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很不一样

0 评论 2994 浏览 0 收藏 11 分钟

编辑导语:你有看今年的315晚会吗?在看了一系列打假产品后,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呢?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对于315晚会的感想思悟,有兴趣的童鞋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将“315”当春晚看的。

我们应该发现,这种高关注度,高国民性的“对话”渠道,其背后的引导意义是要远大于娱乐、或监督意义的。

经长期的观察总结,我们发现315晚会所曝光的企业里,有着明显的固定类别,尤其是在最近两三年里,这些类比中是一定会有代表出场的。

比如食品安全。

2021年“又见瘦肉精”,2020年“过期汉堡王”、2019年“辣条”和“土鸡蛋”、2018年“香精勾兑营养饮品”、2017年“日本核污染区食品和喹乙醇瘦肉精”、2016年“饿了么黑心作坊”……

再比如科技狂奔。

2021年“人脸识别摄像头”,2020年“趣头条广告藏猫腻”,2019年“缺德的智能骚扰电话”,2017年“互动百科垃圾广告”、2016年“吸话费恶意程序”、2015年“免费WiFi窃取信息”……

还有就是燃油车问题。

2021年“福特汽车变速箱生锈”,“英菲尼迪变速箱故障频发”。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没完没了的变速箱故障”。2018年“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2017年“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奔驰4S店:小病大修牟暴利”,“路虎成为拦路虎”。

以上三类,虽然每年占比权重都会有所不同,但在构成上三者都会参演,且一定是其中一个出来唱主角。

今年的315,打破了这一规律观察。

一、主角问题

首先是主角问题。

以2021年作为对比。

2021年,全球疫情持续爆发,中国凭借着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结一致的民族特性,成功地做出了全球治理典范。

最直接的经济好处便是我们的外贸体系迎来巨大机遇,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这也使得有关部门更有余力去着手处理若干顽疾,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文娱、互联网寡头化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整个2021年的315晚会是十分“后现代”,乃至凡尔赛的。

我们再来回顾节目列表:第一个,AI人脸识别的滥用;

第二个,个人简历与隐私保护;

第三个,某些安全App欺骗式绑定下载;

第四个,360虚假医疗广告;

……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角”:

首先,互联网企业首当其冲。

开玩笑的说,看懂2021年的315,你就能躲过前两天的中概暴跌。

其次,隐私保护被重点提上日程。

这一议题的背后是数字化新经济的重要基建底座。

随后,2021年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仪式在沪举行并达成了部分首单交易。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专题片中我们看到,它既反映了应用者的“恶”,但同时也反映了AI技术的“强”。

这也是我们一开始说的,三大主题中的“科技狂奔”,态度也是一如既往的警告风险,轻踩点刹。

那么再来看今年的315晚会,一种梦回现实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2021年的315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蓬勃向上的,科技力量快速发展的,机会遍地以至于某些人利欲熏心,需要勒一勒缰绳的中国经济。

再来看今年的315,我们却看到利用人性牟利,中下层阶级互相倾轧,消费乱象频生的市场现实。

我们说,中国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集合体。

你往前看,它最前端是火箭,是喷气飞机,后面跟着高铁,磁悬浮,跑车,大家卯足了劲往上冲。

但中间还有卡车,公交,摩托,甚至再往最后面,还有一小搓人在推着破自行车小跑慢赶。

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的一部分。

今年的315很不一样,它把眼光投向了后半程。

第一个不一样:没有大厂。

且不提往届出现过的英菲尼迪,汉堡王,360等知名企业,就连智联招聘、猎聘平台这种稍有知名度的三线企业都完全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这次被批判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新赛道中快速崛起的蛮干派。

第二个不一样:瞄准人性弱点的商业模式占比巨大。

老实说就趣味性而言,今年的315确实是最高的。

“我想要全球都是我老公。”

“吃大哥,喝大哥,吃完大哥骂大哥。”

(女主播前台揽客,男运营背后陪聊)

“我们现在正在偷渡!去缅甸采原石。”

“给我绑起来!最低价!上!链!接!”

“都是讲故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某种意义来说,我们的主播都是演员。”

(直播间表演卖翡翠,发货时去小商品市场买一个)

“好运来我们好运来~”

“我觉得相信自己,抽不到继续抽,总不可能那么多抽不到吧?”

“不怕不怕,赌一波单车变摩托。”

(小学生现金抽奖)

第三个不一样:主角大变样。

看了上面的精彩速览,各位也基本上能有一个感知,今年的主题,既不是“食品安全”,也不是“科技危害”,更不是“传统燃油车”,而是此前数年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消费理性”。

朋友们,不要乱花钱。

为什么?

有些话之前一直憋着,今天索性一股脑都写出来。

3月5日,最高部门发布了全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的是“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保就业”。

没有提“共同富裕”,没有提“房产税”,没有提“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翌日,大大就双碳目标发表讲话:“急不得也慢不得。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

随着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今年的经济形势如何,相比去年怎样,各位自己心里都有一杆秤。

就增长量来看,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测值是5.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预测值是4.8%,而我们的GDP增速目标设置在了5.5%。

与之相对的,2021年我们的GDP目标增速为6%,但考虑到2020年的低基数,大多数分析人士的预测值是在8%。

去年整体相对乐观,我们给出了一个更加稳健的目标,今年整体相对悲观,我们又给出了一个相对更高的目标。

这其中用来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政府方面的宏观经济支持政策。

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紧缩的金融政策导致宏观杠杆率下降7个百分点(占GDP比),尤其是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降幅接近1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商受到的影响最大。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晴天修屋顶”。

如今,数据显示,信贷增长在2021年大幅收紧后有所回升,一个月期贷款利率比疫情前的水平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

领导人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宏观杠杆率将趋于稳定,信贷总量将与名义GDP同步增长。

此外,小微企业相关的信贷政策也开始放出利好,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10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19万亿元,现在这些贷款占全部未偿贷款的比例为11.6%。

结合上述背景,有些事就很清楚了。

以下劝导只代表我个人观点:

朋友们,要多花钱,但不要乱花钱。

不要给女主播打赏,不要赌博,不要买华而不实的文玩,不要花钱在整容上。

要买房子,买车子,换家电,要在能力范围之内,适当地消费升级,起码不要消费降级,老坛酸菜这种东西,能不吃就不要吃了。

中小微企业,多努力,多发展,多研究科技,多培养人才。

不要搞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性创新”。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本文由 @财经琦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