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名剧本杀作者聊了聊,年轻人到底在对什么上瘾?

5 评论 5206 浏览 7 收藏 19 分钟
🔗 产品经理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侧重不同的方面,从基础技能、业务深度、专业领域到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

编辑导语:剧本杀早已成为年轻人线下休闲娱乐的方式,对于剧本杀这一概念本身而言,也有很多专业人士对其解读分析。那么对于剧本杀创作者而言,剧本杀是怎样的一个具象呢?在这篇文章中,将分享一名剧本杀创作者对用户的洞察、对行业的认知以及对写作的看法。值得一看。

2018年,当“陶球霸”在虎扑发表自己的原创推理小说《粮库三人密室案》时,他没有想到,一篇短短5000字的小说会迅速红遍虎扑,收获超300万阅读量,并在几年后,被剧本杀行业疯狂抄袭。

2021年,剧本杀彻底火了,而“陶球霸”也成为了一名本格派推理剧本杀作者。上过无数次热搜、被脱口秀演员编成段子、被无数年轻人挂在嘴边的剧本杀,正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线下休闲娱乐方式。

关于剧本杀,已经有大量从商业、投资人、玩家角度的分析与解读,这一次,我们想听听剧本杀作者的声音,从产业链源头从业者的视角洞察这个行业,它到底为什么火?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年轻人?

“陶球霸”2018年在虎扑发布帖子《发一个我爷爷破过的案子—粮库三人密室案》,在推理圈一炮而红。随后,他开始在知乎创作连载推理小说,推出过《陶球霸的黑皮手册》《爷爷探案 80年代的十宗罪》等小说,获得数万赞。2020年他开始投身剧本杀创作,创作出《乐平72小时》《麻衣神探》《戏子》(授权)等剧本。

在这篇文章中,将分享一名剧本杀创作者对用户的洞察、对行业的认知以及对写作的看法。

一、剧本杀里的“社交均衡原则”:不让任何一个参与者落单

在许多人眼里,剧本杀之所以受到年轻人追捧,是因为它是当代年轻人的线下“社交利器”:它可以让参与者快速破冰,并根据剧情的指引进行深度交流、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很容易彼此熟络起来,甚至擦出火花。

在“陶球霸”看来,现实中的剧本杀并没有那么多浪漫和离奇的元素,那些通过玩剧本杀喜结连理的人只是偶然的个例,其中不乏媒体的包装与放大。他认为,剧本杀之所以受到年轻人喜爱,有一个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剧本杀是现有的集体娱乐方式中,为数不多的能均衡地照顾到每一个参与者的游戏。这是一种脱离了“社交弱肉强食原则”的颇具“温情”的游戏。他在创作剧本时,会格外注意遵循“社交均衡原则”。

“陶球霸”表示:“像运动、唱K这样的娱乐方式,很容易出现Social King,他们会成为人群中瞩目的焦点,与此同时,也总有一些不擅长运动、唱歌的参与者会受到冷落,总会有人坐在角落里落单。但在剧本杀中很难出现这种情况,每个参与者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剧本,每个玩家都需要对故事线的推进献出一份力。

一个优秀的剧本杀创作者,在写作时必须注意一个关键因素——确保每一个参与者的戏份均衡,让剧本中的每一个角色,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能持续、精准地投入其中。此外,玩家之间必须要有互动,如果玩着玩着其中一些玩家失去了互动机会,就容易有人中途‘退车’,这是非常不好的游戏体验。”

据“陶球霸”介绍,目前剧本杀中最常青的类型依然是硬核推理本。剧本杀最初兴起于英国时,名字叫“谋杀之谜”(Murder Mystery Game),游戏形式就是参与者一起去侦破谋杀案。

和一名剧本杀作者聊了聊,年轻人到底在对什么上瘾?

随着游戏人群的泛化,有的玩家不一定喜欢谋杀解谜,就出现了情感本、欢乐本、恐怖本等不同类型的剧本,让一些不喜欢硬核推理的用户也可以参与进来。在陶球霸看来,情感本、欢乐本等类型的剧本,虽然玩家参与门槛较低,但一些剧本很难保证参与者的体验统一,“社交均衡原则”容易被打破。比如欢乐本中的笑点,可能六个参与者中有人能被逗乐,有的笑点高的人没法被逗笑,这种情况就会破坏游戏的体验。而硬核推理本更注重逻辑推理,擅长调动玩家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发现能力,可以让每一个玩家都尽可能地深度卷入到游戏中。

二、核诡、本格、沉浸感,剧本杀到底为什么让年轻人上瘾?

