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的奇葩招聘歧视

2 评论 2614 浏览 3 收藏 21 分钟

编辑导语:9月9日,一则“招聘不得限定男性或男性优先”的消息登上热搜,可现实招聘中不单单是性别歧视,也还有其他歧视,包括年龄、地域等。面对这样的招聘歧视,面试者感到心累与不知所措。本文分享了一些遭受过“招聘歧视”的职场人的故事,一起来看下。

9月9日,一则“招聘不得限定男性或男性优先”的消息登上热搜。

这条规定引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计划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限定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

可现实的职场环境不仅有性别歧视,学历、年龄、地域甚至口音、职业背景等各类歧视也无处不在。作为面试者,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甚至破除偏见将会是一种挑战。

深燃与六位曾经遭受过“招聘歧视” 的职场人聊了聊,有的女性因为到了适孕年龄,被要求“入职一年后才能怀孕”,当她生完一胎后,HR会重点关注她是否有“二胎计划”;有的人因为出身“小厂”,被HR傲慢对待,但HR得知他被另一家大厂相中后,态度立马180度大转弯;还有人被吐槽湖南口音不符合精英气质、被领导洗脑“北京人太懒”等。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一、“生完一胎”才发现,比“已婚未孕”更难找工作

徐颖 | 32岁 某企业市场部经理

我29岁刚结婚不久后打算换工作,当时面试了好多家公司,80%都会问我关于生育的问题。

一旦对方问完“结婚了吗”、“打算什么时候生小孩”这类问题,我就知道,自己可能会因为“已婚未孕”的身份被卡。还有一家公司明确告诉我,希望我入职满一年后再怀孕,双方要达成口头上的“君子协议”。

我也理解,女性因为生育问题确实有可能耽误工作,但要规定“什么时间怀孕”,就令人感到不适了。

到后来我遇到两份理想中的工作,面试时对方没有问及生育问题,我都会直接说出自己“已婚、不排斥生育”这一层“风险”。

不过,还没等到换工作,我就意外怀孕了,原定的跳槽计划泡汤了。去年宝宝大一些了,我又重新开始找工作。

没想到,这次找工作时,情况更加严峻。我不仅会被问到一胎宝宝的情况,还会被问二胎计划,加上当时因为疫情,大环境不太好,HR这方面的问题会更多。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去一家公司面试时,对方HR一直在问我,“宝宝多大”“是婆婆还是妈妈带?”“为什么没有找阿姨?”“家庭关系是不是和睦”……问得非常详细,让我觉得这些问题已经有些越界、在窥探隐私,尽管我心里非常不舒服,但还是强忍不适回答了问题,毕竟我所在的行业圈子太小了,如果当场闹翻了,以后见面会更加尴尬。

不仅如此,我很清楚,未来几年内如果我再换工作,“二胎问题”还会一直存在。但是我和我老公交流发现,即使我们有了宝宝,他在面试工作时,HR从来不会问他关于“家里谁主要照顾孩子”这样的问题。

其实,在生孩子之前,我就已经发现男女在找工作时会面临性别上的差异对待。我所在的行业,女性数量多,男性相对少很多,就像我当年艺术生考试一样,当时考试的女生有很多,男生相对少很多,但学校招生比例是1:1,就意味着男生优势会更大。

现在同样如此,我发现很多公司在男女工作水平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的一定是男性,但这个问题是我无法改变的,就只能去接受了。

二、得知我被另一家大厂相中,HR立马不再嫌弃我的出身

王铁 | 30岁 互联网公司程序员

今年,我面试某老牌互联网大厂时,就遭遇到了“岗位出身”歧视。

我之前在一家知名在线教育公司工作4年,年薪40万。面试这份新工作,我期望年薪65万。当时前两轮面试虽然顺利,但进度特别慢,你不问就不给你反馈。面试完,我也不知道自己过了还是挂了,就陷入等待,半个月都没有回复。

到第三面和HR聊的时候,虽然他问的都是面试常见的问题,但态度就带有点让人不舒服的傲慢。

到谈薪资的阶段,他说,因为你没有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经验,来我们这里相当于小厂进大厂,是给你镀金的机会,所以职级和薪资给不了多少。他开的薪资连我预想的一半都不到,还说“要是你是某某大厂出来的,我们还能考虑一下”。

我并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当时已经有更一线的大厂对我意向很强了,而且态度好,每周都推进,效率特别快。尽管当时他让我感受不太好,但我还是准备接着把这边的流程走完。

中间他问,你还有别的面试吗?我就如实说了。

他一听这家大厂的名字,一下就慌了,态度180度大转弯。听到对方给的就是65万,他更慌了。言辞变得客气,还表示对我很重视。但一顿谈判下来,给出的薪资比那家一线大厂还是低了10多万。

