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们注定娱乐至死?
媒介即信息,媒介即力量,媒介能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与价值观。
概述
媒介即信息。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媒介,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例如我们的文化正从文字向形象发展,电视取代了报纸的地位。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这种“愚民政策”来的消无声息却又不可小觑,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被他左右,我们的道德思想,人生观价值观都因媒介的改变而变化。
就历史的发展来看,从文字的发明出现,到进行书写,活字印刷,印刷机时代、电报时代、电视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
媒介的变化,都鼓励不同的知识传承形式,也形成人类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
- 毛笔书写,印刷时代,文字可以保留和流转,使得人们对于自己写下来的东西更加严谨、理性,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构思,修改;
- 但是电报时代,传递着无意义且不会改变我们信息行动的信息;
- 电视时代更是鼓励将一切内容娱乐化,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 现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娱乐化更加严重。
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吗?
没有哪个时代和地区,像今天中国互联网市场一样,具备能把一切美好都变成娱乐化垃圾场的能力,波兹曼真是今天中国互联网的先知。
娱乐至上、致死也罢,幽默吐槽也罢,在市场经济下都无可厚非,只要不违法你都可以弄。
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娱乐过于低俗,幽默流于下半身,吐槽则集中在朝着普通公民尤其是底层民众开火,净扯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题。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有把一切娱乐化的趋向。
信息传播的媒介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所传播信息的内容,所以不同时代下的主流媒介会极大地影响该时代的文化特征。作者着重分析了三种不同媒介下的文化:口语文化,印刷机文化和电视文化。
1. 口语转为印刷文字
当文化的主要媒介从口语转变为文字时,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简言之,文字相对于口语,文字可以被反复审视,被深入思考,被长久保存。只有在文字替代口语成为文化的主要媒介后,哲学、修辞学、逻辑学、历史、科学才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可能。
作者描绘起了“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17世纪到19世纪的这段时期大概是作者心目中文化的黄金时代。
在17世纪的新大陆,“阅读蔚然成风。四处都是阅读的中心,因为压根没有中心。每个人都能直接了解印刷品的内容,每个人都能说同一种语言。当时美国人们对于各类书籍表现出来的兴趣,几乎每个人都在阅读。”
殖民地美洲出现了这样的可喜现象:在这里没出现文化贵族,阅读从来没有被视为上等人的活动。美国建立时,这是一个由知识分子建立的国家,“那些开国元勋都是智者、科学家、学养高深之人”。
印刷机统治下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呢,理性、严肃、深刻、系统。
对于阅读是如何促进理性思维,作者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
“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读者要能够发现谎言,明察作者笔头流露的迷惑,分清过于笼统的概括,找出滥用逻辑和常识的地方。同时,读者还要具有评判能力,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并且能够举一反三。
为了做到这些,读者必须和文字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由文本自身不受情感影响的特征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但到了19世纪末期,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2. 电报
电报的出现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到相隔很远距离的事情,这能够更快的传递消息,电报则把消息的时效性推到了前台。
消息成为了新闻,如果它足够引人注意或耸人听闻,它就有潜力上报纸的头条。
但是消息对读者究竟有什么用呢?
