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网恋,会更香吗?

5 评论 8414 浏览 5 收藏 21 分钟

编辑导读:催婚,是悬在每个单身青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与其让父母给自己安排相亲对象,不如先发制人,自己想办法脱单。而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Z世代,网恋不是什么新鲜事。相较于传统相亲方式,网络社区中的相亲更像是一场在字节和源代码中展开的浪漫冒险。

聊了十分钟后,陈敏慧想用“最熟悉的陌生人”形容坐在她对面的男生。

这个男生是她在一个专门关注东欧电影的“小众公众号”认识的。两人从互加微信到线下见面,可谓“一见如故”。

2021年3月,在一篇介绍一位波兰导演的文章中,一则留言吸引了陈敏慧的注意。“《灰烬与钻石》里的画框式构图,展现的是瓦伊达对波兰民族想象共同体的认知。”在点评该导演的一部电影时,有人留言。

同样热爱电影的陈敏慧, 试着在留言下回复,两个人开始“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

从电影聊到生活,陈敏慧发现这位博学的同好正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读研。二人年龄相仿,且兴趣爱好相近。3月底的一个周末,选择“奔现”的二人相聚于一家中餐厅。饭后,他们确定了情侣关系。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接近1亿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通过互联网找到“另一半”,陈敏慧们的“爱情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据《财经》E法了解,不少网络社区和论坛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恋爱聚集地”,有人在基金评论区找到了对象,有人在知识问答板块找到了真爱,还有人在篮球论坛找到了另一半……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在网上找对象?互联网如何改变了年轻人择偶的途径和模式?

01 来一场浪漫的冒险?

向别人介绍自己女朋友时,陆振飞的开头不同寻常:“我们是在基金评论区认识的。”

2020年底席卷全民的基金热潮中,这位在上海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硕士研究生“不甘寂寞”,通过支付宝买入三只基金。

由于是刚入行的“小白”,他每天都选择去三只基金的评论区查看别人的分析评价,“学点经验”。

评论区里,往往有新老基民对大盘和行业走势提出自己的观点。

“那一段时间基金涨幅很好,评论区的基民们聊天兴致也很高。”陆振飞回忆。

在一个基金涨幅不错的晚上,陆振飞看到一则留言:“坐标上海,94年,如果明天收益过一个点,就发信息把自己送出去。”留言头像,是陆振飞喜欢的漫威明星“冬兵”。

不想第二天市场大幅下跌,基民们一片哀嚎。陆振飞给这位基民留言:“同上海,93年男。收益没到,就不送自己了吗?”

很快他收到回应:“送不送要看心情了。想参考下你的建仓策略。”

两人开始在评论区聊天。在把自己的建仓组合发出后,陆振飞补了一句:“你也喜欢‘冬兵’?”

“九头蛇第一男模(部分‘漫威’影迷对‘冬兵’的称谓)是吹的?”对方回应,并加了他的支付宝好友。

陆振飞和这位女生在那轮基金下跌周期中“一共赔了5万多元”。但两人都觉得,自己收获很大——两人于今年3月确立恋爱关系。

多位基民对《财经》E法表示,基金评论区的“相亲”实际上有自身门槛和基础:购买基金,本身就说明具备一定投资理财意识和财力积蓄,“对年轻人而言,也说明学历一般不会太低,不然不可能操作基金。”如此筛出的对象,“比父母介绍的更靠谱。”

近年来,很多网络社区都出现大量以相亲交友为目的的帖子。

“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在我们论坛发交友贴的人越来越多。”一位运动类大型社区的运营负责人告诉《财经》E法,“尤其是2020年疫情开始,很多不能出门社交的年轻人选择在论坛发交友贴,已经形成一股风潮。”

经过慎重考虑,这位运营负责人决定在论坛开设“相亲”板块:“即使此前我们已有了‘情感区’板块,但定位人群毕竟不同——情感区主要是供用户讨论恋爱交往中的心得,和纯粹的相亲仍有不同。相亲的帖子,已经多到足够开一个区的地步了。”

常年混迹于各大网络社区的29岁白领杜若琪表示,不少青年从豆瓣和知乎寻找对象。

由于豆瓣和知乎的网站定位不同,相亲者们的具体求偶形式亦有差别。在杜若琪看来,豆瓣上的相亲贴往往长篇大论,动辄上千字,“大家写的都很用心”,强调个人兴趣爱好和“soulmate(灵魂伴侣)”;而知乎相亲则更“随性”,往往通过回答问题展现高水准,吸引围观者注意,进而“私聊”取得联系。

从形式上看,互联网的相亲贴与传统的线下相亲似无太大区别,但在杜若琪看来,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父母看啥条件,我们看的其实也一样。”杜若琪称,“但不同的是,两代人的具体标准有区别。而且,网上发帖属于自主行为——我找的,一定是我想见的人,而非父母想见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浩表示,相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其特定环境适应性,“尤其是在发展变化缓慢、社会成员流动性小,社会网络关系稳定的社群环境中更是如此”。