我就在想,你这是在干啥?前后的态度转变,也让我觉得很势利。另一家大厂表现得更职业,薪资给得也够意思,我果断选择了后者。

我觉得,大厂的人不见得工作能力就一定有多强,小厂的人更不见得就不值钱。在HR这种给公司招人的重要岗位上,不看工作能力而看背景来判断一个人挺可怕的,歧视与偏见,最终会导致公司没办法找到合适的人选,流失人才。《三体》里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家老牌大厂,境况一日不如一日,我想还是有原因的吧。

三、被面试官吐槽口音太重,不符合公司的“精英气质”

季鹏 | 35岁 某互联网公司销售

我是湖南人,而且我是80后,我们那个年代上小学,老师上课都是用方言,印象中,我们小学除了校长,其他老师都不怎么会说普通话,即便是会,也是湖南口音的普通话。

这带来一个问题,我说话的口音特别重,而且一看就是乡下来的那种。

上大学的时候,我离开湖南去了临近的一个省。我们宿舍的同学都是湖南和附近省的,口音有些类似,大家平时都不说普通话,结果四年时间下来,我的口音更重了。

我第一份工作在一个传统生产企业,工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普通话的口音更是五花八门,我和大家相处得也还比较愉快。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想到,在职场上,口音居然会成为一个问题。

后来我去了北京,经朋友推荐,打算加入一家初创型的互联网公司。公司人不多,但据说都很精干,老板是海外留学回来的高层次精英。

我面试的是销售岗位,第一轮的面试官是销售总监。坐下来我先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记得当时我说完,销售总监邹着眉头沉思了一会没说话,然后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您是湖南人?”

我一听还挺惊讶,以为遇到了老乡,赶紧问:“你也是湖南人吗?”但销售总监连连摆手,然后直接就把话题岔开了。我们聊了接近一个小时,大家都是做销售的,有很多共同话题。

果然过了没几天就通知我二面了。这次是他们公司老板,西装革履,说话飞快,时不时还夹杂着几个英语单词。这次我们没聊具体的业务问题,就聊了一些个人的经历,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等等。聊完的时候,这个老板跟我握手说不送,然后突然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当时我还有点莫名其妙。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来我追问我那个朋友,想知道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刚开始他不说,后来我请他吃了个饭,在饭桌上他坦白告诉我,老板和销售总监对我的业务能力是充分认可的,但他们一致认为,我的普通话口音太重,无法忍受,不符合公司的精英气质。

当时我惊呆了。实在没想到,口音居然会是个问题。听说过求职过程中的学历歧视、性别歧视,没想到口音也能成为被歧视的对象。

后来,我加入了一个不看重口音的公司。每个人从小生活的环境,都会留给你一些东西,有些是很难改变的。可能每个公司有自己的气质,我们能做的,是找到跟自己气质相符的公司。

四、“你各方面都挺好的,可惜是个北京人”

姜岩 | 25岁 媒体从业者

我连续两份工作都遭受了地域歧视。

第一份是在一家中型媒体,刚入职不久,空降过来的直属领导直接跟我说,要是我招人,根本不会招你们北京人进来。

全公司只有我一个北京人,领导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北京人这个点提出来,说你们北京人特别懒。他会说,你看看同事每天都在拉客户,要不是我护着你,你早就被开除了。

另一个说话委婉一点的领导会说,虽然你是北京人,但是我从心里欣赏你,不过相对于其他同事,还是希望你能多为公司带来收益。但我的岗位是记者,又不是市场,为什么要天天给公司拉客户呢?

而且我会解释并不是每一个北京人都很懒,我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我没有比别人少做什么。

之后这个领导也各种给我穿小鞋,扣绩效扣工资。一年半以后我离开了这家公司。

我觉得这样的领导其实就是没有管理能力,通过PUA下属来管理,他可能用“北京人懒”这个点来PUA我,通过别的点去PUA别人。另外,这个领导是外地人,自己也没有混得特别成功,就把对北京人的嫉妒转化为PUA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没想到的是我在第二家公司又遇到了类似情况。那是一家财经领域的头部媒体,到了第三轮面试,也就是CEO面试环节,聊完之后,CEO说了一句:“你什么都挺好的,可惜是个北京人。”

我当时很生气,想问问他北京人怎么了,但是他急着要去开会离开了。

即使这样我还是去了这家公司,后来还是遭到了歧视。领导觉得其他人一个人能完成三个人的工作,领着一份工资,而我就干一份工作。他还经常说我晚上不干活,但其实我是因为家住得远,我会回家干活。

领导还跟我说,虽然你没有房租压力,你也应该为了自己的前途努力。实际上我观察到那个公司很多人待三个月就离开了,流动性非常大,说明他们KPI定得有问题,三个月后我也离开了那家公司。

很多人说我们北京人懒、不求上进,其实很多北京人只是佛系。北京人之间,贫富差距很大,部分北京人不愁房租,就想要稳定的生活,有时间陪家人,不在乎钱,选择了国企;也有家庭普通一点的,选择了去私企奋斗;更多的北京人选择自己开店、创业,实现个人价值。

我工作的第一要义不是为了挣钱,从这方面来看我是一个佛系的人,但我认为我是一个很努力的人,在工作中我希望得到个人成长,有上升空间,我需要为此付出辛苦。

日常生活中动不动就有人问我,你们北京市是不是高考400多分就能上清华北大,实际上北京人考清华北大也很难,我们不仅要跟北京的有优质资源的精英家庭的孩子竞争,还要跟全国各地学生竞争。

我只想说,认为我们“北京人都懒”是很大的偏见。

五、面试官多次问我:研究生跟本科有区别吗?

