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流之主》B站爆火,为何土味视频间歇性走红?

0 评论 22878 浏览 10 收藏 13 分钟

当上头又洗脑的歌开始好听忍不住再来一遍时,优越感的合理性就发生了动摇;当只有自己能够理解了对方一身梗后,空间及阶级的落差便在坍缩。

11月5日,对B站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

“土味”视频《影流之主》超越UP主“咬人猫”翻跳的《极乐净土》登上当日舞蹈区的榜首。

后者作为点燃二次元用户创作热情,引发UGC狂欢的标志性宅舞,于ACGN圈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虽然《极乐净土》其后又重回榜首,这样的局势并未稳固下来,但这已足够说明“土味”内容在B站的阶段性胜利。

更进一步的是,该视频意外成为了鬼畜区创作者的明星素材,在UP主们的策划剪辑下,《影流之主》与其他视频片段组成了“英雄联盟全阵容”,鬼畜这一舶来品至此又分化出了新的内容范式。

曾经属于二次元小圈子产物的B站如今已经成为Z世代的线上聚集地及发声渠道。B站一路走来,囊括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圈层文化也随之走向包容和多元,视野融合及文化碰撞下的B站正在发生变化。

01“影流之主”的意外成名路

一套贴身的秋衣秋裤,一双搭配随意的拖鞋,在内嵌彩灯的欧式装潢大客厅下,视频中的人物随着土味DJ歌曲即兴摇摆。

凸起的大肚腩外加精神小伙的发型,也无法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主人公灵活的身段上移走,在“影分身”特技下,背后成队形的2个重影为这段摇摆增添了几分气势。

别看这支视频土里土气,它已经让无数B站网友沦陷,纷纷表示越看越上头,要加入“每天一遍,防止抑郁”的播放列表。

还有的网友表示已经把BGM倒背如流了。

这支视频原是抖音用户“我命由我不由天”在分身特效下拍摄的即兴舞蹈视频,后被B站用户“北极熊剩飯”搬运到了B站,随后引发用户关注并激发讨论热潮。截止发稿前,该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定格在在2716.1W,获得弹幕8.7W条。

这样的影响力并非集中爆发,视频早在2019年8月4日就发布于B站,但直至近2个月内才被大肆传播。据平台视频榜,视频《影流之主》今天新增播放量34.9W,全站排名TOP33;近1周新增308.3W、近1个月新增1060W播放量,均在TOP50以内,该视频的长尾流量非常好。

原视频作者在听闻自己在B站走红后将自己的昵称改为“影流之主”,入驻B站并尝试直播,在11月26日的一场直播里,观看人数达到4000人+。

视频创作者对于自己的出圈是后知后觉的。究其缘由,“影分身”特效与英雄联盟角色“影流之主”的“分身”技能相似,是能让游戏玩家会心一笑的梗。但真正让这支视频与其他使用特技视频拉开差距的,是元素错位产生的滑稽,也是就所谓的“土”和“内味儿”。

而在“赏土”这件事上,影流之主并不是唯一的选手。

在土味爱好者的自发剪辑和传播下,B站诞生了视频《英雄联盟全英雄介绍(共146个)》。将那些浑身是梗的素人及明星被选入其中,游戏玩家、土味爱好者、沙雕俱乐部成员们在这里自得其乐。

但影流之主并不能主动成为影流之主,这支视频意外走红后,该用户便开始刻意复制这支视频。但抖音点赞寥寥,B站播放量也没有二次创作视频的高。

没有任何人能够主动在B站一夜成名,咖位高至明星,拥有顶级策划团队也依旧难达目的。经历过爆红后沉淀下来的红人,如华农兄弟、王刚,均是平台用户将他们的作品从外站搬运过来后,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另一种从B站这里收获流量的是“放下包袱”的名人,如张召忠和吴亦凡,前者乐意与用户打成一片,不断接受并学习新鲜事物,开直播、拍vlog…时不时还能说两句网络用语;

后者将槽点改成歌曲,用自嘲表达胸襟,发布《大碗宽面》后收获一波路人缘。如果公众人物不幸成为B站用户的嘲讽的对象,正面硬刚只能激起更强烈的反抗(蔡徐坤),而如果选择一笑了之则境况反转,被平台用户接纳。

