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极一时的智能穿戴市场,为何蔫了?

1 评论 3821 浏览 7 收藏 13 分钟

前几年,智能穿戴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对此的热情也异常高涨。但是慢慢的,智能穿戴市场逐渐冷却,回归理性。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智能穿戴市场,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0年的夏天很快如约而至。几乎所有城市的晨间与傍晚,都能看到摘下口罩,在各类大小广场重新运动起来的人群。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有穿戴不同设备的人活跃其中,运动手环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物,在广场上随处可见。

但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真的如广场上运动的人群一样充满活力吗?

IDC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762万台,同比下降11.3%。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486万台,同比下降5.5%,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76万台,同比下降33.3%。

这其中固然有疫情带来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曾经万众瞩目的风口,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智能穿戴设备已从众星捧月的神台上缓缓来到人间,逐渐回归市场的理性之中。重新审视这一市场,需要及时去掉过往加诸其上的资本滤镜。

一、在逆市中艰难求生

智能穿戴设备满足了人们对于科技的想象。正如移动时代在信号传输技术更新迭代的科技力加持下屡次突破人们对于未来的设想,智能穿戴设备在出现的早期同样拓展了人们多于未来想象的界限。

早在1955年,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Edward O. Thorp在他的赌博辅导书《Beat the Dealer》第2版中想到了一个有关可穿戴电脑的点子,用于提高轮盘赌的胜率。

之后在1961年6月,该台设备开发完成,并且成功地把轮盘赌的胜率提升了44%。

由此之后的40年,智能穿戴设备作为人类想象力的华美乐章一直在寻找最悦耳的音符组合。

1975年末,世界上首款手腕计算器Pulsar末正式发布,1981年,还是高中生的全球可穿戴之父Steve Mann把一部6502计算机连接到了一个带钢架的背包上,以此来控制摄影装备。

1999年,Steve Mann更是成功开发出令智能眼镜小型化,并与电脑和网络相连的技术 EyeTab,比 Google Glass 要早十三年。

波澜壮阔的智能设备探索之路在21世纪开始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用时代,当科技潮流的飓风从西方吹向东方之后,华为,小米,步步高等众多国内厂商都将智能化穿戴视作未来的引航标,也由此迎来了2010到2020年中国智能化穿戴科技的启蒙与早期快速沉淀的黄金十年。

时至今日,智能化穿戴设备依旧处在发展的阶段。

与世界范围内近65年的发展积淀不同,中国市场智能化穿戴设备起步较晚,技术沉淀相对不够成熟,因而更容易被资本追逐造成少数公司的垄断局面。

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前五大可穿戴设备厂商的出货量与市场份额统计数据中。除苹果外,华为与小米两家在2020年第一季度已占据47.8%的总份额,同比增长22%。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已经逐渐进入少数厂商垄断的局面。

与此同时,由于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技术沉淀尚浅,设备的其他创造性缺少硬件环境的支撑。因而在智能穿戴市场,垄断不仅仅体现各个厂商在出货量的差距上,还体现在不同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产品类别上。

耳机、手环,手表的技术化成熟度更高。在疫情期间,耳机,手环与手表出货量逆势上扬,而包括智能运动鞋和智能眼镜在内的诸多外接智能设备逐渐进入销售的平台期。

可以预见,在当下的技术积累尚显情况下,在宏观层面上,少数公司垄断后,个别企业实现增长,与整体市场出货量的放缓;以及在微观层面上,个别种类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增长与整体受技术制约下进入平台期的缓慢爬坡之间的长期拉锯,会成为未来十年智能市场的基本盘。在整体放缓个别增长的背后,是智能穿戴设备市场逐渐垄断的过程。

二、难以逾越的智能审美阈值

从商业的角度进行观察,民用科技如果无法实现商用,最终必然会走向衰败的结局。纵然新生事物总是带着新手光环让资本为之侧目,但概念炒作与真实利益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界限。

当技术逐渐普及到成为一种刚需的时候,它所现身的前夜被人称之为“风口”。但从如今的情况来看,真正能够成为日常刚需的智能设备恐怕除了手机以外就是充电宝这一类手机周边产品了。

iTouch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已经证明人们不再需要与手机长相类似的功能性掌机设备。同样,其他智能设备在手机面前一概相形见绌,是什么造成了手机与其他设备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手机功能的全面性彰显了科技的进步,但同样,也给智能穿戴设备带来了两大疑惑。

