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O2O之后:地图市场下一个决胜点在哪里?
今年来,手机地图市场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纵观几年以来,手机地图经历了免费模式带来的市场颠覆、O2O引发的巨头分野之后,发展到目前,巨头之间又开始基础数据的争夺和竞赛。早在2014年腾讯就入股四维图新替代高德成为腾讯地图的数据提供商,在POI、动态数据低调耕耘。高德一直深耕LBS,去年俞永福发邮件也表示要“踏实做好基础数据”。日前,此前主力进击O2O的百度地图最近在三七女生节、重庆黄桷湾立交桥、三里河道路数据采集更新频频,地图市场开始走入下一个决胜点—争夺基础数据的优势。
地图厂商的历史回顾:从收费到免费,O2O与LBS的分野
从2013年至今,手机地图的市场之争与商业模式经过了几个泾渭分明的发展阶段,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最初阶段的手机地图是需要收费的,比如早在2013年8月之前,百度地图百度导航原本是收费30元,而高德的手机地图导航是收费50元,在2013年8月,百度官方微博公开宣布,原本收费30元的百度导航2.0版永久免费。紧随百度身后,高德即也当天宣布售价50元的手机导航免费。并对外表示,手机导航免费一事,高德已酝酿了很久。
事实上,在当时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席卷而来,作为出行基础属性的地图导航的免费化是大势所趋,某种程度上而言,从收费到免费,也意味着当时的竞争格局变得激烈。当时的地图、导航产品之间的竞争的核心是圈用户量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习惯免费的中国用户而言,免费模式是把杀手锏,这对于高德与百度来说,从收费到免费,都迎来了一个用户量空前快速增长的阶段。
而收费模式被免费模式彻底颠覆之后,就意味着对于在商业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的各大地图应用服务商,如果没有厚实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资源的支撑,地图业务营收将必须从其他渠道获取或者说寻求其他更为灵活与想象力的盈利模式路径。
如何盈利呢?2014年之后,O2O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大热门。我们看到,打开百度地图与腾讯地图,均开始看到他们各自推送的O2O服务,然后才能进入地图页面。对于百度来说,O2O具备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个想象空间包括手机搜索、地图、糯米等架构出来的生态。对于腾讯来说,腾讯地图也是其连接一切战略布局中不可少的一环。
因此,各巨头基于地图服务的盈利模式需要进一步梳理,而梳理出来的结果是,百度确定了连接人与服务的战略。高德深耕LBS,偏向于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务。相对来说,腾讯更偏向车联网的布局,比如腾讯推出硬件路宝,关注以汽车为载体的应用,倾向于汽车应用地图,用户产生数据与街景地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2015年8月,据BusinessWire消息,腾讯将对室内定位服务提供商Sensewhere进行战略投资。
对于巨头而言,地图是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置的意义有着底层系统的意义,地图若单论一项导航工具,其想象空间会比较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然说一切服务都与位置相关,但地图服务是不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要视情况而定,并看这项服务依附的基础与嫁接的布局,如果地图业务单纯作为一项导航与LBS工具类应用来看,担不起“基础设置”的这种地位,而如果成为架设在诸多业务布局下的底层大数据的一环,就开始有了生态支撑的意义。这类似于谷歌的Android系统,在Android系统的支撑下,谷歌电子商店等软件布局才能依赖这个源头流出源源不断的活水,成为诸多业务交叉的生态布局的中间环节。
O2O走入下一阶段:地图作为数据入口的价值在放大
所以我们看到,国内主流地图业务(百度地图、依附于阿里的高德地图、腾讯地图)几乎都是被BAT三巨头把持,因为在巨头攻城略地的过程中,诸多移动互联网业务布局散开,需要地图这个汇集点将其收拢。
比如在百度的阵营里面,百度地图则逐渐发展成为支撑百度糯米、百度外卖、去哪儿网,以及第三方服务例如优步、e代驾等基础性服务平台而存在,而Uber也需要依托百度地图打造一个围绕交通出行服务的平台。如此一来,百度地图已逐渐被架构成一个集订酒店、拼车、叫Uber、团餐等诸多O2O服务的交易或服务平台。正因为地图趋向平台化发展,又负责汇聚实体商家服务内容和业务数据的入口,这也意味着O2O正走入下一阶段,地图作为数据入口的价值在放大。
百度也想在O2O布局逐渐见效的时间风口,通过保障地图基础数据来夯实O2O体系底层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百度地图上酒店、拼车、叫Uber、团餐等业务越多,POI数据、动态数据以及可获取的服务等上层数据就变得越重要,地图对于O2O的入口价值就越大。
所以,我们看到,此前主力进击O2O的百度地图最近重庆黄桷湾立交桥、三里河道路数据采集更新频频的动作来看,基础数据之争或是地图市场的下一个决胜点,如前所述,腾讯拿下了拥有极强实力的数字地图供应商四维图新,高德也继续深耕LBS。而百度地图、高德、腾讯之所以均开始重回基础数据能力方面的角逐,缘于地图业务正在走入下一阶段,它们都嫁接于互联网巨头的移动互联网布局或O2O业务之下,能不能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还要看地图的“基础数据”效应能否有效释放。另一方面,这种改变也是需要跟随技术的递进与未来趋势的演进,谋求下一阶段的发展点。
从传统的数字地图到未来虚拟现实地图:数据采集技术能力变得重要
