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社交大年结束了,你失望了吗?

5 评论 4388 浏览 21 收藏 18 分钟

回顾2019年,社交领域精彩纷呈,但是一年过去也没有几个真正成功的产品。公司扑向社交,这究竟是因为用户的社交还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还是由于始终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呢?

腾讯的焦虑

腾讯是家伟大的公司,不仅在于它产生了多少款国民级应用,更在于它对未来的敬畏和焦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是不是未雨,这个得仁者见仁了。

2019对社交领域可谓是不平静的一年,开年就有聊天宝、多闪和马桶MT;5月,今日头条的飞聊上线;6月,搜狐对外宣布推出狐友;9月,微博发布全新生活时尚社交产品“绿洲”,京东数科测试梨喔喔,阿里巴巴重启来往、内测Real如我; 11月,百度推出基于地理位置的听筒,网易上线主打“语聊”的声波,探探在部分地区测试“闪聊”,让用户可以“蒙脸”聊天。

巨头纷纷入局,颇有些山雨欲来的势头。

视社交为自己领地的腾讯,面对这些跃跃欲试的挑战者,怎会无动于衷?

前些天腾讯“朋友”的内测,让不少业内人士投来关注的目光,但从各种体验反馈看,好像并没有太多惊艳之处,看衰的声音还不少。很多人分析,它只不过是腾讯焦虑的产物,被动的防守为主。

其实,腾讯陆续面世的社交产品还有:猫呼、回音、响风、轻聊、有记等等,只是还没有像“朋友”这样引起大家的关注,而这些产品,也都没有达到腾讯自身的期望,并没有哪一个能承载起下一代社交主角的重托。

为什么是2019

分析一款产品,要看它设计的场景;分析一类产品,一定要看时代背景。

巨头纷纷扎堆入局,为什么社交这瓶老酒突然让大家感兴趣了呢?

说实话,看了多家的发布会,也体验了众多的产品,没觉得他们在这里面到底发现了什么本质性的东西。但这并不代表,它们的集体出生只是个巧合!

产品生而为解决需求,成功的产品一定是解决了一群人的需求;而伟大的产品,应该是很好地满足了一个时代人的共性的迫切的需求。

那么,2019的人们,社交需求被满足的好吗?

一般分析社交产品,都会分为功利性和共情性两大类。功利性社交,它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可以是为生存或安全,也可以是为了得到尊重或自我实现,但它不是需求本身。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共情性的社交,人们为什么需要共情性社交?

有人说是判别自我存在价值,直白点表述就是通过别人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也有人说,是因为害怕孤独感;还有人说是,是为了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我个人的观点,这些都没错,只是表述的层级和维度不同。我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更好的答案,但突然有一天顿悟了,我为什么要思考这个既定的事实,就像人为什么要吃饭一样,不吃饭会饿,饿是一种感受;没有社交,人也会难受,空虚、孤独、不安全等等,这些感受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社交,我们就不必再讨论它是不是伪需求,它就是真实存在,不像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那么显性、那么急促。但缺失的时间久了,问题也很严重。

2019了,社会进步可谓是日新月异,人们的联系方式也变得丰富、快捷,手机的普及率,早在2016年就超过了95%;到目前为止,智能手机普及率也达到了69%。

动辄几百人的通讯录中,经常联系的人能有几个?更不必提微信好友中,时不时唠唠嗑的又有几人了?

我们的社交网络是够大的,只是网孔太大,网不住那些细腻的情感;网线太细,兜不住那些深重的情谊。街坊在消失,邻里在陌生,连家人也在天南海北化,更不必提同事。就说夫妻关系,最亲密的社会关系,奔溃的程度也让人目顿口呆,北京的离婚率高达57.33%(北京市民政局公布的《2019年社会服务统计季报表(三季度)》)。

传统承载情感的关系在崩塌,人们的情感出口在哪呢?会不会有新型的关系产生?它的载体又会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有一篇文章,专门讲社交产品的趋势,分析依赖的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中国的社会关系,在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下,尤其是近20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亿多农民及其子弟进城了,历代形成的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关系,正在被瓦解,而新的社会关系并没有被建立起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追求温饱,早已跨越到更高的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了。

在这过程中,人们的关系也在变化,只是这种变化,尚没有让人们变得更快乐。相反,大家孤独感更重(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估算,目前为止中国泛抑郁人数逾9500万,孤独是泛抑郁很重要的诱因)。

时代的召唤,是伟大产品诞生的必要条件,这个条件已经日趋成熟。旧的社会关系在被打破,新的社会关系正在孕育。

为什么是2019?

