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 为什么我们逃不出腾讯的社交帝国?

0 评论 11640 浏览 27 收藏 11 分钟

但时代永远是快速向前变化的。不管是腾讯还是阿里和百度,他们目前的优势绝对只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谁也不确定下一波主流技术趋势是什么,什么时候来。

微信企业版也要来了。

在企业服务这一块,微信的加入似乎是意料之内,情理之中。而目的也路人皆知,不过是想凭借自己的用户资本,以垄断之势尽可能地包围我们的社交生活。这让我想起,曾有人抛出过的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才能逃出腾讯的社交圈子,而不改变自身的生活?其实,这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疑问——今天的腾讯,在社交方面就真的没人能撼动了吗?没有了微信,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这……这两个问题太感性,相比起来,或许更有必要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我们逃不出腾讯的社交帝国。

为什么我们逃不出腾讯的社交帝国?

一个产品要想立足于市场,要不就是做第一,要不就是“贼精”,腾讯两样都占了:

用户心智,先入为主

腾讯的起步是QQ,而QQ的起步,说白了就是押对了宝。

1996年,即时通信的鼻祖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其后来进入中国,也顺其自然地称霸了国内即时通讯市场。但是在异国的土地上,这种情况自然不会长久。随后,1999年,中国制造——QQ,就诞生了(最初叫OICQ)。尽管被指抄袭或模仿,但终究逃不过那句老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QQ凭借中文界面和更符合国人社交习惯的设计改造,一下子让中国网民找到了新大陆。即使ICQ后来被美国最大互联网集团AOL收入麾下,腰杆更硬,但在中国,QQ势头还是迅速盖过了ICQ。

\

然后就是迅速建立护城河,狙击其他后继者的那些事儿——尽管当时在QQ之后,还同期出现过PICQ、TICQ、CICQ、GICQ等一大批ICQ的追随者,但谁让他们比QQ晚了一步呢,一小步的落后,也成就了日后这款影响力巨大的元老级产品。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对于QQ的攻城略地,ICQ自然不会拱手相让。二者因此还上演了侵权纠纷。腾讯也将名字由原来的OICQ改成了QQ。这场官司的最后结果,大家应该不言而喻了吧。

QQ崛起的当时,正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国内网民对网络社交也处于新鲜感十足的阶段。顺风顺水,QQ就一路大火,抢占了网络社交领域的用户心智。

对企业来说,用户心智是最难改变。一旦丧失这一有利条件,就很难再翻身。尤其是像社交软件这种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为中心的产品,用户和关系链的沉淀,对对手来说,就是极大的危机和隐患。而且,社交类的产品,工具性和实用性较强,对用户来说,往有一个就够了,多一个便是多余。不像豆瓣、知乎这种论坛形式的产品,定位不同,氛围不同,差异化明显,用户即使在使用腾讯的社交产品,也可能会同时尝试他们。

因此,先入为主,抢占了用户心智,是QQ做过最对的事。

社交产品的从众属性,熟人社交稳定状态周期长

社交产品的一大特征就是从众属性,而从众也是人普遍思维社会心理行为。社交产品连接的是人与人,自然逃不过用户从众法则。显然,腾讯非常聪明地瞄准了熟人社交——如果身边的人都用这个软件,你不用,就等于和大部分外界信息隔断了。这也是熟人社交产品的稳定性为什么会有很长的周期性的其中原因——用户集体转变向另一款产品,是需要很大有形无形的引力的。

而微信的出现,并在后来超越QQ的第一地位,也是在说明这个道理。微信的机遇在于,抓住了语音讯息年轻人追逐的社交通讯方式,并且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也加了一把火。当然,还有很大部分走后门成分——QQ的用户关系链捆绑。

微信的点子自然也不是来自腾讯自己。在此之前,国外已经有少数以语音录制和语音传输为基础的移动社交产品受到大家热捧,如具有代表性的Talkbox、kik。同时,微信也被大家认为参考了米聊,(其实米聊也是深度模仿kik)。

\

2010年11月,小米公司决定做米聊,12月发布。随后,用户增长态势良好。但是不久后,腾讯也来了。并且凭借QQ的捆绑,用户增长惊人。2011年1月推出到同年10月,微信的用户数已经接近1500万。虽然雷军一直强调“米聊与腾讯的微信真的不一样”,但米聊这个“穷小子”终究没能抵过微信这个“富二代”的打压。终于还是消无声息了。

这或许也是熟人社交的利好——一旦拥有了强大的用户关系链,就可以任性“复制”与此相关的产品模式。

而相比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的稳定状态周期就比较短。陌陌就是这样,曾经大有成为陌生人社交界的微信之势,但是却毁在了约炮上。当然,这不可避免,陌生人社交的特殊性,总是会导致产品“偶然”地走向极端。

其实现在想想,“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还是利用了陌生人社交的元素。看来,对陌生人社交的需求永远是互联网社交进步的阶梯。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玩火自焚。

当然,腾讯走上今天的社交垄断地位,还有其他主观原因,比如企业管理、产品更新升级、技术性因素等等,此处就不加讨论了。

腾讯的社交帝国何时倒下?

如此,腾讯社交帝国还有倒下去的机会吗?当然!任何一个产品,一个企业都有其发展的周期。李彦宏一直信奉“百度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王兴也不断地告诉团队“我们离破产只有六个月”。这反映出的是互联网大环境下企业命运的变幻莫测和不稳定性。

\

这里就要说说腾讯的核心竞争力。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用户关系链,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不过,这对于腾讯来说,是优势,但不是绝对的优势。

腾讯的整个体系都对社交产品和现有的社交地位过分依赖。回顾腾讯的产品线,都是以庞大的用户关系链为基础的。而那些真正与用户之外的实物关联的产品,往往没有成功案例。电商是,搜索也是。用户群的虚大背后,隐藏的是腾讯对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运营的能力的欠缺。

强大的用户关系链作为整个腾讯竞争力的基础,平台和核心,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它也是有两面性的。在给腾讯业务带来资源和机会的同时,也在慢慢成为其软肋——用户关系链一旦丧失,腾讯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此外,腾讯的独立创新能力,也一直被外界吐槽。也许是早期的“模仿借鉴”策略定下了基调,腾讯的创新能力一直被认为太过局限,更看不到突破性的发展潜力。虽然从借鉴到优化再到超越,能获取一定成就,但如果这个超越没有颠覆性的效果,那么就很容易被替代。或许,腾讯有必要改善自己的品牌口碑,让大家看到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微创新”。

总之,腾讯现在之所以还稳定地站在社交首位,或许十多年前的那次押宝才是关键。这也对以后腾讯在这波主流技术趋势的发展浪潮中受益不小。但时代永远是快速向前变化的。不管是腾讯还是阿里和百度,他们目前的优势绝对只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

谁也不确定下一波主流技术趋势是什么,什么时候来。但一旦到来,带给现有互联网巨头们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当然腾讯也不例外。这就要看谁能有先见之明,在下次大浪潮中押对宝。

而创业者也大可不必被投资人问一句“如果腾讯也做这个产品,你还有什么前途?”而恐慌,巨头不是绝对的巨头,你们还有很多机会。

 

作者@思沅    来源@百略网

文章链接:http://www.ibailve.com/show/6-4550-1.html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