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3 评论 6244 浏览 2 收藏 20 分钟

编辑导语:在互联网的潮流中,无数网络热语产生了,又被湮灭在迭代的历史中。比如“绝绝子”,这类词语传播度广、易用性强,然而最终它仍被历史湮灭,这是为何?本文作者就以“绝绝子”为代表的网络用语做了总结,不妨来看一下。

网络用语往往红极一时就会过去,大部分人却反复被卷入这场洪流中,这时候需要抽身出来,思考一下如何不再被“话语”操控,明明我们才是说话的人。

三天没上网,就已经忘记该怎么冲浪了。刚领悟完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没多久,现在又出现一批“当代语言艺术家”,他们席卷各大网络社交平台——

  • “咱就是说,一整个给我嗑到了”
  • “家人们,今天就是说,纯纯一倒霉蛋了属于是”
  • “被玲娜贝儿一整个可爱住了就是说”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这不就是写作文凑字数的你吗?/小鸡词典lite

等等,绝绝子没人用了吗?说好的YYDS呢?果然,面对潮起潮落的中文互联网世界,你永远想不到,会有怎样的语言形象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接着一个不留神又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回到3个月前,UP主@Halation君发布视频《【国家级朗诵】绝绝子》,播放量至今已达143.9万。在该视频中,由作者“铸币脑子”把眼下各种网络流行语组合堆砌成一个看似可爱实则惊悚的段子,经UP主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朗诵出来,其效果对以“绝绝子”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侮辱性极强。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给大家强行回忆一波“绝绝子”。/bilibili

原本只是一个供大家茶余饭后乐呵乐呵的整活搞笑系列, UP主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这次现象级调侃,竟成为了“绝绝子”最后的挽歌。

在这个笑后即焚的时代,再拎起几个月前打得火热的话题来看,仿佛在读史前史。如今对话框里鲜有“绝绝子”的踪影,它们跟转瞬即逝的meme一样,“笑过,仅此而已”。

一、被嫌弃的“绝绝子”的一生

人人喊打的“绝绝子”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当初网上众说纷纭,最流行的说法是——“xx子”这一格式早在贴吧时代就有了,而推动它大火的是国内某档选秀节目,观众将选手的名字缩写为“xx子”表示欣赏与喜爱。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有网友认为,虞书欣在选秀节目中的造型和日番《pop子与pipi美的日常》中的“pop子”形象相似,于是便有了“欣欣子”的可爱昵称。

后来随着该节目热度上升,内娱、饭圈都开始这么叫,并且衍生到各种形容词上。被他们挂在嘴边的“绝了”瞬间黯然失色,非得“绝绝子”才能把情绪值拉满。

“绝绝子”能够火速传播,最大的优势就是理解和使用门槛较低。可以轻易突破固有的圈层,毫无节制地向外扩张,久而久之,互联网上就会涌现大量复读机——

  • “今天的妆,原相机也是绝绝子呢!”
  • “鲜肉月饼yyds,酥皮真的绝绝子!”
  • “今天才周一,绝绝子!无语子!”
  • “气死我了,这是什么绝绝子恋爱脑?”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各种“xx子”的使用。/制图:甄米粒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绝绝子”之类的词偶尔一用,对方大概会觉得你有趣、娇憨、呆萌,懂得放下身段,还透着真情实感;倘若高频密集使用,并与其他类似的流行语共同出现时,会显得人极匮乏,像一个用网络流行语拼凑起来的三次元缝合怪。

当这么一个缝合怪横行网络的时候,不免引发许多反思。6月24日,知名汉字博主@王左中右发表了一篇题为《你们那好好说中文得判几年?》的文章,对当下眼花缭乱的流行语表示困惑和反感:“绝绝子,总让我有种断子子绝孙子的感觉。”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你们那好好说中文得判几年?》节选 /微博

