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造车”的滴滴反悔了,滴滴造车会“真香”吗?

0 评论 2933 浏览 7 收藏 14 分钟

编辑导读:为了规避单一品牌的运营风险,在大出行市场,滴滴一直在不断地开辟新的品牌战场和边界。11月16日,滴滴带着比亚迪代工的首款定制网约车D1,正式杀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滴滴“造车”具体是什么情况?未来会如何发展?本文作者对此进行分析讨论,一起来看看~

曾经信誓旦旦说自己不会造车的滴滴,看着手上的D1,说了句:“真香。”

近日,滴滴在北京凤凰中心发布了自己的首款定制网约车D1,正式进入“造车”领域。按照滴滴的规划,这款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将在12月份以长沙为首个落地城市,正式上线。

靠着网约车出行而起家的滴滴,是如何走上“造车”路的?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滴滴又究竟打着怎样的算盘?

一、滴滴“造车”,新的故事?

这款新推出的车型,是滴滴与比亚迪共同设计开发,为滴滴所“量身定制”。在发布会上,滴滴介绍说道,这款新车以滴滴平台上的乘客数据、司机需求以及大量的出行数据为基础进行研发。

D1成为了全球首款实现批量生产的定制网约车,同时也实现了滴滴正式开始涉足汽车产业链之中。

定制网约车这一概念,其实早已出现。早在2018年,滴滴就曾提出了相关概念,但在当时,这一想法似乎不切实际。

在近些年,滴滴的路经历了诸多波折,这家依靠网约车出行服务而起家的互联网企业曾经丰富的故事,在经历了顺风车业务被重挫、网约车业务市场被抢夺等之后,逐渐开始走向尾声。滴滴正在走向没有“故事”可以诉说的地步。

在今年年初的疫情肆虐之下,滴滴再度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寻求自救,滴滴推出了跑腿业务、货运业务,甚至还蹭热点涉足社区团购业务,这些新业务都显得与滴滴格格不入。

为了找寻到一条新的能够讲述的故事,滴滴还对比自己核心的网约车业务推出了花小猪打车,希望用新的方式来重新讲述自己的“旧故事”。

但这些都没能成为滴滴想要的那一故事,兜兜转转,造车,这一个曾经被滴滴“否定”了的故事,似乎是当前滴滴最有希望能够讲好的一个故事。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掀起了热潮,造车新势力的强势表现,让滴滴看到了这一故事的前景。当互联网与造车两者碰撞在一起时,对于滴滴来说,这将为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个无限的可能。

二、滴滴“造车”,怎么造?

按照滴滴在发布会上的描述,D1的推出,是为了给网约车司机和乘客提供一款能够更好的体验网约车出行服务的专用汽车。

仅看D1,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这就是一辆根据网约车需求所定制的一款新能源汽车。关键的地方在于,滴滴为其所配套推出了一系列链条。

滴滴介绍,D1依然是通过租赁的方式给没有汽车的网约车司机,不过租赁D1将不再是像传统的整车租赁付费的方式,而是按照每公里计数付费模式。并且司机可以选择按月付费,而不再像此前一般需要一次性缴纳租金。

虽然当前对于这一新付费模式的细节还尚不明确,但可以预料的是,按照这一模式的算法,司机们不用再用为了赚回每月固定的成本而超负荷工作,疲劳驾驶。

就类似于外卖员一般,跑单越多,赚得越多,相反跑得少自然也赚得少。并且,成本也不再是固定的,给了司机们极大的自由。这不仅仅能够极大缓解司机的压力,同时也间接的提高了网约车的安全性。

如果按照滴滴所设想的这般能够顺利的实现,那么这将能够把司机牢牢的捆绑在滴滴的网约车平台之上,这种全新的租赁付费方式也可以大幅减轻司机的成本压力,让更多的网约车司机更愿意加入滴滴的平台。

这一模式,与滴滴曾经所尝试过的自营车模式有些相似之处。早在多年以前,滴滴就曾推出过自营车模式,通过与租赁公司合作,滴滴从租赁公司签订合同,租赁一大批车辆,然后再由滴滴招募司机来运营这些车辆。

自营车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统一网约车的车型,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标准化的网约车出行服务,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

问题在于,虽然滴滴在每一笔出行订单上抽取到一定比例的利润,但总得来看,大部分利润都聚集在了汽车的租金之上,租赁公司才是利润的大头,滴滴反而更像是帮助司机与汽车租赁公司搭桥的中间商。

因此,这就有了D1的出现。不仅如此,滴滴还参与了到了D1的制造之中。D1的制造,由滴滴与比亚迪联合设计制造,通过融合了滴滴多年所累积的用户数据、司机建议以及相关数据,从而设计出来这款专用于网约车的汽车。

