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物流加速,谁能“万物到家”?

5 评论 1903 浏览 6 收藏 17 分钟

编辑导语:疫情之下,同城物流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如何快速地将商品配送至用户手中成为平台重点关注的业务。随着线上零售企业的入局和加码,同城物流已成为国内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与跨城物流一道组成了长短相济、快慢结合的全国配送网络。在这片蓝海中,供给侧的商家整合,以及履约侧的骑手配送,将是全行业的着力焦点。

疫情之下,跨城物流效率受阻导致电商履约率相应降低,却让同城物流的价值空前凸显。

4月中旬,一张“拼多多同城配”的招商海报在网络上流传。海报称,拼多多正在招募具备24小时同城送达能力的水果商家,试运行期间放宽至48小时,首批试点城市为北上广深。

有商家透露,拼多多已经面向鲜花礼品、低温奶和定制蛋糕等品类的部分商家开放同城配送,商品被打上“24小时达”标签,并获得流量扶持。

目前,拼多多并未自建物流体系,依靠极兔等第三方平台完成配送。而在同城配送场景下,拼多多希望以加盟方式,借助商家自身的配送能力尽快铺开。

线上零售加码同城配送,并不是新鲜事。美团、阿里、京东等主要玩家均有较长时间布局,打法各有特色,拼多多动作较慢,但也在4月中旬推出了同城配业务。

美团2013年初开始搭建同城物流体系,最初为餐饮商家提供外卖配送,随后几年间拓展至日用百货、鲜花水果、母婴医药、数码3C等品类,在满足旗下外卖、闪购等业务履约需求的同时,在2019年通过建立开放平台,推出独立的同城物流品牌“美团配送”。

阿里在很长时间里由菜鸟网络部分承担同城配送职能,后来整合资源做了“菜鸟直送”,但整体动作不多;此外,2018年收购饿了么后,阿里获得了数百万配送小哥,同城物流能力大幅增强。

京东在2016年收购即时配送公司达达集团的近半数股权,并将其与京东到家合并,作为同城物流的基础设施。两者去年10月合力推出“小时购”,承接京东到家、七鲜等子品牌的配送订单。今年3月,京东成立同城业务部,这块业务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拼多多、美团、阿里、京东等公司争相布局同城物流,主要原因是电商大盘增长放缓,各大平台试图用更好的服务赢得用户。

在线上零售的各项服务中,终端配送是重中之重。更快地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能够提升用户的购物满足感,并带来更高的好评率和复购率。这促使各大平台纷纷加大配送方面的投入,朝着“当日达”“半日达”甚至“小时达”及体验方向努力。此外,新冠疫情让城市居民的线上购物需求猛增,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随着线上零售企业的入局和加码,同城物流已成为国内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与跨城物流一道组成了长短相济、快慢结合的全国配送网络。在这片蓝海中,供给侧的商家整合,以及履约侧的骑手配送,将是全行业的着力焦点。

01

过去二十多年间,国内民营物流行业主要经历了两次迭代,而变革核心均是配送效率。

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快递公司,是国内民营物流行业的1.0形态。与传统物流企业相比,他们经过一系列同业整合和流程打磨,基本完成了快递服务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并因此充分享受到了电商崛起的时代红利。

不过,物流1.0解决了“送达”的问题,却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体验”的要求。“三通一达”送件慢、破损多、服务差等问题,一直遭到非议。

顺丰、京东物流等顺势而起,通过设置大量中转仓、城市仓,并引入自有航空货运机队,大幅提升了跨城物流的效率,将“数日达”升级至“次日达”,消费体验显著改进。国内物流行业从此迈入以“次日达”为标志的2.0时代,并一直延续至今。

但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物流2.0模式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亟待新的突破。

尤其是过去两三个月,为了应对疫情反弹,各地纷纷出台管控措施,物流行业受到不小影响。国家邮政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全网快递揽收业务量为2.61亿件,相比上年同期下滑6.8%。

