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其实没有什么困难,只有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和企业家的使命就是要在资源不足的情况,还能把事情漂亮的完成。
公司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让人困惑,让人纠结,让人焦虑。“企业内其实没有什么困难,只有待解决的问题”,事情在那里,总要去解决。个人认为,困难也就两方面:一个是人,另一个就是资源配置。
来自人:
1.计划执行
事情的一开始总是伴随着计划,需要有一个思路去怎么解决一个问题。但是有的人不习惯于计划,一贯的方式总是想到哪儿做哪儿,而且不管团队其他人的进度和配合,这样往往变得低效。
那么计划有什么好处呢?并不是说计划就一定要写出一个项目计划表来,各方确认签字,弄的好像签生死状一样。项目计划表只是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的产物,并不能代表照着做就能避免所有的坑,当然文档的迭代也是很重要的。
计划是要先想好整个事情的执行步骤,顺水推舟。计划是让整个团队成员明白目标和达成方式,让大家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对于企业来说,有短期的规划和长期的规划。对于个人来说,有具体实现某项功能设计的计划,有成长学习计划,有职业发展规划。
企业没有长期计划,可能不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没有凝聚力,没有短期计划,可能不能够良好的指导员工的工作。一个人没有做事的计划,只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去试错,运气好,可能得到好的结果,运气不好,只能再次尝试。
计划不是说一形成就不能变动,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环境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句话有没有看吐了?)。计划产生变动时,首先要告知团队各成员,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然后评估变动带来的影响,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如何处理,是改需求,还是改方案,还是该放弃的放弃。
2.轻重缓急
事情不会一件做完才来下一件,总是在你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降临到了你头上,永远都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啥事来了就做啥事,之前的就不管了,一定会出大问题,所以做事一定要分轻重缓急。
人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优先的,一天就24个小时,按道理说正常上班就8小时,能干的又能有多少?遇上那种不分事情优先级的同事也是蛮无奈的,总觉得不在一个频道上工作,要么是没有默契,要么就是理念不同步吧。真正能遇到合拍的同事、领导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3.沟通交流
这一大块往往是出毛病最多的。每个人的三观,文化环境,受的教育不一样,沟通起来对话语的理解就不一样。可能有些人表达直白,在别人看来是尖锐不容易相处,有些人比较委婉,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在打太极不愿意负责人。这一点能在实际工作协同中,慢慢磨合,日子久了,大家彼此熟悉,也就能够清楚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在《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书中作者指出:讨论问题时,一定是就某一论点双方意见不统一,才能形成讨论。这里特别强调某一论点,是因为在很多会议和讨论中,并没有核心论点,就是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往往是信息的不对称或滞后,造成团队损失。遇见过的,有团队成员认为项目变动较小,认为对整体影响不大而不通知的;有的成员是对自己自身实力非常自信,自认为能摆平事情而不通知的;有的领导成员是对下属不够透明,导致团队成员没有方向等等,都可能造成项目失败或其他损失。
不可能每个公司都不犯错误,但是有一个宗旨是对事不对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要解决的问题上,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员,也需要彼此鼓励、喝彩,毕竟人类还是一个“群居动物”,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由一定追求的。并不是说溜须拍马,是真心还是假意,大家都感受得到。
4.责任划分
大部分人都觉得是啥岗位就干啥活呗,也不想大包大揽,谁不想清闲一些呢。再说了分活这种事情也是领导们该考虑的,一般人哪需要想那么多。确实,一般活分下来,自己做好自己那份工作就够了,也存在领导对下属能力不够了解,导致分配任务时职责和能力不匹配的情况。
一般来说招聘的时候会按照岗位要求招对应的人才。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变动等因素,会发生工作内容的变化,这也是很正常的,就会发生能力和工作职责不匹配的情况。
工作内容超出能力范围时,就得逼迫着自己去学习,并学以致用,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这也是对自己能力提升的一次机会。如果做得出彩,还会得到领导的赏识,这也是在职场晋级一个重要的途径。如果新工作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你的能力范围的话,还是要正确审视自己,与领导及时沟通获取支援或者放弃。
作为产品经理来说,其实没有明确的工作边界,就算招聘时岗位要求上写的明白,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推动产品发展是没有任何偷懒理由的。运营、文案、客服的活该做也得做。同理,其他岗位是否都一样?虽然这有悖于公司定的规章制度,也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但是有利于团队、自身以及公司发展。我相信在做好风控的情况下,是能够得到领导认同的。
5.经验总结
在一个职位或一个公司呆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会有一些东西沉淀下来,不管是对行业的理解,对公司业务的理解,对职业专业的理解,都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或者心得。之前自己踩过的坑,填过的坑都变成了宝贵的经验。
很多前辈,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和行业内更多的人交流学习,同时也帮助了小白们成长。也有的前辈把自己的一身本事封存起来,不愿外传。是怕后生可畏抢了自己的饭碗?还是除非筋骨奇特,要不学也学不会?不得而知。
对于企业来说,经验的沉淀可以帮助新陈代谢,让后来的新人站在前人巨人的肩膀上,避免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如果是非常成熟的经验的话,可以提炼成具体的工作工具,例如:excel表格、word文档、使用SAAS服务等。如果是技术型企业,自己开发成定制化的软件会更加方便。
现在已经有很多商业公司专门针对企业内部的工作,形成了通用的或可定制化的软件解决方案了,例如:用友、金蝶、管家婆、钉钉、tower等等产品。企业越发展成熟,对这些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要求更高,工作规范也就避免了一些低级失误的发生。
形成经验或者工具沉淀下来的工作数据之后,也能为以后优化工作流程,分析企业运营效率打下基础。数据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来自资源配置:
从一开始创业,企业就总是面临资源不足的情况,就从来没有资源够了的时候。资源不够,就需要合理的分配资源,不论是时间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计算力资源等等。
部门之间总是会因为公司给的资源不公平产生矛盾,员工之前也会因为领导给的支持不一样产生情绪。其实资源配置并不是要做到绝对的公平才合理,是要效率最大化,ROI最高才合理。
企业和企业家的使命就是要在资源不足的情况,还能把事情漂亮的完成。
本文由 @有个pm叫w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