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获取优质资讯的重要窗口:新时代浏览器的自我修养

8 评论 4365 浏览 7 收藏 11 分钟

作为数字世界的入口,浏览器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从一开始的只能浏览网页,到现在的还可以获得优质资讯,这么多年的发展,浏览器又该变化成怎样的形态?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希波战争在雅典附近的马拉松海边打响,最终雅典人赶跑了入侵的波斯人,士兵菲迪皮茨连续奔跑42.195公里回到雅典,当把胜利喜讯告诉故乡人民后,便倒地身亡。

这名战士,以生命为代价,向家乡人民传递了一条胜利的喜讯,这可以称为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条资讯,至今,人们仍以马拉松命名长度为42公里195米的长跑比赛。

如同茹毛饮血的古人很难想象现代人会因为营养过剩与痛风这些“富贵病”斗争一样,当年即使再大胆的希腊人,也想象不到现在,人类会陷入信息过剩的苦恼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成为了报纸、广播、电视、PC之后,人类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一部智能手机,让我们能随时随地获知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大事件,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资讯便利的同时,碎片化资讯无序的野蛮生长的苦恼也随之而来,优质、权威、可信的资讯,成为当下这个信息泛滥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资讯信息流行业发展变化盘点》显示:通过浏览器获取资讯的用户占比在过去五年内增长超过23%。作为华为终端系统自带的浏览器,不需要单独下载APP,优质资讯与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相融合,成为华为浏览器的巨大优势。

一、聚焦三大赛道,引入优质内容创作者打造有价值、可信任、正能量信息流

以下几个生活场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每天早晨醒来,看一眼天气信息,冷不冷、热不热,是刮风还是下雨,然后决定一天的穿着;扫一眼尾号限行信息,决定是开车还是乘公共交通工具到公司;在路上,看看深夜进行的足球比赛集锦,自己支持的球队有没有取胜……这些信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有用的和有趣的。

针对用户的资讯需求,华为浏览器将信息流内容分为新闻类、泛知识类、泛娱乐类三大赛道,前两者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泛娱乐类内容,则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有趣信息。

好的食材才能做出好的味道,华为浏览器信息流从内容引入,就针对三大赛道指定了严格标准。

  1. 新闻类内容,严格遵照中央网信办《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用权威来源夯实可信任、正能量的基石,让每一条资讯都有据可查,让谣言无处遁形。
  2. 泛知识类内容,华为浏览器坚持高准入门槛,只有在某一领域经历了时间和受众检验,具备一定粉丝数的业内专家,才能入驻华为信息流,保证信息流的有价值、有营养。
  3. 泛娱乐类内容,绝不赚低俗流量,不迎合低级趣味。

每日精选 展示更“美”的资讯

打开华为浏览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屏幕中间一张高清大照片,右上角一个圆形的水印,上书“每日精选”,至今已运营了两年时间。

在首屏黄金的位置,用这么大的版面空间去展示一张图、一条资讯,可以说是国内浏览器中头一份。

开设的初衷,其实跟团队成员自己的阅读痛点有关:

信息流里,缺乏筛选的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辨别成本高昂;“效率至上”主导下的版面设计拥挤杂乱,毫无美感——阅读,本不该是沙里淘金的苦差事——我们能不能开辟一个版面,由专业的编辑选出每天权威、重要、优质的新闻内容,好看、清爽地呈现给用户呢?

“每日精选”的构想由此诞生。

但这个大胆的产品设计,在上线前,还是遭遇了一番挑战与质疑:版面空间的利用是不是太低了?数据牺牲是不是太大了?最终决定拍板上线,源自团队的两个自信:我们自信具备专业能力,可以把这个重要的版面运营好;也自信这份对品质的坚持,用户可以充分感知到。

“每日精选”带着这样的期许开始运营,几经探索和改革,现在日更新200余条内容,形成了“图文并举”的版面气质。覆盖时政、财经、国际、科技、体育、娱乐等各领域的权威“掐尖”内容,经由算法精准分发,给用户“应知的”,也给 “欲知的”;精美高清的配图、清爽简约的版面,让用户看得明白、看得畅快。

