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C2C式的社交需求是否真的存在?

2 评论 14214 浏览 242 收藏 9 分钟

时至今日,眼看着那些号称自己是“中国版instagram”,“中国版twitter”,“中国版facebook”的社交网络产品一个个日薄西山,纷纷拍打在沙滩上,一个问题越发清晰的萦绕在我的脑中,在中国是否存在C2C(copy to china)式的社交需求。

还记得,人人网创始人兼CEO陈一舟辩解人人网为何没能做成中国版的facebook时,说“因为中国已经有中国版的facebook了,腾讯才是中国版的facebook。”

诚然,就市值和市场地位而言,腾讯相继打造的两款国民级互联网产品QQ和微信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但其产品形态无疑都是即时通讯,而并非facebook式的社交网络。因此讲腾讯是中国版的facebook,从产品角度我并不认同。

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国人在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之间,更加偏爱于前者,而国外用户(美国)却更偏爱的是后者。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姑且试着去分析一下。

1,邮件时代与短信时代

美国网民的形成要早于中国。当即时通讯软件横空出世时,美国网民已经度过了一段邮件时代了,培养了用户习惯,诸如:定期查看自己的邮箱。而国内用户更多的则是偏爱于短信。当然,也有让人用邮件,但相比于短信的用户量,使用邮件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用户还是太少,不足以形成社群规模,并且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工作邮箱,而非私人邮箱。

当即时通讯出现时,免费的邮件升级为即时通讯软件和一毛钱一条的短信升级为免费的即时通讯,后者无疑具有更大的诱惑力。也就是说,国人在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习惯上经历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

所以,相比美国人,国人对即时通讯软件更加热衷,因为我们没有历史的包袱,或者说,我们的包袱过于沉重,使得我们更想甩掉它。

2,保护隐私与自我曝光

在现实生活中,美国人较国人,更注重隐私的保护。这不仅是重视自己的,而且也重视他人的。我不问你年龄,你不问我收入,相安无事。长此以往,俨然成为了美国社交场合的铁律,而打破这个规则的人则被视为冒犯。

而在国内,注重隐私却成了不合群的体现。当七大姑八大姨对你问东问西时,你不能逃避和抵触。如若你有此表现,你的父辈没准还指责你对长辈的态度不恭呢。

社交网络的出现,面对这样一个交换隐私的场所,一个在现实社会中时常感到自己的隐私无处倾吐的人和一个在现实社会中时常感到自己的私领域被侵犯的人,他的反应自然是不同的。

美国人在instagram上发布千奇百怪的个性照片,向人们展示他的difference,而国人在朋友圈中却是千篇一律的美颜锥子脸。美国人在表达我不是谁谁谁,我就是我。国人表达的是我就是你们想要的那样。同样是自拍,一个出发点在于我,另一方的出发点却在于对方。

有人将这指责为国人的创新意识不够,不会玩,玩不开。其实更深层次的理由,或许是,国人出于对自己隐私的保护,不愿意曝光太多个性化的东西,只得拿一些想象中的大众审美来搪塞社交平台。

3,存在感与生存感。

存在感指人离开SNS觉得自己与人群脱节被孤立而无价值。facebook等产品解决人的“存在感”问题。但这些产品在中国不能普及,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比存在感还低一个层次,是“生存感”。可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有生存感压力,有存在感渴望,这群人就是“屌丝”。”(via 张小龙)

4,自我主义与个人主义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将国人的熟人社会与美国人的陌生人社会进行对比,讲说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以自我为中心,然后按照五伦去推演至社会的其他成员的,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美国社会是一个个独立的柴火棍捆在一起。这就导致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常常伴随着关系的拓展,也就是差序格局的外拓,网对网。而美国人是以个人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去认识另一个人的,点对点。

这就像你朋友带着你去认识他的朋友,你作自我介绍时,会说自己是某某的朋友,这时这个朋友就是你们两个人结识的一个契机。而对方也将你按照“友吾友以及人之友”的规则视为他的朋友,而在美国社会,可就直截了当的自报姓名了。

这点反应在产品形态上,就是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

即时通讯是关系建立在沟通前面的,而社交网络往往是沟通建立在关系建立的前面。

也就是说,我们更看重的是你是我的谁谁谁,关系。美国人更看重的是你是谁,内容。

这就造成了我们的好友数很多,能沟通的没几个,美国人的好友不多,但都是能聊得来的。

在即时通讯里,你的关系网决定你的通讯录,在社交网络中,你的内容决定你的被关注数和好友数。

也就是说,即时通讯里不在乎你的内容,社交网络中不在乎你与我的关系。

关系与内容

在facebook类的社交网络中,内容为王。如果你内容没意思,不好意思,亲爹我也未必会关注。

在微信类即时通讯产品里,关系为王。就算你内容再有意思,不好意思,这东西关我何事。

而在强关系与强内容的象限中,目前还是手机通讯占有绝对的地位。微信和facebook都不能挑战手机通讯的地位,但是在弱关系与弱内容象限中,至今还鲜有人尝试。

也许,在一方面缺少facebook式社交需求,一方面又笼罩在微信阴影下的中国社交领域,下一个奇迹,将诞生在那里。当然了,这是我猜的。

#专栏作家#

青空片想,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爱好者,关注社交领域数十年。分享独特视角下的互联网产品分析。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个人以为弱关系与弱内容的尝试chatroulette.com/,随机视频网站应该算一个。中国也搞了好多个山寨货,然并卵。大部分是孤单屌丝寻找寂寞妹子(其实大部分都是男的)。

    来自广东 回复
  2. 所以呢,作者的结论是什么?很好的分析中国的社交现状,那么C2C式的社交需求在中国是否存在这一点, 作者并没有给出完美解答。。。。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