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的万能公式 早该翻车了

7 评论 4315 浏览 1 收藏 16 分钟

肯德基的DIMOO盲盒在近日掀起了轩然大波,盲盒爱好者们争相抢购肯德基套餐,而中消协更是下场点名肯德基限量款盲盒销售的“饥饿营销”手段。本文以肯德基本次盲盒事件为背景,浅析“盲盒+”的万能营销公式,从盲盒初现至今,都经历了哪些沉浮。推荐大家阅读交流~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肯德基是个例外。

并不是肯德基在做慈善,而是最近特别流行的代吃。有人下单请你吃汉堡,还要多少付点劳务费。此事听上去颇显魔幻,却真真切切在现实中发生了。

当然,并不是完全白吃,你要顺手帮“雇主”做一件事,把套餐里的泡泡玛特DIMOO盲盒抽出来。如果一不小心开到隐藏、稀有款什么的,说不定还能再多得一些打赏。

醉翁之意不在堡,在乎DIMOO盲盒也。

有人甚至为此斥资万元,批量采购了百份套餐。还有人远程指导外卖小哥,“盲盒归我,炸鸡归你”。总之,机智的盲盒玩家有一百种方法,去解决想要DIMOO好大儿和不想吃肯德基之间的矛盾。

疯狂与危险往往结伴而行,揽下数个热搜之后,这次跨界营销引来了中消协的注意。

1月12日,中消协点名肯德基,按需购买即时食用的快餐,通常消费者不会超量购买,以限量款盲盒销售则是以“饥饿营销”手段刺激消费,容易导致消费者冲动消费,并造成食品浪费,此行为应当全社会共同抵制。

肯德基方面很快作出反应,官方客服表示盲盒活动不会受到影响,消费者可继续正常购买。

“盲盒+”的万能公式 早该翻车了

二者隔空对线,热搜在全网挂了一天。多数网友都在辩论肯德基是否有错,而熊出墨发现,整起事件中大众似乎忽略了另一重要当事方——盲盒经济,其所暴露的问题,实际上更值得加以反思。

一、“盲盒+”,屡试不爽的营销公式

时间回到2019年,盲盒在这一年成功上位,成为国内新消费领域最耀眼的那簇浪花。

天猫国际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的消费者规模多达20万,甚至有玩家为买盲盒一年耗资百万。

根据Mob研究院提供的数据,2019年国内盲盒市场规模为74亿元。行业代表公司泡泡玛特,也就是本次肯德基事件中的盲盒提供方,2019年的营收为16.83亿。往前推两年,这一数字仅为1.58亿。

两年之后,2021年国内市场据估算规模已经突破百亿,泡泡玛特不仅完成上市,还迎来了市值1500亿港元的高光时刻。

自身增长的同时,盲盒的流量也在外溢。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尝试盲盒形式的营销,且屡试不爽。“盲盒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有业内人士调侃,“‘盲盒+’这个公式不敢说万能,但至今还没怎么出现过失败案例。”

“盲盒+”的万能公式 早该翻车了

当年瑞幸咖啡推出代言人刘昊然形象的盲盒,商品刚刚上线,大量粉丝和盲盒玩家集体涌入,瑞幸APP就连崩三次。其天猫、京东等平台的旗舰店也创下日销记录,官方临时紧急补货同样秒空。

没有抢到或者想要集齐全套的消费者,则在转战闲鱼等二手交易社区,对应的代价就是要付出发售价的N倍差价。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肯德基此次与泡泡玛特合作的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产品,不同的IP,但起到的营销效果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据活动规则,自1月4日起,在肯德基购买指定套餐“99元家庭桶”,消费者就可获得联名限定款系列手办,手办款式随机、数量有限。具体款式包括6个常规款和1个隐藏款,隐藏款的生产配比为1:72,即每生产72个产品中有1个是隐藏款,抽中隐藏款的概率是1/72。

对于单纯凑个热闹、重在参与的消费者来说,套餐其实具有一定性价比。但之于眼里只有DIMOO的购买者,炸鸡汉堡只是无关紧要的附属品,盲盒因此成了潘多拉魔盒,各种“骚操作”陆续浮现。

“盲盒+”的万能公式 早该翻车了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账单,一次性购买106份盲盒套餐,总价过万元。盲盒拆了个够,可106份套餐里的食物如何处置,就和盲盒一样拥有无尽的想象空间。在网友的讨论中,不乏抽到盲盒把套餐当场丢弃的浪费现象。再有就是动用CT扫描、地铁安检等确认盲盒款式,花钱请人代吃,请外卖小哥现场帮拆等等。

总之,盲盒诱导下的魔幻现实主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目前,#肯德基DIMOO#的微博话题阅读已经逼近1亿,其他相关话题也多次冲上热搜,赚足流量。

也正是此般疯狂,为后续的舆论风波埋下了伏笔。

二、引火上身,野蛮生长的另一面

“盲盒+肯德基”,流量密码确实见效。可与此同时,疯狂的另一面也正在显现。

“盲盒+”的万能公式 早该翻车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肯德基DIMOO盲盒的身价水涨船高。在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商家的定价普遍要高过肯德基官方售价,以图中月销量300+的商家为例,指定常规款手办为150元,隐藏款身价高达799元。与肯德基99元套餐价格相比,前者溢价1.5倍,后者溢价8倍。

而且,这一价格还不包括套餐里的两份主食、三份小吃和三杯可乐。

对数字敏感的网友立马警觉起来,肯德基联手泡泡玛特这一波操作,与其说是卖货,更像是对年轻人的“收割”。除去套餐内食物价值39元的手办,怎么就能身价暴涨数倍?有质疑者调侃,这之中多少掺了点“智商税”的成分。