而在变迁快速的宏观社会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权重调整和改变也会明显而强烈。年轻人通常会更易接受所谓新观念,因他们处于认知尚未闭合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期,而这些最终都会反映在各种心理观念的代际差异上。

另一方面,互联网相亲意味着能够同时与多位异性展开了解。这对身处快节奏生活的当代年轻人而言意义重大。

前述体育社区运营负责人告诉《财经》E法,由于自身定位为足、篮球网络社区,“吸引的用户80%左右都是16岁-25岁的男性”,恋爱交友的需求也随之衍生。而随着“相亲”板块的建立,适龄女青年也开始有目的的进入该社区发帖求偶,“尤其是我们论坛主打的运动、阳光的体育气质,是很符合部分女生的择偶需求的。”

这位运营负责人表示,自2018年设立情感类社区以来,该论坛的流量增速增加了10%以上。虽不排除其他因素影响,但交友无疑是引流的重要一极,“尤其是注册性别为女性的用户更是增加了近一半。”

某大型互联网社区电影分论坛负责人“辉夜姬”告诉《财经》E法,虽然该社区有专门的相亲交友版块和大大小小的“组”,但自201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同好在互联网找寻对象,“那一年,我们板块留言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征友贴。”

一开始,几位运营的应对办法是删帖,“这里是电影社区,婚恋交友请移步交友板块。”

但很快,大家发现这样不是办法:“混社区的大多是年轻人,交友是自然需求,完全压制反而不利于社区发展。”在征求运营总负责人的意见后,“辉夜姬”和同事们开始默许类似行为。

总体而言,相较于那些传统相亲网站,网络社区里的相亲更像是一场在字节和源代码中展开的浪漫冒险:双方基于共同或类似的兴趣爱好在特定网络社区相识,然后在特定“文化圈”或“对话模式”中了解彼此,看似大大节约时间成本,但另一方面,信源的缺乏和难以抑制的虚拟感往往笼罩着参与者。

02 网络相亲靠谱吗?

值得注意的是,非专业交友社区向“相亲”的蜕变,被一些人认为是对交友类应用的一场“反动”。

“原因在于,大家开始对类似应用失去信任。”杜若琪表示,“虽然用的人还是有很多,但‘差评度’也在上升。”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相亲类公众号和应用存在一个共同逻辑:作为目的性极强的平台,以推送各类相亲人士个人信息为运营基底的它们,自然要面临对所涉信息真实性及交友质量的质疑。

“网络相亲的一大劣势在于,缺乏父母和中间人的把关,让它们看起来没那么‘靠谱’。”在上海的一位汽车工程师门擎伟表示。

结合自身和周围朋友经验,门擎伟把通过“专业”公号及应用交友的人群分为“真相亲”和“真约”两类。前者以结婚为目的,后者则更多满足结识异性的“身体或物质需求”。

2020年9月,门擎伟通过某相亲公众号认识了一位自称在上海陆家嘴某大型公募基金工作的女生。“我和她都是1992年出生,根据推送,她毕业于复旦,家庭情况和我差不多,长相正是我喜欢的类型。”

线下见面后,心动不已的门擎伟很快发动“进攻”。这位女生要求给其定情信物,“我不看重价格,关键是心意。”

苦思冥想后,门擎伟买了一块iWatch送过去。不成想,女生“脸马上拉得老长,对我态度明显变了。”

意识到“问题”,门擎伟又托人拿了块价值约2万元左右的手表送过去,“不算最好的,但做定情礼物总够,好在她也满意了。”

但在随后的相处中,门擎伟无意中发现,这位自称拥有5年公募经验的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竟然对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学名词一无所知:“‘外部性’这种词她都不知道啥意思,我表达疑惑后,她直接变脸,说我不信任她。”

一次偶然的机会,门擎伟认识了另一位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按那位女生的表述,他们应该是同年校友,一个专业”,但这位硕士表示“从未听说过此人。”

在门擎伟的质问下,女生愤而离去,“带走了我送的手表,直接把我拉黑”;而相亲公号运营方则回应门称,对这位女生进行学历等资质审核的人已经离职,“责任人找不到了。”

门擎伟总结称,类似相亲类应用的审核机制存在严重问题,也很难让人信服,“现在我宁愿选择父母介绍的对象。”

更荒唐的是,在相亲公号上甚至连照片这样的信息都难以保证真实。

杜若琪记得,自己曾在一个主打上海周边交友的公众号看到一位男生的推送,“各方面条件很好,简直可以‘秒杀’普通人。”

