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互联网公司决战云计算,To B领域迎来新格局

1 评论 4837 浏览 29 收藏 8 分钟

互联网真正进入下半场,To C红利逐渐减少,To B领域成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大趋势。

2019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值得铭记的一年,贾跃亭破产、马云退休、马化腾卸任法人、罗永浩卖锤子、小黄车退押金用户超过1100万,无论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都感觉到了寒意。

10月的乌镇,李彦宏和丁磊穿着短袖一边吃饭,一边互相取暖,曾经饭局的喧嚣如今只剩江枫渔火对愁眠。

2019年,当互联网真正进入下半场的时候,有的企业仍在寻找出路,有的企业已经在To B领域开始收获前期布局的成果。

云起

To B业务的发展历史要比互联网业务更加悠久,从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到第一个计算机网络,设计初衷都是为企业(或政府机构)提供服务。企业(或政府机构)充足的资金和对新技术强烈的投资意愿,为早期计算机技术发展提供了的土壤。

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To C业务快速发展,从2019年1月发布的全球科技公司市值排行榜可以看出,前五名(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alphabet、facebook)全部是互联网公司。而在中国科技公司市值排行榜中,前十名公司(腾讯、阿里、百度、小米、美团、京东、网易、拼多多、360、携程)都是以To C为主营业务。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国内互联网公司对To B业务若即若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以前人口和流量红利巨大,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To B业务吸引力不足。以阿里为例,2018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而国内To B业务服务商龙头企业用友软件同期收入只有77.03亿元;
  • 互联网公司技术不适用To B业务场景,并且适应改造成本较大;
  • 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结构难以适应To B业务运营模式,To B业务目标是为甲方创造价值,服务商除了提供产品还需要提供长期配套的技术支持服务,人力成本对互联网公司难以承受。

云涌

在20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曾对云计算有过一段精彩对话。

李彦宏和马化腾觉得云计算并不是新概念,在应用上确实有一定想象空间,但当下做云计算还是显得过早。而马云觉得,云计算是一种分享,数据的处理、存储然后跟分享的机制,而且“如果我们不做,将来会死掉”。

虽然三位大佬表达各有风格,但是阿里确实在云计算领域倾注了比其他两家更大的期待,而此时已经在云计算持续投资4年的亚马逊仍然没有盈利。

吴军博士曾在《浪潮之巅》中提到过企业的基因,其实企业的基因本质上是企业领导人意志的一种体现。

站在2019年我们去回味,可以发现三位大佬的对话基本体现了近十年来BAT三家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思路,百度和腾讯的云计算平台更倾向于企业自用平台,而阿里云则率先推出了面向用户的公有云。

回到对To B业务的讨论,云计算技术的产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互联网公司在To B业务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主要体现在:

1. 云计算作为IT基础资源技术具有通用性

虽然To C和To B业务场景上存在巨大差异,但是对基础设施层的需求是一致的,包括高可靠、高性能、资源弹性管理等等,因此云计算产品从To C向To B进行技术输出的成本更低。

而且,互联网公司不止是要做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服务商,还以云计算为载体来推广(或者捆绑)其他信息应用,比如人工智能、数据中台等等,实现自下而上的业务覆盖。

2. To B客户方具备一定技术消纳能力

当下的To B客户已经拥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和人才基础,具备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对服务商的技术依赖性,这样的合作模式更加符合互联网公司的期待。

3. To B业务成为互联网公司发展业务的首选

更为关键的是,2019年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To C流量价格更加昂贵,因此盈利周期更长、支付能力更好的To B业务成为互联网公司发展业务的首选。

公开资料显示:仅2019年10月阿里中标(或单一来源)智慧九江(1.9亿)、新华社短视频(3426万)、杭州大脑(1250万)等多个项目,百度中标宁夏智慧党建等项目。根据招标材料,这些项目几乎都是与云计算平台一体建设和推广应用。

思考

互联网公司目前在云计算To B业务取得的成绩是公关、资本、传统To B服务商发展缓慢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些优势还能持续多久无法确定,最终决定谁能在To B业务胜出的因素还是关键业务能力,包括客户需求转化能力、持续服务能力以及行业学习能力等等。

与此同时,各个细分行业内部的云服务商也在快速成长,如云霁、小鸟云等,这些云服务商更加专注于服务一个行业,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平台服务(包括云计算资源、云计算管理以及业务迁移上云等),而且价格更为低廉,虽然目前无法挑战阿里、百度等巨头公司,但未来可期。

在To B业务领域,国内整体水平仍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每次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一次赶超的机会,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几乎都是舶来品,无论是从安全还是经济角度来说,都存在极大隐患。

所以,如何建立一个高效、安全、有用的To B体系仍然是所有从业人员共同的使命和努力的方向。

 

作者:张攀,企业信息化资深从业人员,现就职于能源企业。

本文由 @helloworld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额。。。其实我能说一句么?文章写得好,结论很重要。思考这个版块,很给力。

    来自山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