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从业的童话和现实

7 评论 2625 浏览 6 收藏 11 分钟

编辑导语:很多人都在年底的时候想要换掉工作,在思考转行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考虑风控值不值得从业?对于这个疑惑,本篇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答案,如果你想要了解风控从业的利弊,那就一起来阅读吧!

发现,不管是年前还是年后,大家都在考虑换工作,不是在换工作,就是在准备换工作。最近有个读者问我风控值不值得从业,我说不出“上善若水”这样高级的话,只能一起分析一下。

有这些疑问的朋友应该很多,佐证的事例有:

  1. 一些读者甚至给我发消息,担心我走窄了;
  2. 有一些风控岗位的实习生问我,做了几个月的风控实习,没有什么成就感正常不正常;
  3. 之前面过一些同学,他们很多也表示不想做风控了。

我就在像探索宇宙的本源一样,思考起了这个问题,风控到底值不值得投身其中。

想来想去,想了三个角度,分析下风控从业的童话和现实。

正向负向论,长期短期论,宽道窄道论。我们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在宽道上做长期正向的事情。

一、正向负向论

“天天变着法子去看逾期率、回收率,就是为了控制损失,跟创收的工作感觉差异好大。”

这话说得没错。

我们之所以觉得量化增长是正向,而风控是负向的,我想原因在于,量化那边关注的指标是PV、UV、GMV这种越大越好的东西,而风控这边关注的却是逾期率、回收率。

但其实,量化和风控是一体的,不仅仅是信贷风控,互联网业务都是如此。即使不是金融游戏,增长也不只是单一目标,还是要有风控去保证内容的合规,才能长稳发展。

就拿我们这种写写公众号的举例,很多大号号主就需要常常拉黑一些人,也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号能活的更久。

说说信贷风控本身。

授信策略已经算比较正向的工种了,不像催收,那才是真的后勤工作。对于授信的同学来说,看逾期率不是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授信,说它不是创收它也有点委屈。

风控本身也可以说是一半正向一半负向。正向的降息提额涨规模,负向的拦截处置降风险。

但其实,正向即负向,负向即正向。把好用户找准,和把坏用户找准,本质上没有差别,0和1一个好一个坏,具体哪个好哪个坏不重要。

表面来看,那些产品、运营、资管啊,是更能够看到创收的工种,但是具体到工作上,也都是琐碎地获取数据分析数据。

风控不风控的,都是用户管理,不去催收机构,正向负向问题不大。

二、长期短期论

长期短期很重要,就像《老友记》,时隔近二十年,视频网站还可以上新,就是长期生命力的典范。

每次我和同事或朋友聊长期工作的问题,大家总是会很同步地发出一个感慨,那就是希望自己有一门手艺。

我们说这话背后都是在羡慕那些实体行业从业者,尤其是那些手工艺从业者,例如景德镇的陶瓷工,例如咖啡师,例如冰墩墩的设计师等。

为什么这些行业里我们觉得稳定、觉得有安全感呢?其实就是节奏不快,就是不卷。

在古代,工种细分后是会固化下来的,比如《史记》司马迁,几代史官传承至太史公;都江堰之李冰父子,都是水利专家;干将莫邪亦是如此,炼剑家族世代传递。平民阶层也是,祖祖辈辈都是打铁匠就是好工作。

这种传承,是很有安全感的。一辈子做一件事情,一个世家做一件事情,不用卷,安心做事不为名利。

现在也不是说没有,《大国工匠》里大多还是传统的手艺人做着传统的手艺事,但仅限于此了。

花几十年写一本书基本是不可能的。很多传统手艺也因为找不到继承人而走向消亡。谢霆锋在一个采访里讽刺地说,人家练习生练个八九年才出道,我们练个九个月就觉得要出来赚钱了。

