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民宿:困境求生,苦等黎明

2 评论 9726 浏览 24 收藏 17 分钟

编辑导读:疫情之下,民宿行业受到重创,急需找到新的打法来缓解困局。本文作者从当前共享住宿市场行业困局出发,结合目前民宿的现状,对其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了分析讨论,与大家分享。

今年来,欣欣向荣的共享民宿进入至暗时刻。

不久前,Airbnb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900人,这个人数占了Airbnb总员工的四分之一。

Airbnbs是旅游民宿行业C2C模式的平台标杆,今年早些时候Airbnb表明将拨款2.5亿美元,帮助全球房东度过难关。但事态并没有预想中乐观,Airbnb最近又宣布创始人不拿薪水,其高管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减薪50%,员工也被告知,2020年奖金可能无望。

疫情对国内民宿行业的影响也从数据中能窥视一二。

疫情之前,民宿行业正处于上行态势。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20》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住宿行业的交易规模约为225亿元,同比增长36.4%。共享住宿行业的参与者人数约为2亿人,同比增长53.8%。其中,服务提供者人数约618万人,房客人数达到1.9亿人。

但同时报告也指出,受突发疫情冲击,2020年前五个月,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额同比下降72.1%。

报告分析认为,由于疫情防控下出行住宿需求大幅下降,订单量急剧减少,前五个月订单总量同比下降65%;另一方面,需求疲软也导致间夜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

可以说,民宿成为了疫情之下,一个正在遭受重创的行业。

从国外来看,各国旅游业基本停摆,背包客不再浪迹天涯,保持“社交距离”成为心照不宣的共识,这导致共享民宿的需求跌入冰点。

但在国内,当前正处于后疫情时代,疫情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与心理,与其说疫情是共享民宿行业的一次黑天鹅事件,倒不如说它其实对整个共享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首先体现在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健康卫士的消费观念与保持社交距离的习惯。

从共享按摩椅的需求陷入冰点可以知道,对于共享类产品项目,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心理洁癖,本能的从“安全健康”这一角度去思考共享类产品消费的必要性。

一、民宿行业的自救:流量困局与供给端困局待解

当然了,面对困难,民宿行业展开了一场已经持续数月的自救行动。有民宿为房客提供当地特色的美食或工艺品等服务。比如在莫干山,有民宿房东选择了和附近的农户合作,将农产品通过直播等方式推广给有需求的客户;有民宿开始做全新定位,强化自身的特色标签。比如推出烘焙厨房、手工达人等特色玩法。

短租业务的下滑,也有房东与平台将目光转向了长租业务。比如小猪短租和闲鱼达成长租合作以及和飞猪启动民宿直播联盟等。不少民宿人也在利用当下火热的直播带货方式,通过直播的形式推广、带民宿。

此外,如何帮助房东减少空房率,回流现金,也成了当下不少平台在做的事儿。

但对于民宿人来说,中途离场,还是咬牙坚守,是当下要做的选择。经此一疫,部分民宿房东已经退市。

民宿行业发展已经步入第9个年头,对标 Airbnb,爱日租、小猪、途家、蚂蚁、住百家等国内共享住宿平台不断涌现,但始终面临着自有平台流量不佳的困境。

比如说,途家背靠携程系,一直以来,通过开辟流量入口的方式,在携程、飞猪、同程艺龙等多平台购买流量支撑,甚至有数据显示,携程集团带来的交易量比途家主站上的交易量多。

在自有平台流量困局待解之外,随着当下不少短租房东们在失去订单后逐步退场。共享民宿又面临供给端流失的困境。可以说,原本流量不佳的短租平台,在供给端流失之后,反过来对消费端流量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当下的困境更深了。

市场环境正在倒逼行业进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民宿行业的风向变了。

纵观整个民宿行业的竞争状态,尚没有进入下半场。有数据显示,国内主要共享住宿房源数量占比仅为3%左右,远低于欧美20%的市场占比。

从国内来看,民宿行业自有流量有限,目前还过于依赖外部流量输血,疫情之下,梁建章都在直播带货,民宿依赖外部OTA大平台输血已经不太现实。如何找到新路与新的打法来缓解困局,刻不容缓。

二、民宿业的风向变了

一方面,虽然从长期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的全面恢复,行业繁荣发展的基本面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对旅游住宿服务行业冲击的持续存在。

共享民宿的自救不能仅仅依赖于政策、平台的扶持,更多还需要依赖自身的标准与服务升级。

不同于滴滴等共享经济模式,共享民宿身处增量市场,供需两端需求依然旺盛,蛋糕越来越大,上半场的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从未来的趋势来看,率先打响的会是供给端的控货、服务标准与体验升级之战。

因为后疫情时代,消费者需求正在发生隐秘的变化——随着消费者在无接触、消毒、卫生等方面的健康意识的觉醒,用户对民宿的标准提升了——这包括更高的服务需求与安静、清洁标准需求,他们目前期待中的民宿要更具有私密性、安全性(卫生、人身、隐私)等服务标准与体验。

途家也曾介绍称,疫情发生以来,住宿环境、卫生安全、防疫措施等成为共享住宿用户关注的焦点问题。

而用户对安全、品质、个性化、私密性等方面的重视,是当前用户民宿消费的一个隐秘的痛点,很可能将成为共享住宿未来的新趋势——个性化、高品质、高安全性的民宿才是未来。这其实也在倒逼着旅企调整思路、顺应变化来完成经营转向,从这个意义来看,民宿的营销模式与服务标准要变。

而瞄准当下人们升级的需求,产品的侧重点要变。后疫情时代,海外游与长途旅游的需求被压制,而周边游与短途游这种安全性更高与性价比更高的出游方式更符合当下人们对旅游的需要,短途周边游可能为成为接下来一年的旅游市场新消费方向与暗潮。

美团发布的《周末经济热浪报告》也显示了这种趋势,本地游、周边游是周末出游首选,美团“超级周末”首周全国景区门票增幅18.67%、民宿增幅24.3%,周末游撑起了酒旅复苏的大旗。

来自携程方面发布《2020“五一”旅游消费新趋势大数据预测报告》以及飞猪与高德的相关报告均显示,今年“五一”的旅游消费特点鲜明。本地游、周边游成主流,但各类专注体验、休闲需求的高品质产品更受青睐。

而从这种需求的变化,民宿行业需要适时向这个方向做调整。

三、共享民宿的模式该怎么变?

