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成年人在新媒体上追起了奥特曼?

0 评论 5979 浏览 1 收藏 14 分钟

编辑导读:摧毁一个男生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告诉他,这世界上是没有奥特曼的。这段时间,奥特曼作为童年回忆在如今再次火爆了起来,社交平台上关于它的话题越来越多。为什么越来越多成年人在新媒体上追起了奥特曼?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奥特曼(Ultraman)这个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媒介形象,早年以光之巨人身份拯救地球的故事流行于荧屏内外。时光荏苒,一过就是50多年,不知不觉中,当年那些梦想变身为奥特曼的男孩女孩们一批又一批地长大,而奥特曼IP却历久弥新。

特别是最近一年以来,微信里广泛流通的搞笑表情包、微博豆瓣知乎上时不时冒出的奥特曼话题、短视频中的各种二创和剪辑视频……“宇宙顶流”奥特曼告别了光碟,在新的媒介上“活”得风生水起,连流媒体巨头网飞也在制作新的CG奥特曼电影。

结合一段时间以来奥特曼在新媒体上的走红,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大家一起探索,这一古早的媒介符号为什么对成年人越来越有吸引力。

一、新媒体里到处都是奥特曼

悬疑作家东野圭吾曾在自传《我的晃荡的青春》里提到自己对于赛文奥特曼的喜爱:“拍成动画片、出现在广告里、被《记忆中的英雄》这个节目报道的,全是奥特曼。最近甚至还拍了部名为《成为奥特曼的男人》的电视剧。”

从1966年开始,已经有50多个不同名字、不同类型的奥特曼接连诞生,到今天,他们的故事早已不再局限于影视剧集中。

50多年来奥特曼IP下诞生了诸多经典。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例如在国内一些综艺里,奥特曼就总会被人有意无意地cue到。

湖南卫视播出的综艺《向往的生活》中,彭昱畅、张艺兴、张子枫等人在乡间路上热闹地讨论奥特曼,在“向往的图书馆”里,奥特曼的突然出现让在图书馆的孩子们欢欣雀跃,彭昱畅挤在后面蹭合影的话题登上热搜。

图片来源:微博@向往的生活

在另一档脱口秀节目《听姐说》中,李雪琴“自曝”了曾影响她一生的男人——奥特曼:“我一整个暑假就在看奥特曼,我也不写作业,我就等奥特曼来。但开学的时候,果然我就挨揍了。这个时候我就发现,人类虽然打不过怪兽,但打我,绰绰有余。”故事好笑又心酸,却也真实地描绘出我们守在电视机前看奥特曼的童年。

图片来源:微博@我是李雪琴啊

在综艺节目之外,奥特曼如今也成为爆款短视频的灵感和素材来源。短视频平台粉丝超过1000万的“古呀老师”,特色是模仿奥特曼变身,他的视频里,特效酷炫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表演出来的那种坚定的信念感,让人分分钟在尴尬中快乐入戏;B站上也有一些或赞美或吐槽剧集的UP主,如九冢嵬、诸星,以当代视角不断为网友解读着关于奥特曼的故事。

图片来源:快手@古呀老师

还有以各类表情包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形象,如:正在打麻将的奥特曼、穿越到《还珠格格》里的奥特曼、萌萌哒的奥特曼……而流通于赛博世界的“你相信光么”等流行语,也成了网友们日常对话使用的段子。

活在表情包里的奥特曼。图片来源:微信

二、奥特曼怎么火到了成年人的媒介世界?

1. 奥特曼媒介形象的变化

网上流传着一句经典的吐槽:你的男朋友不一定分得清口红色号,但一定能随口说出几个奥特曼的名字。这句评论展现了自奥特曼IP走红以来男性对于这个形象的喜爱,而对于奥特曼的讨论权似乎也一度被男性“垄断”,与之对应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奥特曼主要流行于男性群体里,较少被女性关心。

但在今天的网络上,奥特曼的媒介形象逐渐出现变化,不再是彻彻底底的拯救世界剧本和超级英雄姿态了,其被各种二次创作赋予了轻松、搞怪和反差萌的属性。例如前文中所例举的那些媒介内容。

属性的变化降低了女性讨论的门槛,也吸引了一些女性主动关注。例如微博上高达2.4亿阅读量的“别给男生发奥特曼表情包”的话题,其中许多内容就来自女性网友。而诸如“不能对男生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奥特曼”等,其实也纳入了女性视角,女性获得更高的参与感,帮助了奥特曼整体的破圈。

豆瓣哈组“不要给男生发任何奥特曼表情包”话题下留言。图片来源:豆瓣

除此之外,以“边缘性”颠覆“中心性”、以“平面性”取代“深刻性”、以“多元叙事”取代“一元叙事”[1]的后现代文化也开始颠覆奥特曼为男性定制的“超级英雄梦”,转而使之成为全民生产素材。

