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为什么突然强推「来往」?

3 评论 7655 浏览 1 收藏 10 分钟

移动互联网最奇妙的地方是,彻底的让支付宝的生意变成了一桩小生意——

2012年支付宝的交易额在一万亿以上,看似大而不倒,但放在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也不过只是整个社会交易总额的一小块而已。我自己已经是个重度的网购用户了,每年花在网购上的钱有几万块,但这仍然只是我每年花销的一小部分。

就在一两年前,这还不是问题,因为打个出租车、去小卖店买瓶酱油什么的你不可能背个电脑,可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在线”这件事变成了随时随地,它会将“在线支付”延伸到现实的整个日常生活中,而原本靠网购构建的市场,会彻底变成一个小市场。

先来看阿里的支付宝:

1、支付宝诞生的基础是C2C交易下的交易中介;

2、一旦绝大多数的交易变为是B2C,便几乎不需要中介担保;

3、人们之所以对支付宝产生依赖,原因是淘宝的半强制驱动、中国信用卡保险不成熟和银行支付体验不好等原因,时至今日这些助力都在慢慢瓦解;

4、99%的交易其实是在线下完成的,支付宝只是在1%的在线支付领域占有优势地位,在便利店买饮料、在商场里买香水都和支付宝没关系;

5、支付宝的终极目的是成为人们资金的管理中心,这么多年来除了保证支付安全之外,所作的一切努力其实只有一个:不断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KPI),直接导致的就是增加现金的使用应用场景。于是信用卡还款用支付宝、转账到银行卡用支付宝、水电煤气缴费用支付宝、医院挂号用支付宝、对账单、多帐号绑定……很好我们依稀看到了功能累加到极致的——QQ的影子。

不断提供的便利必然伴随不断累加的功能,人们对支付宝依赖性越来越强的同时,产品的复杂性也越来越强,产品臃肿带来的问题从来都是在五年后显露的。

简单来说:如果你将支付宝看作一个交易担保平台,那么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消费其实是不需要担保的;如果你将支付宝看作一个(比网银)更便利的管理现金和支付的工具,那么你会发现,它其实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好用。

对比支付宝可以看到,微信的支付功能完全是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打法:

1、简单,而不是复杂。简单到甚至连个支付密码居然用6位数字;

2、去“第三方化”。微信的功能名叫“我的银行卡”,并没有传达财付通或者微支付之类的品牌名称,而是不断暗示:我这里只是个快捷入口,你使用的就是你的银行卡而已。整个产品的使用流程中,你对微信的感知只有:打开微信、输入微支付密码这两点,微乎其微;

3、只做支付,不做担保。微信根本就不需要你把钱交给它保管,它几乎就是一个银行的手机客户端在微信上的应用插件。目前、以及可以看到的将来,微信都只会做那些即时发生的不存在信任问题的交易,例如手机充值这样的。

如果微信支付这一步能够走好,那么未来将会变得非常可怕:想像一下,你在微信上摇到一妹子、然后打车去见她、然后一起吃晚饭、然后吃完饭去便利店买冈本、然后买完冈本去开房、然后开完房打电话让肯德基送半价桶……

从出租车到饭店酒店,所有支付环节都是拿出手机对着票据上的二维码扫一扫来完成的,你不需要考虑交易担保问题,也不需要考虑银行转账啊限额啊什么问题……那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对于阿里来说,应当不是没有预见到这种情况,之前一直有恃无恐的可能是两方面:安全(技术)和用户量(网络效应)。可是安全现在已经越来越成为硬件和系统级的任务(比如锁屏密码、找回手机、iPhone5S的指纹)、而用户量……说到用户量腾讯笑得最开心了。

所以现在的情形是:支付宝这个阿里最有潜力的资产(都没舍得打包上市),多少年来看似坚不可摧,现在一转眼的工夫,优势全没了。如果支付宝一家独大,那么它的未来何止千亿美金,可是一旦那些不需要担保的交易被人挖走,支付宝剩下的将只会是一个空壳。

我不敢说微信肯定能做到,但哪怕有1%的可能性,就足够马云发疯到去腾讯楼下跳广场舞了。

这件事说到底是业务根性的问题:我们真的需要支付宝吗?我手机上玩个捕鱼达人,充值时选择支付方式,话费支付、银行卡支付、支付宝支付……秋都嘛爹,为什么要用支付宝支付?哦是因为很多人在支付宝里都存有不少钱……可是,人们到底为什么必须把钱放到支付宝呢?直接用银行卡支付不就完了?

(插一句:其实,“支付宝=安全”是多年来阿里刻意经营出的一个品牌印象,支付宝与安全并非严格对应。举个例子,我花1000块网购一手机,卖家给我寄来一砖头,只要我先签收,这种欺诈支付宝其实很难取证的。这和技术无关,是支付宝的业务模式本身导致的。对安全交易贡献更大的,其实是淘宝C2C的信用体系。)

支付宝确实大大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它本质上其实是反互联网的——它是在中国信用体系不健全、银行网络支付体验极端糟糕的特殊历史时期,在用户的银行卡和商户之间横插一杠子,让原本点对点的信息(资金)传输,变成了点对支付宝对点,并以此向商户收费,支付宝(除余额宝外的)一切商业模式就建立在这基础上,但其实这是毫无道理的。

那么再来看微信,它将站在一个比支付宝更大的市场上,从根本上抹消支付宝建立的无敌商业模式。这一幕我们现在很容易就能在脑中想像得到,因为它叫“颠覆式创新”,几年前360就为我们表演过。

虽然看上去微信对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是大威胁,但直觉上,我不认为微信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做成,移动IM市场搞不好都还有变数,更何况微信在支付业务上只是万里长征刚迈了半步,拿出手机——解锁——打开微信——支付 这样的流程还是很长,将来很可能直接跳出来一个更直接更简单的移动支付工具。但无论如何,微信只是一个表面化的具体对象,支付宝危机的本质对象就是移动互联网,没有微信也会有其他人跳出来。

有些人劝阿里走差异化的IM路线,可是就算阿里走运做成了一个亿级用户的IM和微信共存,但来自微信的威胁仍然没有消除。所以阿里的目的并不是要做一个成功的社交工具,而是把微信干掉,SNS对阿里不重要,没有微信对阿里很重要。

阿里能不能干掉微信呢,呵呵,至少比微信掏空支付宝的可能性要低吧。更何况,干掉微信又如何,一个微信倒下去……

把时间线放长来看,中国的信用体系迟早完善,银行的用户体验也会慢慢优化,支付宝必将失去生存的根基——除非它转型,比如把自己变成银行。

也或许,马云会选择金蝉脱壳——在支付宝仍然颇具规模的时候,掏空它,另立一个更有潜力的新业务,比如余额宝。就像他之前对阿里巴巴、对淘宝做的那样。

文章来源: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豆瓣小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走向线下是趋势,线上B2C、C2C业务日渐趋稳,国际支付非老马几招太极能解决了事,况且还有ebay的亲生子正风华正茂;金融业务如小额贷款、余额宝、信用宝、P4P等如火如荼,目前拿望远镜还看不到其它对手;而线下是一块不可能消失的多元化业务,也是一块不可能完全搬至线上(即使搬上来也非阿里一家能吃定),所以当财富通借助微信在跑马圈地off line甚至于蚕食线上业务时,阿里显得异常紧张,移动支付这张全票必须尽早争取到,这是阿里的根据地、大本营,任何的动作都是在对阿里宣战,阿里对这场战争唯一能接受的结局就是必须拿下!

    来自浙江 回复
  2. 好文章,很赞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