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十年,内容社区的镜与灯

0 评论 7442 浏览 23 收藏 16 分钟

编辑导读:知乎,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作为一个知名的问答社区,知乎已经走过了十年。面对十年间不断变化的用户习惯和互联网环境,知乎都做出了哪些改变?本文作者从平台价值与唯一性出发,对知乎进行分析,一起来看看~

从一个煽情视角切入的话,描绘知乎十年应该冠之以节点性的回顾和社区产品成长之路。

但这显然不符合知乎气质。更何况,以知乎答主一以贯之的逻辑来看,知乎的十年于内容社区史不过是短暂的一截。如果和中文互联网的宏大维度比起来,知乎也只是其中的一段故事。

所以,聊知乎十年,也许不用编年体式的叙述,更不必上升到古早互联网,从当下、从此刻就能说清楚。

这是一个知识社区、内容平台,有时新的前沿科技问答,也有老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呈现。而故事,离我们很近,也离我们很远,近到是镜像问题里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远到是宇宙尽头的好奇心投射。

01 内容产品前两屏的故事

中文互联网能活过十年的产品,大多在你手机的前两屏里,而知乎能幸占一角,说明还是有唯一性在。

这个唯一性是什么?显然不仅仅是那个调侃中的「精英世界」,而是更具体、可触摸的价值。

在具体论述这个价值前,可能还是得把时间线往回拉十年。

是的,2010年,传说中的平民话语权发轫之年,这一年除了3Q大战震惊中文互联网外,还发生了很多事,比如社交媒体的崛起、三网融合下的媒介革新。直到2011年初,知乎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这之前,互联网即使做内容产品也带有很重的功能属性,大家着眼点在技术,而非用户,但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初步诞生,互联网作为媒体和传播的整体调性,开始转向「人」本身。也就是说,关注个体发声、分享和互动,成为这个时代互联网内容产品的底色,而从业者也开始更加关注作为主体的「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个人化内容在虚拟空间有了更强的存在感,人与人之间构筑起社交关系网,而每个网络节点间的互动也开始成倍增加。

在同样的时间里,知乎在干什么,它承接了互联网哪一部分的需求,又进化出什么样的内容社区?

事实上,知乎的解法并不讨巧。在2010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知乎在普世大众的空间里没有显示出更强的存在感,小众、圈层感,极高的认知门槛,这是知乎早年最大的烙印。但这并不意味着,知乎就此走入曲高和寡的境地,相反,基于知乎问答社区特殊的信息传播机制,以及独特的长内容沉淀,社区影响力反而呈现厚积薄发的态势,

知乎在用户发问、解答、评论、互动里,延展出了一个不可替代的内容场景,这个场景,就是知乎的唯一性。

举个例子,对于当代用户来说,单纯的动态分享发在哪个平台都可以,但具象到某种人生决策与选择时,你一定不愿意接受算法的推送,而是更愿意主动检索。但大多数平台的内容都是散在的,并不具备系统性。而知乎不一样,同一个问题下,有上百个回答,用户甚至不必全部看完,就能从排列在前的高赞中,总结出最不出错的那个选择。

我们人生一定有无数个这样的时刻,大到高考择校、大学选专业,小到买个电子产品。

所以,开头的提问就有回答了。知乎的价值与唯一性,其实就在我们的「好奇心」里。

02 价值三重奏

知乎诞生的前两年是邀请制。大V们在封闭社区里开荒拓土,不用伪饰就拉开了精英阶层的竞技场。「刚下飞机,人在纽约」是知乎最初的「傲慢与偏见」

但最近几年,知乎的谜面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

六年前,时值知乎结束封闭测试第一年,知乎创始人周源接受「爱范儿」采访。他说,希望知乎成为基础设施级的产品,像搜索一样满足了人的普遍基础需求,最终形态会是一个知识中枢,把各种需求和各种人在一个问题上连接了起来,形式上非常高效。

六年后的今天,知乎做到了吗?一份知乎十年百问榜单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2011年,知乎用户对手机APP的形态充满好奇,2012年,知乎用户对音乐付费展开长足探讨。而最近两年,人们一边关心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一边对《流浪地球》里的蚯蚓干念念不忘。

回顾这一百个问题,轻易就会发现,十年时间于网络世界是一瞬,于现实则是巨大的认知鸿沟,无论是来自行业内的技术大牛,或是几十人关注的普通用户,在知乎都有发问时刻,也都能获得有价值的回答。

而从现在来看,如今的知乎,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且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内容覆盖范围从互联网领域向外延展。上至成年人实用的生活哲学,下至青年人极简的人生建议,无数优秀创作者在这里聚集、交流,话题数量、回答数量、评论数量也在快速增加。

截至目前,知乎已经积累了超过4400万个问题和2.4亿个回答。同时,它所呈现的知识深度与广度,是知乎和知乎用户沉淀下来的虚拟资产。

不仅如此,对于知乎来说,这么多年来沉淀的影响力,早就不止于知识社区领域了。在内容产业或明或暗的争斗中,知乎一直保持着自身的演化节奏,当底层内容建设有了一定厚度后,其他层面的建设也开始显山露水。

