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抢微信红包了,抢下去你连朋友都没有了

1 评论 10035 浏览 9 收藏 13 分钟

别抢微信红包了,抢下去你连朋友都没有了

看了中国移动部门经理宁宇的雄文《并非零成本的红包游戏,会成为社交软件的致命毒药吗?》,在此谨慎地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该文里,宁宇对红包的态度是负面的,这点我们一致。然而,宁宇对红包的危害进行了三点总结,并由此引出对策,很抱歉:我一点都不认同。

因为既然连宁宇先生都对微信红包有这样的误解,因此可能也会有很多人会有相似的误区。所以本人要专门说道说道。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不因为红包才出现的,相反,红包的出现对这些问题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因为抢红包的现象基本上在微信红包,跟社交(软件)相关的也是,所以我们就专门针对微信红包来讲。

先来看,红包与赌博的关系,宁宇先生认为红包是赌博的催化剂是事实吗?笔者认为,抢红包不仅不是赌博,相反是赌博的杀毒剂,如果所有人都参与到了红包游戏中来,那世间将会少很多倾家荡产的悲剧。

首先从形式来看,不止红包,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赌博工具。

先不说是否有人用抢红包来赌博,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赌博工具,即便是一朵花和几颗玉米,我们在影视剧里也经常看到,事实上现实生活当中也广为存在,它往往也可以沦为赌博工具。

因为微信红包的上限是200元,确实可能有人用来赌博,用红包接龙的方式,任何事物可能都有敏感地带。但笔者认为,大部分人所进行的抢红包都只是真正的游戏,不能上纲上线把它定义为赌博。

赌博在红包之前已经存在,但通常我们找三五好友一起来玩玩牌、打打麻将,我们可能不会刻意把这定义为赌博,而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只有当我们把玩牌和打麻将当成获取金钱的一种手段,以此来博得较大利益的时候,或许才叫赌博。

回到抢红包来看,我们大多数人现在所实施的抢红包行为,其实更像是休闲,是大家在一起玩玩,所以我们才经常非常介意别人发少了或者发多了。而赌博,显然是有一样的规则的。

即便是红包接龙,通常我们也规定规则,比如发200元3个/次,最佳者发,所以有人可能会利用这种方式来赌博。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玩,通常都可能是5(10)元8个/次,最佳(少)者发。我们不能以少数人的行为来给抢红包游戏打上赌博的标签。

其次,从危害来看,微信简直是赌博的绞杀机。

并且,即便是“200元3个/次,最佳者发”,相对于真正的线下赌博,真是太没吸引力了,输死了也难以让人倾家荡产。并且,因为工具是腾讯的、规则是腾讯的,所以基本上没有太多出千的可能,除非有赌博机构参与(但这种基本上普通人不会涉及),大家的输赢几率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大。

而在线下真正的赌博里,君可知,有多少人在毫无节制的赌博里输得倾家荡产?

所以,笔者的结论是,我们要给微信红包送一面锦旗,奖励它在遏制赌博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所有人都参与到了微信抢红包游戏当中来,世界会多了很多美好,而少了很多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的人间惨剧。

关于营销欺诈,是否因为红包更加肆虐。同样,营销欺诈不是微信之后才出现的。比如,微博时代,经常有人说转发多少条就送iPhone一部,但大多数都在玩文字游戏或者找借口不送。
并且,我不知道作者所指营销欺诈具体是什么样的行为,因为语焉不详,如果是指支付宝敬业福这样的事件,那我是赞同的,这个事件,我觉得给用户带来了很不好的感受。但支付宝跟支付关系更紧密,跟社交关系(软件)不大。

并且,我们同样不能用个案来概括一种现象,然后给红包这个事物带上一定负面的帽子。事实上。

事实上,红包之于社交而言,更多指微信红包和qq红包,支付宝红包因为社交属性不强,基本上可以忽略。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除了支付场景之外,基本上微信红包和qq红包的使用场景都是在群里,微信群或者qq群。

运用到跟营销相关的场景是怎样的呢?通常是,当事人发出一个红包,然后就请求大家去某个链接点赞或者投票,或者要求大家领了红包的就关注某某公众号和某某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提前兑现承诺的方式,到底是推动了营销欺诈,还是减少了营销欺诈呢?特别是相比于微博时代的送iPhone营销?