而与比亚迪的合作,让滴滴能够借助比亚迪在造车上丰富的经验。从造车上看,比亚迪是老牌汽车制造厂商,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供应,比亚迪几乎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而在新能源车上,比亚迪也算是国内最早入局的车企之一。有着比亚迪的整车制造供应链的背书,滴滴的“造车梦”将可以更好地做下去。

滴滴、比亚迪的这一合作,对双方来说是双赢的。对于比亚迪来说,与滴滴的合作,将帮助它追赶上汽车行业变革的风口,这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一合作在未来也有着极大的潜力。

D1在未来投入正式运营使用之后,将能够为比亚迪带来大量的订单。在经历了疫情洗礼之后,车企们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下滑,这从汽车销量整体都出现下滑中能够看出。与滴滴合作,这意味着在未来又将会是一笔庞大的订单,而在未来比亚迪也能够借助滴滴这一跳板,更好的接触网约车业务,帮助扩展自身的业务方向。

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将能够更快速的实现汽车的生产,因此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效率上来看,这都是最优选。互联网企业涉足造车并不奇怪,相反,有诸多企业都想将自己的触手伸进这一传统制造行业之中。

三、滴滴的“车”,有没有希望?

早在2018年,滴滴就与31家汽车制造相关厂商共同成立了“洪流联盟”,这一联盟建立的目的是要联合汽车全产业链的上下游的企业共同合作,从而应对当前正在经历共享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化的产业变革。

搭建这一联盟,滴滴或许是抱有私心的,因为在这一联盟之中,滴滴是其中唯一一家互联网企业。虽然是为了应对汽车产业的变革,但事实上,滴滴更多的是希望能够让自己深入到汽车产业链之中,成为决定整个汽车产业链走向的领头羊。

滴滴的开始渗透汽车产业链,不仅仅是其自身所希望如此,更关键的在于这是当前整个汽车产业的大势所趋。从诸多车企纷纷自己打造网约车平台中就能看出,网约车正在成为影响汽车行业的核心因素。

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将汽车行业带到了一个新的路口,互联网化的不断深入,已经开始影响到汽车的发展。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与手机非常相似,这就意味着智能化也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在新能源热潮下,汽车的智能化进程也随之大幅向前,而共享出行,又能够弥补汽车使用率低的缺陷。

回顾程维在“洪流联盟”成立发布会上所说的话:“每个月在滴滴平台上面有超过2100万个司机把他们的车拿出来共享,这些汽车来可能自于一百多个品牌、上千个车型,但没有一个是为共享设计,为共享定制的。今天所有的汽车,绝大多数是司机个人拥有。”

滴滴的目的就是希望建立起一个能够实现整个行业导向的共享模式,而D1的推出正是滴滴的一次试水。整合用户需求,从而定制化的生产设计汽车,并提供相关的配套运营等后续一系列的后端服务,这是滴滴所希望建立起的一整套模式。

如果按照滴滴所设想的一般,在未来滴滴将真的能够成为引导整个汽车行业变革的领导者。不过,这一被滴滴所发掘的新赛道,同样也已经被其他的网约车平台所盯上。

在2019年,曹操出行就宣布将与吉利汽车合作,定制一款专业网约车。而另一家背靠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车企,同时又拥有阿里、腾讯两大巨头股东的T3出行,也在今年的11月份透露消息将在明年上线定制车型。

摆在滴滴面前的,将再度是激烈的竞争。目前,滴滴依然处在网约车市场的垄断地位,同时平台的司机数量也遥遥领先于几个竞争对手。这样来看,虽然滴滴造车的未来可期,但它已经被竞争对手所盯上,迎接它的将会是虎视眈眈的对手的穷追不舍。

加深与传统车企的合作,将能够帮助滴滴更好的对抗竞争对手的竞争,毕竟与滴滴所竞争的对手背后,都有着传统车企的身影。可以预见的是,定制网约车将成为未来网约车行业的主要竞争点,而参与竞争的不仅仅只有网约车平台,同时与之抱团的传统车企也将一并参与其中。

定制网约车大战如今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夕,这场新的战争将会影响并改变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走向。在这其中,无论是网约车平台,还是车企,都将随着这场战斗而迎接影响自身未来发展的契机又或是终局。

而经历过“烧钱大战”并艰难的走到了如今地步的滴滴,在网约车市场即将变革成为定制网约车战场之时,新的战斗又即将打响。这一次,滴滴是否还能够再次活着走下去呢?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让各个产业的变革进程大幅加快、在这一快速的迭代更新之下,企业诞生、崛起和消亡的速度也快速增加。互联网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各个行业的未来发展都具备了不确定性,而滴滴的未来,D1的未来,也如同“薛定谔的猫”一般,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作者:松鼠鱼;公众号:松果财经

本文由 @松果财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