这篇文章给绝绝子的走红添了一把柴,让其从此走上“黑红”之路,部分网民对“绝绝子”积压已久的不满就此开始蔓延。

不久后出现的“国家级朗诵”,催生出各种方言版本的《绝绝子圣经》、网民狗头保命式的玩梗讽刺,多家主流媒体也相继发文对“绝绝子”“yyds”的泛滥现象进行批评。一场“反绝绝子”的狂欢又开始了。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值得玩味的是,在这场对“绝绝子”的讨伐中,很多人一样是三句不离梗:“蚌埠住了家人们”“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好像有什么大病”……用魔法反对魔法,究竟是在捍卫所谓汉语的纯洁性,还是仅仅在发泄情绪呢?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有网友在“国家级朗诵”视频下留言:一直在刷“蚌埠住了”的人和“绝绝子”有啥区别?/bilibili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很快,像许多过往的网红热词一样,惨遭围剿的“绝绝子”落荒而逃,取而代之的是“emo”“ 社牛症”“咱就是说”“一整个爱住”等新词热梗。再过一阵子,谁去谁留不得而知。

流行语的出圈与退场,也许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作为见证者的我们,有人随波逐流涌入轮番上演的狂欢中,有人高高在上试图扮演语言警察,也有人不管不顾任其自生自灭。

二、不好好说话,到底是为了什么?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为什么最终亲手驱逐“绝绝子”,背后的原因难以一概而论。亚文化丛生的年代,每个人边界雷区不一样,喜好癖好不一样,有人觉得“绝绝子”是圈地自萌的群体趣味,有人觉得是毫无意义的汉语之耻,如前所述,还是用法和用量的问题。

常见的绝绝子句式多为女性使用,因此有人将其作为“精致女孩”们的靶子来打,其实,在滥用网络热词这件事上,并不分男女——部分离开抽象话和不雅字眼就活不下去的男性,某些离开口癖和话渣就不会表达的人,都同样要反思。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反绝绝子”的流行,是否包含着一定程度“厌女”的社会症候?/bilibili

批评也好,反批评也罢,我们都不如俯下身来,观照他人或自身在频繁使用网络流行语时的内心需求。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一个事物,才能理解它,哪怕不认同。

在澎湃新闻人物栏目播客《涟漪效应》一期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教授邓建国或许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入口。他表示,主流语言之外的一些俚语,既可以作为一种共同的语言,也可以作为一种区分的语言,这恰恰满足了一个社会人想获得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的需求。

绝大部分普通网民在现实生活中掌握的话语权力并不多,通过不断复读和使用网络用语极易融入某个集体,进而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而公众人物通过创造和使用新梗新词,势必能搭上流行文化的便车来营造注意力,效果也是有目共睹。

比如凭“梗王”出圈的白敬亭,虽然没有太多好剧傍身,但粉丝数将近300万的微博小号全是他的“戏”——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这孩子一看就没少冲浪。/微博

就连杨洋灵魂拷问“yyds什么意思”,也能狠狠为自己拉来一波好感,粉丝纷纷在底下科普“杨洋单身”“杨洋懂事”“杨洋大叔”——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杨洋:你们管这叫粉丝?/微博

还有近几年打破过去“伟光正”形象的央视天团,如果你看过央视某档真人秀节目,想必都领教到了他们每十秒一个笑点的造梗能力——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文化人抛梗接梗,自然放松不媚俗。/《你好生活》第三季

再看上个月开播不久的一档出圈综艺,上演的喜剧作品也是连续爆梗、频出金句,把互联网给整得明明白白,这不是个十级冲浪选手你都笑不出来——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上下滑动:喜剧作品《时间都去哪儿了》,被网友直呼“戳中痛点”。/《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而在声浪起伏的弹幕中,你也能从中窥探到这个阵营分明的互联网世界。不懂梗的那一拨观众,在表示“笑不出来”的轻蔑后,或许会有那么几秒“快乐只属于他们”的落寞,紧接着就开始端起小本本做笔记了。

三、学不好语文,连三观都是网络流行语

纵使学会各种梗和流行语,可以塑造时尚亲切的互联网弄潮儿形象,并由此获取集体认同感,但是如果用力过猛而走向病态媚俗,终会被扔进语言的垃圾堆。

我们可以为无伤大雅的谐音梗捧腹大笑,却万万不能接受玩梗爱好者的轻佻无知。前段时间,“伞兵”一词在网络平台上频频出现,由一个光荣的职业身份沦为不少人上网吐槽、骂人的“谐音梗”,央视网对此发文批评并且呼吁:“不要污名化伞兵!”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还是那句话,玩梗需适度。被全网封杀的郭老师,过去秉持着“有话不能好好说”的原则,在直播间大搞语言行为艺术,自创了诸如“集美”“耶斯莫拉”“夺笋”等“郭言郭语”。如今,自以为制造了潮流的她,淹死在了自己的潮流中。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官方公告点名,郭老师被列入警示名单。/微博

