5公里、10公里、15公里、20公里乃至全马42公里,还得长年累月的跑,挑战身体与生理的极限。

这个更为痛苦的过程却在商业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广泛参与下,早早形成全民参与的热潮。因为一个好的身体不仅仅是你自己的资产,还是家庭的,公司的和社会的。

由政府和商业组织主导的各类民间马拉松运动,除了引导人们的参与热情外对于普遍性的改善个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并没有明显促进作用。目前广泛兴起的健身房以及私教课程除了有一定的物质条件门槛,也没能很好的解决大众持续性参与健身的问题。

5G的普及已经近在眼前,城市生活将进入到万物互联阶段,对个人身体指标和出行行为的跟踪将会更为全面和智能化,基于个人的身体指标管理,饮食管理,运动健身指导,作息时间规划、医疗保健等健康管理方面未来都将实现以天为单位围绕个人用户场景的系统化与智能化,以随身管家式服务来牵引和指导用户进行更为科学、自主、持续和长效的健康管理。

从今天技术和商业模式迭代的速度来看,微观世界的变化会进一步加剧,一招吃遍鲜,或者说固定职业的比例会走向稀缺,日益强化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与多技能需求,将倒逼新一代在工作学习当中必须追求超越现有阶段的效率;

同样的时间内和同样的有效工作寿命下,比拼的是谁会更会利用工具,谁更会管理。效率类的工具产品在帮助个体适应新的社会竞争形态中也将会获得更多的用户时间。

新一代在未来不仅要和人竞争,还要和人工智能指挥下的机器竞争,那将是一个更为复杂、激烈和残酷的世界。

 

作者:田野麦穗,微信公众号:麦穗观察(ID:tianyemaisui)

本文由 @田野麦穗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厉害了老师,谢谢你的干货

    回复
  2. 老师视野广阔,能否加公众号沟通呢?

    来自四川 回复
    1. 文章末尾有

      来自广东 回复
  3. 996祸害的

    回复
    1. 996是福报,你又忘记马老师的教诲了?

      来自广东 回复
  4. 人群中的讨好型人格貌似更容易赢得信任。忠言逆耳历来如此,商业本就是迎合,做老师教导用户不太现实。

    来自广东 回复
    1. 继续讨好没有问题,迎合型生态也是庞大的存量市场,用户本身从个人时间、财务和个体成长性上已经高度透支,挖掘不出新的APU值,甚至会有一段时间的衰竭。在已见顶的泛成瘾场景里,帮助用户适度的自律,帮助用户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帮助用户管理与改善自己的财务,帮助用户保持成长这才是新红利。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经近在眼前,泡沫破灭,作为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哪还有什么人性的资本…… 最近腾讯大成网 一篇刷爆网络的 35岁公务员被裁退后开餐馆的故事 可以去看看 老百姓真是的生活个案

      来自广东 回复
  5. 人在机器面前,越来越肉鸡了。有深度,有情怀,有未来的一篇文章,赞👍。

    来自北京 回复
    1. 《美国工厂》反应了制造业的未来,金融业的大裁员反应了基层服务业的现状……

      来自广东 回复
  6. 笔者文采飞扬.

    来自甘肃 回复
    1. 木有,都是干货,没有修饰

      来自广东 回复
  7. 看篇头以为在看互联网的散文

    回复
    1. 换个方式开头,来点新鲜感 😐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