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褪去,我们聊聊元宇宙

8 评论 4007 浏览 2 收藏 11 分钟

从“Facebook”重塑品牌到“Meta”遇冷、从百度内测“希壤”到“希壤”无法拯救百度、从元宇宙概念股票疯涨到一泻千里、从“啫喱”一跃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名到主动下架,元宇宙到底是个什么宇宙,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入这个宇宙?

一、信息爆炸,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从去年十二月到现在,社交媒体上各种碎片化的信息让我们对这个词耳熟能详,但是大部分人依旧觉得“元宇宙”这个词就像个渣男,既熟悉又陌生。

“每天都在讨论元宇宙,但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只是我和朋友们的谈资罢了”“同事们都在说,公司也在积极挂钩元宇宙这个概念,所以不得不了解一下”什么是元宇宙?

仅按照美股元宇宙的代表–游戏公司“Roblox”给出的定义:我们在元宇宙有虚拟的身份且可以开展社交活动,元宇宙能营造沉浸式的体验并且实时同步,元宇宙提供多种丰富的内容和场景,元宇宙不受任何设备限制,元宇宙有自己的经济系统和虚拟文明。

我们不敢说这是公认的元宇宙定义,但依旧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去了解这个新词,虽然这看起来非常笼统和简单,但是每一点都值得我们仔细探究,因为我们这几个月以来看到的各种产品和概念其实都在围绕这些定义发生。

“Meta”的天然社交属性,让扎克伯格毅然决然改名,是噱头还是早有预谋暂且不论,单看产品形态,这似乎是真的在搞“元宇宙”:通过虚拟现实头盔进入这个平行世界,用你的虚拟形象展开一系列的社交行为,有趣且真实。

热度褪去,我们聊聊元宇宙。

“希壤”也在通过各种场景尝试营造沉浸式体验,你可以开着智能车从百度人工智能中心到会议中心,也可以看到路上零星的虚拟人正在来来回回的跑动。

“啫喱”构建了一个3D熟人社交的系统,你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形象,编辑个人状态,甚至生活作息和行为展示也一应俱全。

热度褪去,我们聊聊元宇宙。

二、元宇宙就这样了吗?

参考上面提到的元宇宙定义,这些产品可能只有粗糙的3D形象和不完善的社交形态有一点元宇宙的味道,但和真正的元宇宙还有一定的距离。

1. 沉浸式体验

试想一下,元宇宙里的你在5月20号去领结婚证,但是半个小时过去了你和女朋友看到的只是“连接中,请稍候”这样的提示,当你终于连接成功,却看到“今天休息了,请明天再来吧”,你们会作何感想?沉浸式体验的关键是低延迟和实时同步。

无论是音视频通话还是文字聊天,如今我们对“同步”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对通话卡顿和发送消息还在转圈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常常会发出“网络太差”或者“手机不行”这样的抱怨,这样的抱怨不是空穴来风,低延迟和实时同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既要依赖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有良好的硬软件适配,如今看起来已经解决了99%的问题,但是剩下的1%看起来非常困难,抗弱网策略、低端设备的适配等改善手段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投入时间和研发去接近100%的实时同步。

所以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需要包括基础网络建设、即时通信(IM)、实时通信(RTC)、人工智能(AI)以及区块链、增强现实(AR)、物联网(IOT)等各种技术的加持,这些无法靠产品创意或者运营手段去解决。

2. 设备支持

Horizon Worlds需要Meta的头盔才可以体验,希壤App的很多场景也需要VR眼镜才能进入,VR设备成了进入元宇宙的门票。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2014年Google推出一台VR头显到如今各大商场线下VR游戏体验,它好像离用户忽远忽近。Google认为VR产品需要先贴近大众,再做到完美。几年过去了,多少曾经买了风靡一时VR设备的用户。

如今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在不知名的角落里落灰;又有多少线下VR体验店因为入不敷出从而接二连三的倒闭;而现在偶尔还会在刷直播时看到售卖VR的主播,几乎都是使用VR体验全真视频或者画质粗糙的3D游戏,直播间仅有的几个观众在刷着“能不能用VR看看日本美女”的弹幕。

VR设备在一经推出时,质疑声就层出不穷。比如单价太高,因为需要处理复杂的音视频并且提供极佳的体验必然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比如用户认为舒适性较差,长时间的头戴设备让用户感到晕眩和压迫感;再比如坏了难修,售后无保障,体验的场景太少等等。

而如今,无论是Meta的Oculus还是字节跳动的Pico,价格基本都不到3000RMB;大厂的布局让这个行业越来越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火热的游戏和社交产品催生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些痛点比几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普及”来说依旧任重而道远,还有多远?成本还能更优吗?舒适性还能更好吗?应用场景除了游戏和电影还能有其他创新吗?