不管是“伞兵”“郭语”还是“绝绝子”,这类语言都可称之为“辣条语文”:口感冲,易上瘾,广流传,没营养。它们充斥着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譬如微博、短视频、商品文案,以及评论区的素质发言,屡见不鲜。而在一阵狂欢过后,就会被大多数人厌烦和鄙弃。

批评过后,倒是可以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言环境是不是太空泛,才让这么多年轻人乐此不疲地用这种“新语言”去创造一个只有口嗨与口癖、只追求氛围而不谈实质的赛博世界?

理想中的语文教育,工具性与思想性应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如我们所知,工具性的砝码常年偏重,导致离开应试环境后,出现了成批的思维懒汉。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当我们沦为思维的懒汉,身边堆积再多的书也形同虚设。/《编舟记》

作家叶开先生在《对抗语文》一书中所言:“一个人阅读量有限,不知道知识的传承关系,很容易就会拿一个小山包当华山,在那里杀猪一样抒情。”

2020年,《新周刊》在《重修语文》专题中提到的“学不好语文的三十个后果”进行自察,卡在哪一步,该找什么补,对症下药便好。

语文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对一门语言保持好奇和敬畏,思想才会逐渐立体,表达也会更加精准,而不是在一些网络用语里周而复始地打转。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种瓜得瓜》/丰子恺

四、互联网时代,我们该怎么说话?

网络用语往往红极一时就会过去,大部分人却反复被卷入这场洪流中,这时候需要抽身出来,思考一下如何不再被“话语”操控,明明我们才是说话的人。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要懂得鉴别,不可滥用。当下,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适度了解且不依赖才是应有之义。

当你想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怒哀乐,不能把这些情绪只放入“绝绝子”的框内,汉语文字千千万,完全有更丰富的词句用来抒发你的内心。

鲁迅曾在《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中评价汉语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些美可以概括为意境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才两个月,你就把“绝绝子”彻底忘了

鲁迅:这我真说过。/《觉醒年代》

而当我们聊诗词歌赋、聊阳春白雪,恰恰可以唤醒我们的审美体验、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同时能够汲取更富营养、更具特色的语言文化。

至于“绝绝子”之类的网络用语,它们像极了短视频里卖力整活的老铁,总在我们觉得汉语已经穷尽各种可能、没有笑料可挖的时候适时出现,博我们一笑,也让我们看见原来这个社会还有如此丰富的切面,以及如此复杂的纹路。

应该相信,一个健康、包容的语言环境,既能允许阳春白雪,也可接纳下里巴人。

时间会给流行语的争议一个公允的答案,大可不必在当下为了所谓的“纯净中文”吵个地覆天翻——毕竟,这些口头维护纯净中文的人当中,有几个能使用真正的纯净中文,也很难讲,至于什么是真正纯净的中文,就更难讲了。

参考资料:

[1] 别再给我发“绝绝子”了.格子.X博士.2021-08-20

[2] 最近被网友狂骂的“绝绝子”到底是什么梗.真新镇小茂.BB姬.2021-08-23

[3]征用与反抗:当“绝绝子”背叛“绝绝子”.涟漪效应.澎湃人物.2021-09-10

 

作者:甄米粒康斯坦丁;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

本文由@新周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崔斯也

来源公众号: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ID:neweeklylifestyle),专注发现美好生活的况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周刊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得不说,“老人”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救救我……哎,说实话,有点流行语真的没必要….

    来自广东 回复
  2. 有些网络流行语有时候说一说就好了,不能失了分寸;但是一些谐音梗等就不应该流行起来,看到了就必须要强硬制止。

    来自陕西 回复
  3. 博君一笑的网络流行语倒是无伤大雅,但那些影响当代人三观的网络流行语必须要制止!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