比如,2014年举办的盐Club,一个小众的用户聚会活动,在五年后的今天,已经演变为一个囊括文化、科技、经济等各领域人才的行业盛会。上线一年的知乎盐选会员,已经为用户提供了超过5.7万个知识服务产品:2000多场盐选专栏,近1万场知乎Live,3.4万本优质电子书和讲书,以及共计约1.1万本国内外一线杂志。

浓缩来看,这十年来,知乎所构建的内容价值,在于承上启下。它既承接了互联网早期的文化干货、知识启蒙,也开启了移动时代知识分享与消费的雏形。

这两年,知乎则在问答社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单纯的图文,扩展到集短视频、直播于一体的内容聚合平台,同时兼具社区和媒体属性,既是内容产品,也是公共舆论集散地,同时还是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策源地。

可以看到,知乎独特的问答体系在奠定社区气质的同时,正在酝酿更多可能性。

03 是理论地图,也是告解之书

如何评价知乎?

答主们可能会给出这样的回答:一个杠精出现频率很高的内容社区,且对理性的声音过于倚恃,以至于每个回答下注定要发生一场思想上的「交通事故」。

从用户视角来看的话,我们可能过于习惯在知乎围观神仙打架、大V开挂了,甚至到了忽视其他高质内容的程度。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问答社区的稀缺物品是答主,或者说是知识,用户认可它的专业性,因此社区才能借此建立护城河。但事实上,知识只是社区的一部分,让知识变得更有价值的,反而是普通用户的问题。

这也是知乎此前能构成影响力的原因。人们更愿意在这里提问题,而不是在其他地方提问题。

知乎十周年,上线了一项特别的企划——知乎十年历。在这个企划里,每个用户都可以看到自己在知乎这十年来的数据,注册时间、第一个关注的人、第一次赞同,以及整个2020的浏览数据。

无数人晒出自己今年的阅读数据,有人相当于读了13遍红楼梦,有人相当于读了两遍哈利波特,还有人相当于读了四本新华字典。

最近几年,很多人都说,知乎十年,沉淀了,老了,但知乎十年历的广泛传播告诉我们不是这样。

从这些阅读日历就可以看出,好奇与新知依然是知乎的底色,从PS5的上手体验到赛博朋克2077的文化解读,再次世代的问题,知乎都有答案,再具象化的脑洞,知乎答主都能一本正经地援引。而这些问题,你发在抖音、微博、朋友圈,都无法引起波澜。

知乎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在于社区本身的兼容并包。举个例子,你可能有一种既定印象,比如,小红书是网红种草的天下,微博是有名的星粉互动阵地,抖音、快手是杀时间利器。而知乎,入口很浅,但内容很深,你可以随便刷刷逛逛,派遣时间,也可以很认真地汲取内容。

准确来说,知乎既有「镜式认知」,也有「灯式认知」,人们可以在这里寻找技术流回答,也可以获得灵光启示。前者代表着一种可以按图索骥的知识内容,而后者则教会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方式。

大多数内容平台在做的,不过是短平快的热点解读,互动性虽强,但无法沉淀,甚至难以形成最基本的信息传递和互动,也就难以构成文化影响力,而知乎不同,它以「谢邀」而开启的,是一种论证,是内容创作和解读,且参与的人,是叠楼一样在增长的,长久叠加后的文本厚度不亚于垂类书籍,甚至在观点的多样性与可读性上要远超某一类单体解答。

本质而言,现在的知乎在满足用户「问与答」两方面的需求外,还承担着通过问答实现信息传播和舆论发酵的任务。它一方面像百科全书一样,是一张不断自我填充的理论地图。另一方面,又记录与折射着整个时代,从个人命运的微小转折到整个社会的群体焦虑,知乎也是中文互联网少有的告解之书。

所谓「知识造城」,不外如是。

04 下个十年,继续好奇心

内容行业的进化和洗牌常常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中文互联网时刻身处大变革的前夜。

但事实是,新故事并不多。即使到2020年,在中文互联网说代际故事的也大多还是老面孔,短视频算是很新了,至今也有四五年,遑论其他。

而就知乎而言,好奇心的故事远未到终局,而今走过的,不过是内容长河一隅。

总的来说,知乎也好,其他平台也好,做内容产品,最重要的是,要在汹涌的变化中保留基本的控盘能力,快一点或慢一点都没关系,尝试新的东西也很好,只是得明白,社区是内容、用户、文化这三者来构成的。

这两年,知乎的大众化趋势不停为一些人所诟病,但实际上,大众本身并没有消解其作为知识社区的角度。内容创作要论深度,仍以知乎为代表。只不过,随着触网用户的增加,这一代人的内容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相比以往,如今的设问没有那么多既定的图景了。

知乎为此也在打造新的知识网,从去年推出盐选会员服务体系,到今年上线图文转视频工具,一切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都还在迭代中。

以十年为刻度,丈量知乎,这个从问答社区壮大而来的内容平台,如今正处在他新十年的关键节点。

#专栏作家#

吴怼怼,微信公众号:吴怼怼(esnql520),前澎湃新闻记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7年度作者,新榜2018年度商业观察者,资深媒体人,专注互联网内容、品牌与公关领域个性解读。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