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出行的商业版图,早已不止是车
编辑导语:共享经济发展至今几经更迭,共享单车模式也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那么身处于共享单车领域的哈啰出行,其当下的发展如何?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哈啰出行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哈啰出行的发展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2016年,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大战拉开序幕,而五年时间过去后,摩拜并入美团旗下,ofo早已退出市场,接替的是美团、滴滴、哈啰成了新的“三国杀”。共享单车迈入了3.0时代,哈啰出行共享经济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 乘着共享经济东风的哈啰出行还“行”吗?
- 面对行业的回落,哈啰出行如何“自救”?
- 三强鼎立,哈啰出行凭什么破圈生长?
“那时的我清楚地知道,我们创建的业务模式正在摧毁着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行业。”
这是共享经济鼻祖罗宾·蔡斯在其著作里的一句话,而如今,这已然成为现实。
2000年,互联网汽车共享平台Zipcar诞生,颠覆了人们对原有汽车产业的认知,同时也将共享经济这一商业模式推上台前。
后来,互联网汽车共享经济在经历数十年的市场验证后,以两轮出行的模式在中国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在经历了1.0时代“野蛮生长”的膨胀期和2.0时代“精细运营”的冷静期之后,两轮共享出行行业正式进入政企共建共享的3.0时代。
而哈啰出行,则成为了少数能够跨进新时代的佼佼者。
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尽管哈啰出行跑赢了摩拜、ofo,但美团、滴滴的围剿之势已是越来越近,一场关于哈啰出行蓄力反击的故事,已经拉开了序幕。
一、乘着共享经济东风的哈啰出行还“行”吗?
共享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共享单车,乘着共享经济的东风产生。自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发展势头迅猛,一时之间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充斥在大众眼前,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几乎每个城市都留下了共享单车的亮眼的轨迹。
事实上,这是共享经济在中国出行市场的一次试验,彼时的每一辆单车投放,都是共享经济实验的每一次加码。
而市场证明,共享经济是走得通过。至少在交通出行市场,作为能够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共享单车,看到了一片还未曾被开拓过的蓝海,看到了我国作为“自行车王国”的广阔的市场和需求。
更重要的是,共享单车的出现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产物,移动支付的普及、减碳出行的号召、便捷生活时代的到来,共享经济的东风都将共享单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也正是因此,才刚起步的共享单车就能在2016年拿到了高达700亿元的直接融资,在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之后,更是涌现出了各种品牌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彻底“火热”起来了,同时也意味着争夺市场的号角吹响了。
有人说,单车大战的惨烈和当年网约车大战比起来有过之而不及。
参赛玩家大量涌入,“彩虹大战”让大量城市涌入了一批又一批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尤其在最后三公里需求明确的一线城市大量区域内,共享单车成堆排放,出现了供给明显高于需求的状况,每辆车的平均单日使用次数大幅降低。
又因为恶性竞争,共享单车企业烧钱不断。从免费骑行一天到免费骑行三天再到免费骑行一周,甚至推出了半年免费骑行卡……“免费”大战烧得如火如荼。
巨额烧钱的战略的确淘汰了一批小规格的共享单车企业,如小鸣、小蓝、小鹿、优拜等,但也同时拉垮了巨头们。
在大战结束后,摩拜卖身美团,ofo走向破产,哈啰出行尽管看似以胜利者的姿态归来,一定程度上已经在共享单车领域站稳了脚跟。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困境——成本高,盈利难,还是困住了哈啰出行。
拥有5亿注册用户的哈啰出行,一直难以将流量变现,商业模式遇到了瓶颈,而根据《招股书》来看,哈啰出行更是三年来累积亏损近50亿,共享单车仍是其主营业务,沉重的造车成本和维护成本也让哈啰出行难以前行。
显而易见,尽管乘着共享经济东风的哈啰出行躲开了“彩虹大战”,但却躲不开共享单车本身商业模式的局限,也躲不开资本市场的逐渐冷却。
二、面对行业的回落,哈啰出行如何“自救”?
