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广告营销大观

12 评论 4076 浏览 15 收藏 24 分钟

编辑导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企业营销战略中广告营销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思路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年广告行业的“跌宕起伏”。

智威汤逊(JWT)被数字营销公司伟门合并的那天,广告领袖在社交媒体上集体哀悼,为一个时代的消亡唱响挽歌。

JWT曾是4A的象征,无数广告人的灯塔。塔倒了,命运却早有预告。《定位》这本书的合著者–阿尔·里斯,最早预告了“广告行业的衰亡”。

2002年,他在新书《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中写道:“成功的品牌是由公共关系而不是广告打造,品牌首先是通过公共关系深入人心,然后才由广告来捍卫品牌。”

此前,百年广告老店在世界范围内,被国际广告集团大肆收购,公关是当时资本最青睐的宠儿;2002年之后,以中国内地为例,广告集团不仅在公关媒介领域跑马圈地,国际公关公司也相继进入内地,抢夺市场。

公关行业进入了辉煌腾达的20年,但广告营销百年演进的科学体系、艺术思想似乎戛然而止了。至少在中国,广告公司旗帜鲜明的个性与文化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营销公司的方法论好像失去了活力,过时的理论被新瓶装旧酒或老调重弹。

2009年,在《显而易见:终结营销混乱》这本书中,特劳特也发现了营销世界分崩离析、理论混乱不堪的真相。他指责道:“广告人只会寻找创意,而非营销的真相。营销人员患上了大企业狂妄症,深陷复杂的方案中无力自拔。”

2011年1月,美国杂志《Fast Company》刊登专题“被谋杀的麦迪逊大道”,预言广告已死,2018年,在智威汤逊的旗帜轰然倒塌之前,扬罗必凯早一步与数字营销公司VML合并,对于未来,广告人心中早有了答案。

JWT像是国际广告集团利益导向的牺牲品,互联网与数字科技成为压倒百年老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大象转身,更难,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回到最初的开始—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大繁荣时代中,寻求答案。

是时候,对“概念”做一个全面回顾了。

一、“营销”领域营销组合向4Ps方向发展

1953年,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博登提出了营销组合的概念及12个影响要素后,营销人第一次意识到市场需求受到“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进入60年代之后,美国市场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转变。在组合营销这个大的营销观下,一些点了不同天赋技能点的营销大师,凭借其理论创新带领行业走向了不同分支。

横向,基于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目标,组合营销理论以4Ps组合为开端,沿着“产品策略”的发展路径扩张。纵向,则伴随着定位理论的提出首次,营销人开始关注“消费者心智”,从服务到忠诚度,离消费者越来越近。

1. 4Ps理论,基于产品的横向派生

理查德·克莱维持教授,首先把“营销组合”的12个要素归纳为产品、订价、渠道、促销后,1960年,麦卡锡将其总结为著名的4P,并增加了策略(Strategy)因素,统称为4Ps组合。

营销组合从学术领域走到商业应用,4Ps是一个开端。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中推广4Ps组合,进一步确定了该理论在营销领域的地位。同时,紧随时代发展,科特勒对4Ps理论进行了横向的补充扩展。

百年广告营销大观!

1986年,在“全球营销”这个堪称里程碑的概念被提出3年后,基于美国贸易全球化环境,对影响市场占有率的营销因素补充,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大市场营销”概念,并改善了4Ps组合,即在原来的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政治力量”、“公共关系”,4Ps进而发展为6Ps。

同年,科特勒进一步把6ps 发展为10ps。他把已有的6ps 称为战术性营销组合,新提出的4P:探查、划分、优先、定位称为战略营销4P,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10Ps营销组合理论。

10Ps的概念结合了70年代的定位理论与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提出的市场细分概念,以在本土市场中找到新市场增量为目的。6Ps组合则主要应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定市场,立足于国际化市场开拓。

总的来说,4Ps组合体系及其衍生都是以产品为重心,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

2. 定位,以消费者为中心纵深发展

20世纪70年代,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了定位理论。同“全球营销”的意义类似,定位理论扩大了视野和格局,让营销科学家对“产品本身”的关注,转移到对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心理之上。

