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1 评论 4066 浏览 3 收藏 20 分钟

编辑导语:聊天截图已经成为了当下大型吃瓜事件中的某种标配,许多或真或假的聊天截图爆料成为外界了解事件内情的信息渠道之一。而在聊天截图走向更广阔的传播空间的过程中,个人的社交体验也许会潜在地受到影响。本文作者就当下聊天截图的相关传播现象做了解读,不妨来看一下。

近一段时间,接连有公众人物陷入丑闻或囧闻,而在其中发挥了强大“杀伤力”的,是当事人在社交媒体公开的聊天截图。

从很久以前开始,不论是在私人小圈子,还是在公共社交网络空间中,聊天截图就是常见的传播形式,满足了人们保存、分享、展演等不同需要。

近年以来,社交网络中频发的大型吃瓜事件中,聊天截图更多是当事人引爆话题并用以自辩自证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吃瓜群众观察和讨论事件的典型素材。

不过,此类信息高频的出现,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聊天截图对个体社交、公共讨论的影响和其中的隐私边界问题。因此,从越发常见的公开聊天截图的现象出发,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聚焦以下3个问题:

聊天截图具体有哪些传播表现?展示了怎样的传播特点?公开聊天截图行为的泛滥,又可能如何影响我们的网络生活?

一、私密的聊天截图如何走进网络广场

移动端屏幕的普及和发展,让截图成为高效便捷的功能。只需要按下特定快捷键,进行指定简单操作,就可以把屏幕上的内容截取保存为图片。

截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满足我们的多种需要。其中,社交媒体里的聊天记录截图成为最常见的一类承载媒介,出现在公开的网络空间,指向不同的场景,产生不同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娱乐和生活向的聊天记录。现在随手刷一刷你的手机,登录微博、豆瓣、知乎等平台,都不难找到聊天图片。这可能是个人在一定社交范围内(好友圈、粉丝可见等)的展示,也可能是更开放空间中,特定帖子和话题下的分享。

我们熟悉的不少网络搞笑段子、投稿博主的内容,大多也来自博主与投稿人之间的聊天记录截图,这种娱乐段子式的分享甚至成为集体共建的网络文化。在这类场景中,聊天记录的内容大多有趣轻松,不涉及过多隐私的表达,截图也更多承载分享和保存的期待。这种情况下,矛盾更多可能发生在是否经过对话另一方允许后才公开截图上面,是社交礼仪层面的问题。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岳云鹏经常在微博上发布和助理互怼的搞笑截图。图片来源:微博@岳云鹏

除了日常化的表达,在特殊事件中,对话截图也可能作为重要的信息迅速传播,而这种信息常常真假混杂。

大型公共事件发生时,承载了一定信息量的截图放到公开网络中,很轻易激起层层涟漪。最典型的便是疫情期间,社交网络中各类疫情相关聊天截图的疯狂流传,也是不少谣言的源头。今年7月下旬的一轮疫情中,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的统计样本,网上的大量谣言中,聊天截图和“随手拍”短视频是涉疫谣言的主要源头。[1]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南京疫情期间出现的网络谣言也大多是以聊天截图形式在传播。图片来源:微博@荔枝新闻

这类场景中,截图可能是聊天群里面的“小道消息”,可能是医院、社区、家庭的求助,内容大多是牵动着个体和社会情绪的文本。

在这里,截图承载了更复杂的需求,可能是分享互助,记忆存储,瞬时宣泄,又或是其他利益驱动。在更广泛的传播事件中,截图内容的真实性、复杂性也成为了搅动舆论场的关键因素。

很多时候,聊天记录截图慢慢成为某件事情发生的佐证,而当事人放出的截图,则指向不同的走向。在江歌案中,刘鑫和江歌妈妈放出的截图,是同一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切片。在一些争议事件中,当事人以聊天记录截图作为“证据”而各执一词的现象也不少见。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江歌妈妈和刘鑫发布的聊天截图内容指向不同。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今年以来,聊天记录截图更是频频出现在以明星为当事人的纠纷事件中。在这类场景里,截图可以是事件发酵的源头,可以是吃瓜群众口中的“实锤”,也可以是网络狂欢讨论的素材。

