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投资小米,为什么选择雷军

0 评论 18343 浏览 0 收藏 21 分钟

当小米只有两三个人时,晨兴创投合伙人刘芹就已经决定要投它。在此之前,他曾成功投资了雷军参与的UC优视和欢聚时代(YY)。一个多月前,尹生为了福布斯中文版2013年的最赚钱移动互联公司调研报告,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他是迄今我所见的对小米模式乃至移动互联网认识最深刻的人之一。

采访的内容包括:小米诞生的背后逻辑和巧合,他所认识的雷军,小米接下来可能的风险,创业公司如何在大佬似乎仍占主导位置的移动互联网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下一个小米可能出现的地方。欢迎加我的微信公号(jia-zhi-xian)进行交流。

  为什么是小米

  福布斯中文版:纵观移动互联网领域,绝大部分创业者都将目光放在了软件和应用开发上,但至今鲜有规模收入者,而小米则将焦点放在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中的硬件环节(这显然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但这让它很快实现了收入的规模增长?当初为什么这么设计?

刘芹:互联网行业代表的是创新,用老的眼光看很多机会,本身就不是创新,互联网刚出来,很多人认为就是一个网页,今天大家认同互联网是一个产业,只又做软的才是互联网,但我们并不给自己太多框框;其次,从生意和业务讲,颠覆的用户体验,新的技术实现这种体验,新的商业模式,这是互联网创新的真正本质,至于软件还是硬件,倒不一定。

小米的产业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PC业的出现和繁荣,和半导体芯片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半导体发展和摩尔定律的生效,就不会有Wintel联盟,和PC几十年的发展。苹果代表的则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推手,非常像70年代乔布斯发明个人电脑。

我觉得乔布斯之所以能抓住苹果手机这个机会,还是和传感器在过去十年高速发展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这种多点触屏显示屏的发展,没有传感器的发展,没有专业芯片的高速发展,就不会有苹果手机这个东西出来。

我们不过顺应行业发展规律,比别人更加拥抱这个行业。也许以前很多人认为硬件这个行业可能已经到头了,那还是因为用老的思路去看待这个行业的变局。

我们看到的机会是,移动互联网是以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出现,我不太同意小米不是互联网公司。第一,大家对互联网公司的看法有些过时,其次,谁能带来好的用户体验就是好的产品。小米拥抱了行业的变化,带来了好的体验,和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生态系统。

苹果已经证明了新的格局的可行性,小米是比较早的意识到了这种新的机会,利用安卓这个开源的环境,第一个敢于用生态系统的方法,一上来就是操作系统,硬件公司的思路不会先做操作系统。

  福布斯中文:就是说,你也承认小米是借鉴了苹果模式的成功经验?很多人都曾试图学习苹果模式,但都失败了,至少不怎么成功,怎么解释?

刘芹:随着时间推移,大家会慢慢认识到小米的创新不是石头缝里出来的,而是顺应了行业趋势,走了一个提前量,不过比较幸运,没做多长时间,诺基亚就放弃了塞班,加速了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用户向苹果安卓迁移的速度,这个变局不是当时我们预计到的,说明了行业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传统的PC互联网做的都是“软的”,那是因为硬件相关的机会都在80年代被人抢占了,和中国公司没有太多关系。中国互联网公司找机会时,主流是做服务,内容相关的东西,但在移动上我们和美国最新的东西代差很小,不用等很久才能拥抱这个行业。

但纯粹的软的互联网公司很难把握这种机会,比如中国有单项做手机硬件不错的公司,有做APP不错的公司,但将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抓在一起的公司很少。小米目前非硬件的收入总量还不大,但成长性非常高,公司历史还很短,还在打终端的出货量。

小米公司真正的本质不在做硬件,而在做用户价值,用软硬兼施的方式来做用户体验,只要能不断提供一流的用户体验,保持创新力度,能不断给用户领先的用户体验,就能长期拥有这些用户,获得他们支持,就能通过向他们提供丰富应用和服务,这样它的收入来源就能变得很多元。

小米代表了移动互联网里面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在移动里面要做弯道超车的公司,如果继续用传统的打法,就不能和传统大公司竞争。既然这样做的门槛很高,而我们又已经跨过去,就能保持较高的壁垒。

  为什么是雷军

  福布斯中文版:你们很早就决定投资小米,依据的是什么?

