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的电商渗透格局分析

0 评论 4125 浏览 7 收藏 9 分钟

编辑导语:移动终端和支付技术的进步助推电商在网民中的渗透率提升,电商体系在中国已发展成熟,用户规模逐渐触达网民规模天花板。随着我国电商的迅速发展,中美日的电商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度也越来越大,本文作者就对中美日的电商渗透格局进行了分析。

中国电商产业可谓如日中天。

2018年,中国电商渗透率达到18.4%,美国电商渗透率达到14.3%,而日本电商渗透率仅为6.2%。中国电商零售额达到¥6.9万亿,是美国(¥3.6万亿)的近2倍,日本(¥6004亿)的11倍。

购物车里的电商时代:中国为何跑得更快?

然而,电商最早诞生于美国。

早在1995年,美国亚马逊与eBay已成立。而中国淘宝网2003年才创立,京东商城2004年才正式上线。起步同样较晚的日本电商,发展速度也不如中国。在日本的零售市场里,线下实体店依然是主流渠道。

中国电商发展的有利土壤是什么?为什么能与美国、日本拉开差距?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相比美国、日本而言,电商发展的优势在哪里。

一、中国 VS 美国

零售行业首要关注的是,谁能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效率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电商作为零售的其中一种形式,也是同理。只有在成本、效率上更有优势,才会被青睐。中国城市群人口密度高,对于电商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

根据2019年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城市群人口密度为422.80人/km²,美国城市群人口密度为97.99人/km²。中国城市群人口密度是美国的4.3倍。

购物车里的电商时代:中国为何跑得更快?

对于依托快递的电商行业来说,人口密度是影响其零售效率的重要因素。举个通俗点的栗子,假设你是快递员,要配送给10户人家。如果这10户人家都在同一个小区内,显然比分散到各个地方,能更快完成任务。

中国人口密度大于美国,快递效率更高、规模经济更显著,可以更好地压缩商品成本。中国物流完成量约为美国的3倍,对比美国三大物流巨头USPS/UPS/FedEx单件均价3.6/9.8/12.56美元,国内快递均价仅为11.8人民币。

不过,疫情加速了美国电商渗透速度。疫情期间,美国电商渗透率加速提升,从2019年的16%增加至2020年的27%,上升了11%,用8周时间完成了10年的增幅。

二、中国 VS 日本

上一部分提到,中国城市群人口密度为422.80人/km²,然而日本城市群人口密度比中国还高,达到619.05人/km²,为什么电商渗透率反而更低呢?

1. 日本人口结构不同

日本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2010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2.90%,而中国为8.20%。老年人对电商的接受度相对较低,因而电商渗透速度也较慢。

购物车里的电商时代:中国为何跑得更快?

同时,日本以单职工家庭为主,逛实体店成为家庭主妇们社交娱乐的主要方式。

2. 日本实体店发展强劲

  1. 实体店密度高根据日本官方2018年数据,日本的便利店数量在6万家左右,大约每2000人就有一家便利店。而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便利店数量是10.6万家,每1万3千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日本的便利店密度是中国的6.5倍。
  2. 实体店服务体验好日本百货店基本上都有代客泊车、取车、提行李、推婴儿车、为轮椅顾客启用专门电梯等配套服务,甚至允许带狗狗进入百货店,并提供专门用于宠物洗爪子的水池。
  3. 线下零售效率高日本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供应链得到有效精简,使得线下零售具备与线上同等的成本优势。另外,网购与实体店购物需要同等支付10%消费税,网购价格优势不明显。

所以在日本,电商发展不起来,正因为实体店的生机勃勃;在中国,电商势如破竹,也恰是因为建立了对实体店的成本优势。

三、电商发展的品类渗透

尽管中美日三国电商渗透速度不同,但电商渗透的品类还是有规律可循。

在电商早期,书籍和3C数码产品是撕开电商裂口的重点品类。1995年,美国的亚马逊成立,最早只经营网络书籍业务。1999年,中国的当当网上线,也是以售卖书籍为主;而京东则以3C数码产品起家。

书籍和3C数码产品在各国的电商化率都很高。2018年,美国的书籍及音像制品的电商化率为44.8%,3C数码为35.0%。日本的书籍及音像制品的电商化率为30.8%,3C数码为32.3%。中国的书籍电商化率为64.1%,3C数码产品电商化率则为42.9%。

购物车里的电商时代:中国为何跑得更快?

书籍和3C数码产品,品类标准化高,适于线上销售。相比于季节性强的服饰、易损耗的食品而言,书籍和3C数码产品对商品周转率、物流仓储条件要求都比较低。

不过,中国的服饰品类电商化率也很突出,达到37.2%。这得益于中国轻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供应链优势。

随着电商发展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品类开始在电商领域崛起。比如,高客单价的房地产、汽车汽配试图走向电商,保质期短、难储存的食品、饮料、生鲜加快电商化进程,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的购物体验。

写在最后:中国电商发展不算早,但渗透率比美国、日本都高。对比美国,中国人口密度大,快递效率高、成本更低,从而获得较大弹性的降价空间。对比日本,中国人口结构更年轻化,对电商接受度高;同时实体店的“先天不足”也给电商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会。

在电商发展的进程中,书籍及3C数码产品因其标准化而获得最早的渗透。而汽车汽配、食品饮料、生鲜等品类电商渗透率较低。不过,疫情让商品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的速度加快,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专栏作家#

Vinky,微信公众号:叁言梁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省广资深策划经理,关注互联网营销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