到这里,截图则更多成为当事人爆料和为自己争取话语权的“证据”。而由于事件私人性和公共性的不同,其引发的舆论反响也各不相同。不过,当截图自证渐成习惯,矛盾很可能发生在公私界限的模糊地带。

二、聊天截图背后的传播图景

1. 文本的图像化传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介逐渐成为人体的延伸,每天借由这个小小的移动屏幕实现的云端交流,是不少人社交的主要部分。

在聊天框、私信界面、各类群聊中,文字是主要的表达形式,而聊天记录截图则是将交流的文本转化为图片,这种图像再进入新的传播空间,碰撞出新的效果。

一方面,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转述,截图还同时携带了聊天的“背景”,比如头像、备注、聊天背景、时间、说话习惯,让围观者更为了解文本之外的脉络,也更好的发挥对话截屏在很多时间中还原现场、唤起情感、证据证实的作用。[2]

另一方面,从发展脉络来看,图像作为传播符号出现在语言、文字之后,而这种相对更新的方式,也符合当下大众简单、有趣的观看需要。

当然,更符合当下阅读习惯的表现,也揭示了截图的碎片面向。一张或者多张的聊天截图,都只是完整对话的一部分,聊天截图也可以是碎片化网络空间中的一大片拼图。

2. 打破分野的自我呈现

在微博看到的聊天截图,可能来自微博私信框,也可能来自微信、豆瓣、抖音等等其他的社交媒体聊天界面。

互联网中,平台间基本相互独立,大多时候需要我们经由链接,或是屏幕的界面切换,来穿梭不同的网络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看,聊天截图则带有一定“开放性”,像是外链的部分呈现,实现对社交场景分隔的打破。

在大多的日常分享中,这种打破指向的是分享主体自我呈现、塑造形象和社交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提出知名的前后台概念,前台是个人在表演时候使用的标准的表达型装备,后台则是被抑制的、可能有损印象的行动。[3]

通过对前后台的操作,人们进行着“印象管理”。在多数的主动聊天分享中,截图也是对自己形象的给予和包装,截取什么片段,体现的是对自我形象的掌控。而当分享有趣截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参与其中,也是在以一种低成本的社交货币来参与云端社交。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微博上有专门分享聊天记录的博主。图片来源:微博@各类聊天记录

不过,个人把聊天截图放到公共空间,也可以视为单方面改变前后台划分的行为,即把自己和聊天对象的“后台”形象带入了公开的表演舞台,危及形象呈现。在以公共人物为主的事件或是有争议性的社会事件中,聊天截图引发的前后台形象塌陷表现尤甚。

3. 传播空间的转移与不受控

不论是两人还是多人,对话框中的聊天都是在特定数量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传播,而截图的公开分享,则是将人际、群体传播中的内容放置于公共传播的语境中。这样一来,传播空间、主体和语境都发生了错位与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矛盾。

想想“截”这个字,本身就指代着切割、片段,一张图所能涵盖的内容也始终有限,加上如今越发丰富的聊天功能(比如撤回、删除)的影响,在聊天截图中,人们对屏幕的复制始终都是主观的,带有片段性和选择性。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对聊天记录进行撤回或删除。

截图中另一方的聊天对象,对于手机这端的截图选择通常是不知情的,双方聊天的“可见性”遭到了破坏;对于截图面向的广阔受众来说,其并不了解图片之外的故事,只能从图像化的文本中去拼凑对事件的想象,然后进行追问和评价。

我们在面对一个或一群人进行自我呈现时,并不希望另一个或一群人毫无预兆的闯入,这是戈夫曼所说的观众隔离。[4]在公开的社交网络中,观众大多并非可识别和想象的,这种期待也就可能失效了。

而当事件范围扩大、讨论逐渐纵深,聊天截图产生的影响甚至可能超出发送者想象和可控的范围,权限来到无数观众手中。这其中自然可能有舆论热点事件、相关公共讨论的诞生,但也带来了与公共性相背离的,更私人化、娱乐化的解读。

4. 语境的消失

前面我们提到,图片化文本带来文字之外的背景,这在某些时候可以更好发挥截屏的效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图片的截取能够还原聊天的语境。

