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理解需求侧改革
编辑导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是我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长期增长动力;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需求侧改革的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什么是需求侧改革?
1. 供给侧改革
要了解需求侧改革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2015年,中央财经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主要是从起点(也就是生产端、企业端)入手;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淘汰落后产能和库存,引导产能向终端需求匹配,进而优化企业的生产结构,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降低杠杆水平。
之所以推行供给侧改革,主要是因为,2011年以来,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与此同时,长期依赖投资和外需的增长模式,使得我国资源衰减、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中国经济面临增速换挡、结构失衡的新问题。
2. 需求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镜子,需求侧改革主要是去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从而增强消费能力;但是要解决我国消费能力低的问题,要必须系统的分析是“没钱消费”还是“有钱不愿意消费”的根本矛盾;在供给侧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后,我国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消费是否能跟得上,这是面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3. 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
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而供给侧和需求侧则分别对应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如下图:
总的来讲,供给侧改革解决了“为什么生产不出”的问题,而需求侧改革将要解决“为什么消费不起”的难题;对于经济循环来讲,起点的生产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商品已经可以生产出来了,但是最终要被消费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只生产不消费是无用的,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由于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国外市场大幅度萎缩,扩大内需变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这也促使需求侧改革的提出。
二、需求侧改革的提出
我国在经过5年的供给侧改革后,落后的产能能到了提升,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工业稳步发展,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稳步提升;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海外环境恶化导致的外需递减,以及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带来的消费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了新的挑战。
疫情稳定后,我国经济呈现复苏趋势。但从内部结构来看,生产端的复苏远快于需求端;而需求侧内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恢复也比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更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供需错配仍然明显,疫情明显加快了我国需求侧改革的步伐。
需求侧改革的推出,正是为了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构性问题。“需求侧改革”的重心在于国内需求结构的均衡优化,也就是扩大内需,是一种结构性的需求政策,目的是实现有效需求的释放,而不是需求总量的扩张。
三、需求侧改革要做什么
综上所述,需求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有效需求之所以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
凯恩斯在边际消费递减的规律中指出,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消费在收入中占比会减少,这是有人类天性所决定的,正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了消费不足的现象。
用马太效应分析可知,社会上20%的人拥有了80%的财富;20%的富人消费倾向很低,相对于工薪阶层来说,随着富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占比越来越小,所以中产阶层才是消费的主力军;对于底层的穷人们来讲,消费也只是仅限于满足温饱而已。
故有以下几点建议:
- 扩大中产阶层增加需求:因为中产阶层是消费的主力军,增加其收入,可以增加消费,尽可能让财富流向中下层群众。
- 盘活现存市场消费需求:我国目前市场高端产品大多是进口,政府可以鼓励高新技术发展,推动“新基建”,拉动消费。
- 引导国内消费需求回流:由于疫情原因,国际市场很稳定,政府可以抓住时机,引导消费回流,如,海口免税店,免税区等等。
- 通过宏观调控增加内需:在我国市场上,可以通过对商家或企业的补贴,减税等手段,降低商品价格,从价格上进行调控,及国内消费需求增加。
本文由 @微微一笑很倾城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作者留个联系方式互相沟通呗~
加VX:zw99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