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嘴炮不是爱,低碳不是牌
编辑导语:互联网高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企业都爱讲社会责任,但社会责任的践行并不是靠一句口号完成的, 是个需要秉承长期主义的事情。本文对互联网社会责任的践行进行评析,倡导绿色低碳也应是互联网的一份责任。
这年头,互联网企业都爱讲社会责任。但践行社会责任,要的不是口嗨,而是肯长期投入、持续发力,是能择善而从、向善而行。
助力乡村振兴是这样。促进共同富裕是这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也是这样。
拿绿色低碳来说,虽然绿色发展在“双碳”背景下挺应景,但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这注定是个逆短线化KPI而行、需秉持长期主义的事情。
在这类议题上,社会需要互联网企业真切实在的行动,而不能是口惠而实不至、说到却做不到。
嘴炮不是“爱”,低碳不是“牌”。绿色低碳,还得付诸实打实的行动。
01
说到互联网要“绿色发展”,很多人可能会一脸懵:作为“高附加值低能耗产业”的互联网,还需要降耗减排吗?
你看,依托数字化实现的政务服务“网上办”与“最多跑一次”,就减少了很多资源浪费;疫情以来流行的在线协同办公,也减少了非必要差旅、提升了无纸化办公水平。
这不无道理。互联网确实让包括钢铁、水泥在内的很多行业都变得更低碳,企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发展经常是一体两面。
但降耗减排的触角,就该伸向所有该伸向的地方,包括依靠电力驱动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先来看看这段掌故:2006年,Facebook首席工程师杰夫·罗斯柴尔德遇到了棘手难题——服务器热得发烫,快整个瘫痪了。发烫原因在于,服务器加工处理海量数据要耗电,就像我们的大脑思考问题
时神经元极度活跃需要耗氧一样,那些芯片组件运行后会生成庞大热力。若服务器被烫坏,那许多用户账户信息就可能保不住了。那怎么办?
罗斯柴尔德的解决方案很原始:让员工赶紧将周围超市里的风扇都买来,给主服务器吹冷气降温。
注意,那还只是2006年。Facebook当时的用户规模总共才1000万人,服务器仅放在租来的约500平的房子里。
那现在呢?Facebook月活已达到近30亿,数据中心遍布全球。那些服务器运行、组件散热,都离不开电能。
虽说跟钢铁冶金、水泥建材、核能热电、化肥制药等高能耗行业比,数据中心“吃”进去的电力占比不算高,可毫无疑问,在“双碳”目标下,它仍有压减空间。
02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逾25万个在用数据中心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1%,但贡献了占全国GDP约36.2%的数字经济规模,其价值可见一斑。
但对这些数据中心来说,实现算力提升与节能减排的平衡兼顾不可或缺。
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排放核算工具温室气体(GHG)核算体系,将碳排放分为三类:企业的直接排放,如车辆燃气;企业外购的电力、燃气、供热等导致的间接排放,如冰箱空调用电用暖产生的
排放;其他类型的间接排放,用网带来的碳排放就在此列。
套用“雪花论”,当数据中心耗电时,没有一个网民是“无辜”的:我们刷朋友圈看资讯、下单购物、订单支付时,每次鼠标点击,都需要数据中心的算力支撑,都得消耗电能。
如今随着技术进步,单位算力耗能的确少了,但随着算力已成当下的新生产力,数据成为新生产资料,计算量指数级上升,承载了数字流接收、处理、转发与存储功能还跟5G、互联网、人工智能、新
能源有着紧密联系的数据中心,仍需耗费部分电力资源。
03
在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曾预言,以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入结合为特征的全新能源利用体系——能源互联网即将出现。他对能源互联网的定义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
分布式开放共享网络。
这着眼的,是当下不容小觑的能源危机预警与气候变化信号。
能源互联网是要将重大能源节点互联,指向的是绿色低碳。
不光是能源行业和领域,没有“头文字‘能源’”的互联网,也该是绿色低碳的。
在能源、气候问题面前,谁也不能轻易转过身去、故意“装睡”。对应的要求就是:数据中心也得对表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
事实上,国家层面对此已有部署:工信部今年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就明确提出,在3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
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