当时,美国市场的竞争加剧产品供不应求,迫使消费者在同质化的产品中做出选择。所以定位理论的核心不是围绕产品做营销,而是先是找到产品的差异化,然后再将其定位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是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思路。

此后20年,以定位为标志,从用户服务关系到用户忠诚度,组合营销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加强。

1981年,布姆斯和比特纳认为企业将营销战略侧重于销售和广告,必然会忽视消费者服务与长期关系的建立,随即建议在传统市场营销理论4Ps的基础上增加三个“服务性的P”即:人、过程、有形展示,也就是7Ps营销模型。

百年广告营销大观!

7Ps模型启发了营销人对营销服务的探索。1994年,哈佛大学教授瑞查德和塞斯研究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的关系,发现顾客满意与忠诚才是真正决定利润的主要因素,于是提出3r+4ps组合,3Rs即顾客保留、相关销售和顾客推荐指标。

于是,以顾客忠诚度为标志的市场份额的质量,取代了市场份额的规模,成为公司的首要目标。“服务营销”的理念诞生了,并在商业实践中被广泛传播。

二、广告领域创意革命时代

与营销行业不同,广告的发展初期更偏向于“销售术”

少有资料揭露智威汤逊、扬罗必凯等百年老店在20世纪初期的方法论。我们大概能了解的是他们最早引进了策略部门与广告效果检测,让广告行业旗帜鲜明的分为了软性推销派(情感氛围派)以及硬性推销派(原因追究派)。

前者主张广告建立在消费者获得的满足感的基础之上,后者主张广告必须提供一个切实的销售理由。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推销,广告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一阶段广告的特点都是以销售员为中心,广告的角色是为销售员服务。

直到20世纪50年代,达彼思广告公司董事长罗塞•瑞夫斯提出了USP独特销售主张理论后,广告中错位的角色扮演才有所改变。USP理论认为产品中必须有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这个主张是一个独特且强有力的利益承诺,广告开始真正为产品服务。

而进入60年代之后,当营销人在思考如何将过剩的产品出售给消费者时,一部分广告人乘上了大众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东风,广告行业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这个阶段的广告目标仍然是销售产品,但广告创意已经被最大化认可。

1. 广告“三旗手”掀起创意革命

60年代也就是著名的“创意革命时代”,以广告三旗手为代表分为了三个创意流派。

李奥•贝纳是芝加哥派的代表,相信“产品即英雄”,广告要挖掘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标志性案例案例是一则有关“肉”的广告。在这部广告中李奥贝纳没有提到产品的卖点,而是挖掘了肉类色彩背后的食欲和煎肉的滋滋声,USP理论中的“利益点”得到了衍生。

大卫•奥格威是广告科学派的代表,提出了BI(Brand Image)品牌形象理论,他主张“建立清晰明确的品牌个性”,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产品功能利益点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奥格威的形象论认为消费者购买时看重的是实质与心理利益之和,他们都包含在形象化的品牌之中。

DDB的创始人之一,威廉•伯恩巴克代表广告艺术派,强调消费者对广告表现的感性参与冲击力,最能代表伯恩巴克观念的ROI理论指出,一支好的广告应具备三个基本特质:关联性、原创性、震撼力。

从后来者的角度来观察,由于当时很多知名的广告案例其实可以归纳在“品牌形象”之下,比如李奥贝纳为万宝路拍摄的广告。所以,有学者也将这段时间称为“品牌形象”的年代。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精信广告公司提出了著名的“品牌个性”的新概念,至今影响广泛。而USP理论一开始主要强调广告需要突出产品卖点,在90年代后也引申为一种品牌创意的价值主张。此时,品牌已经是广告理论中最热门的话题。

2. 广告创意的效果测量进入新阶段

1898年艾尔莫·李维斯首次提出了“AIDA”的推销理论,即引起注意、产生兴趣、培养欲望、形成记忆、促成行动,斯特朗其引入广告效果评价中,成为第一个广告测量的模型,后来有学者在模型中增加了M(记忆)或S(买后满足)因素,AIDA变为了AIDMA或AIDAS。