刘芹:当时来讲难度非常高,我自己看来,雷军做互联网比做硬件有优势,当时我们敢投资的原因,这个团队真正强的不是经验,而是做创业公司的系统性的方法论,这样做什么事情都能成,这个方法论是和这个团队息息相关的:

第一,他们有很强的领导力,把各方面优秀的人才聚拢来,其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从错误中找到问题关键,有能力拿出这个行业里面最优秀的用户体验。雷军一直在找一个大事,他想创业我很早就知道,我等他创业这个事情等了很久,他只是在选时机和事情。这也符合我的理念:

首先寻找大机会,大格局,而不是小事,要大到足够吸引雷军投入进去。其次,用颠覆的方法做,不颠覆无法从小公司在巨头林立的环境里面跑出来,要够创新。第三,有成熟创业能力。最后,是这个事情可能的机会和风险点,我认为虽然风险大,但非常可行,而且他们创新点上很多路径很巧妙,这些凑到一起,我们投他们信心很强,当他们只有两三个人时,我就已经决定要投他们,这看起来有些疯狂。

  福布斯中文版:实际上不仅小米,你对雷军的很多项目都有参与,为什么?

刘芹:我跟他认识很多年了,他在金山做CEO时,我们是朋友,经常交流,他正式离开做天使投资后,理论上讲他做天使和很多基金都认识。但我们不是因为熟悉而投他,他和其他很多基金都有合作,我们合作多是因为投资理念上相互认同,一些案子上从认识到合作过程中,双方很互补,认同对方的价值,我们的理念,方法和配合上都很默契。

  福布斯中文版:互补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芹:前提是相互非常认同,看项目的风格相互认同,我们是机构投资者,他是个人天使投资,天然在公司里面的角色不同,共同的问题从不同角度验证,可以把一个问题讨论得更透彻。

其次,在一个公司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几个人合力,因为角度和位置不同,对看不清的问题有探讨,是降低了风险,帮助管理层面对不同阶段的挑战。我们能对公司做出帮忙和贡献,如发展方向上的,团队建设和增强上的,对发展中难处理的问题拿出建设性问题,融资,团队激励,发展的不同路径,人才引进,政府关系挑战,都全心全意帮助公司,这样就能将风险降低,成功概率提高。

  福布斯中文版:你认为和其他创业者相比,雷军有哪些特点?

刘芹:他是一个很优秀和成熟的创业者,有很强的反思能力,做小米的思路凝结了他过去二十年在IT互联网行业打拼的反思,一个人有反思能力,说明他有很强学习能力,够冷静,不会被一些表面的进展和成功所陶醉,不断在反思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更好,希望自己不断做得更优秀,不是说好就够了,be great,而非be good,我觉得这是优秀创业者里面很少的人才具备的。

所以他创建小米时,非常敬畏非常冷静,不认为自己和一般人比有很多优秀。其次他对以前二十年做公司的经历有非常多反思,很多人只关注他的结果,没有多少人关注他是如何做的,这里面我觉得看得出来用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凝结了非常长时间的思考,冷静又思考的人,是非常powerful的。

他的反思又不是瞎想,他会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我认为任何有方法论的人,做事情都会差不多。再说他40多岁了,一个这个年纪的人,会想得很通透,想方设法形成合力。他总是强调,交朋友,广结善缘,很多都是方法论,选一个巨大商业方向,用最优秀的人,用创新的方法,做一个用户要的东西,能够有能力形成联盟和合力,资本,团队,产业环境,用户等,形成合力,公司就会起来得非常快。

  小米可能的风险

  福布斯中文版:凡客也是他投资的公司,一度扩张太快,不过很快就开始了反思和调整,你认为这些反思也会成为小米知识的一部分吗?

刘芹:一个公司哪有不犯错的?公司的事情都是人做的,遇到进展不要盲目乐观,难就难在做减法,在成功中遇到的机会,更容易犯错,你觉得好像无所不能,但其实只能做一件事。减法是综合性艺术,综合性思考,我和雷军的理念是帮助公司做减法,我们很多理念相合,也是在这里,他在很多事情上很克制,只要基本能力在,不要头脑发热。

我们肯定会犯错,我认为小米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两次挑战,在过去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都处理得不错,很多外界都不知道,今天每发展一步,我不认为风险是减少了,相反都会增加风险,所以我不认为它是一家到了要成功的公司,它还是一家很年轻很年轻的公司,只有三年时间,三年多的公司你不能苛求它。还好这个团队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继续保持了当时的敬畏之心,只要这样我们就会有机会。

  福布斯中文版:关于小米,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刘芹:我没有所谓的最担心的,我只能说今天产业机会对小米而言是好的,我们找到了一条路子,核心是我们能不能持续提供最优的性价比和最好的用户体验,给最终用户,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这也是我们的风险所在。

如果这家公司丧失了能够持续不断给用户最好体验的能力,这家公司将风险巨大,只要它能抓住主要问题,无论用什么方法,能保持住自己的这种能力,最好的用户体验,就有机会,其他的风险,是层出不穷的,源源不断的,如果你总是担心这些问题,那你没法做事情了。