思路是:加快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先进绿色技术产品应用,鼓励应用高密度集成等高效IT设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这就将问题抛在了互联网企业面前:提升用能效率、减小散热消耗,让数据中心成为减排排头兵,需要互联网企业主动作为。
04
揆诸现实,不少国外内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在节能减排上,已摁下了“发力”按钮。
苹果在办公楼建立世界最大的屋顶光伏电站,首创碳清除计划;亚马逊宣布在物流配送中心安装太阳能光伏计划;微软实施内部碳税责任制,将环境科学数据汇集到 Azure 智能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
数据中心供电;谷歌拟在4大洲的14个数据中心转型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确保公司业务操作都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诸如此类的动作,都是瞄准节能减排。
国内的大厂也纷纷行动了起来。阿里巴巴有意打造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绿色基础设施”,从数据中心、物流、商品等多方面着手减排。 百度于今年6月公布在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目标。华为数据中心采取DEMT动态能效管理技术,联想推出“温水水冷服务器”,将自主研发的温水水冷技术应用到高性能计算平台,主要是从散热和用能技术着手。
如果说,曾经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技术重心是要确保平稳顺畅的“商业价值”,现在必须增加一项——更要推动实现环境、生态等“社会价值”。
05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11也不只是数亿网民参与的巨大消费场,也是个互联网企业的减碳试验场,刮起了一场“绿色旋风”:天猫首次设立专门绿色会场,发放亿元绿色购物券鼓励用户购买低能耗家电及绿色认证商品,全国6万个菜鸟驿站将上线绿色回箱计划;苏宁以旧换新推动节能家电增长,并发布“低碳消费力”战报……
比起物流、商品变“绿”,双11期间如何提升绿色计算能力,利用高效节能的中央处理器(CPU)、服务器和外围设备等,合理分配计算资源、提高算力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也尤为重要。
之前有美国技术专家指出,为了留下“安全冗余”,很多服务器闲时忙时用电一样多,大部分数据中心的利用效率仅为7%到12%之间。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能效。
在这方面,蚂蚁集团凭借在离线混合部署技术、云原生分时调度、AI弹性容量三种资源调度技术,就走在了前面。此次双11,它首次规模化应用了“绿色计算”。
在离线混合部署就相当于用Kata安全容器的强隔离技术搭建了“立体交通网”,让离线任务和在线人物混合跑在一台服务器上;云原生分时调度就像“潮汐车道”,用灵活资源调度缓解资源“拥堵”(如7点将“数据车道”分给蚂蚁森林,中午分给外卖订单支付,15时分给基金尾盘业务);AI弹性容量则构建了图计算和流量周期算法,通过深度学习来预测流量实现智能扩容缩容。
得益于这三大技术,加上不断推进的代码运行性能优化,蚂蚁服务器利用效率比2019年提高了2倍多。就在今天,国内低碳领域权威认证机构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测算报告显示,今年双11期间,蚂蚁集团通过规模化应用绿色计算,有效地减少投入双11的服务器,11天省下64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4吨。
这昭示了一点:减碳减排是社会责任的签到簿,也是技术能力的试金石。数据中心减耗,还得向技术要潜力。
06
说到底,在“双碳”浪潮下,在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投资已成全球共识性投资理念的形势下,互联网企业在节能减排上大有可为,也理应善作善为。
绿色低碳是指向,技术能力是依托,主动作为是关键。
改用俗话说就是:要想人类生活过得去,互联网头上就得带点“绿”。
本文由 @数字力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互联网:嘴炮不是爱,低碳不是牌;要想人类生活过得去,互联网头上就得带点“绿”。
作者应该拥有有趣的灵魂,而且属实没有想到互联网能与“绿色”相关联。这篇文章让我大开眼界了哈哈哈哈
笑死,太精辟了,要想人类生活过得去,互联网头上就得带点“绿”
在能源、气候问题面前,谁也不能轻易转过身去、故意“装睡”!每个人都有责任
嘴炮不是“爱”,低碳不是“牌”。绿色低碳,还得付诸实打实的行动。
互联网企业节能减排不能只是打嘴炮,要落到实处,兼顾社会责任意识。
绿色低碳,还得付诸实打实的行动,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