2. 新媒体对成年人流行文化的影响

奥特曼在成年人世界的火爆,也离不开视频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影响。

如今人们每天花费大量闲余时间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和社交平台上,这些场景正好也是奥特曼二创内容的“大本营”。不少原本对奥特曼并不感兴趣的网友,可能因为一次手滑、一次好奇,点进了相关的视频内容里,或是在社交媒体反复的推送和讨论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渐渐产生了对于奥特曼的兴趣。

这些新媒体也赋予了人们一项新的能力——一集奥特曼也不需要看,就可以充分了解各种奥特曼的形象和故事,参与到现实和网络里的讨论当中去,这进一步扩大了潜在的受众基础。

3. 饭圈式追捧的创新玩法

在东野圭吾的自传里,还曾提到一个有趣又感伤的故事:赛文奥特曼后来不再以单独的身份出现在剧集里,而和其他一些奥特曼结成团队,例如与泰罗奥特曼等以“奥特六兄弟”的组合反复亮相。

不止东野圭吾发现了这点,如今许多网友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且积极地开始“造星计划”,打算让这些“奥特X兄弟”成团出道,奥特曼爱豆化成为了新一届网友的新鲜玩法。如豆瓣上的“奥特曼人间体颜值投票楼”,以及一些营销活动中为奥特曼打榜的行为,粉丝文化为这个老IP注入了新的灵魂。

此外,以往在奥特曼剧集中被忽视的女奥特曼也被发掘出来,与男奥特曼的某些细微互动被网友们捕捉,为磕CP创造了条件。“万物皆可磕”的逻辑在奥特曼身上也得到印证。

只不过,众多以粉丝心态重塑的奥特曼及其故事,其实并非一些原生奥特曼迷心中所想。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偶尔会看见真爱粉对于奥特曼饭圈化的批驳,对于被消费主义包装的奥特曼形象,不同类型的粉丝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认知差异。

4. 奥特曼之于成年人的独特意义

在今年5月发起的一项“你为什么相信奥特曼”的微博投票中,有大约43%的人选择了“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的选项。如今,依靠卡牌、模型寄托怀旧情绪的前网络时代已悄然落幕,新兴传媒正摆好货摊,面向所有人“出售”童年。

如今,媒介已高度嵌入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凭借着电子记忆和社交媒体上的交往互动,成年人重新组织自己对于奥特曼的理解与记忆。

这其中既有新的叙事需求,例如结合成年人的所见所闻来解读奥特曼,借此表达更严肃的思考。

不同的人钟意不同的奥特曼故事。图片来源:豆瓣网友

也有旧的情怀寄托,例如追忆童年时光。于是有人说,变成光的故事是特意为每个成年人书写的,就像现在很多人喜欢回顾一些老电视剧一样。

三、解构和魔改下,符号价值持续扩大

成年人世界的奥特曼热潮并不是最近才兴起的。去年开始,就有许多恶搞奥特曼的视频陆续出现并流传甚广:几个“绿头鱼”把“奥特曼”按在地上暴打;带货主播在直播间宣布要卖野生奥特曼;大人用这些奥特曼出糗的短视频逗弄小孩,并记录下他们的表情,又发布到网络上。

图片来源:微视

土味视频改造解构着奥特曼的媒介形象,各式传达“卑微”含义的表情包消弭了原有奥特曼勇敢正义的深刻内涵,萌化则使超级英雄变为普通大众。这些不仅是后现代文化的鲜活展现,某种程度也暗合了梅罗维茨“电子媒介使不同情境融合”的论断。

在互联网盛行的解构话语体系下,被审丑的奥特曼形象开始于不同代际人群之间坍塌,有人津津乐道这场狂欢,也有人表示出对于童年记忆被“魔改”的遗憾。[2]

而仅仅依靠成年人的解构还不够,这一形象的持续流行,终究离不开儿童的持续需要,离不开成年人与儿童的共同塑造。

例如,今年5月,一名11岁的南阳小孩因脸部烧伤、带着奥特曼面具帮奶奶卖樱桃的视频得到了诸多关注,事件报道不久后,有公益人士特地扮成奥特曼为小男孩带来美好的祝福。在网络上,也经常刷到家长们穿着奥特曼衣服接孩子放学的情形。

所以,越来越多成年人爱上了在新媒体上消费奥特曼的内容,吸引他们的大概率不是那些保护地球和平的奥特曼,而是这个特殊媒介符号在当下持续衍生出的新的价值意义吧。

参考文献:

[1]杨萍.赋权、审丑与后现代:互联网土味文化之解读与反思.中国青年研究.2019,(03):24-28

[2]陈亚威.底层表演与审丑狂欢:土味文化的青年亚文化透视[J].东南传播.2019,(04):75-77

 

作者:郭雪梅;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