答案是很明显的。

关于红包社交是过度,以及我们变得小气了的问题。红包社交过度这显然是一个伪命题,红包社交不可能过度,除非有人跟自己口袋里的钱有仇,因为过度是要付出金钱代价的,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在群里面是小气的,所以才有人非常不满意个别人发一分钱然后自己又抢回去这种行为。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所谓的过度?就是确实有人做营销,如果不是企业行为(这种不多),顶多也就是偶尔发个百来块,机会显然不是很多。大部分人甚至即便发了广告,也不愿意按照群规来发红包。

在这样的前提下,并且,我们大多数的群其实都是基于一些强关系而存在,对营销也是抵制的,又会有红包营销多少事?

所以,微信红包对于在线社交(软件)的危害不在这里,它真正的问题在于对人与人关系的损害。

1、红包正成为社交关系的负担

或者说,红包正成为“屌丝”们的负担。

因为我们都非常清楚,参与者大多数是屌丝,老板们一出场往往就是丢一个200元大包就走了。

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这就是给屌丝们的第一个负担,心理负担。前面讲了,群更多是基于强关系而存在,群友之间往往会有同学、同事、亲戚等各种关系链。混得好的人,经常动不动就发个200元红包,很快就披上了大老板的成功人士形象,然后成为了社群的中心,胡吹乱侃你的辉煌经历。会给其他人带来什么感受?久而久之,有些人可能就会只看不说,只抢不发。

其次,情感负担。在以往,经济条件不如意的时候,逢年过节,人们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销,比如份子钱、压岁钱,但是现在,你不能去,至少可以在线发个红包吧?不发好吗?不发,就影响感情了。长此以往,我们都不敢跟别人联系了。

再次,道德负担。通常,我们经常会背上各种小气的包袱,不发红包就成了小气,发少了也成了小气,只抢不发更是为大家所不齿。特别是对于一些发达了的人而言,这简直是犯罪,你都那么有钱了,连个红包都不舍得,发也是发这么少,做人真是失败啊。

那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对于有些人而言,可能唯有不吭声也不抢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小结一下,很多时候,红包没有成为赌博工具,却成了表演的道具,红包是名利场和是非场,更是“人品”的验金石,一验就散伙。

2、红包让在线社交偏离了社交的核心诉求

因为第1点,在社交关系负担之下,我们因此难以有更多机会实现我们在社交过程当中的核心诉求。这就意味着,我们离这种诉求越远,就会离在线社交越远。

我们都非常清楚,社交的最核心诉求是情感的交流,观点的碰撞,实现的方式更多的是交谈(文字),也就是聊天,在线社交更是。

但现在,很多人到群里去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交谈吗?不,很多人去群里看看,都不是为了交谈去的,他们一般不出声,但是看到红包绝对会抢。

所以,很多人到群里去看的目的,就是去抢红包,并看别人交谈,自己的心思闭口不谈。

3、红包违背了社交的本质和初衷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关系和情感的维系和不断强化,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点,才算得上真正的社交。

首先是建立关系,这个没有问题。让原本没有关联的人具备某种关联。这个红包可以起到一些很好的作用,因为红包的出现,我们往往可以很快就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问题就出在维系情感上。

情感靠什么来维系?靠互动,这没错,要常来往。也有人认为可能要靠付出,付出有很多形式,多出力、出资源,相互帮忙。也有人付出金钱,那么付出金钱是否能带来好的情感呢?可是,这是否与“谈钱伤感情”的“古训”背道而驰呢?

在很多情况下,付出金钱是可以带来好的情感维系的。前提是,一,是否雪中送炭。二,是否不求回报。

微信红包里的普通众生,是否能做到这点?或者其实是走向了反面,因为利益在社交关系里的掺杂,让大家都心有芥蒂了?

是否往往会因为红包所产生的鸡毛蒜皮的利益关系,把原本存在的情感纽带都给斩断了?

可能社交还是纯粹一点好。

因为篇幅所限,本文暂不阐述如何回归在线社交的本质,让红包对在线社交的危害少一点。但毫无疑问,在线社交,或许正是成也红包,败也红包。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封扬帆(微信公众号:封扬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洗的好~

    来自香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