  大佬的盛宴

  福布斯中文版:我们即将推出的“最赚钱移动互联公司”初步调研统计结果显示,迄今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如果按营收计算,仍然是传统PC互联网公司占主导,这是暂时性的,还是趋势?(这次采访完成于8月份,当时福布斯中文版“最赚钱的移动互联公司”调研报告还没有正式发布,现在该报告已发布,详见福布斯中文网)

刘芹:第一,在现在的创业环境中,很多人认为没有什么机会,从整体上看,观察美国公司,曾经的巨头,现在还是扮演重要的角色,雅虎也好,谷歌也好,但也不妨碍Facebook这样的公司冒出来,虽然有冒出来又死掉的,比如Myspace。

美国已经很成熟,大的公司一定会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雅虎还在不断的并购,为自己的优势地位寻找工具,Linkedin,Twitter等新的公司在出来,但有更多的公司在死掉,在美国死掉的公司肯定比你我所能知道的公司多得多,只不过我们不关注而已。

我觉得在中国的情况是,以前的创业环境是一片荒地,很多公司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展起来,形成今天的巨头,今天如果出现新的机会,巨头比创业公司有更多的优势,有人才,有资金,而且和十年前最大的不同,是巨头对行业的理解非常深,十年前马化腾和马云创业时,很多人是不屑的。

今天的创业者面临的情况是,十年前他们面对的环境更恶劣,但他们竞争环境小得多,有钱有人的公司那时很多,但看不上互联网,今天有钱,有人,有认识的公司很多,而且非常激进,有创新的紧迫性,对小公司有压力。

  福布斯中文版:创业者应该如何应对?

刘芹:问题关键在于,很多小公司做事情创新度不够,守不住大公司进攻,比如过去几年奇虎,YY,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为什么冒出来了,因为第一不要高调,热点不见得是好机会,热点碰到的是红海,比较蓝海的才是小公司该考虑的,越是红海大公司很容易就占领。

对小米来说,硬件是蓝海,但当做起来之后,大家一窝蜂地都想去做,如果你的创新性不够,肯定守不住。小米找到了一条路径,是大公司走起来不舒服的地方。

我的建议是,找方向时不要找大家都看好的所谓的热点,大家都想做,都很容易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面临的竞争层次非常丰富,在红海创业成功概率要打很大折扣,要找没有那么多人关注的地方。其次,创新度要足够,如果不够,抱怨大公司进攻是没有意义的,竞争是不相信眼泪的,优秀公司成长起来是靠一层一层筛选出来的,只有最优秀的公司才能剩下来,这是合理的。

  下一个小米

  福布斯中文版:你认为移动互联网还有出现像小米一样的机会吗?

刘芹:回到移动互联网环境,我认为发展才刚刚开始,最近这一波都在找入口和平台,大公司都在找,入口和平台容易被大公司发现,如果创新度够,还是有机会的,如果平庸的,试一把,那是投机,很难,移动格局还没有定性,还可能发生很多变化,我不好讲还有什么机会。

再过两三年,还会出现小米这样的机会,就像互联网,1.0大家都认为没有机会了,等到2.0出来后,又出现了很多机会,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还远远没有定性,所以这里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比如UC走的是浏览器,2007年都不看好的模式。

要成为入口,用户量必须过亿,今天还有很多小的APP,最大挑战在于,很难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要成为入口,就要有支配性地位,必须有能力产生对其他人的连接关系和合作关系。

一般的APP太窄了,在APP里面的机会存在于要么做一个垂直型的,但还是要求它本身是很大的一个市场,就像1999年我们投资携程时,虽然从互联网上看它不是一个大网站,但它作为旅游垂直切入市场本身够大,APP很多都不会有太大商业价值,必须垂直本身够大,也许还会有一些商机,但从互联网特征上讲,无线还处于早期1.0阶段,2.0什么时候会来,没有一个两三年,大公司出不来。

  福布斯中文版:当传统行业都全面开始互联网化和移动化时,可能大机会才来?

刘芹:是的,移动最新的技术也在冒头,还没有主流化,这需要三年五年的过程。其实互联网是个很开放的系统,苹果封闭,安卓又开放,但还很不完善。回到PC时代,以前的浏览器是很弱的,玩游戏得游戏客户端,看视频得装播放器客户端,后来浏览器既能玩游戏,又能看视频,技术是在不断进化的。

Facebook为什么会起来,是跟很多底层的互联网技术协议的发展是有关系的,很多人只看到后面发生的。移动本身还在发生变化,今天还是APP格局,未来还会变化。传统行业以前对PC互联网很陌生的,今天多多少少都在考虑利用移动互联网做事情,投资的机会和创业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但是简单的没有深度的创业,我觉得非常难守住自己的位置。

VIA:尹生TMT价值观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