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至多是为我们提供一点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
比如说远在伦敦的公主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看起来很有魅力,巴黎的香榭丽大街又有了新的流行时尚。电报让各种消息是我们迷茫,带来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
同一时期的摄影术则进一步助长了这一趋势。作者认为摄影是一种只描述特例的语言,在摄影中,构成图像的语言是具体的。与字词和句子不同的是,”摄影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摄影本身无法再现无形的、遥远的、内在的和抽象的一切。“
照片和文字的这种区别:对于一段文字,你可以思考、质疑和批判。但对于一张照片,你能质疑它什么呢?除了照片的真实性以外,你似乎找不到别的可以质疑的地方。
电报和摄影都是这样的逻辑:它鼓励了解,而不是理解;鼓励观看,而不是思考;鼓励暂时的、具象的内容,而不是长久的、抽象的观点。
3. 电视的出现
电视涉及了生活的所有方面。在电视时代,一切都可以通过电视来表现,不管多严肃的东西,一旦通过电视来表现,都将不可避免地打上娱乐化的烙印。导致这一情况的是电视本身的特点:
a 电视强调画面和表演
人的思考过程,主要在于运用头脑进行抽象和逻辑的思考,这是不适合与非常具象化的表现,一次有深度的讨论,必然是伴随着讨论者的不断思考。如果把思考这个过程抽离掉,那么这讨论就无可避免地沦为一场事先准备好的表演。
b 电视有很强的时间限制
一款节目的时间有限,分配给每个讨论者的只有短短几分钟,你不能指望讨论者能进行多么有深度的对话,除非提前排练,但这也会使这个节目进入表演的模式。
c 电视节目本身的碎片化
我们在看新闻或者界面的时候,得到的都是碎片化的信息。
比如说,今日新闻中告诉你,伊拉克的一次战役死了多少人,然后马上告诉你,国际气候峰会取得了什么进展,然后是英国脱欧公投,一个新闻一两分钟。新闻的纷至沓来,也让观众无法分析其中某条新闻的内涵和意义。
这里就可以看到电视传递的信息和书籍传递的信息之间的巨大不同了:
一本书中,上下文是有联系的,在这样的联系和比照下,读者对信息的接收是系统的,获取的信息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而在电视上,一切却是割裂的,看起来身处信息的海洋,其实却置身一个个信息的孤岛。
4. 学习的娱乐化
看过电视上这些近乎娱乐的教育节目后,人们容易觉得,教育就应该像电视节目这样让学生感到快乐,如果学生不快乐了,那就是教法有问题。但是,作者强调,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全然只有快乐。
“从孔子到柏拉图到洛克到杜威,从来没有人说过或暗示过,只有当教育成为娱乐时,学习才能最有效、最持久、最真实。“
事实上,卓有成效的学习必然伴随着痛苦。你要坚持不懈地和遗忘作斗争;你要潜心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通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你要进行深刻的思辨,明晰观点和观点间细微的差别。
如果说学习是甜美的,那也是用汗水浇灌后结出的果实是甜美的。
如果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主动成为“学而知之者”,内容就一定不能过于艰涩,要减量,要有趣。而这种学习方式肯定是低效的。因为那些“有趣”的东西本质上就是加在学习上的娱乐成分。
如果只是教育节目自身缺乏深度和品质也就罢了,电视对教育更大的伤害是,它影响了人们对教育的看法。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电视上的教育节目却做着相反的工作,它通过娱乐把学生推向平庸。
5. 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
我认为互联网有以下三个不同于电视的特点:
第一,互联网上,人对于信息的获取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电视观众可以拥有的选择不多,最多只能换台选下节目。而由于节目与节目之间是缺少联系的,所以观众通过电视获得的信息也是碎片化的,缺少语境的。
互联网上你对某段信息有深入了解的兴趣,你可以通过超链接和搜索引擎获得更多相关的内容,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互联网上方便地搜集相关信息,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但互联网的信息针对个体而言,仍然是碎片化的。如果个体本身缺乏对与信息的整理和收集、分析能力,那个体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的程度会更重。
第二,互联网的信息的时长,类型上等受到的限制更小。
互联网上的信息也有很多博取眼球的娱乐信息,但严肃深刻的内容,也存在。就电视而言,很难以产生像知乎,豆瓣这样的产品。因为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给各类的创作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可以不受限制的进行创作(法律不允许的除外),类似直播这样的东西,是互联网原生的,有很多东西也只可能在互联网上诞生。
第三,电视上是极少部分人为绝大部分人创造信息内容,而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创造者。
互联网有“去中心化”的特点,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内容,也为文化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虽然个人创造的内容将永远良莠不齐,它获得多元化的全面的发展。但现在不敢说互联网上面的信息内容不太可能被操控,被人为地限制,因为足够多的互黑事件,还有广大的水军,营销号和某些机构已经对此展示了他们的力量。
所以说,在互联网时代,娱乐的趋势没有变,只是我们的选项可以更多,但很多人是不愿意做选择的,不想做选择的,那就娱乐至死吧。
结语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独立的思考是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情,因为这是上帝赋予我们并且区别于动物的独特之处。
本文由 @markzou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欢迎关注订阅号:markzou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