叠床架屋、环节众多的传统运转模式,是物流2.0在面对外部环境的波动时,自稳能力偏弱的主要原因。

在物流2.0模式下,一件货物从商家送抵消费者手中,大体遵循“发货-大仓-区域仓-配送站-网点/收货”的收发模型。这一复杂链条的每一位参与者——商家、仓管、司机、站长、配送员等——都必须满足当时当地的抗疫要求,才能上岗履职;一旦某个环节掉链子,很容易导致整个系统的效率骤降。

在跨城物流暴露短板的情况下,同城物流的补位价值愈发凸显。

同城物流的最大优势就是层级简化。其基本模型是“商超/前置仓-配送员-收货”,中间环节更短、牵涉人员更少,且配送模式灵活,可以算作物流3.0形态。

以美团配送为例,它在承接美团闪购订单时,由配送员直接从消费者附近的商超取货,并直接送抵消费者手中,传统的进出仓、分拣流转等概念被打破,最快30分钟即可送达。

疫情期间,同城物流的效率优势十分明显。今年4月底,美团配送在北京的临时管控区启动“内循环”式独立外卖配送服务,骑手持证通行、驻点商超取货、在固定区域内闭环配送。

与物流2.0相比,这种“内循环”由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商超供货,省去了商品入库和中转运输环节;无接触配送则进一步取消了社区站点等物流末梢,减少了人群聚集风险。

另一方面,同城物流的供给和配送具有“小而多”的特点,每天全国有数百万配送员从成千上万的大小商超、零售站点取货。灵活的调度空间与物流2.0的“大而全”相结合,让同城物流也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即使个别配送员或商家出现问题,也不会引发整个系统的停摆。

此前,上海、北京等地纷纷将美团、盒马、饿了么、京东、叮咚买菜等企业纳入“保供”企业名单,看重的正是这些平台的同城配送能力。从效果来看,这些企业的加入,对于缓解居民“买菜难”等问题发挥了作用。

02

同城物流市场刚刚起步,仍处于蓝海阶段,各方参与者的重点仍是共同做大蛋糕。目前,各大线上零售平台的着力点大都集中在“配送”和“供给”两大核心能力上。

美团以外卖起家,从2016年起就开始招募外卖小哥、搭建技术平台,并在2019年5月发布“美团配送”品牌。据其官方信息,美团配送目前已覆盖全国2800个市县,设有超1万个配送网点,活跃骑手超500万,而美团外卖的日订单量峰值超5000万单。

阿里则是在2020年8月以菜鸟为依托,整合成立独立配送品牌“菜鸟直送”,据称覆盖全国350个城市,设置3000个站点,配送运力池达到400万以上。阿里麾下的盒马鲜生、天猫超市、淘鲜达等,也大都设有自己的配送团队。

京东除了京东物流外,还在大力助推达达集团的发展。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京东到家覆盖全国超1500个县区市,达达快送覆盖2700个县区市。

在配送能力上,美团、阿里和京东都不存在明显短板,共同组成第一阵营。相比之下,拼多多刚刚起步,还要靠商家加盟来撑起同城配送的日常运营;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体量较小,覆盖地域也难以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线上零售平台也在以各种方式提升供给能力,也就是面向本地商家的整合服务能力。

2020年之前,同城物流的落地场景主要包括外卖、生鲜蔬菜、水果蛋糕等,主要对应餐饮类商家;但在疫情来临后,足不出户的城市居民需要从网上购买各类日常用品,再加上跨城物流受到拖累,人们对于同城物流的商品丰富度有了更高期待。

美团植根于本地生活,在商家资源积累和整合方面有优势,并搭建了与之配套的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2020年数据显示,美团配送已连接超过630万商家。

阿里的供给能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俞永福挂帅的生活服务板块,囊括了饿了么、高德、飞猪等;二是盒马、大润发等相对独立的业务。它们或多或少与本地商家存在关联,或是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都可以扩充阿里在同城零售场景下的供给池。京东最重要的供给就是自家平台商品,而第三方商家也提供了补充。

