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待的中文互联网,不应该只剩下PUA
在遍地PUA的中文互联网中寻找真知,注定只是白费力气。
这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和一个讨论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前者是《中文互联网中“讨论”的消亡》,后者则是知乎上提出的“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在渐渐枯萎吗?”
前者的结论是:解决的方式只有对话;惟有理性的对话才能消解矛盾。没有地方讨论,只会有更多的两极化,更多的简化和污名化,更多无意义的争端。
后者则是提到:随着几个信息源头压力渐重,却并没有能相匹及的新人加入,中文互联网有效的信息产出越来越少。
坦率说,我已经很久不看中文互联网世界的内容了。除了日常撰稿阅读必须的行业新闻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阅读书籍,刷刷知乎,或者遨游在Google的世界中。
我们真正期待的中文互联网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我想这三点应该必不可少:
- 互联网的开放精神
- 沙龙式的讨论氛围
- 立体式的思维层次
一、互联网的开放精神
王兴此前提到过一个观点是,互联网分成了中国互联网和世界互联网两个部分。
这个观点或许是在说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可能的确在世界范围内是引人注目的。然而,中国互联网和世界互联网带来的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在内容领域。
中文互联网世界由于中文本身的特殊性,最终只能形成一个内部讨论闭环。然而英文互联网世界是由世界不同国家构建起的,它形成了极好的互动交流。从这个视角去看,中文互联网世界其实已经存在一定的封闭性。
除此之外,中文互联网世界内部的交流其实也在减少。过去博客时代、BBS时代,内容往往是在搜索引擎上四处流窜。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内容其实是被锁死在了一个个APP内,再加上这些内容讨论又被条块分割到了各个APP内,双重挤压使得能公开所见的优质内容越来越少。
这带来的结果是一个发言者和多个听众之间展开填鸭式、灌输式、权威式的强塞。至于这个权威说的对不对、好不好,价值观歪不歪,没人管。
破坏这种开放精神的,还有作者PUA化这个现象。
虽说PUA这个词经常被放置在男女关系之中,然而如果它的概念延伸出来就会发现,它其实在互联网方方面面都存在——所谓的展示“高价值”,其实也包括内容领域。
一批所谓的意见领袖用极端观点挑动公众情绪,以此给自己吸睛——事实上,年轻人很容易被这种观点所蛊惑。
事实上,如果你多读几本书就会发现,很多所谓的意见领袖其观点基本都在书籍中存在过,而且只是简化、压缩、抽离了其中的片段,放在一个私密的空间内,聚集起一批崇拜者展开内部交流互动。这种交流互动其实又会造就更深的信息茧房和自我闭塞。
二、沙龙式的讨论氛围
沙龙式讨论氛围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讨论者都具备一定的素质、涵养、层次,而且应该是平等的。如果要说有,过去的BBS可能算是,现在的Quora也算是一个,知乎当然也包含在内。
2013年,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Gang Wang、Konark Gill等作者在第22届国际万维网会议上发表过一篇名为《社会群体的智慧:对Quora的分析》的论文。
这篇论文曾用图表去描绘Quora上的社区交互逻辑。
图片中揭示了Quora内部三种不同的连接网络,一个是连接用户与问题,一个连接是用户的社交图,一个是连接相关问题的图。
三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用户图和问题图的异质性是影响Quora知识库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个驱动用户的注意力和活动,另一个则引导他们回答一小部分流行而有趣的问题。
问题之下还有讨论和投票,还需要遵循罗伯特议事法则。仔细去看罗伯特议事法则中的一些原则就会发现,它包含平衡、多数、辩论、集体意志的原则。就像一部设计良好的机器一样,能够有条不紊地让各种意见得以表达。如果把罗伯特议事法则这套方案搬到互联网上你就会发现,其实鲜有平台能达到这个要求。
在《社会群体的智慧:对Quora的分析》中提到了一个现象:
关注者较多的主题下的问题往往有较高的平均页面浏览量和答案数。这是直观的,当用户关注某个主题时,该主题下的所有问题及其更新都会显示在用户的新闻源上,从而鼓励页面查看和回答。
也就是说,优质讨论和优质内容往往会带来更持久的关注度,用户会在其中不断前赴后继,展开延展性的讨论——这才真正达到了启发思考的价值和意义。
这就像是当年的课堂上,即使老师给你标准答案,你往往缺乏论证过程,也无法真正获得;但是相互争鸣、思考、讨论,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其实这也是知乎始终能在中文互联网世界始终保持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在这里一个问题之下往往全是不同答案之间的争鸣,这种争鸣下来,虽然读者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标准答案,但是人们往往会在这种争鸣中逐渐思考,自己的答案和选择到底是什么。
其实前段时间的知乎论辨式直播乃至半佛仙人等人的视频内容也是这套产品逻辑。知乎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一群有观点、有想法的人聚合在一起,让他们形成争鸣,在争鸣之中构建热度,进而实现优质内容的共享和普及。
