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升维,网约车们踏入新竞技场
编辑导语:网约车市场在滴滴事件后迎来新的窗口期,行业发展进入到下半场,网约车们的鏖战已然升级。而在专注于用户端之外,司机端也逐渐引起了各大平台的关注和倾斜。未来,谁能做好差异化服务,在用户与司机两端同时发力,做好人车的合规与司乘关系的维护,谁就有可能率先跑出。
滴滴事件后,网约车市场迎来新窗口期。
前两年下架的美团打车近日又重新上线,并通过大力度的优惠活动拉新增量;T3、曹操、高德、享道等几家平台也动作不断,高德打车在抖音、微信等社交平台大量投放广告;T3出行近日推出新的优惠券礼包;享道上线暑期专“暑”服务,充值即赠权益金,优惠券叠加享受折上折;曹操出行、如祺出行也推出邀请好友可立即提现等活动,网约车市场的硝烟渐浓。
事实上,网约车市场的潜力早已被证明。根据CIC数据,2020年中国出行行业市场规模为5.7万亿元人民币,预期2025年将进一步增至10.6万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3.1%。根据CIC的预测,2025年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达到8620亿元,2020-2025年年复合增速为29.9%。言下之意,共享出行渗透率仍在持续提升。
图:国内共享出行市场预期(来源:CIC预测)
强烈的市场信号表明,谁能抓住这个空档期,谁就有机会实现逆风翻盘。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网约车行业已由最开始的饱受争议,逐渐走向成熟,各平台的发展战略亦有所调整。
除了聚焦于网约车业务外,一些玩家也开始与产业链伙伴,在智能充电、维修保养、融资租赁等领域开展多线业务合作。以享道出行为例,依托上汽全产业链优势,享道出行的网约车产品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过程中都可以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而经历了去年的品牌升级,享道出行宣布完成“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布局后,全面覆盖了网约车、企业用车、个人租车和出租车业务。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约车市场的角逐点变了。即由传统的依靠资金、资源、流量支撑逻辑转向立足企业自身基因,在合规的大逻辑下,精准拓展多项业务体系。
基于此,本文新眸将着重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 从目前的行业竞争形势来看,网约车市场格局几何?
- 进入下半场的网约车市场,关注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 就各玩家打法而言,谁更有可能从网约车市场率先跑出?
一、T6竞争格局初显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3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150多万人成为了合法网约车驾驶员;2021年6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多达13家。
网约车平台数量之多,无疑加剧了玩家竞争态势。就目前网约车市场来看,中尾部仍在持续加码,头部玩家已逐渐明晰,“3+3”竞争格局初显,即美团、高德、滴滴、T3、曹操和享道。按照平台自身属性进行分类,TOP6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 以互联网流量为代表的美团高德滴滴;
- 以传统车企背景为代表的T3曹操享道。
拥有先发优势的滴滴出行,位居行业龙头并不意外,无论从运营规模、融资能力、还是业务覆盖范围上,均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依赖于多重业务属性和自有流量规模,美团与高德跻身行业前列也在意料之中。
作为聚合性流量平台,平台一方面引进出行服务商,解决了运力、合规问题;一方面提供本地服务,建立起完整出行生态圈。相较之下,背靠上汽的享道和依托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T3以及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曹操能够从竞争激烈的网约车市场中突围,更值得关注和探讨。
2017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共享出行融资规模达到峰值,融资总额为1072亿元,在此之后,资本对于网约车市场的关注度开始下降,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享道出行是疫情后唯一公开融资成功的网约车玩家,由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共同战略投资。
要知道,由于疫情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国内网约车在用户规模上已经陷入增长瓶颈。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65亿人,较2018年12月减少了0.24亿人。在多数业内人看来,即便网约车市场整体向好,但留给新玩家的机会已经所剩无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战略融资释放了一个新信号,即玩家和资本方开始呈现双向选择。享道出行背靠国企上汽,在合规层面有着天然基因,是立足于长三角的后起之秀;阿里巴巴的优势在于“云+AI”能力,对自动驾驶层面有所裨益;宁德时代的强处在于电池和新能源层面。
二、网约车迎来下半场
长达四十天的发展空窗期,对于任何一家平台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据相关媒体报道,T3出行紧急调整开城计划,本月内要连开15城,日均单量突破百万,意图树立中国网约车第二地位。