这个路径和4Ps理论的变化方向一致,横向补充发展。有了测量理论思路,广告效果研究也就有了发展大纲,在60年代后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以1961年,美国广告学家R·H·科利推出DAGMAR(达格玛)模式与6M方法为标志。科利认为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过程经历,知名、理解、信服、行动四个阶段,广告效果测量则要从商品、市场、动机、讯息、媒体、测定六个目标逐级进行,广告的效果测量有基本原则和方法。

百年广告营销大观!

同年,罗伯特·J· 勒韦兹和加里·A·斯坦纳提出了L&S模式,即认知反应,情感反应和意向反应三个部分。该理论认为以传播效果衡量广告效果才是基础,建立起广告传播的效果层级模式。

达格玛模式关注了消费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但无法准确测量单一广告的效果。但L&S模式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被测量,广告的传播过程能够更好的被评估。

学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引导了广告的测量的商业化发展。1968年以后,博报堂、电通、万年社等都设置了广告效果评估实验室。博报堂有HAAP、日本电通有CSP、李奥贝纳CAPP模型测量,除了CAPP增加了品牌以及买后满足因素,这些模型都大同小异。

以CSP模型为例,当电通在发布完一篇稿件之后会先从媒体的到达率、平均达到次数、媒体总到达率计算广告的效果进而推算广告的相关数据。最后根据DAGMAR来计算消费者心理变化以及行动效果。除了媒体到达率有数据指标外,每一个阶段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测量,工作量庞大。

进入70年代到80年代,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广告公司开始了系统的广告效果研究。从一开始评判广告效果的因素,主要集中在阅读率视听率等方向,后来上升为对广告整个销售效果瞬时效果和长远效果的综合评估,更看重长远的品牌效果或者消费者态度等。

三、大整合时代殊途同归之路

其实,在60年代以前,无论是营销还是广告服务的主体是“产品”。产品过剩了,就增加产品服务提升附加价值。

60年代之后,当产品与服务逐渐失去了差异化,制造商开始赋予产品个性和精神以获取消费者的认同,目的都是为了产品销售。

这种状况随着一个全新的变量而被改变,它既不属于服务也不存在于用户心智。它摸不着、看不见,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消费者购物决策—品牌诞生了,虽然至今它也没有明确的定义。

90年代初,大卫·阿克在《管理品牌资产》一书中,第一次认可了品牌的价值。就像人类第一次意识到万有引力,品牌不再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形象或个性,而是一种有型的资产、无形产品,大整合时代到了!

1. 整合营销的“品效合一”

1990年,罗伯特,劳特朋向4P理论发起了挑战,提出了4C理论。

他认为营销应该是以客户为中心,应该关注并满足客户在成本、便利上的需求并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不应该是消费者请注意,而是“请消费者注意”。

毫无疑问,4C理论启迪了在美国西北大学执教的唐·舒尔茨教授。20世纪末,它提出了整合营销传播IMC的理念,认为应该用4C和5R来代替4P。同4C理论相同,5R理论同样是以“客户为中心”,提出在关联、感受、反应、回报上与客户建立长期互动关系。

有关客户和消费者的区别,我们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是企业产品、服务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而顾客则是指与企业直接进行商业交往的人或群体。用现在流行说法,即是被赋能的所有个体。

当时,有关IMC的讨论很多,从营销模式还有战略模式方向上都有多观点。但舒尔茨认为IMC应该代表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即利用一切公司和品牌能接触到的信息员去吸引消费者。所以,IMC最初的许诺其实是通过建设一个全面的结构,从而建立一企业统一形象。

舒尔茨提到的形象就是品牌,所谓的统一是指品牌形象的有效统一,也就是“品效合一”,这个概念和我们现在说的“品牌宣传和效果转化”差异很大。

舒尔茨进一步补充,IMC是一个由客户信息主导的系统,一种对客户感知的理解和品牌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根本的方法,通过这一方法所有传播投资策略都可以被评估,因为它的终点,在对客户和消费者的实现价值和潜在价值进行估测。