这背后是Z世代强烈的自我表达意愿,内容就是他们的发声载体与同外界沟通的桥梁,甚至是一部分人赖以生存的空间。

有数据显示B站的平均年龄在21岁,部分用户还未走出校园,没有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料和从事社会生产活动,也没有太多的自我掌控感,这些都让他们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热衷于意见表达。从而对虚假的东西容忍度更低,对存在感的需求更高,对优秀或质量欠佳的作品、创作者的反馈更强烈。

在表达欲的驱动下,很多用户同时兼具创作者身份,而鬼畜就是重要的产物之一。

02 鬼畜——小众事件引发大众狂欢的重要推动力

在《影流之主》的走红过程中鬼畜视频贡献了不小的推动力。在B站鬼畜区,大量的创作者对该视频进行了解构与重构,来自不同亚文化圈层的用户将影流之主的形象结构性地传播出去,视频画面及BGM《爱河》就这样成为了鬼畜区的新宠。

谈及“鬼畜”,大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出的是倍速、重复与洗脑,这是外界对鬼畜的普遍认知。

鬼畜这一内容形式自2008年从日本传入中国,当时仅因标题中这两个字好辨认,于是网友干脆将这一视频形式命名为鬼畜。在日本这一现象级的音乐视频(音MAD)谈不上优美,其抽搐似的表达的方式甚至一度惊呆国内的二次元小伙伴,不过这并不妨碍鬼畜成为音MAD中文译名的事实。

而在经历了11年发展后,鬼畜现已脱离原始的粗糙程度,呈现出接近于完整音乐作品的状态。

鬼畜一定是以音乐为基础的,将素材中的各种声音按照人声的标准进行排列并调音,套进原曲中或者自行编曲来输出完整的音乐作品,撞击、敲打、尖叫等都是很好的素材来源。目前头部的鬼畜UP主均有作曲、编曲的能力,并在填词人的加盟下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如耳熟能详的《念诗之王》(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

B站官方也在不断鼓励优质鬼畜的产生,通过“鬼畜不可怕,就怕鬼畜有文化”“鬼畜华语好声音”“黄绿之战”等活动,利用现金、流量以及合作机会等方式激发创作者的热情,鼓励优质鬼畜内容的产生。

有些演员虽然没有戏拍,但他依旧活在大家的表情包里;有些广告虽然已经改版、下架,但依靠B站的传播仍保有知名度。

很多艺人、广告、影视作品、体育明星、游戏主播就这样成了B站的鬼畜明星,躺着就有了流量。

03 鬼畜精神:道德审判VS赞美土酷

有趣的是,平台用户对某个人某件事的喜好,很容易从鬼畜作品中辨别出来。

Z世代对槽点的敏感度非常高,他们通常直言不讳,擅长从细节处发现问题,有着年轻人的热血和朝气。

所有的不公、魔幻以及荒诞的事情都要在这里接受道德审判,他们用鬼畜视频还原自己的希冀,对新闻当事人表达不屑与嘲讽。

于是你会看到这些桥段:乔碧萝与蔡徐坤比谁更美,霍顿180种体位跪拜孙杨,在林欢的受访回答(强凹学霸人设失败,之后被曝出辱骂老师、骚扰女同学等)下疯狂接话,黄晓明被容嬷嬷扎针。

渴求真实、拒绝僵化、破除矫揉造作是Z世代行走于鬼畜丛林的主要态度。

近来兴起的土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很好地满足了这点,以华农兄弟为代表的乡土生活范本击中了Z世代的内容需求,提炼出“吃掉竹鼠的100种方法”“漂亮警告”“工具人”等梗并乐在其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土味”内容都提供了同样的情绪价值,如果我们把接近于原生态的粗粝生活方式归纳为“土酷”的话,那么一些用户则更倾向于在“土鳖”的内容中寻找快乐,表现为审美不入流,视频粗糙简陋,演绎痕迹强烈,这些视频合辑常分布在鬼畜及搞笑分区,恶意模仿和自发并严肃地翻唱翻跳是区别用户不同态度的一个表现。

两种“土”并非存在于折叠空间无法沟通。

当上头又洗脑的歌开始好听忍不住再来一遍时,优越感的合理性就发生了动摇;当只有自己能够理解了对方一身梗后,空间及阶级的落差便在坍缩。

 

作者:卡思数据,公众号(ID:caasdata6)

本文由 @卡思数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