可以说,知乎原生热点内容价值是在不断外延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如何看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0年大一c++大作业是写一个功能更强大的雨课堂(雷课堂)?”这个问题会登上知乎热榜第一位。而且话题在知乎上的热度一度高达 1.27亿万。目前为止,该帖子已经吸引了2402条回答,1246万浏览。答主不乏清华特奖得主、高校教授、企业高管。
从热点的角度看,知乎正在呈现出与其独特内容属性与用户质量相匹配的热门话题,该话题在其他平台目前并未获得热议。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微博等平台热点事件不够全面,而是这里面有些内容是知乎独有的社区氛围才能所孕育。
知乎热点事件登上热榜的逻辑是问答聚集、专业用户参与、优质内容吸引二次发酵、圈子扩散、到登上热榜。一套完善的热点事件发酵路径。
说白了,在微博上,你往往是在吃瓜,看信息。但是在知乎上,你往往是在思考,看分析——这才是真正让用户获得有效信息——毕竟任何事物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结果,重要的是那个一整套思考过程。
三、立体式的思维层次
以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小峰过去在自己博客上一段针对邓丽君的描述来说:
邓丽君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她的奇特之处在于,她是两岸特殊的政治背景发展出的不同文化轨迹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中两个异面交汇在一起的那个点,她成为那个精神匮乏的年代里一道独特的佳肴,在争议中完成了对大陆流行文化的影响。而在另一次时空错位中,她最终失去了回到大陆的机会—这片拥有她最听众的地方,这片留下她歌声最多的地方,没有留下她的足迹,这成了她毕生的遗憾。
你从这短短的一段话之中可以看到,你的脑海中可以迅速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历史空间和地域截面,邓丽君在其中款款走来,又报憾而去。
然而今天打开搜索引擎,我们大多数时候能看到的文字是什么。我截取最开篇的三段吧。
- 邓丽君情史坎坷:初恋身亡,成龙分手,交往小15岁男友被说不靠谱
- 歌唱事业辉煌灿烂的邓丽君,情场充满了失意与坎坷
- 邓丽君与郭孔丞为何分手?孔家老母的这3个条件,简直是侮辱
我拿着几个标题来阐述的意思是,大家似乎习惯了用孤立的点去思考问题,连成线、形成脉络,乃至构建立体化的架构,似乎很难很难。最后往往出现的问题是,懂的人不会表达,表达的人只能用非常平面、素描、单薄的方式去阐述。
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的大部分资讯,将人的思维规训得倾向于喜爱简单化、二元化。人往往在这种环境下丧失了解构复杂事物和道理的能力,就像舌头的味蕾,除了咸味辣味,已经尝不出其余味道的美好。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国外很早就构建的DIKW的金字塔体系,以此划分资料(Data)、资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及智慧(Wisdom)的层级。我们拿这个模型去审视今天的舆论场,就能对信息、事实、观点甚至情绪一目了然。
哪家平台在真正做内容,哪些平台在分享快餐式信息,哪些平台在贩卖情绪,哪些平台在兜售观点,一目了然。
在知乎上,你还是可以看到不同视角、不同观点、不同话语体系以及不同思考方式的人展开激烈争辩。在争辩中,我们或许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个更宽阔的世界中,逐渐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人的认知,其实要构建一整套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观点。毕竟观点易得,而论证过程和思考结构难得。
坦率说,这一点今天中文互联网世界中几乎很少有平台可以做到。我不能说知乎这方面就做的完美,但是我可以说,知乎是少数努力做的一家。不管是内容视频化,辩论式的直播还是内容付费上的探索,其实都是在开放、讨论的基础上,深入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20世纪思想史》作者彼得·沃森他引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的一个观点:互联网上能够获取的信息犹如“一条浑浊的信息河流”。
在他看来,互联网毫无疑问带来了好处,却也让我们进入了新的“无知时代”。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从某种角度看,其实并没有带来真知的普惠。
也许,在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沙龙式的讨论氛围,立体式的思维层次之下,我们或许才能真正接近真知。
#专栏作家#
吴俊宇,微信公众号:深几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以及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
本文由@吴俊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互联网上能够获取的信息犹如“一条浑浊的信息河流”顶
写的很赞啊,放眼望去沙龙式的节目都真的少了,以前凤凰的锵锵三人行都被封杀了,现在更多的是自媒体,一家之言,高晓松等大IP
很容易形成作者所说的PUA模式,容易被带进沟里,而奇葩说这种一群跳梁小丑,很难产生高质量的内容,更多的贩卖情绪,博眼球为了效果
好文章应该被封杀。知道太多了,人间蒸发吧。猜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