我们的追求和坚持,通过这个版面,传递了出去。

两年过去,“每日精选”有了一批忠实的读者。翻看“每日精选”文章的评论区,成了我们日常工作中让人期待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感受到用户的信任、鼓励与鞭策,也感受到了人与人精神相接的那一刻的美好。

坚守内容品质,打造“好看”专题

大事件来临时,如何从汹涌的碎片信息中获知全貌、跟踪进展,是广大用户的迫切需求,专题成为首选的内容产品。华为浏览器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重大事件专题,设立时间轴展示事件关键节点,设立聚合板块,呈现深度稿件、分析等等,用户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重大事件既是内容平台打造口碑的契机,又是对平台能否坚守内容品质与专业的考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伙伴,加上运营团队敏锐的嗅觉与扎实的功底,成为华为信息流大事件专题“好看”的保障,内容权威、样式好看、功能完备,助您轻松掌握天下大事。

二、算法推荐≠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概念,即用户在海量信息中只选择感兴趣和悦己的主题,从而构成一套“个人日报”式的信息系统,进而排斥或无视其他观点与内容。

长期以往,这将阻碍个体信息的全面发展,阻断观点的自由交流,形成所谓“回声室”效应,并导致群体极化。

信息茧房里的人最终会沉迷于那些有趣的、低成本的、使人满足的低俗的娱乐内容中。

人们就像是含着奶嘴的巨婴一样,又有生产力,又遵纪守法,又节约资源,又有消费能力,除了费一点电以外,人们消耗的资源降低了。可是对个人而言,它没有好处。看似什么都知道,只是“没用的知识增加了”。

看似见识过人间百态,可又不那么真实;“每个人的世界图景都只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而不是世界本来应该拥有的样子”。基本上人们提到信息茧房时,都会涉及到信息偏食导致的视野局限,以及由此对观念、态度与决定等的影响。

人们对高质量的内容的追求亘古不变,通过算法推荐,传统媒体可以更精准地匹配用户,并凭借新闻专业主义赢得了公众尊重。

华为浏览器在算法推荐时更关注专业、品质感;

  • 从内容源头正本清源,引入内容拒绝泛自媒体化内容,均是头部媒体、专业创作者机构;
  • 在算法分发上由编辑团队输入专业经验,将对内容专业主义精神注入算法,用数千万级体量数据训练了优质、低质模型,提高内容质量识别能力;
  • 分发阶段开发了诸如多样性模型,将用户体验指标、内容体验指标赋予更大权重,从信息流动来说,有效地避免“茧房效应”的发生。

在完善技术运营与优质合作伙伴的双重加持下,华为浏览器正不断探索优质资讯的边界和可能性,为用户建设可信任,有价值,正能量的资讯生态,携手众多资讯合作伙伴,成为每一位用户遇见世界的窗口,让更优质的资讯体验,走进更美好的数字生活。

 

本文由 @kevi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浏览器推送的那些新闻感觉都不感兴趣,可以添加插件的浏览器可以极大提高体验感

    来自河北 回复
    1. 您好,请问这个添加插件指的是?pc端的浏览器有很丰富的插件,但是手机端似乎用的比较少

      来自江苏 回复
  2. 浏览器我都是用系统自带的,我感觉不太需要特意去下载别的那些浏览器

    来自中国 回复
  3. 作者对整个华为浏览器产品架构很熟悉,是华为内部开发人员吗?

    来自江苏 回复
  4. 这篇文章干货满满,结构清晰,感谢作者的分享,爱了爱了

    来自中国 回复
  5. 市面上很多浏览器都很好用,比如华为、夸克、谷歌之类的,360就算了吧……长大了越来越不爱用。

    来自广东 回复
  6. 自己用的最多的浏览器一般都是系统自带的,在使用过程中确在一些问题。

    来自山东 回复
  7. 每次看到说浏览器的,都忍不住安利夸克,谁用谁知道。

    来自陕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