不是谁在设计,也没人能设计得了,只是到时候了。

为什么会失望?

伟大的产品不该是在消耗上努力,凭借占用用户时长来提高自身价值,着力点在争夺用户时间上。伟大的产品,用户在使用完之后,应该是满足的,更有活力地投入到生活中;而不是耗费了的精气神,得到的是更颓废的状态,这样就变成了鸦片!

出产了那么多的产品,人们的生活有改善吗?

这个答案可以看看身边人就知道了。

前些天朋友圈有个2岁左右孩子的母亲,抱怨北京到处都有狗,大概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比较淘,会被狗给伤害到。

我看了后,陷入思考,这的确是个很普遍的现象,这背后折射的社会问题,其实很严重。

以前农村人也养狗,更多的是看门护院,打理也比较简单,剩的饭菜给点就好。但是,现在城市养狗,多麻烦大家知道吗?

我家也养了一条泰迪,每天早晚至少要溜两次,无论寒暑,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的。每天还得给其刷牙(牙口不好),每周得给洗澡和美容,冬天要给穿衣服,吃得都是专门的狗粮……这么费钱费事,人们为什么还趋之如骛?

前两天看到了个报道,说现在年轻的白领“撸猫”的越来越多,有的人在养猫上花费高达自己收入的一半,令人匪夷所思。后来发现,自己部门就有两个这样的小伙伴!

养宠物的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情感寄托的需求越重。

曾经和一位前同事聊天,他是标准的北漂,父母都是农民,30多岁,成家了,家安在家乡的县城,孩子放在父母那,从事互联网的产品工作。我们在聊周末怎么过,我问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他好像答非所问,他说有人的活动他就喜欢。

农村成长起来的人,小时候都是成群结队的,发小比较多,大家在群体里的长大,习惯了与人一起玩耍。我相信他说的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朋友;北京人很多,但能和他玩得起来的,基本没有。对此,我深有同感,身在异乡为异客,身边能说得上话、玩得来的,很少。

前些天,参加一个机构的年会,路上和滴滴师傅聊了会,他是60多岁,说找工作不好找,在家里待不住,憋得慌,就出来开滴滴了。多接触些人,有些愿意聊天的,还可以解解闷。他说在北京没啥意思,在这除了挣钱,一点乐趣都没有。想着有可能的话,他还是想回东北老家,说要是在家里,没事了就和哥们整两口,活得有滋味。北京是可以挣钱,有酒有菜,就是没有能一起喝酒的人。

社会的发展,不以个体的意志而转移。我也相信,即使我的同事和滴滴师傅回到家乡,他们也回不到从前,现在的家乡已经物非人非了,大家都出去了。

回退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新形态下应该有新的解决方案。一味地还是发发照片动态,建建群组,这些都无法解决问题。人们期待的是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需要突破,需要创新,需要新物种。

马化腾说,干掉微信的肯定不是另一个微信,就请别再制造它们了吧!

社交的方向

方向

社交产品的突破,在于解决现实社会深度关系的缺失。

人们之间的关系链已经够多了,只是活跃太少。大多产品发力于社交关系的发现与建立,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这个开始,就没有后续的活跃;但把它们当做重点,肯定就错了,它们是手段、是过程。

深度关系的建立,依赖社交活动的持续,人们的社交压力来源是对不熟悉的人,难于展开行动(关系亲密度决定行为的得体性),网络连接的关系很容易建立,只是比较脆弱,无法建立深度关系。

所以,利用网络高效匹配合适的人选,建立社交关系,然后向现实关系转化,会是社交产品取得突破的方向。

误区

错误的方向——利用内容去活跃社交关系。基于内容的平台不是社交,无论是否是ugc的,都是社区。

也许有人会说,社交也是有介质的,也不大多是靠内容吗?

