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农村”的思考

2 评论 5291 浏览 268 收藏 6 分钟

自从2015年刘强东提出了“无人机”发展农村物流配送,以及马云的农村电商言论,就一直YY什么时候我的家乡可以像城市一样生活方便,经济发达;自此也开始我的农村+互谅网的YY之路,一直在思考互联网会怎样延伸到农村?互联网会怎样颠覆农村人的生活?互联网会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怎样的光明?互联网会给我的家乡,会给中国的农村、农民带来什么样的未来?最终也有了这篇关于互联网+农村的文章,虽然视角与商业敏锐性受限,但是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唤起大家对农村+互联网发展的思考,越多的想法,必将有越多的关注。

先来看talkingdata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设备占比竟然在49%左右,无疑也衍生出了所谓的低端区域的互联网市场大前景。在如火如荼一线城市,互联网发展的很快,同时互联网+也在C端趋于饱和;因此各大咖都开始讨论互联网+的延伸,延伸到B端,延伸到生产端,甚至延伸到农村最原始的生产工艺端。其实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一直是遵循产-存-供-销的传统模式,如下图的缩影;

产销存

而现在的生鲜OTO等模式,更多改变的是销售端,即为销售端增加分发渠道,并结合物流配送,以影响中间销售商到C端用户的环节。而对于整个一体化流程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脑图来整体看下农村农产品的特点以及现有的现状。

农村电商背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 生产特点: 农产品产量稳定,生产力充足,农村农产品质量可保证,生产/存储工艺成熟
  • 销售特点:农民销售渠道少,无固定分发渠道,无销售宣传,无规模性产业支持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优势是什么?就是大规模流量分发,大量的销售宣传,成熟的互联网营销策略和营销体系,而农民缺少的也是这种思维,这种能力;因此也衍生出来,互联网+农产品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汇总一下用SWOT来简单分析下。

SWOT

通过以上所见所闻提炼出来的粗暴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拿两种模式简单看下:

农产+互联网配送&销售模式

保留农村的生产/存储工艺可以降低企业的产/存成本,以线上互联网平台作为产品分发主渠道,互联网线上通过销售ToB或者ToC,只需通过中转仓直销货源,来服务于需求方;从中平衡农民的利益,通过一定的盈利模式做到变现

农产+农运+互联网本地化配送&销售模式

提到农村现有的运输能力,其实农户自主运输农产品,提供给中间商也是线下的模式之一。这种模式只需互联网平台提供货源合作入口,农户将自家产品直接配送到指定地点,交由互联网平台做销量分发,增加线上销售渠道。这也是现在农村自产+自送的一种线下模式,比如生产水果的果农,家里有一辆货运车就可以将自家的水果运输到指定的批发市场,只要运输成本+管理成本<收入,果农就是赚钱的。

上面两种YY的模式,其实都是在说的互联网+延伸的程度,对于农户来说手上有很多资源,不知如何销售出去;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平台来选择自己想要的资源,在这个资源严重不平衡的市场,如果有人愿意去关注农村到用户的距离,愿意去缩短这之间的距离,就像大众点评缩短了服务与人的距离,阿里巴巴缩短了产品与人的距离,百度缩短了信息与人的距离,腾讯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农村与需要有人去关注,去努力,去致力于缩短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工厂,农产品与千家万户的距离。

最后,很期待BAT进军农村市场的战略步伐,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个行业与人群,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氛围下,去做更多接地气的产品。

 

作者:vivi2015(微信号k1013765525),产品经理,3年;渴望做一名牛逼产品的女汉纸。

本文由 @vivi2015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互联网若是进军农产品这一区域,必然会是整个农产品销售模式的一变革。这些年国家不断改善县镇的基础设施,交通问题逐渐变得不是产品销售的主要问题。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在于买卖双方不能很好的整合到一起,导致最后买的人买不到合适的东西,卖的人产品卖不出去。

    来自北京 回复
    1. 一方面买卖双方没有找到一个平台来平衡他们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互联网往B端做更多的延伸,真正的能做到产销一体化服务的话,可能才是真正完整的平台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