总之,现在的主流观点都认为IMC整合营销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辅助品牌建设,二则是解决投资回报率也就是ROI的问题。

多提一句,在整合营销推出之后的很长时间内,我们都忘记了ROI这个词。前几年又重新提及,甚至将2019年称为品效合一元年,实际上变相证明整合营销的效果已不如从前。

2. 广告行业的品牌整合

90年代,学术界有关品牌的研究到达了顶峰,“品牌冰山”、“品牌群”、“品牌生态环境”各种新概理念层出不穷。而外资广告集团,也在上世纪 90 年代刮起“品牌风”,重新规划自己的作业理念和程式。

奥美提出了“品牌管家”,并在90年代末进一步提出了“360品牌”理论模式、萨奇提出了“全球品牌策略”、电通提出了“品牌传播”、达彼斯则以“品牌精髓”为出发点重新规划 USP 广告提出了“品牌轮”、智威汤逊从以前的“汤普逊方式”到“全品牌传播”转变等等。

除了管理模式外,广告公司还在广告测量领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实践。

比如,李奥贝纳就专门建立了“李奥贝纳消费者访谈小组”,横跨中国六大一线城市,作持续性的研究以深入地揭示人类的洞察力。

博报堂有著名的“生活综合研究所”主要任务是观察全日本的消费者,帮助洞察需求和欲望、扬・罗必凯开发了品牌资产评估工具、精信针对电视广告监测制定了最佳媒体策划方案的工具 SPARC。

在2002年左右,经历一波国际广告集团的收购并购后,这些广告集团更加强调用技术来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越来越重视研发力量的配备以及开发专有工具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所以,给我们留下了一种理论、方法论缺失的错觉。

90年代之后,营销和广告行业殊途同归的走向了品牌之路,而作为一种新物种,品牌在整合营销的策略下蓬勃发展。所以,我们把1990年代之后称为“整合营销”的时代也毫不为过。

3. 2000年之后,哪里出了问题

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整合营销观念越来越流行,也在互联网新技术、资本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广告营销的理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总结。

比如整合营销,就有人结合品牌理念,总结了一套BIMC理论(品牌整合营销),还有人加入了网络营销的概念,发展为E-IMC(网络整合营销)…

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了CCDVTP价值营销的新模式,舒尔茨认为传统的4P营销理论应该被新的SIVA理念代替,特劳特在新定位之后又重新定位。

电通集团针对互联网时代提出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后来又更新为SIPS。有自媒体基于数字营销的观点还提出了链路营销的新思考…

心理学在广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不仅会在PPT中加入aida公式,还会提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移情效应,心理定势…

奥美一开始在《奥美观点》中强调大创意与品牌整合,又在2009年的《奥美的数字营销观点》中力捧数字营销。而在数字数字营销广告领域,几乎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型。

概念很多,方法论不少,好像并没有改变传统广告行业整体疲软的趋势。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本文由 @社区营销研究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来源公众号:社区营销研究院(ID:Community_Marketing),建构社区价值理论,把脉品牌营销趋势。

本文由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社区营销研究院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哇哦,写的好好,对营销知识又多了一点,感谢作者分享!

    来自广西 回复
  2. 发大V

    来自北京 回复
  3. 还能

    来自北京 回复
  4. 没好好吃

    来自北京 回复
  5. 非功能性

    来自北京 回复
  6. 啊擦擦

    来自北京 回复
  7. 收到

    来自北京 回复
  8. 问题就是甲方也没钱了,蛋糕越来越小,吃蛋糕的人越来越多,怎能不疲软

    来自北京 回复
  9. 以前会为了一集电视剧等待一堆广告,现在不会了,大家都在跳过广告,

    来自河南 回复
  10. 爱吃

    来自北京 回复
  11. 地方撒CAS

    来自北京 回复
  12. 广告越来越不突兀,谁能想到 热爱105度的你 是一个广告歌曲呢,

    来自河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