借用知名电声行业的龙头“歌尔股份”的一句话:如今的VR设备依旧是入门级水平,而如今的VR行业也依旧是入门级水平。

3. 真正的元宇宙社交

正如刚才提到的,各个公司似乎都想通过游戏和社交来敲开元宇宙的大门,其实游戏本身也带有很强的社交属性,为什么社交在元宇宙中这么重要?在疫情肆虐的这几年里,人类需要沟通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每一个活跃的社交App仿佛都有自己的垂直群体,从QQ、微信、陌陌再到如今的Soul、啫喱,Z世代的年轻人都渴望被关注和被沟通,而沉浸式体验的终极目标就是沉浸式社交,基于实时音视频和3D虚拟人技术的社交形态让年轻人对未来的社交应用有更多的期待。

但这些是”全新的元宇宙应用场景“还是”新瓶装老酒“?”超级QQ秀“的前身是90后曾经为之痴迷的QQ秀;”啫喱“提供了明显的”微信邀请“入口,相比”微信“是社交还是树洞;”希壤“粗糙的画质让元宇宙里漫无目的的”我“可以穿越过高大的建筑物;”Soul“几乎没什么改变却写下了”元宇宙社交“的slogan。

这些就是元宇宙社交吗?Z世代的年轻人可能要失望了,他们默默打开QQ和微信,翻看着消息并小声嘀咕道:元宇宙社交好无趣,什么时候才会有眼前一亮的社交模式?

4. 元宇宙和安全合规

新世界需要新秩序,新宇宙也需要新的安全合规。真正的元宇宙面对的可能是GDPR和《隐私保护法》,也可能是一套全新且完整的合规体系。大多数社交应用似乎都或多或少有过安全合规的传言,要么主动下架,要么被迫整改。未来的元宇宙里有没有”杀猪盘“,审核机制会不会有漏洞,隐私是否会被泄露,交易机制是否完善,去中心化和NFT会让元宇宙更安全吗,是相对去中心化还是完全去中心化?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全球局势和政经文化,短时间内很难回答清楚。

三、等待真正的元宇宙

所以元宇宙已经来了,但没完全来。元宇宙依旧需要各种软硬件技术的快速打磨和底层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需要有更多创新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也需要完善的安全机制。

大厂持续裁员,股票依旧下行,各种因素的叠加导致元宇宙概念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更多的热度,而所谓的元宇宙产品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

普通人需要管理好时间容器,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了解和体验真正的元宇宙,也可以尝试从所在的垂直行业出发看看是否和元宇宙的应用场景或者底层技术关联,进一步识别真伪元宇宙概念和相关产品,从而在经济寒冬的今天能够捂住自己的钱袋子,股票投资也好,场景体验也罢,都能在元宇宙”安静“时还能有所收获。

 

本文由 @冷观热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所以,元宇宙到底来了没,现在真的这个概念越来越普及了。

    回复
    1. 来咯

      来自上海 回复
  2. 元宇宙真的说的好多啊,但是咱们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感觉很虚无缥缈的

    来自中国 回复
    1. 嘎子,元宇宙是虚拟的,你把握不住!

      来自上海 回复
  3. 感觉虽然一直在说元宇宙,但是对于这个概念其实还是有一些模糊的地方的

    来自河南 回复
    1. 具体哪一部分模糊呢,可以关注公众号一起交流一下。

      来自上海 回复
  4. 所以元宇宙已经来了,但没完全来,元宇宙依旧需要各种软硬件技术的快速打磨和底层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

    来自中国 回复
  5. 元宇宙才兴起,一切机制还没有那么成熟,社交最有趣的还是互动性,元宇宙限制的太多了

    来自贵州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