北北 | 24岁 短视频行业

“啧,你是硕士毕业啊?”面试官似笑非笑,语气里还带了点嘲讽。我只是在自我介绍环节简单提了一下我的学历,他的反应让我很意外。

面试时,我着重讲了自己在互联网大厂和市级电视台的实习经历,还展示了之前的一些作品,他听完问我:这都是实习啊,没干过正职?然后甩给我一句: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毕业有什么区别吗?都是没有工作经验。

接着,他又跟我讲自己刚工作的时候,领导是个99年出生的中专毕业生,“我那时候就觉得,学历不重要,能力才重要。我还是985毕业的呢。”我很纳闷,他为什么要一直强调学历的问题呢?我赶紧把话题往实习经历上引,但他继续说,你这实习经历跟我们的工作内容也不对口。

整个面试过程,他像念咒一样说了好几次:研究生跟本科有区别吗?

走出写字楼,我在楼下待了好一会儿,有些沮丧,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后来,我跟朋友聊起这次面试经历,他们都说我是被PUA了。面试官是怕我有所谓的研究生架子,要价高或者提出什么要求,才会贬损我,灭灭我的威风。

我很委屈,我从没想过要有什么威风,从始至终只跟他聊专业聊工作,他却偏要抓着学历不放,一开始就没同频交流过。

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上写:本科及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优先,20岁-25岁。但是根据我面试的经历,他们又想要年轻的应届生,又想要有丰富经验的行业“老手”,这样的标准究竟能不能招到人?

我想对初出茅庐找工作的朋友们说,当你在面试中遇到居高临下、目光短浅、偏见满满的面试官,就快点说拜拜吧,因为如果那么多年的工作经验也没把他变成一个兼容并蓄的人,说明他真是没得救了。

六、老板地域歧视、价格歧视,HR招人太难了

桃花 | 24岁 某MCN机构代理HR

招聘歧视我也遇到过,只不过我就是那个带着有色眼镜的招聘方。

我们公司其实是一个很小的MCN机构。因为公司太小了员工没几个,原先一位身兼数职的HR走了,老板就把招聘的任务交给我了。

被迫成为HR的我,不仅要承担起之前从未承担过的招聘任务,还得应付老板奇奇怪怪的招聘要求。

老板给我定了不少招聘的要求,其中一条就是——“绝对不要河南人”。

老板的妈妈之前被河南人坑过,然后告诫老板不要找河南人当员工。一开始,老板也没怎么听这种建议。前段时间,老板就招了一个来自河南的造型师。这个造型师刚到公司的时候非常守规矩,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就开始做假账,随便拿公司的东西,还把公司采买的一些衣服穿回家占为己有。

因为有监控在,造型师偷东西的事情暴露了,老板火速把他开除了。自此之后,老板就再也不想招河南人了。

除了不要河南人外,我们老板还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就是在人才招聘市场看什么样的人才都觉得贵。主要是,我们公司之前太多天神下凡。一个超级优秀能力特别强的制片老师,一个月工资才8500元。一个贴心、能力强,所有事情能在第一时间想到最优解决方案的同事,一个月工资也就一万出头。

这就让我们老板觉得,没必要花太多钱招聘人才。但凡要得高的,都是在“哄抬猪价”。在这家公司,所有岗位最高只能要到一万。有一个有着五年工作经验的人来应聘要一万二,老板都觉得太贵了。

面对这些不合理的招聘要求,我其实挺无奈的,之前也给老板提过意见,甚至为此开了三次会议,但依旧没能改变老板的主意。

好几次,我看到过往经历非常优秀的人才,都想打个电话聊聊,但是再一看籍贯或者期望薪资这两栏——不符合老板的要求,最终只能作罢。这也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符合我们招聘需求的,不会接受我们的低薪,愿意接受我们低薪的,能力也不行。

当然,老板也在自食恶果。招聘海报已经挂出去几个月了,如今依旧没能招到合适的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北北、徐颖、王铁、季鹏、姜岩、桃花为化名。

 

作者:王敏、李秋涵、黎明、唐亚华、邹帅、周继凤;编辑:宛其;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

本文由 @深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哈哈直接开怼,HR就是资本家下的一条狗罢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 如果感觉到有被冒犯,面试体验真的会非常差。

    来自香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