三大平台在供给品类方面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互有交叉、互相渗透。

例如,今年3月底,小米与美团闪购正式达成合作,将在全国276个城市提供“最快30分钟到家”的即时购服务,覆盖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多个3C品类。而在外界认知中,数码产品一直是京东的强项。

打破边界的品类扩列,从“送外卖”延展至“万物到家”,已经成为同城配送行业人士的共同认知。

顺丰同城CEO孙海金此前表示,消费者会把需要更快获得感的场景,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行业的共同机会,这个行业的想象力还是挺大的。”

03

目前,国内同城物流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报告》预测,到2026年,国内即时配送订单规模将达957.8亿单,相当于2021年的3.4倍。

订单井喷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物流体验的预期发生变化。

市场调研公司埃森哲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关注“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就能收货;他们会因为配送时间模糊不清而取消订单,也愿意为快递而支付额外费用。

要想更好地响应消费者对于配送时效性的要求,同城物流是必由之路。

目前,同城物流的应用场景已经从外卖餐饮等品类,拓展至日化美妆、医药母婴等泛日用品,与线上零售从“万货商店”至“万物到家”的迁移相呼应。人们生活所需的大多数商品,都可以“点个外卖”。

此外,物流技术的革新,让同城物流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扩大,也让线上零售公司重新审视其价值,为美团、阿里、京东等头部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线上零售平台的技术迭代,能够更好预测城市不同区域的动态需求,提高运力匹配和履约配送的效率。尤其是在同城物流从餐饮拓宽至更多品类后,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和规划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无人配送车上路运营,与人工配送形成互补,揭示了同城物流的未来形态。

过去两个多月,美团、京东、阿里等公司的无人配送车纷纷亮相城市街头,补充了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景的配送能力,为缓解高峰期运力紧张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例如,截至2022年3月,美团自动配送车服务已经在北京顺义的20个小区,以及全国多所高校落地,完成逾150万订单,自动驾驶里程超100万公里。仅在顺义区买菜站点,自动配送车的日均配送量就超过1000单。

此外,为了支援上海抗疫,美团4月初从北京调入上海一批自动配送车,首批投放在美团买菜站点、医院等位置,辅助配送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

京东无人车亦已在北京、上海的多个小区试运营。志愿者选定停靠点,将物资放入对应舱格,无人车就能够自动取货、送至对应的单元楼下,再由志愿者人工送货上门。

美团自动车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无人配送还处于探索阶段,距离大规模爆发还需要3~5年。预计未来三年,美团将在北京、深圳等城市实现全场景、全天候的无人配送服务。

与小区、校园、医院等相对封闭场景相比,“全场景”意味着商品种类多、单次配送量少、频次高、路况复杂等,难度高了一个数量级。倘若无人配送能够在日常场景中落地,同城物流将真正成为“物流3.0”,其价值将迎来又一次突破。

参考资料:

北京商报,《拼多多要做24小时同城配,会不会太晚?还有超车机会?》

上观新闻,《疫情之下,物流业的“堵点”在哪》

埃森哲,《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

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报告》

36氪,《顺丰同城CEO孙海金:做即时配送行业的“基建”,与商流为友》

 

作者:彦飞,编辑 :王靖;公众号: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本文由 @盒饭财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从上海团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就看出来了同城物流在关键时候的作用,用户越来越要求速度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 在校区,医院,校园等环境封闭场所,面临商品种类多、单次配送量少、频次高、路况复杂等问题,对同城物流的考验更大

    来自广东 回复
  3. 在疫情的形式下,这种同城物流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由北京上海的运营就可以看出来

    来自广东 回复
  4. 我觉得有了同城物流之后生活方便很多,值得推广,希望能越来越好

    来自广东 回复
  5. 感谢分享,干货满满,楼主辛苦了!

    来自河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