真实价值几何,正是盲盒的第一槽点。近年来业内外一直就此问题争论不休,特别是每逢高价盲盒现身,必定会招来一番论战。

“盲盒+”的万能公式 早该翻车了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去年泡泡玛特推出限量版的MEGA珍藏系列,包括70厘米和29.5厘米的两款娃娃玩具,发售价分别为3999元、1099元,上线后均1秒售罄。随后在二手平台上,有人喊出了35万元的收购价。

一个娃,一套房。

客观而言,在盲盒所处的潮玩经济赛道,类似反常的天价“玩具”其实并不鲜见。前段时间霸占热搜的玲娜贝儿,一个玩偶也被炒到了千元难求;更加元老级别的Be@rbrick等品牌,身价也能轻轻松松飙升到六位数。

但是,市场有别,国情有差。

且不说盲盒本身的成本,之前熊出墨从源头供应商那里了解到,工厂量产成本一般在十多块,其溢价更多是靠IP和营销来支撑。泡泡玛特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产品毛利率为71.2%,2020年毛利率为68.7%。

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不同于日本、欧美等潮玩经济发达的市场,盲盒在国内的兴起不过短短三年,消费者缺少普遍的认知和认可,其又三天两头喜提热搜,舆论风波必不可免。

“盲盒+”的万能公式 早该翻车了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盲盒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国内三分之一的网友认为盲盒噱头过大,产品缺乏实用性。此外,价格不合理、让人上瘾、炒作严重、设计抄袭等也是典型问题。公开信息显示,去年12月,泡泡玛特就曾因虚假宣传、虚假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等被连罚两次。

市场的疯狂和消费者的频繁投诉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2021年1月,中消协发文直指盲盒经济的野蛮生长,提醒“消费者购买盲盒勿盲目”。同年12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单品售价不高于200,鼓励盲盒企业建立保底机制等。

然而,问题显然没有因为有关部门的介入而减轻。肯德基此次与中消协隔空对线,背后实质为“盲盒+”的流量密码被滥用之后,盲盒经济存在风险进一步被放大,进而再度引火上身。

疯狂与危险往往结伴而行,三年的野蛮生长,终把盲盒机经济推到了危险的边缘。

三、商业操作的底线在哪?

“不会被(点名)影响,盲盒将继续销售至1月16日”,中消协发文之后,肯德基官方客服给出如是回应。

归根结底,企业逐利无可厚非。开展营销活动,是正常的商业操作。

而且,在业绩承压的前提下,肯德基对流量密码的热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百胜中国财报显示,2021年三季度,肯德基新开餐厅362家,但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8%,经营利润骤降31%。此前,肯德基已经与《原神》、《明日方舟》等热门游戏联动,推出包含游戏礼包的指定套餐,也一度掀起了代吃、抢购的风潮。

为何偏偏这一次,肯德基亲手把自己送进了舆论风波之中?

“盲盒+”的万能公式 早该翻车了

还是回归到中消协点名,中消协指向的问题并不是企业的联名营销行为,而是企业用限量款盲盒“饥饿营销”的手段刺激消费,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超量购买,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食品浪费。

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也无需揣测肯德基和泡泡玛特此次活动初心是怎样的,因为眼前的事实已经证明:此次活动的参与双方享受了流量密码带来的收益,却缺乏合理的规则引导,且在已知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主办方仍无动于衷。

盲盒玩家和品牌死忠粉或许会起身辩护,但针对无视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的商业操作,监管部门绝不会手软。

回想2021年夏天,爱奇艺综艺《青春有你3》正在热播。赞助商蒙牛真果粒与节目组进行了一次跨界联动,饮料瓶盖内印有为“爱豆”助力的二维码,粉丝扫描二维码获取助力值,助力值越高的选手,出道几率也就越大。

这一操作点燃了粉丝的斗志,为了获取助力二维码,粉丝批量购买饮料,再雇佣工人开瓶后把饮品一桶一桶倒进水沟。

“盲盒+”的万能公式 早该翻车了

随疯狂而来的就是流量的反噬,倒牛奶引发全民热议,爱奇艺、蒙牛双双致歉,爱奇艺苦心经营的“青春有你”IP彻底被封。几个月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

肯德基×泡泡玛特DIMOO盲盒营销的影响虽未恶劣至此,但是,再一再二不再三。2021年开年盲盒经济因为产业自身问题被中消协点名,2022年因为“盲盒+”的流量外溢再被提醒。下一次类似事件再现,或许就是重锤落下之时。

而且,与一味追逐流量相比,盲盒经济现阶段当务之急应聚焦于提高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泡泡玛特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5%-80%,较2020年的49.3%有所恢复,可依然远低于2018年、2019年的225.5%和227.2%。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发酵至今,泡泡玛特方面仍未给出正式回应。1月13日,泡泡玛特收跌4.63%,市值较1500亿港元的高点已经跌去850亿。

#专栏作家#

熊出墨请注意,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TMT领域观察者。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盲盒无罪,促使消费者产生浪费行为的营销有罪。不过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是商家的问题还是消费者的问题。

    来自浙江 回复
  2. 盲盒为什么会这样的流量?是我年纪太大了嘛,理解不了

    来自河南 回复
  3. 盲盒这种究竟吸引了哪些人群,总不能只有儿童吧

    来自河南 回复
  4. 对于盲盒一类都是敬谢不敏,这种刺激感有点难理解

    来自广西 回复
  5. 近年来各大品牌的盲盒营销让人看花了眼,在饥饿营销的面前消费者还是得保持理智

    来自广东 回复
  6. 无法理解

    来自福建 回复
  7. 不知道大家刷小红书有没有刷到那种 找代吃肯德基还是麦当劳来着(不记得了)然后他只要玩具,网友都评论还有这种好事,我本人每次刷到都感到很震惊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