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变「绿」背后,是滴滴的展望

4 评论 11135 浏览 15 收藏 11 分钟

编辑导读:前段时间,滴滴旗下的拼车业务改名为青菜拼车,引发大众的关注。青菜拼车用大力度的补贴活动和运营策略,反映出其在拼车业务上“野心”。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三方面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几个月前,滴滴将旗下拼车业务改名成青菜拼车。对于改名,滴滴表示,青菜对用户来说既是日常的,又是健康的,代表了拼车普惠大众、绿色环保的产品定位。

改名后的青菜拼车,随即上线了大力度的补贴活动来吸引用户,此次品牌升级,和后续匹配的运营策略,显露出滴滴在拼车业务上进一步发力的决心。

一、帮助乘客找到顺路的人

每个工作日早晨,熟悉的场景会在北京很多个小区上演, 在小区门口有时会有私家车在吆喝,“地铁五元一位”,高峰期时,坐满一辆车往往只需要两三分钟,上班族们便宜快速的达到地铁,车主则循环往复,继续等待下一组乘客。

这些小区的共同点是,离地铁口的步行时间,大约需要10-15分钟。打车去不那么划算,并且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所以就形成了民间的“拼车”。

这是最早期的拼车模型,司机和乘客都能花费更低的成本,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代表着高效。

我们可以试着把时间拉长,比如不止在早晚高峰,也可以试着把距离拉长,比如不止是去地铁站,还可以去你的公司,去你朋友家。在理想状态下,如果你总能找到和你顺路的人共拼一辆车,那么你们的出行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这件事很容易想明白,但要实现起来很难,起码靠司机的力量是不行的。司机能够根据经验知道早上会有很多人去地铁站,但不知道这群乘客坐上地铁以后要去哪里上班,他做不到把同一目的地的人筛选出来。

得有一个平台来做这件事情,理论上讲,只要司机足够多,乘客足够多,找到和自己路线相似的乘客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滴滴内部做过一个模拟测试,假设滴滴平台上每个乘客都愿意共享座位,且能够接受多等待几分钟,大约70%的顺路乘客的需求都可以做聚集合并。

这意味着愿意多花时间等一会儿的乘客,能省下一些钱,同时解决的是高峰时段人多车少,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对滴滴来说,做拼车有天然的优势,这是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难以超越的,毕竟就目前而言,平台很难实现让曹操用户和神州用户一起拼车,而单一的网约车平台,无论是用户体量还是司机规模,都较滴滴相去甚远。用户体量小,所以同一时间很难找到顺路的乘客,拼车功能也就会变成鸡肋般的存在。

同路者越多,乘客拼车成功的时间就会越短,带来的是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再次使用拼车业务的可能性,它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反之亦然。目前看来,只有滴滴的用户规模可以支撑起拼车这项业务。

对于滴滴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有一天拼车业务发展到和快车时效性差不多时,它低价的优点就会进一步被放大,这会成为滴滴的护城河,因为它的模式本质上是难以复制的。

二、青菜拼车的背后

回归到产品本身,青菜拼车有两种产品形态。第一种和以往我们熟悉的拼车相似,是呼叫快车时接受拼车,途中如果拼车成功,可以享受拼车的价格,不成功则仍按快车收费。另一种是在独立的页面下单,先匹配需求相似的乘客,成功以后再叫车,享受确定的折扣价格。

与「接受拼车」相比,「拼成出发」的价格要更低,相当于给不着急的用户多一种选择,是对拼车用户进一步进行分层,精细化运营。

与嘀嗒顺风车模式相比,滴滴青菜拼车是完全不同性质的服务,顺风车是私家车顺路捎上乘客,网约车拼车是快车司机同时接送多个乘客。乘客付了钱一个座位的低价,享受到快车的服务质量,这里是网约车拼车模式的价值所在。

除了价格,人们在意的还有时间,虽然用户对拼车时的乘车时间抱有一定的宽容,但依旧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拼车体验,是和另一个不认识的人一起在密闭狭小的车上环游北京城。一直以来,被用户诟病最多的,就是拼车的出行时间带有极大的不确定。

首先拼车乘客可能没有那么顺路,司机需要掉头绕路去接乘客,途中如遇到红灯、堵车,甚至有些拼车乘客久久失联,都会极大地破坏拼车体验。

在保障乘客的出行时间方面,滴滴在拼车全流程中增加了预估到达时间,同时新推出了“准时保”作为延误保障,当用户使用拼车抵达目的地的实际时间晚于预计时,将按每3分钟1元,最高15元的标准对该订单进行减免。虽然金额不大,但多少可以让乘客心理平衡一些。这部分费用的补偿正是基于预估时间的准确率具有高确定性。

在后端,滴滴不断提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地图的路径能力,并且随着使用拼车的人越来越多,匹配需求会更加精准,拼车绕路折损时间也会越来越小。

安全方面,青菜拼车司机都来源于快车,和快车业务共用一套安全体系,价格更低,但安全上没有进行减配。

品牌运营上,青菜拼车采用了全新的品牌标示,一颗绿油油的青菜,代表健康环保,和更“白菜”的价格,拼车模式是用一辆车满足更多的出行需求,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从长远上看,符合青菜拼车所专递的绿色环保的价值观。

青菜拼车邀请人气偶像朱正廷、黄明昊担任青菜拼车品牌大使,开屏蓝绿色的宣传页面,让品牌形象看起来更年轻,这和拼车的用户人群相匹配,滴滴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拼车乘客60%以上是90、00后。

除此之外,青菜拼车一直在做互动类的游戏,用户通过玩拼拼乐等小游戏,可以获得拼车券等奖励,游戏过程中会有引导分享,借助社交裂变进行更大规模的品牌传播。

总的来看,产品价值上,青菜拼车让用户在性价比与时效性之间找到平衡,并试着建立一个健康、阳光的品牌形象,通过小程序、官微、公众号等渠道运营增强用户黏性。

三、滴滴的展望

自从今年四月,滴滴官宣“0188”计划之后,滴滴的动作就一直不断,“0188”计划的具体目标是,三年内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这不是一个小目标,滴滴自然要从全业务线发力,因此拼车业务的升级,也并不让人意外。

目前看来,拼车会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它和滴滴的专车、快车、货运等其他产品线不同,更依赖“人”和“数据”去推动,而这二者,本身就代表着极高的门槛。如果能进一步培养用户拼车的消费习惯,出行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所带来的问题,这是其他纯网约车平台难以企及的。

往小了说,青菜拼车是滴滴精细化运营的一步棋,往大了说,青菜拼车极具性价比的服务,可以反哺平台,进一步夯实滴滴在出行领域的霸主地位,再想长远一点,也许就是一个绿色、高效的出行的故事。

#专栏作家#

张美芽,微信公众号:张美芽,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财经观察作者。记录日新月异的赛博时代。写较有趣、相对中立、尽量严谨的互联网观察。关注电商、社交、视频、新消费等赛道。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平台引导的资源整合,需要平台本身具备极高流量,很难超越了

    回复
  2. 拼车这个业务确实在一些小的网约车平台难以实现,滴滴这样做就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并且本身这个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来自北京 回复
  3. 同路线,拼车增加总单价,客户享受低价,司机、平台、客户实现三赢。

    来自广东 回复
    1. 对缓解道路拥堵,减少市政隐形成本也大有好处。滴滴很强!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