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宇宙的三个广泛应用性

6 评论 8364 浏览 9 收藏 18 分钟

编辑导语:元宇宙的话题现在十分火爆,它现在正在被人们所了解。这篇文章从元宇宙的广泛应用前提、元宇宙的广泛应用场景以及元宇宙的广泛应用路径三个方面出发,客观地讲述了元宇宙未来的发展形式,推荐想要了解元宇宙的同学进行阅读。

《元宇宙的四个方向性》(下文如有引用简称《方向》)通过4个宽泛视角概括了元宇宙的形象。

概括不够精确,优点是可以马上诊断出从业者是否围绕在核心点方向,而不是边缘地带走无谓弯路,这样才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发现元宇宙发展的重要入口,从而进行精确建设。

一个新兴领域,大家起点都差不多,信息透明如斯,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谁在当前就能拥有元宇宙什么秘密武器或者成熟方法论,据说目前元宇宙领域的培训课程,已经可以月入百万,这个确实有待考量。

笔者2015年就摸着还不叫做“元宇宙”的石头探索,两年后才发现技术还未成熟,不是产品类型的团队参与的时间节点。所以,早期的无知无畏,只会证明超前思维代表不切实际,趟过的坑也只能作为警醒,并非成功公式。

第一个问题,马上进入2022年,元宇宙可以广泛实际应用了吗?

一、元宇宙的广泛应用前提

创新一般由技术精英发现,改变通常从底层大众开始。

扎克伯格初时创建Facebook的路径如此,打败Facebook的抖音路径也类似,张一鸣发现了创新的算法匹配技术,字节系App在全球拥有了海量用户,大多是普通用户,甚至有时还被称作“下沉用户”。

扎克伯格、张一鸣、张小龙……缔造出现象级产品的互联网大佬,大多拥有编程背景,对于创新技术如何应用于普罗大众具备根本性理解,这点胜过很多没有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因此除乔布斯以外,互联网新赛道早期大多是技术型产品,确定了新技术可实现的功能边际以后,市场型产品进入,比如贝佐斯、马云、刘强东……

元宇宙也类似,这个词没出现之前,新型的视觉、传感、算法、网络、区块链等技术早已应用在不同领域,扎克伯格作为技术第一性的理解者,敏锐捕捉到了视觉技术集成其他新型技术可能带来的新生态,从而彻底引爆了元宇宙概念。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不具备“延迟满足感”,通常追逐于一些微小利益便会改变自身行为,受经济基础和原始动物性驱动,大多数人的上层意识便会迅速接纳一款新产品,因此诞生出各种极速版App、补贴大战、游戏托、红果果的小姐姐、辣眼球的直播……

从技术来看,元宇宙从概念出现时,就已经在很多领域实际应用。目前的元宇宙概念,主要是指针对普通用户的视觉型产品,元宇宙这方面正在进行着底层意识的市场培育。

投机,以美国为首,元宇宙项目如火如荼,最大代表性源于结合元宇宙项目的区块链加密货币。

依然熟悉的配方、原来的味道,而且还没成本,加密货币的红包补贴称作“空投”,发币庄家将早期无价值的空气币免费发放给普通用户,只需要用户做些转发推特、论坛等简单推广操作,随着用户数量增多,空气币就具备了货币价值,庄家因此大发横财,同时吸引了海量“薅羊毛”的用户,而且不乏一夜暴富的极端案例。

区块链加密货币锚定元宇宙项目,通过“空投”这种营销方式,不仅降低了推广成本,而且空气币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具备货币价值的游戏币,从而继续吸引更多投机用户和投资机构参与,面对一夜“财务自由”的金钱诱惑,几人能无动于衷?因此也成就了当前元宇宙概念的火爆。

泡沫,国内属于“喜忧参半”的顶层博弈,在资本追逐下,很多搭上“元宇宙概念”的科技公司股价盆满钵满,当然也有不少大佬和媒体,理性抨击元宇宙项目可能带来的负面价值观,加上国家对加密货币的行政管制,还未出现海量的底层大众投机者。

前一阵,百度推出了一款叫做《希壤》的App,代表了国内大部分元宇宙项目的实际情况,产品形式还游离在游戏和元宇宙之间没有区隔清楚,这导致从用户定位到营销模式都还模糊,留存数据没得到验证,因此没能大面积铺开推广。

另一方面类似国外区块链的NFT项目,蚂蚁的蚂蚁链粉丝粒、腾讯的幻核等,针对数字艺术作品商业拍卖变现,目前已经形成一套产业原始框架。更多产品正在针对早期种子用户反馈、试错、迭代,撒币式营销还未启动,否则按照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用户数量和热度会远超美国,这点从各种“极速版App”的日活数据就能看出端倪。