其一,是技术性的风口必须突破手机本身的功能使其难以被兼容,其二,是技术性的审美必须突破手机本身带来的感受,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技术体验。

手机从最初的模拟信号通话,逐渐在2G时代加入了短信的功能,将长距离的书信从绿桶邮箱中解放出来。

而后,3G带来的影音图文体验很快成为了手机报纸与音乐的幸福之乡,百万级千万级的拍照摄像功能逐渐蝶变为随手抓拍即是大片的摄影满足感。

4G拓宽了人们对于手机的想象,各种流媒体与高速的信息传输几乎可以让手机成为我们离不开的生活帮手。

如今的手机可以是给孩子讲故事的保姆,可以是银行卡,公交卡,乃至身份证,可以是包罗万象的美食饭店,可以是世界各地的衣柜窗橱,也可以是导航仪、音乐厅、电影院与图书馆。

如今,5G即将来临,为手机赋能的能力会得到成倍的提高,手机作为集现代科技于大成的设备,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这让任何一款智能穿戴设备都需要找到手机的技术盲区,也将技术的非对称性拉伸到“美”的量级。

换而言之,手机已经将人们对于科技的审美提升到了一个短期内难以再进行突破的高度,人们的审美阈值在提高。

这种情况下,技术性的风口短期内无法作为一种刚需为大部分人所承认,智能穿戴设备需要寻找手机使用场景以外难以被兼容的部分用力发挥技术的非对称优势达到“美”得境界,吸引懂得审美的用户群体。

三、独立性与实用性的艰难选择

如今,市场上的智能穿戴设备五花八门,但无一例外,所有的穿戴设备或多或少都会需要手机屏幕进行数据呈现。

手环与智能运动鞋需要连接蓝牙同步运动与健康数据,智能手表的诸多“智能场景”完全是为了手机而准备,更像是手机的外接设备一样。而智能耳机等设备更是为手机量身打造,脱离手机彻底无法工作。

纵观市面上的智能硬件,大多都是手机功能的延展而已,并没有单独存在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如今智能穿戴设备最大的软肋。

如同双屏手机得不到市场承认最终失败一样,正反两面屏的设计确实足够炫酷。

水墨屏可以让阅读更为舒适,在阳光下丝毫不刺眼,这是手机主屏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水墨屏却无法单独脱离手机工作,两个屏幕共用一块电池,虽然水墨屏并不是耗电大户,但仍旧让手机整体变得厚重的同时失去了相同厚度下应该具有的续航能力。

如今的智能设备的处境如同双屏水墨屏手机一样,或多或少拥有一些手机无法实现的功能,但却无一例外的无法脱离手机进行工作。

这种缺少独立性的功能是以手机承担更多的负担为代价的,而不论是手机本身还是智能设备,续航在现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手机设备本身并非旗舰还可能面临性能方面的问题。

独立性的缺失最大的弊端是暴露了智能设备在实用性上尚存在不足,人们仿佛并不会因为一个手环获得了什么改变,也不会因为一个手表产生颠覆性的效果。

很多时候,这些智能穿戴设备更像是一种玩具,拥有取悦人们的功能却并不特别实用,在新鲜的感觉过去之后,智能穿戴设备很快就会失宠。

“我的手环早就已经不戴了,以后买不买看看有什么更好用的新功能吧”,在广场上跑步的王先生这样说道。王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缺乏独立性与实用性的智能设备很难长存,这在当下亟待被解决。

纵观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如今已经逐渐步入少数巨头垄断的整合期与发展的平台期,呈现出逐渐步入瓶颈的态势。

但人们对于科技的想想从未停止,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旧十分强烈,如何制造出兼具审美与科技的同时,让独立性与实用性并存的智能穿戴设备是各大智能设备制造商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让智能穿戴设备真正成为人类五感的延伸,让科技的喜悦填满手机之外的空间。智能设备的未来与人们内心深处的期望一样,都不会被积极向前的时代所辜负,这需要智能穿戴设备厂商更加的努力。

 

作者: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公众号:jinlifin。

本文由 @锦鲤财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个人觉得,AR智能眼镜未来大有可为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