在资本市场遇冷的共享单车如何自救?
除了商业模式的局限性,资本市场的冷却也注定让共享单车的发展减缓。
共享经济行业的野蛮生长阶段已经过去,目前行业的增速开始回落,资本也逐渐趋于理性。
2017年中国共享出行直接融资规模达到峰值,融资规模为1072亿元,之后便一路下滑,2018年融资规模为419亿元,2020年融资规模甚至不及峰值的八分之一,仅为115亿元。
而哈啰出行,自成立至2019年末共经历了15轮的融资,金额超过百亿人民币,而在15轮的融资里,蚂蚁金服就领投或者跟投了6轮,一时之间可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也因此,当时的哈啰出行并没有反应过来市场的降温,也或许是ofo,摩拜两败俱伤给了哈啰出行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哈啰出行创始人李开逐自信地表示,哈啰出行的估值已经到了50亿美元,短期内不会有融资需求,对于IPO也没回话也有规划。
但事实是,市场是激烈的,而哈啰出行是“孤独”的。
跨入2020年,哈啰出行再没有传出一次融资的消息,并且其对手还在加速发展。
青桔单车作为滴滴商业战略“0188”重要的一环,是滴滴布局交通出行市场的关键,也因此滴滴对其尤为重视。2020年4月,青桔单车就完成了10亿美元的融资,由滴滴领投8.5亿美元,君联资本和软银跟投1.5亿美元。
而背靠美团的摩拜,背后是万亿级的本地生活市场,并且作为美团业务的补充,承受的压力也远比哈啰出行小。
面对滴滴的青桔单车,美团的摩拜,哈啰出行的容错率无疑是最低的,同时也是最“孤独”的。
因此哈啰出行必须做出什么了,而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寻找走得通的商业模式。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自2019年起,哈啰出行逐步增加了除两轮业务之外的新业务——四轮业务,以及本地生活的相关业务。
首要的就是哈啰出行顺风车的推出,面临滴滴被调查,市场份额有所空缺的形势,恰好是顺风车业务推出的最佳时期,而哈啰出行也确实踩准了发力点。
据艾瑞数据显示,2020年哈啰出行顺风车总交易额为69.7亿元,相比起2019年增长了137.9%,市场占有率飙升至38%,上线不过两年的哈啰顺风车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顺风车平台了。
除了顺风车,哈啰打车也同步上线,先是在广东9个城市上线之后,接着将会在深圳、成都、杭州等全国19个城市陆续上线。
而本地生活业务,则是寄希望于占营收九成的两轮业务能够带来真正的变现。
2020年4月,哈啰出行APP增添了许多全新的内容,包括餐饮、酒旅等,而后,APP又陆续上线了生鲜、火车票、快送风业务,意在借五亿共享单车用户的流量,打开本地生活市场。
虽然这一系列的举措被指“美团化”,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策略,至少弥补了哈啰出行过往自我造血能力严重不足的痛点。
但是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并不是哈啰出行可以撑起来的,尤其进军本地生活市场,将会直接搅动美团、滴滴、携程、同程旅游等早已布局本地生活市场的巨头们。
因此,哈啰出行急需抓住蚂蚁金服,也就是阿里巴巴这个“救命稻草”。也正是为此,哈啰出行光是抵押给蚂蚁一方的共享单车就达到了700多万辆,这不仅是为了拿到蚂蚁金服的融资,同样也是为了守住蚂蚁背后巨大的流量入口。
哈啰出行的自救道路无疑是艰难的,但也是有成效的,至少背靠阿里巴巴、多元化发展的哈啰出行已经拿到了三强决赛的入场券。
三、三强鼎立,哈啰出行凭什么破圈生长?
美团摩拜、滴滴青桔、蚂蚁哈啰注定会有争锋一战,哈啰出行要凭什么破圈?