差异还是有的,社交中,我们也是交流信息。但很多时候,这种信息只存在于关系中才有意义。例如,一个朋友说自己的感冒了,这个放在互联网的陌生人中,没人会关注,每天感冒的人多了;但如果这个人是你要好的朋友,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形象点说,社区像赶集,大多数是冲着集市去的,在路上遇见人聊两句或打声招呼,这是顺带着的;社交更像是串门,直接冲人去的。

方法

其实只要研究透现实生活中的人也行为,也就能揭开社交密码,找到突破口。

我们来分析下微信的成功:

微信是典型的沟通工具,人们的沟通,无非是说话和文字,最多加上肢体。所以它可以做到普适性强,聊天窗口的功能,完美地模仿了人们现实中的交流。

人们之间日常的互动,除了很强的信息传递以外,就是些闲聊,这时就需要些话题,朋友圈就很好地模仿了家长里短、头疼脑热这些唠嗑场景。人们茶余饭后,经常谈及多是些公共事件,公共事件来源是看报、电视、看书等等,这样公众号就适时地出现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同时也承担起挑起话题的角色。

微信的成功,源于其从工具到内容到平台的完美升级(绝非什么摇一摇,那最多算是推广的成功)。完美在于抓住了高频、共性度高的行为,做成普适性工具,形成关系网,网住用户;用内容活跃用户,这个内容还是与工具功能相结合的,内容是基于关系网产生的,它的价值就远远不是内容本身,通过关系网过滤的内容是天然的个性化推荐,内容本身携带着很重的社交色彩,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起到活跃关系的作用。

最后,形成平台就有点理所当然了,产生可供关系网挑选的内容,就需要平台性的功能,用社会价值去优胜劣汰,保障平台的优质可持续。

微信关于社交方面的迭代,每一步都是围绕服务社交关系这个核心在规划,不像其他APP,功能加的很生硬,如天气类产品加新闻。也只有真正理解这一点,才能明白为什么微信要将订阅号折叠。

公式

人们的关系远近,应该是有公式可以推导的,姑且称之为田氏公式吧:

亲密度=社交匹配度*互动密度*互动方式权重*互动总时长*(互动总时长/岁数)*衰减系数

  • 社交匹配度:是指社交双方在性格、经历、学识等方面的契合度;
  • 互动密度:单位时间内产生多少次互动行为,时间隔得太久,关系的叠加效应就会变弱,这个很容易理解,如果两个人这段时间频繁互动,那么他们的关系肯定比隔许久联系一次来得熟络;
  • 互动方式权重:行为是有亲近程度区别的。很多同事,天天在一起互动,但关系很一般,因为这些互动很浅,就比如朋友圈的点赞之交,聊胜于无;而有些互动方式,非常亲近,一旦发生,关系就会升华到一定高度,比如一起面对危险,不离不弃,成就生死之交;
  • 互动总时长:一段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互动总量也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两个人只是短暂地偶遇,那他们的亲密图很难高到哪里,相对应的,我们的发小、同学、战友这些关系比较好的,基本都有很长的时间基础;
  • 衰减系数:前面三个参数行为,离今天有多久了,这也是影响一段关系当下亲密度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有些人只是曾经的好朋友,由于时间太久不互动,关系已经变得淡泊。

我所列的这个公式,主要想说明影响社交关系的六个因素。至于是不是乘积关系,还需要做些科学实验来求证。

提供它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交产品提供个度量标准,为它们去搭建深度社交关系提供参考。

 

本文由 @野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好文,整片思路清晰,学习了

    回复
  2. 利用网络高效匹配合适的人选,建立社交关系,然后向现实关系转化……说的是相亲网?

    来自中国 回复
    1. 这个是显性和迫切性的需求,在孤身在外的人而言,牌友、驴友等等也很重要

      回复
    2. @野林

      来自河北 回复
    3. 现在单身越来越多,相亲或者婚恋的需求是最大、最迫切。
      个人建议,利用熟人关系匹配比较靠谱,好比线下的朋友介绍。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