但在随文配的照片里,杜若琪发现问题:“这人的照片,用的是著名B站UP主‘老番茄’发布的一张毕业照”。

好奇心驱使,杜若琪联系公号运营者和这位男生取得联系。果然,没有聊几天,该男生便要杜若琪“穿得暴露点开视频”。

“你是不是‘老番茄’本人啊?”杜若琪问。十多分钟沉默后,对方表示不是,在杜若琪的一再追问下,男生表示“照片用错了”,并将其拉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交友应用运营人士告诉《财经》E法,业内多数APP都是人工“肉眼”审核相亲者资质。具体审核过程十分简单:申请人将自身学历、工作、房产、收入等信息自行准备,“格式一般没有要求。”即使有的应用要求收入证明盖单位公章、工作单位用工牌证明等,“也都很好伪造。”

对交友应用而言,如何控制自身用户的质量也是“老大难”。

家住苏州的外企职员陈煜健记得,自己在使用一款名为“Falo”的交友应用时,刚刚登录就有人过来“打招呼”。

“第一句话就是问我,要不要裸聊。”

陈煜健表示拒绝。随后几天,所有主动加他的用户都提出“是否裸聊”、“是否看‘荤’直播”或“是否看激情小电影”等问题。

“很黄很暴力。”陈煜健总结。

《财经》E法登陆“Falo”,注册账号后数小时即陆续有人发来消息,内容大同小异,均称自己是“介绍全国各地妹子跟你‘炮’或‘裸聊’的,还表示“微信不方便聊这些,严打”,要求QQ“详谈”。

《财经》E法注册“Falo”后,很快接收到数条类似信息。

03 会有算法择偶吗?

尽管互联网相亲存在种种“套路”,但其对传统择偶模式的改变无疑已成为一个真命题。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于志强对《财经》E法表示,互联网相亲对当代年轻人而言有以下三点优势:虚拟化、陌生化的互联网平台,给了人们更加自主地选择空间;多元的互联网信息,更加容易满足个性化的匹配,增加了相亲匹配成功可能性;成本较低、简单方便。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田芊对《财经》表示,互联网相亲虽未必改变青年三观、性格和人格等交往中的顶层逻辑,但一定会改变交往接触的方式和渠道。

田芊认为,在传统的相亲过程中,很难抛开外部条件直接去聊类似深入的话题,而互联网则给了人们一种可能,更加高效地处理情感择偶问题,“可以先看性格上是不是匹配、是不是有共同话题、聊得来,然后再去考察外在条件。”

“现在我们打开微信、小红书或抖音,推给我的永远是我最近比较关心的那些话题。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都被打上了标签。”田芊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全面应用,人们有可能更高效地找到另一半。大数据总有一天“会比我们自己还了解自己”,用算法进行择偶的模式迟早会实现,因而年轻一代的择偶方式将从渠道和途径上发生深远转变。

“甚至不限于婚恋,包括合作伙伴、朋友和客户等,都会更加高效,这是互联网给予我们一个非常大的福利。”田芊总结。

轻触按键,年轻人在数据和代码构成的世界中寻求精神慰藉。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王燕也认为,互联网可以改变青年择偶的途径和模式,但从根本而言,青年的择偶偏好和择偶标准仍相对稳定,“心理学领域的跨文化研究到目前为止都基本支持这一规律。”

王燕指出,此前,青年人会更加期待与每一个相亲对象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对家庭的投入也会更多。但在互联网时代,寻找对象的渠道相对多元,现在的青年群体会更多出现短期择偶的行为模式,一夜情、婚外情等行为在社会上有更大的市场,也会在青年群体中会得到更高程度认同。这也属互联网“快餐”时代对婚恋行为的影响和改变。

在于志强看来,互联网时代对青年价值观、亲密关系的实践形态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互联网为青年的社交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尤其是为陌生人之间的交流提供简单快捷的途径,让现代社会个体间交流频率和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弥合了传统社会因为地域距离而带来的沟通障碍;其次,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对中国人亲密关系的主流想象。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中国青年价值观及婚姻家庭亲密关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比如当代中国非婚性行为的蔓延就和互联网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而这也又会直接影响到青年对恋爱、择偶、婚姻、生活的多元态度。

“期待稳定,又渴望动荡;循规蹈矩,又在寻求脱身之法。”杜若琪表示,她有时候想一个人跑到大街上对人群喊一声“求对象”,但又怕被人拍下来发到网上造成“社死”。

“所以,晚上回家还是要去发帖相亲,老老实实接受大数据挑选。”她总结。

 

作者:《财经》E法 刘畅,编辑:朱弢,微信公众号:财经E法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kiQAuWxiFBlCYSCpzhznkg

本文由 @财经E法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什么是法喜寺?位于杭州灵隐寺南,该寺建于10世纪,距今已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

    来自广东 回复
  2. 什么寺庙求姻缘都不如里屋昊寺来得方便直接

    来自陕西 回复
  3. 哇·我来找对象了

    来自上海 回复
  4. 在评论区也能找对象?

    回复
    1. 法喜寺可能更靠谱~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