剧本杀之所以能让年轻人上瘾,很大程度在于它能带来沉浸式的故事化体验——虽然年轻人不能做自己命运的编剧,至少能在游戏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剧本。

千篇一律的日子、自由度不高的生活,都容易让年轻人感到乏味、缺少刺激。而当他们走入剧本杀布置好的场景时,就能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彻底从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获得沉浸式的、有他人密切配合完成的一次故事体验。

为了给玩家带去更好的体验,在创作上,“陶球霸”非常重视“核诡”这一要素。在他看来,“核诡”是一个剧本杀脚本的灵魂。“核诡”的全称是“核心诡计”,这个概念源自日本推理小说,并在剧本杀尤其是推理本的创作中得到继承。

“核诡”是指一个故事的核心布局,一个完整的故事具有时间、背景、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等要素,但这些要素都不构成一个故事的特别之处,一个故事的特别之处在于故事是如何发生的。比如放在一个推理案件中,就是犯罪者怎么去制造了案件,他是用一种什么方法杀人,又是如何布局了现场,如何制造不在场证明,如何撤退,如何隐藏动机,如何栽赃毁证等,任何一个犯罪的环节都可以是形成核诡的环节,这个作案诡计是要有自己的特点的,这个诡计就是“核诡”。

“对于侦探小说、推理小说而言,核诡是它的根本竞争力所在,只要核诡确定,参与者就会去关心这个案子是怎么去展开,怎么去解谜的,然后其他的故事、人物、背景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目前在国内,无论是推理文学还是剧本杀,对于本格诡计的创造都是比较弱的,大家更喜欢创作社会派的小说、社会派的核诡,而我主要擅长写纯本格的核诡,就是‘不可能犯罪’密室时间轨迹。”“陶球霸”介绍道。

和一名剧本杀作者聊了聊,年轻人到底在对什么上瘾?

《人间椅子》,2016

“本格”是指注重纯粹逻辑推理的推理小说写作流派,代表作家有英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东方快车谋杀案》)、日本的江户川乱步(《人间椅子》《恐怖的三角公馆》)等。本格派的故事会把种种线索在铺垫中全部罗列出来,主人公需要根据这些线索,进行环环相扣的推理,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情节发展,把整个案件呈现出来。本格派中有很多的“不可能犯罪”,当然有也有“非不可能犯罪”,但是都是这种偏向于这种思维逻辑,一环一环扣下来的一种流派。

与本格派相对应的是社会派,社会派的故事中牵扯的关系比较广,犯罪关系里会牵扯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主人公的破案也不一定是去搜集各种线索、去进行层层的演绎推理,而有可能是自己的个人经历,或是一些偶然的发现,或是和一些人物发生了故事情节,就把案子的关键线索推出来了。它注重反映的是案子背后的社会性的问题,而不是案子本身的技巧。

“陶球霸”指出,剧本杀的形式虽然有固定的套路,但其内容却是不断更新的。一个剧本,每个人一生基本只能玩一次,所以玩家能在一个相对熟悉的机制和套路里,不断体验到新鲜的内容和故事,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经历了不同的“微缩人生”。对于一些喜欢追求新鲜刺激、不一样生活的年轻人而言,剧本杀这种形式就显得非常有吸引力。

三、剧本杀作者的苦与乐

2020年至今,“陶球霸”和他的伙伴已经完成了四个剧本,目前有两本已经成功发行,另外两本正在“排队”,其中最近一本在广州展会发行的《麻衣神探》一度冲到小黑探城限意向榜榜首,目前已售出近三百本城限,频频冲上各大热评榜单。对于他而言,剧本杀的创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他的第一个剧本,花了7个月、换了3家发行商才最终打磨成型、上线。

“一个剧本杀的剧本完成后,会给发行商进行评估,每个发行都有一套修改意见,当作者修改完脚本后,发行商可能会又觉得不合适,只能再换一家发行商,改来改去,最后花了很多时间才敲定第一个剧本的发行。”

修改剧本是一件痛苦而工作量巨大的工程。“陶球霸”说自己写剧本花的时间很短,但是改的时间非常长,因为一个故事写出来,基本会有六个剧本,再加上组织者手册,改一个地方就需要同时改六、七个本子,经常让他眼花缭乱。

关于创作,“陶球霸”认为写剧本杀的人应该有充沛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好奇心。他的《粮库三人密室案》,是一个两人被关在一个屋子里杀了一个第三者的双重密室案。这个案子的灵感,就源于他对一个法律问题的突发奇想——如果杀人的凶嫌落在嫌疑、机会、条件完全均等的两个人身上,但通过现有的线索、证据又无法确定凶手究竟是谁,能确定的只有凶手一定在两个人之间,那么法律应该怎么去判决这个问题?他偶然想到这个问题,然后顺着这个问题就创作出《粮库三人密室案》。

还有一次他在洗澡时,拿着花洒冲瓷砖上的一块污渍,冲着冲着就冲出了一些因年久失修散了的湖瓷砖泥,他突然一惊,这要是冲出来的是人血怎么办?于是就又有了一些创作素材。

“陶球霸”最喜欢的作家是柯南道尔,最喜欢的作品是《福尔摩斯探案集》,虽然这些故事不算本格派故事,但是很有趣味,适合反复阅读。对他而言,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已经不是看推理小说那么简单了,而是一种寻找精神港湾的感觉。