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指出,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语境。而语境,不单单是一张截图所可能携带的时间、对象、场景,还有更大范围上参与者所处的关系、规范、文化等环境。[5]

这就是说,当聊天截图作为公共展演出现,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语境的坍塌。

有时候,你觉得和朋友的某段对话很好笑,所以截图发到公开社交媒体中,但观看者可能无法获得同样的愉悦感,这或许只是因为其并不理解你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和默契。在一些舆论事件中,当事人的一句话可能激起你的愤怒、同情,而你看不见的,是这句话前后的场景和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

三、聊天截图如何影响我们的网上表达?

给聊天截个图,早已成为线上表达的习惯。从具体现象来看,这不乏正面效果,聊天截图是可能的重要证据,也是有趣的社交因子;但是当截图逐渐证据化,或许也要警惕这会给网上社交带去压迫,以及不受控的传播可能引起负面后果。

先要说明的是,聊天记录可以成为法律证据。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发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微信、微博、QQ、电商平台等聊天记录纳入了证据范畴。[6]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图片来源:《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当然,能够发挥法律效力的,大概也不会是断章取义形式的聊天截图。

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图像化文本的可信度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发布者可以对截取内容进行主观选择和拼凑,即便话是真实说过的,但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人们只需要在浏览器搜索“聊天截图生成”,就能伪造出任何想要的聊天截图,不少假新闻、谣言也由此而生。

如果把范围缩小,放在今年频发的公共人物相关舆论事件中作为“证据”出现的聊天截图上,其两面性也表现得很明显。

对于在个人影响力、发声渠道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一方来说,公开聊天记录是其自我佐证和保护的方式。这种时候,聊天截图的确可能成为重要事件的引子,吸引社会关注度。

不过,当截图成为名人争议事件的“标配”,也可能让人模糊事情本身私人和公共属性的界限,而变成又一次对名人私生活的八卦。进一步的,当发截图成为当事人和旁观者眼中“理所应当”的方式,或许也遮盖了讨论事件的其他有效形式,而不论结果如何,当事人也始终付出了让渡自己隐私的代价。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几乎每一次爆料都伴随着聊天记录的公开。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回到社交网络上,当公开聊天截图不再是个例,而成为泛滥的现象,这最终也可能影响截图的发布者、聊天对象以及受众在内所有人的网上表达。

当看到聊天记录的可见性被轻易改变,成为面向公共的展演,人们不免处于“想象监控”的束缚中,失去了一定的社交信任,线上的表达和分享欲被削弱。这可能作用到每个人身上。久而久之,增加网络社交的不安全感。

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图片来源:微博@洛之秋

而当身份变成围观者,当真假混杂的聊天截图频频出现在视野中,其实也会影响人们对于这种表达的认知。或许是猎奇娱乐,又或许见怪不怪。而这些最终都指向忽视事件背后的公私界限和隐私破坏的问题,也会影响每个个体的线上表达和数字化生存体验。

参考链接:

1.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调查|涉疫谣言频频传播,都传啥?用啥传?

https://mp.weixin.qq.com/s/aI3xXVX-vJIqNgrqomnbCg

2.宋美杰,陈元朔.为何截屏:从屏幕摄影到媒介化生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123-132+171.

3.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01):56-62.

4.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01):56-62.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1页。

6.李欢,徐偲骕.隔“屏”有耳?——聊天记录“二次传播”的控制权边界研究[J].新闻记者,2020(09):74-84.

7.Victoria Jaynes The social life of screenshots: the power of visibility in teen friendship groups [J] New Media & Society,2020

8.Brooke Erin Duffy and Ngai Keung Chan“You never really know who’s looking”: Imagined surveillance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J] New Media & Society,2018

 

作者:yuri;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信息、语言符号的传输与解码的主观性决定了在交流传播中的不可控性与变化。即使没有聊天记录也会有p图、影片剪辑、音频的“二次创作”。聊天记录成为法定证据,但不会是唯一证据,断章取义在互联网中也极易被拆穿。人们对于事件的理性判断也在发展,个人认为是利大于弊的。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