如前所述,地图的产品形态对于巨头而言,即为了承载更多的功能与导流的基础性服务而生,未来增长潜力尚未到顶。另一方面,目前嫁接于移动互联网上的生态与产业正在发生改变,比如O2O之后,车联网,人工智能、VR等领域的技术开始呈现星火燎原之际。另外,国内城市化在加速,商铺分散错落于各高层建筑内,尤其是目前的一个大趋势则是,随着人工智能与VR产业的发展,地图服务还有新的想象空间。
早在去年,谷歌就尝试将VR与地图服务结合起来的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比如推出全新的独立街景应用,用虚拟现实头戴设备Cardboard将帮助用户查看街景照片。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街景应用直接使用手机自带的相机拍摄360°球面照片,然后通过谷歌地图提交分享,海量用户成为谷歌的免费“人肉街景车”。
百度地图也在做一些事情应对新趋势。比如通过让用户加入其中推动地图数据采集。百度地图副总经理顾维灏此前表示,2015年有超过千万用户参与共建地图POI数据,用户每天提供的情报超过50万,提供的照片超过40万张。另外,百度正在将数据维度的采集延伸到室内,室内跨楼层立体路线规划。用户可以在百度地图最新上线的3D导航技术,将百度地图自产的全景数据和二维数据进行加工后生成三维数据,还原真实场景,车主在遇到多个立交桥层叠的路段也能找到正确的导航路径。
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发现,地图所需要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地图上的POI数据越来越多,地图上的服务点繁复与层次更高,现在百度地图上能够找到超过4000万个POI数据,这些数据中,有2000万个与生活服务深度关联,而用户搜索比例占到70%,也就是10个人中,会有7个人与这些生活服务POI数据连接起来。
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所做的正是将地图展现形式从二维变成三维,从室外到室内,从平面到立体,这样一来,传统的数字地图到未来的虚拟现实地图或成趋势。当未来海量地理信息可能是以VR视像的形式来展现,所需的数据量将变得空前的复杂。这也是百度地图为何目前重点发力从外业采集到内业生产到业模式识别、深度学习、三维重建、点云信息处理等技术方面来提升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生产能力的原因。而不止是百度,高德与腾讯,它们也没有停止对POI的采集与应用。
腾讯、搜狗等其他地图厂商也加强了在数据能力上的建设。从目前来看,腾讯地图本身的发力不如百度、高德明显,腾讯如何从基础数据这一市场入手,支撑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还得再想想。此前腾讯投资四维图新并推出腾讯地图品牌,也有传言称,腾讯地图未来与搜狗地图未来可能走向合并,但如何整合关系着腾讯地图的发展,目前依然悬念重重。目前来看,腾讯地图业务似乎并没有上升到腾讯的战略级产品的这样的地位,未来在基础数据方面可能还需要发力。
国外地图巨头想抢食 :“短板”要补“长板”要建
巨头重回基础数据的角逐,某种程度看也与硅谷巨头入华传闻相关。从去年年底开始,有消息传出谷歌与苹果地图将相继入华,而在国内,百度、高德等厂商相对于谷歌的核心优势就是国内基础数据的优势,即百度构建的还包括上层O2O内容,以及在POI数据、动态数据以及可获取的服务上的优势。从前面的论述,事实上,要使得地图成为巨头架构下一个重要入口,地图数据采集能力依然是核心,这是谷歌与苹果入华却不能对国内厂商构成威胁的核心原因。
我们知道,在技术与数据等优势之外,若论地图信息更新系统、用户优势又或者是开放平台和生态链的架构与渠道开展,谷歌几乎从零开始,谷歌地图在国外数据丰富更新及时,但在中国,由于荒废了5年,这个空白导致太多短板要补,太多工作要做。
而苹果地图也有可能追随谷歌脚步切入中国市场。近年来苹果相继收购了包括Locationary、HopStop在内的不少公司,不断提升地图准确度。苹果对iOS系统强控制力以及在中国智能机市场iOS份额有11%的比例,使得苹果事实上在中国更有威胁力与想象空间,但苹果遇到的问题与谷歌是一样的,比如针对中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地图信息不完善,因为地图的本质是POI( Point of Interest),地图扩展到什么范围,POI就扩展到哪里,谷歌地图以及苹果地图进入中国,未来可能要用到四维图新等厂商的数据而受制于人,这是一个极大的短板。
加之苹果谷歌对用户与市场以及政策的理解与国内巨头不在一个层次、在业务开展、产品迭代速度、人力的配置与基础设施的搭建方面,两者与中国BAT等互联网公司快速迭代的企业文化与应变速度相对抗,也几乎没有优势。这一切决定谷歌与苹果地图入华,可能由于在国内基础数据能力的短板,而丧失核心优势,依然是只是配角的命。这也是国内巨头要更深入的夯实这一优势重要原因。
所以,总的来说,地图业务未来依然是以国内巨头的势力范围。强龙难压地头蛇,地图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入口,本土巨头BAT等已经将地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自身地图业务架构到生态之上,将用户,流量,数据打通,并与自身O2O业务捆绑,形成了O2O生活服务的闭环,各自抢占了稳定的用户群,随着时间越久则扎根越深生态链越完善,外来者强食的难度可想而知。
从提供技术、数据与平台的本质来看,未来地图与服务的结合未来会更紧密,手机地图的演进从工具、到入口到平台三个层次。如今正在向平台方向演进,基于基础数据优势的平台化模式或是地图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基于场景之争的地图行业或有更多看点,我们继续保持期待。
#专栏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从业者,百度百家、艾瑞网专栏作家、虎嗅网、钛媒体认证作者,关注IT热点背后的本质,窥视TMT行业精髓,分享有价值的观点。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