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完美拼图的另一块

0 评论 1644 浏览 4 收藏 15 分钟

编辑导语:产业互联网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联合后的新型业态,是企业战略的一种模式;随着网络化进程逐渐从个人到企业,产业互联网逐渐兴起;本文作者详细分析了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互联网的正确发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以B端为主要用户和改造对象的全新时代正在来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尽管B端时代被称作“产业互联网”,但是,它的底层驱动力似乎早已与互联网技术无关;单单看看玩家们对于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布局,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既然产业互联网与“互联网”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联系,那么,为什么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当中依然有“互联网”的影子呢?

按照我的理解,这主要是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本身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某种承继关系有关。

我们看到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其实都是建立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积累之上的,而区块链技术则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改造对象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与其把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不如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消费互联网的深入和进化——这其实是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的。

因为无论是一个行业来讲,还是一个社会也罢,人们总是会选择最容易切入的地方投身其中,而后再去解决那些比较难解决的痛点和难题。

从消费互联网时代向产业互联网的进化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

尽管产业互联网的内在逻辑、驱动技术和商业模式都已经与消费互联网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我们依然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找到适合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正确方式。

一、正视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新开始

当以新零售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我们最为直接的一个感受就是参与者们都在极力撇清它们与消费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自身在产业互联网上的战略制高点。

如果需要在资本市场上重新去讲述一个新故事的话,这种割裂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联系的做法是适合的。

如果真正进入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时区,我们首先要做的或许并不是割裂与消费互联网之间的关系,而是要正视它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的再进化。笔者始终认为,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概念,更不是一个与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任何联系的存在;从本质上来看,产业互联网是消费互联网的再进化。

当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互联网的萌芽才会出现。

所谓的消费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实就是当支撑消费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流量和资本红利见顶之后,产业互联网才会出现。

的确,经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之后,驱动消费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流量和资本红利基本上已经被消耗殆尽,我们看到的以电商、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遭遇困境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寻找破解这些互联网模式发展困境的方式和方法,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全新模式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需要寻找消费互联网之外的全新发展模式,通过这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来达到实现新发展的目的。

这种发展模式并不是与消费互联网毫不相关,而是以消费互联网为起点,以消费互联网为样板,是对消费互联网的再进化。

比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的玩家都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完成了原始积累,以保证他们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其中;我们看到的很多产业互联网的赋能者多半都是经过消费互联网的探索的,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他们探索的是建构在流量和资本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上;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他们探索的是建立在赋能和改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上。

正是因为如此,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消费互联网的再进化,消费互联网不仅提供了产业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能量,而且还为产业互联网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的补充与完善;如果我们把行业与社会的互联网化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圆”的话,消费互联网时代仅仅只是完成了这个“圆”的一半,只有真正完成了这个“圆”的另外一半,行业和社会的发展才算是真正完整。

产业互联网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可以说,它是消费互联网的补充和完善。

以改造对象为例,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建构平台、营销运营的方式改变的是以C端用户为主要对象的生活与消费方式。

我们看到的“互联网+”模式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同样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变迁的;经过了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之后,以C端为主要改造对象的发展红利基本上已经见顶,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基本上已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时至今日,人们的吃穿住用行各个方面几乎都与互联网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消费升级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当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方式因流量和资本的红利见顶而遭遇困境的时候,我们需要对产业端进行升级,以达成供求两端的再度对接,于是,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便被提出。

所以,产业互联网是消费互联网的补充和完善,它关注的是消费互联网时代被忽略的,甚至是来不及做的工作,从而让行业和社会的发展更加完美。

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制造、新金融、新零售等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其实都是在补充和完善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以达成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全面与完整。

可见,一味地割裂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联系,甚至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做法非但无法让产业互联网获得领先,反而还会让产业互联网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失去绝佳的发展机会。

正视消费互联网,并且真正理顺它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有破有立,持续进化。

二、以消费互联网为鉴,产业互联网的着力点在哪?

站在消费互联网的角度,我们才能找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方向。

可喜的是,经历了早期的野蛮生长和盲目加持之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

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放弃以资本和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通过深度介入与赋能的方式投身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当中。

那么,以消费互联网为鉴,产业互联网的着力点在哪呢?

B端,产业互联网的新蓝海;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得流量者得天下是赢得市场的金科玉律,即使是处于头部的互联网平台都是如此。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消费互联网玩家都将发展的生命线聚焦在了流量上,建构庞大的流量池成为他们追求的主题。

但凡是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能够生存下来的玩家,都是那些掌握了海量流量,并且可以对流量进行收割的玩家。

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B端用户取代C端用户成为新的改造对象。

同消费互联网时代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来获得流量不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B端用户更加关注的是产业互联网的大S们对于自身的生产和供应流程的深度改造。

在这个大背景下,B端用户,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新蓝海。

尽管B端用户在数量上并不如C端用户那样庞大,但是,B端用户在纵向上的需求却是C端用户无法比拟的。

如何从纵向上着手对B端用户进行一次全流程、多角度的深度赋能和改造,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玩家们必然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基于深度赋能和改造为发端的全新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想象力丝毫不比消费互联网时代差;因此,发力B端,找到深度赋能和改造B端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全新蓝海。

承继于互联网的新技术,产业互联网的新动能;无可否认的是——新技术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主要驱动力;我们看到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几乎都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动能。

须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抛开了互联网,片面地谈新技术,其实是毫无裨益的。

因此,承继于互联网之上的新技术,才是产业互联网的新动能。

站在消费互联网的角度来寻找产业互联网的着力点的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寻找互联网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互联网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而且可以让新技术少走弯路,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由此,承继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才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动能。

既然是承继于互联网,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互联网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时候,互联网技术不仅是新技术成长的土壤,而且甚至还会扮演新技术的改造对象的角色。

理顺了这样一种关系,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动能才会是有所继承,有所创新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会是有所突破的。

三、结语

当产业互联网的风口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其中。

为了凸显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之间的不同,很多人开始有意无意地割裂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联系,以继续延续他们在资本市场上所讲述的美好故事。

事实上,这种方式非但无法彰显产业互联网的特殊性,甚至还会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发展的死胡同。

正视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并且找到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真正着力点,才能真正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最终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才能拼就行业发展的完美拼图。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