那现在最能坚持几年如一日做一件事情的还有谁呢?我想,可能是博士生吧。

没人在做长期的事情了,很多事情即使想做,除非家里有矿,生活也不允许呀。

社会给了每个人更多的选择,似乎更自由了,但对个体来说其实更艰难了,很容易出现想法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我们都希望做长期的事情,但现实是我们无法坚守着做长期的事情,尤其是,互联网从业同学。

互联网大厂最热闹的地方,可能就是HR的SSC部门了。每天一堆办入职的,一堆办离职的。

相比之下,风控,天然就比其他互联网业务更长期一点,因为风控更接近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或者说数据科学。什么意思呢?数据也重要,但风险知识更重要,甚至最重要的是风控哲学和思想。

同样是上面说到的产品、运营、数分等岗位,它们还有一个ABtest的问题,你说这些测试是长期的吗?我看就非常未必。测来测去,积累的是你测试的效率,很难测出对产品、对行业的认知力。

当然了,风控也要测,但是这个测是万无一失地测算你的策略,而不是测试无数条策略。这个背后的不同,显然是比较明白的。

我做风险,也做过一些产品,感受最大的不同就是,风险同学给你发消息,你没回都会等到你回,而产品同学可能三分钟内就会给你打电话。

另外,风控比其他赛道更长期一点的证据是,它还可以考证,FRM、CFA这些证书也许无用,但它们的存在就表明它具备一定的长期性。

终身来看,风控思维非常有益,不管是投资也好、交友也罢,方方面面都别忘了带点风控思维。

三、宽道窄道论

不管是创业找方向,还是做自媒体内容等,现在都流行说垂直领域,不光是垂直,最好还得是从大赛道去选小细分。

  1. 选大赛道,保证有鱼;
  2. 选大赛道里的小细分,做细分垄断;
  3. 在细分垄断前提下,横向扩展,力求回到这个大赛道内主线上。

这个思维,就很有宽道窄道的味道。在一个宽道里窄着走,就像长跑运动员90%以上的时间都在最内侧跑,但故事因整个跑道的存在而精彩。

总结一句话,信贷风控是一个窄道,但风险管理是宽道。

我问过一些实习生,你们同学找工作有主动找风控领域的吗?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知道风控的应届生就很少,除了国内外少数金融风控相关专业项目外,大家是没什么认知的。在学校学的是技术,而风控是领域知识。

这也是它没那么卷的原因。应届生都趋之若鹜的地方,当然是更卷的地方。

风控里面,最经典的技术应该就是评分卡了,但这是它窄的证据吗?未必。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各种统计学模型、各种机器学习技术的地方,就是宽吗?未必。

风控领域,是解决方案决定了算法,而不是算法决定解决方案,可以说解决方案是算法+策略。而搜广推呢,可以说算法即是解决方案,算法即策略。

宽未必宽,窄未必窄。

当你的决策需要几个月才能看到效果的时候,决策的可解释其实就是合理的要求。

我面过很多人,都说做模型做厌烦了,想换方向,做反欺诈或者搜广推。没什么想说的,真的想就去吧。

风控养家糊口可以,扬名立万很难。我想这么说是较合理的。

总结一下,正向负向论我说的是没那么不好,长期短期论我说的是相对来说还挺好的,宽道窄道论我说的是没那么那么不好。

如此说来,我好像在推荐风控行业。但事实上,我从未有过此意。

就像我曾经想写《想做风控的三十个理由》和《不想做风控的三十个理由》一样。

有些点,既是好,也是坏。好坏相依而已。

以上,希望解答了大家对风控这个领域值不值得长期投身其中的疑惑。

 

本文由@雷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风控可以,但要去大厂才行

    回复
  2. 之前就一直在想要不要投身风头行业,这篇文章没很好的解答了

    来自江西 回复
    1. 哈哈,所以是要还是不要?

      来自加拿大 回复
  3. 对于风控行业,既不能太过于期待,也不能太过于现实

    来自江西 回复
  4. 风控养家糊口可以,扬名立万很难。抓住机会

    来自江西 回复
    1. 现在还有机会吗

      来自加拿大 回复
    2. 没机会了吧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