无论投机还是泡沫,有一点可以确定,元宇宙的进程已经不可阻挡,这个概念已经不能证伪,我们应该更多思考,如果元宇宙未来广泛应用,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来进一步证明。

二、元宇宙的广泛应用场景

《方向》一文笔者提出,元宇宙是基于“视觉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集合。

AR/VR、全息投影、3D建模、全景照片等视觉技术正在趋向成熟,尚存疑问的是配合全息视觉的定位传感技术以及5G网络传送的成熟度等方面。

大量3D游戏所采用的底层引擎以及短视频App上热闹的AR变脸玩法,包括刚流行不久的“虚拟偶像”…..这些基本都做到了“以假乱真”,从实际效果来看,元宇宙技术已经具备多领域实际落地的应用能力。

第二个问题,元宇宙的实际应用最可能从什么场景开始?

第一代互联网硬件载体是电脑,移动互联网是手机,搭载元宇宙的硬件载体,我们可以暂时称作“眼机”,因为无论未来叫做什么,都可以明确,元宇宙硬件和手机也许互联互通,但是元宇宙主体必将不是手机,否则也称不上新一代互联网。

苹果手机诞生后,没人再怀疑移动互联网来临,当前的元宇宙,类似苹果手机这种划时代产品还未出现。另一点是智能手机之前,诺基亚为代表的功能机已经普及,这使得苹果手机的市场普及并没有摩擦力,仅仅作为功能机的替代品,就已经很容易被用户接受并置换。

由此带来一个思考,搭载元宇宙的硬件,如果不是作为某个大众型产品的替代品,早期进入市场的摩擦力就会很大,不会很容易打开大众市场,就如VR眼镜,多年来无论怎么降价,也还未进入普通用户的购物车。

基于以上,笔者猜测元宇宙硬件未来的3个可能性方向,仅供参考。

AR,增强现实技术是在现实场景下欺骗视觉,AR眼镜可以作为传统眼镜的替代品,同时也不仅限于替代传统眼镜,AR技术进一步替代应该称作AR玻璃,现实世界中隔一层玻璃能看到的场景都在AR技术的范畴之内。

如果替代传统眼镜还不够大众,替代玻璃则无所不在。比如商店柜橱可以无实物,从AR玻璃看进去就会琳琅满目,以假乱真;自家、公司、商场的窗户,都可以是AR玻璃视觉,视觉内容既可定制也可通用;公共汽车、飞机、地铁的窗户,也都可以是AR玻璃视觉,世界将是现实和虚拟混合起来的视觉呈现……

VR,虚拟现实技术是重新构建一个虚拟次元来欺骗视觉,以扎克伯格为首,目前热炒的元宇宙概念基本都集中在VR领域。

AR是出现在现实场景,用户不用改变自己,被动接受即可,VR则必须让用户安静下来,主动进入自己构建好的次元。用户主动做出改变,去接受一件新事物,一般需要很久的市场培育期,因此VR眼镜的市场摩擦力很大,目前还属于发烧友范围。

笔者猜测,VR想要打开大众市场,可能需要模仿互联网早期网吧的那种租用模式或者共享模式。因为建构一套完美的沉浸式体验场景,需要配套多种混合传感硬件以及内容定制,这不是一个VR眼镜就能做好的事,所以多设备集成的VR硬件,早期更适合租用或者共享模式。

投影,全息投影技术,目前做法更多是布设N个投影仪拼接为一个整体性的3D动画,视觉效果足够炫彩,但缺乏互联网交互性,更多还停留在舞台性质的场景,虽然技术能力已经能够在气流上投影。

全息投影是所有屏幕的替代品,可以替代包括手机、手表、电视等常见的智能屏硬件,替代屏幕的市场摩擦力也不大,未来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手势与投影交互,虚拟偶像、社交、看视频、直播等等。

另外,关于屏幕的最新数据,手机屏幕当前每天占用我们成年人的平均时间超过3小时,其中大量年轻人看手机的时间超过6小时,即便元宇宙没有来临,大多数人的视觉也已经交给了屏幕,因此未来全息投影必然也属于元宇宙的核心范畴。

从屏幕数据也可以得出,元宇宙价值观并没有比手机更恶劣,人类的大部分时间早已抛弃现实场景,元宇宙无非是视觉场景的进一步延伸,AR眼镜替代现实玻璃、全息投影替代智能屏幕,VR虚拟次元接入工作、生活,只是比手机更沉浸了。

第三个问题,既然元宇宙应用场景大概率跳不出AR/VR/投影这三种,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布局?