四、抄袭、培训、元宇宙?剧本杀作者眼中的行业未来

在“陶球霸”看来,剧本杀产业链的基础角色有四个,最上游的是作者本身,然后是发行,发行下面是广大的店家,目前全国估计有4、5万家店铺,店家买下剧本后,就到了下游的玩家那里。

这四个角色中,目前最关键的角色是发行,现在许多作者,包括一些知名的作者完成一个剧本之后,依然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很有经验的发行去帮忙做测评,逐渐完善剧本。这个过程中甚至需要测试几十次、修改几十次才能最终成型。随后还要做许多美术设计、包装、营销推广,然后作者的剧本才能被广大的店家所接受。实际上,发行也承担着帮整个产业筛选出好剧本的功能。

一个剧本能够达到多少店铺,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独家发售,就是一个城市只能发一家,这种剧本的话,往往价格一本接近万元的,但这种比较少。

第二种叫做“城限”,就是城市限定,一个城市发三到四家,大城市多一点,小城市少一点,全国300多个城市,最多就只能发1000多本,但实际上一般还不会那么多,实际上一般就是几百本的量。

第三种形式,叫做“盒装”,这种就是任何店家都可以买表现好的,很优秀的作品基本可以卖出几万册,表现差点的话可能就是几百几十册了、几十个店家了。但是盗版比较严重,盒装最容易被盗版。

抄袭泛滥,是“陶球霸”眼里剧本杀行业目前最大的痛点。抄袭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作者本身去抄袭别人的好作品,比如说他的《粮库三人密室案》,就被抄来抄去,至少被十几个剧本抄袭了,他辛苦维权后,也只成功维权了两三个剧本。抄袭的另一种情况是来自店家的抄袭,当一个剧本发行之后,因为贵一点儿的要两三千元,便宜点的盒装也要五六百元,一些没有实力的店家就想去找盗版,盗版的本只需要几十块钱,这也是对行业一种很大的破坏。

近期,剧本杀行业又兴起了培训之风。“陶球霸”认为,培训对帮助那些转行来的作者还是有用的,但只限于过去有写作经验的人群,比如网文作者,对于纯写作新人的意义不大。“剧本杀写作培训大多是发行举办的,目的就是圈住优秀作者,发行商生存的源泉就是找到好作者,找到好本。他们经验最丰富,知道怎么写最好,既收钱,又培养作者。”

未来,剧本杀也许能和“元宇宙”很好地结合起来。随着未来开店门槛越来越高,发行和创作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最近一年行业涌入了大量作者,也生产了大量质量一般的作品。不过,剧本杀的用户群体会逐渐稳定下来 。现在一个本一套道具的成本很高,未来靠元宇宙,剧本杀中“验尸、找线索”等环节都可以不用卡牌了,可以带来富有革命性的体验。

对于未来是否会继续投入剧本杀行业,“陶球霸”表示很愿意。“剧本杀这个行业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是最友好、最公平、收入也较为可观的一个行业,其他内容平台有可能会优先扶持头部作者,你要从一个小白做起来需要花很长时间,而在剧本杀行业,如果你很有实力,写得出好本子的话,就有一炮而红的机会。”

#专栏作家#

乌玛小曼,微信公众号:乌玛小曼,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文案基本功》作者,资深文案策划人,专注分享文案、营销及TMT领域的观点与干货。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剧本杀在社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点,就是扮演,就可以试试别人的人生

    来自中国 回复
  2. 剧本杀真的很容易拉进社交距离,可以通过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人以及收获乐趣

    来自贵州 回复
  3. 什么都不上瘾,但是什么都感兴趣,都想试一试。

    来自中国 回复
  4. 年轻人对新鲜的符合爱好的东西感兴趣,上瘾应该不会,失去新鲜感就不感兴趣了。

    来自中国 回复
  5. 线下剧本杀作为年轻人休闲娱乐的方式还是挺有意思的

    来自江苏 回复
专题
38856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世间万物皆有套路,面试更是如此,多拿几个靠谱offer。
专题
1613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工作中,产品的可行性分析就太重要了,这是产品从想法到实施必须经历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产品可行性分析。
专题
61265人已学习24篇文章
想要脱围而出,你必须学点实在的技能。
专题
1172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对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今很多传统行业都与互联网想结合,医药行业也不例外。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互联网医疗的运营知识。
专题
15352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交互设计本质上就是设计产品的使用方式的过程,“如何才能做出合理的B端交互决策”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B端交互设计指南。
专题
11751人已学习11篇文章
考勤打卡系统几乎是每个公司的必备,是员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常见的打卡方式有指纹打卡、人脸打卡、蓝牙打卡等等。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考勤打卡产品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