从此番T3的战略调整来看,开城破土似乎成为了网约车行业新的“角逐点”,与此同时,美团和一众玩家也相继跟上。
事实上,这场开城战役早已打响。以立足于长三角的享道为例,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于去年5月,在绍兴率先开城,在此之后,享道专车陆续落地无锡、嘉兴、常州、湖州、台州、金华,同年11月,享道专车继续开进合肥、南京,完成了对长三角核心城市的覆盖。
笔者作为一个南京人,对出行最大的感知就是,可供选择的出行方案在不断增多。以前,街道中在跑的除了本地出租车,就是滴滴旗下的私家车。近两年,随着美团打车、T3出行在南京上线、享道出行开城进入南京,平台越来越多,可以选择的服务也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好的现象。
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平台来说,开城只是扩充市场的一个途径。在市场化竞争与出租车定价的双重约束下,网约车的客单价浮动空间有限,提供高溢价服务及产品才是实现利润增长的根本之道,换句话来说,差异化服务才是网约车平台对垒的下半场。
以享道出行为例,在三年多时间里,享道深耕不同使用场景,打通出游、通勤、购物、游戏等场景用车。推出的“享学小专车”面向中小学生提供一对一专属上下学专车接送服务,保障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出行需求;复工复产阶段,上线的“通勤保障车队”和“夜间守护车队”,保障了“打工人”的通勤出行。
不仅如此,享道更是率先在行业内提出“司乘平等”这一理念,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坚持践行“司享家”计划,致力探索乘客、司机、合作伙伴共赢的新生态。
要知道,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网约车司机数量已超过3100万,这个巨大的数字背后,站着的是一个经常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从他们出发可以看到,一方面是司机与用户两个群体之间矛盾问题一直存在,并伴随着近年来安全问题的频发而不断被激化;另一方面,司机这个群体的权益和心理健康也需要被看见和保护。
基于此,享道出行推出首个专属网约车司机的节日——“5.20享道网约车司机关爱日”,并将其发展为年度持续性节日,力促司乘和谐互动关系,推动出行行业和谐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享道网约车平台上的一名80后女司机告诉新眸,“其实,网约车司机都有一肚子委屈,面对乘客的无理指责等,我们一般会选择沉默,避免争吵。不过,现在好了,享道在杭州组织司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帮我们疏导,感觉心里一下畅快了许多。”
应该说,司乘平等不仅是享道打出差异化的关键一步,其背后反映的企业温情与社会担当更是将企业的战略高度整体抬升至社会层面。
“未来的出行将连接生活,如何跟下一站打通,并持续做好场景深耕,这会倒逼企业精细化运营,同时网约车行业需回归出行的服务本质,企业口碑、体验特色、社会责任三者缺一不可。”可以预见,对于“司乘关系”的有效处理将是未来行业的一个新的风向。
三、变局下的新角逐点
网约车平台的本质,是连接司机与用户的桥梁。
此前的网约车之争主要聚焦于C端用户,各派玩家普遍通过烧钱补贴、地推拉新的方式,积累流量。到了今天,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触顶,流量红利开始消退,整个市场进入存量时代,继续大规模的烧钱抢占用户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这意味着,想要从变局中突围,玩家们的焦点应该转向平台连通的另一端——司机。网约车既是生意,也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始终是监管的对象。
一直以来,网约车的安全问题都被社会和政府高度关注,国家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存在大的指导性框架,但网约车本地生活服务特征明显,区域情况差异大,落地执行需要因地制宜。这意味着除了政策的监管,平台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好车与司机的管理。
“安全合规是底线,司乘平等是平台良性运营的关键,保住底线,才有可能突破上限”享道出行CEO吴冰曾强调,沿着这个逻辑,我们不难发现,平台的抓手应该放在合规这个方面。事实也的确如此,自2018年8月,“顺风车事件”后,滴滴开始全面开展“网约车”合规业务。
T3出行通过打通车内网和互联网,每辆营运车辆可被平台实时管理,高频次的人脸识别将确保司机与车辆全时段一致。享道出行则从18年成立以来,就为每辆车装载DVR智能识别系统,严格落实“双合规”标准运营。交通运输部也针对合规问题提出了“双合规完成订单率”,双合规完成订单率是网约车平台完成的所有订单中,由同时获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所完成订单的占比,可直观反映网约车平台依法合规地经营情况。
双合规完成订单率值越高,说明网约车平台经营越规范,乘客出行越放心、安全越有保障。据交通运输部相关消息显示,自交通运输部去年四季度公布相关统计数据至今,享道出行先后6个月人车合规完成订单率排名行业第一。说明在合规方面,享道确实不仅守住了安全底线,更是做到了行业领先。
行业发展进入到下半场,网约车们的鏖战已然升级,未来,谁能做好差异化服务,在用户与司机两端同时发力,做好人车的合规与司乘关系的维护,谁就有可能率先跑出。
作者:亚婷,编辑:栖木,微信公众号:新眸(ID:xinmouls)
本文由 @新眸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那个市场容量的数据太牵强了吧,动不动就万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