共享单车3.0时代,是哈啰出行最大的机会。
区别于野蛮生长的时代,现如今共享单车早已不是比拼哪家投放的单车更广,哪家一时的用户更多……比起这些,他们更在乎的是谁能在3.0时代抢占先机,进而拿下话语权。而哈啰出行自进入3.0时代后,就一直布局全线,向此靠近。
从目前哈啰出行的商业战略来看,其实就是“四驾马车”并行,也就是两轮业务(哈啰电动车,小哈换电)和四轮业务(哈啰顺风车、哈啰打车)协同发展。
但是与上面“自救”造血的四轮业务不同,两轮业务将是哈啰出行的发展重点,也是哈啰出行破圈生长的关键布局。
小哈换电,是哈啰出行旗下的两轮换电品牌,根据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基础网络,专注于两轮电动车的“换电服务”,于2019年先后获蚂蚁金服、宁德时代投资。
而所谓换电,就是以换代充,区别于传统的充电模式,小哈换电基于“电车分离”的思路,无需充电,6秒即可换好一个充满电的新电池,而用完的电池还可以放回充电站重复使用,实现真正的“清洁能源”。
目前小哈换电已经在全国超200座城市落地,开始服务,而在未来,换电站有望能够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基建。
一方面是政策和行业利好,低碳出行将会是世界各国未来交通出行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则是当前电动单车面临的一大痛点就是出行短以及充电难的问题,而小哈换电的出现,不仅能够解决产业痛点,也为哈啰电动车的发展打好了应用基础。
10月19日,哈啰电动车受邀参加以“前沿、探索、想象力”的云栖大会并展示了哈啰电动车的两款车型,A80探索版和A86。
作为哈啰出行的倾力之作,哈啰电动车创造性的将汽车智能科技应用到电动车业务上。
其自创的VVSMART超连网车机系统,将会从连接车机、能源、安全、服务、生活五个方面共同赋能哈啰电动车。
连接车机显示运行状态,还可以作为开放式应用平台装载应用,地图导航、娱乐听歌甚至语音操控都不在话下;连接能源则通过电池,换电,回收三个方面解决困扰已久的电动车续航问题;连接安全,可自动检测电单车的安全问题;连接服务,提供一条龙的检测,保修,救助,养护服务;连接生活,将骑行公里与蚂蚁森林能量绑定,打造有归属感的骑行社区。
一辆电动车在哈啰出行手里,被刻上了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属性和生态功能。而这也是哈啰出行构筑起行业生态壁垒的杀手锏,即以科技赋能产业,抢占蓝海市场,率先拿下智能电动车市场的话语权。
就像哈啰出行CTO刘行亮说的那样,“始终秉承着科技推动出行进化的理念”,哈啰出行绝地反击、进化蜕变的突破口,就在于科技。
作者:袁国宝,互联网趋势观察家、知名财经作家、新盟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
本文由 @袁国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没收感觉还是稍显混乱~
在我的印象里,美团好像用的是更多一点。
大学周边到处都是乱摆乱放的共享单车,如何处理也是一个大问题急需解决
共享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旦做好了它,收益将会是很大的
“小哈换电”这个挺好的,减少了充电的繁琐和时间的消耗。
科技是哈啰单车的突破口,借助科技力量可以让哈啰单车继续在共享道路上越走越远。
共享单车在刚出来的时候让人们十分好奇,行业发展的也不错,许多人想要分一杯羹,加入其中,出现了许多共享单车品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都倒闭了,剩下的都是有自身优势的品牌。
我老家都是共享电车,共享单车都没有了。市面上共享单车太多了,城市毒瘤,多而不管制,各种乱停乱放。
哈啰的奋斗史还挺热血的,有电动车的话谁还想骑自行车。支持支持
共享单车的竞争确实很大,满大街的共享单车品牌也巨多,现在还能留下来的,一定是有优势在的
我以为哈罗单车已经倒闭了呢,但是有的共享单车真的很烦,倒闭了还收押金
现在都是实名认证,免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