再次是模式要变。如前所述,当前国内民宿它主要分为B2C与C2C模式两种,前者相当于短租行业的京东模式,以途家网为代表,后者相当于淘宝模式——个人房屋所有者与房客之间通过平台连接,完成预定、入住、评价等过程,平台只是作为提供信息发布、身份认证、交易撮合、安全保障等服务中介。

当前国内C2C模式的房源数量与市场规模在国内市场占比接近八成,是共享住宿的主流模式。它其实是旅游产业的一个环节,相对于酒店行业,它更加低频,是酒店行业的一个细分市场。

疫情下酒店业都遭遇到了冲击,但是民宿的冲击还要更大,这源于民宿主打的其实是陌生人社交文化。而C2C模式的短板在于,它是非标准化的服务,主打个性化的体验,而个性化的体验也往往意味着它在安全性、体验的舒适度以及环境的卫生健康方面无法确保。

而陌生人社交文化与后疫情时代的“无接触、保持安全距离的文化”产生了冲突。

人们对安全、高标准的品质服务需求凸显,这意味着民宿行业需要引入酒店式的标准化服务,B2C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或许更契合用户需求,因为B2C模式本质上是减弱房东与房客的社交功能。

而相对来看,以Airbnb这种C2C平台,他们只做租客和住客之间的对接,不对房源质量负责,只对预订流程负责,在这种模式下,社交、性价比、个性化体验是一张重要的牌面。

正如过去有消费者一针见血指出,更大的空间,更好的装潢和床品,更有人文情怀的设计,比快捷酒店更低的价格,入门是智能密码锁,位置也选在交通方便之处,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还要选择去住酒店呢?

而B2C这种模式是重资产运营,但优势在于,它通过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或者房东合作,掌控房源,有着统一、标准化的线下服务。

但说到底,B2C的标准化、统一化的模式其实本质上又回到了连锁酒店的老路上,民宿之所以区别于酒店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在于国人愿意体验新事物,追求性价比,这意味着C2C模式下的个性化的共享民宿更符合消费者对个性化、性价比民宿体验的需求。

综上来看,B2C模式与C2C模式各有所长,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两者恰恰可以互补——既能平衡用户在体验新事物、追求性价比的需求,但同时又确保安全、高服务标准。

因此,C2C与B2C模式的融合可能是个出路。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整个中国市场有七万家度假民宿,预估的房源价值超过1000亿,每年有80%的房源是闲置状态。如何将这些闲置房源利用起来,事关整个行业的发展。这需要通过C2C模式尽可能将闲置房源聚集起来,有齐全的个性化的、差异化的民宿选择与个性化体验。

此外,通过B2C模式从品质化、标准化的线下服务入手,打造有辨识度的民宿品牌,化解消费者的顾虑,进而解决客流量不佳的问题。

也就是说,它需要将个性化共享民宿的住宿体验特色与传统酒店的标准化服务进行融合。

从去年我们看到,酒店行业在频频向民宿领域出击,意味着它们看到了危机与风险,这也会倒逼短租民宿行业对行业共性短板的解决,比如说民宿的卫生、安全、隐私等相关问题。

但从目前来看,民宿业其实更需要向酒店服务业的标准靠拢,与此同时保留自己的独特文化,无论我们再怎么强调情怀与人文情感,但商业终究还是要回到商业。

比如说,说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风情民宿、休闲度假民宿、风格各异的主题民宿等这些文化主题与差异化特征可以保留,但经营模式需要从C2C转向C2C+B2C的融合。

短租其实本身就是酒店业的一种细分服务,从趋势来看,酒店业自建民宿或者与房屋租赁平台或者寻找有意愿的民宿业主合作形成长期的租赁契约可能是酒店业与民宿业融合布局的一种思路。

如前所述,民宿属于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大,回本周期长,规模化有难度,这其实更意味着民宿行业更适合大酒店集团去做大它的规模与服务水平,它适合成为酒店业去攻坚的一个领域——通过将酒店业的服务与消毒、安全等标准引入,做大行业的规模。民宿行业从单体民宿向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可能无可避免。

有人说,没有人知道这场疫情在全球会持续多久以及会如何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在世界各地的人都戴上了外科口罩与乳胶手套之际,万怡酒店或希尔顿花园酒店的那种专业消毒措施突然之间见得比别人家的床有吸引力多了。

结语

共享民宿正处于黎明前的破晓。无论如何,民宿作为未来的一大酒旅消费趋势这一点并未改变,不过在当前的困境下,亟待转型找新的方向,消费者正在变得更加理智,而平台的从业者也需要适应这重变化。

在每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起落与沉浮难免,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消费者想要更好的旅游、住宿体验,这一点从来都不会变。

#专栏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从业者,百度百家、艾瑞网专栏作家、虎嗅网、钛媒体认证作者,关注IT热点背后的本质,窥视TMT行业精髓,分享有价值的观点。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所以今年民宿行业,还值得入职吗

    来自北京 回复
  2. 好文,还是那句老话,发现需求,不创造需求,产品便可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