三、元宇宙的广泛应用路径

从区块链的NFT,以及类游戏的AR/VR/投影来看,元宇宙项目虽然还没有明确必须是什么,但已经在不同领域出现一些可见路径。

1. 海外

元宇宙是块互联网的“新大陆”,如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一块受资本驱动的“无主大陆”被发现,演化路径通常为:少数先行者占领原始资源,逐利者数量随后迅速增加,原始资源抢占殆尽后,商业规则无法调和产权矛盾,最终行政者设立规则,保障产权,鼓励市场繁荣。

美澳历史如是,早年南极如是,当今元宇宙亦如是,未来火星、太空可能亦如是。元宇宙的原始资源不是物理性质的土地产权,而是数字造地,或称为数字圈地、数字产权,这点相比火星、太空移民这种人类要去外太空攫取原始资源来说,元宇宙的意图要温和很多。

最近一个叫做Decentraland的元宇宙平台,刷新了数字造地的成交价记录,约243万美元出售了一块相当于现实中565平米的数字地皮,单位面积均价超越很多一、二线城市房价,上一次91.3万美元的成交记录也是他们,甚至不久前一个巴巴多斯的小国家宣布,未来将在Decentraland平台以及其他元宇宙平台开设虚拟大使馆,让全球用户都可以了解巴巴多斯。

数字造地得到价值认可,来自当前以及未来会继续增长的用户数据,投入产出比符合购买者的利益计算,数字地产的商业价值,侧面证明了元宇宙的实际应用能力,已经不属于概念阶段。

数字地产是元宇宙的原始资源之一,这部分资源还在争夺之中,围绕数字地产的细化,可以有购物、娱乐等诸多商业生态,这部分在《方向》一文已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2. 国内周边,近期一个新闻,张家界景区正在认真研究元宇宙

元宇宙是“视觉互联网+”,文旅这种视觉体验驱动的行业,理所当然是元宇宙最适合的应用场景。文旅以外,艺术、表演、游戏、购物、教育等众多视觉体验驱动的领域,都是急切拥抱元宇宙的行业。

另外就是类似区块链NFT这种直接受经济基础驱动的领域,腾讯、字节、百度、阿里、小红书……这些科技公司正在搭建NFT数字藏品商业生态,围绕数字艺术创作的IP们,可以囊括更多领域,金融、文旅、影视、体育、艺术家等各大产业,国内目前商标申请已经超过4400条,相关企业超过700家,涵盖各行各业。

另外,我们周边的韩国,由政府主导正将首尔市移植在元宇宙中,包括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和公民服务等,预计2023年开设政务服务,通过元宇宙虚拟形象为公众提供可视化服务,而且一些曾经毁坏了的历史旅游资源,也将在元宇宙内重建…..

Facebook、Decentraland、微软等公司甚嚣尘上,韩国政府带头All in,多个小国家大力拥抱,国内科技公司纷纷布局…..也许几年以后,我们对元宇宙城市的熟悉度,就像熟悉自己家乡的小路一样。

四、总结

公司方面,具备元宇宙基因的谷歌、Magic Leap、苹果、亚马逊等公司还保持着沉默,这种不合常理的沉默,是否正在酝酿着某种颠覆式惊叹。

用户方面,国外元宇宙项目结合区块链加密货币,通过撒币式营销,吸引了大量普通用户的参与推广。国内则在垂直产业搭建NFT平台,通过为IP拥有者创收来打造早期商业框架,普通用户大多还是发烧友。

明星、网红本身就是IP,再加上当前短视频App普及,很多视觉类作品本身就具备收藏价值,各种现成资源只待契机,饭圈不久后加入NFT,届时很可能会为元宇宙注入一剂强心针,诞生出某款现象级产品。

元宇宙已经开始了广泛应用的脚步,虽然依旧处于早期,但各方面进度都已经走到了爆发前夜,元宇宙具体是什么我们可以不懂,但每个人起码应该了解,未来如何在元宇宙框架内,做自己擅长的事。

#专栏作家#

老衬,微信公众号:fengqitalk。多款百万级用户产品缔造人,擅长互联网产品运营,关注新兴科技产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元宇宙最近真是太火了,希望元宇宙能早点实现,一把子期待了。

    来自湖北 回复
  2. 未来如何在元宇宙框架内,做自己擅长的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来自江西 回复
  3. 如果元宇宙变成未来的趋势,那我们该如何利用它,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来自四川 回复
  4. 之前对元宇宙一直处于理智状态,直到拥有了一辆NTF小汽车……

    来自四川 回复
  5. 未来如何在元宇宙框架内,做自己擅长的事,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来自广东 回复
  6. 作者这个昵称,一看就是广东人喜欢的朋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