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没有新业务

4 评论 5263 浏览 2 收藏 20 分钟

编辑导语: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从去年底,各个大厂都纷纷掀起了裁员潮,对于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其他业务都纷纷做出了优化的大动作,本篇文章作者讲述了当下大厂的业务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的出路等,一起来看一下。

文章划重点:

  1. 一个似乎是反直觉的事实是:疫情下的2020-2021,大厂人员其实在快速扩张。这或许是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头部玩家们一次“史无前例”的组织规模变化。
  2. 但人员猛增之下是极度同质化的竞争。人员以“生态”之名形成的冗余,使得人效反而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增长拐点。
  3. 相比于5年、甚至10年前,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表了无数的决心,大厂的核心业务逻辑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变化。他们都没有摆脱,自己最想要摆脱的那些“宿命”。
  4. 如果低垂的桃子已经被摘干净了,正确的态度或许是找更多的桃树。

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春季毕业季”。

从去年底开始,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潮就开始暗潮涌动。最开始,人们关注点聚焦在了某些陷入资本和业务双重困境的O2O明星公司身上。

一些互联网人暗自希望,这些裁员的新闻,要么是某些公司的特事特办,要么只是又一次年底前为了优化成本的例行裁员,“只是比往年稍微大一点”而已。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裁员”像是一个在斜坡停车,却没有拉上手刹的小轿车,并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越来越多,被认为是竞争力最强的大厂加入到裁员风潮中。

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快手、爱奇艺、B站、拼多多,甚至未上市的字节,裁员传闻几乎覆盖了所有头部的互联网公司。

不过,针对网上大型互联网裁员的问题,中国网信网近日发布的文章称,其对对腾讯、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等12家互联网企业用工和业务发展情况进行访谈,显示互联网企业近半年来用工人数保持平稳。

而如果仔细观察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裁员信息,其实各大公司裁员的“重灾区”,其实都在市场普遍认知的核心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 阿里巴巴方面,裁员比例规模最大的是本地生活、社区电商业务;
  • 腾讯方面,裁员传闻主要集中在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和CSIG(云与智慧产业);
  • 京东方面,受影响最大的是京喜、拼拼等瞄准下沉消费者的新零售业务,其次是医药健康、以及被拆分的V事业部等;
  • 美团方面,据近期多家媒体消息,“快买优”(快驴、美团优选、美团买菜)是裁员重灾区,整体裁员幅度在20%左右;
  • B站方面,裁员中最惨的部门是电竞业务,裁员比例据传高达90%;

此外,爱奇艺游戏、滴滴橙心优选等业务部门同样遭遇了几乎“整建制”式的裁员。

大厂没有新业务

某互联网公司堆积的离职员工吊牌 | 图源:证券时报

不过,与“非核心”业务大撤退相对应的,则是大厂们在核心业务上依然保持了比较稳定的人员流动。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表示核心业务大概新增员工在九千多人,电商、云等业务领域,未来依然会有持续的人员增长;而腾讯方面,虽然有多个事业部裁员,但是内部几个站在“鄙视链顶端”的王牌工作室,微信、光子、天美等,人员编制同样完好。

“实习生都不会裁”。

翻开财报,尽管越来越少互联网公司还在公布自己的员工数量,但从现有公开信息来看,至少头部公司规模依然保持在历史最高的水平——阿里超过25万,华为近20万、腾讯、字节超11万。

而根据前述中国网信网消息,从去年7月到今年3月中旬,12家大型互联网企业中的11家企业招聘人数多于离职人员,合计净增用工人数7.91万人。

大厂依然是那个大厂,只是大厂人被分出了不同的林间小道。越是核心企业中的核心业务,饭碗就越稳,甚至还要持续招人。

而越是边缘事业的边缘业务,可能动辄就会面临“团灭”的风险。

明明都拿着同样颜色的工牌、甚至同样的职级待遇,为什么仅仅因为业务线不同,在HR眼里便被归纳进了不同的鄙视链里?

一、泡沫

一个似乎是反很多圈外人直觉的事实是:疫情时代的2020-2021,其实是大厂人员快速扩张之年。

  • 以腾讯为例,2019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还只有6.29万人;但到了2021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11.28万人,两年净增近5万人,增幅近80%。
  • 阿里巴巴,2018财年(2019年3月1日)员工总数10.19万人;到了2020财年(2021年3月1日)员工总数25.1万人,两年净增14.9万人,其中90%增长自2021年,两年整体增幅高达140%;
  • 京东,2019财年员工总数22.7万人,到了2020财年员工总数31.49万人,单年净增8.6万,增幅37%(2021年财报未披露);
  • 美团,2019财年员工5.4万人,到了2020年6.9万人,单年净增1.5万人,增幅27%(2021年财报未披露),曾一度有传闻称美团有计划在2022年员工总数突破10万人;
  • 字节,2019年员工总数约为6万人,2020年这一数字突破了10万人,单年员工增速便接近翻倍。
  • 小米,2019年员工总数1.8万人,2021年这一数字达到3.1万,两年净增员工1.3万,增幅超过70%。

而即便是依然身处困境的华为,在剥离了包括荣耀终端、X86服务器等多项业务后,2021年的员工总数依然与2019年、2020年基本持平,维持在19.5万人,研发人员数量甚至有所增加。

而另据荣耀CEO赵明3月的表态,荣耀目前的员工总数也已经达到了1.1万人。

如果再算上“蔚小理”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在过去几年的人才争夺。

这或许是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头部玩家们一次“史无前例”的组织规模变化。

保守估计,在高峰时期,以上几家大厂实际净增员工应该在45万以上。

对于很多人来说,身边的大厂员工应该是越来越多了。而快速的人员扩张速度,也事实上抬高了部分互联网人的薪酬水平,尤其是一些岗位“通用适配能力强”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工资包“卷”出了天价倒挂的水平。

腾讯、拼多多等研发应届生工资包,在过去两年升到了最高近60万,一些岗位的待遇几乎翻倍,甚至倒挂了工龄三四年、职级更高的老员工。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直观的感受便是周围的“大厂人”越来越多了,身边一些地产、快消、咨询、投资、传媒等不同行业的人才也开始卷入到互联网大厂工作。

大厂没有新业务

图源:阿里校招宣传片《同学你好了不起》

如果将中美同类型的业务公司做一个对比,我们会发现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人员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都已经不算是一个低的数字。

除了亚马逊在全球坐拥160万名员工外,FANNG中其他的几家互联网公司的人员数量都相对稳定。Facebook母公司Meta,全球员工总数大约是7万名员工,增速22%;而谷歌、苹果则各自拥有15万名员工,增速分别15%、4.7%;奈飞最少,只有1.1万人,增速20%。此外,微软在全球还拥有18万名员工,增速11%。

相比之下,中国大厂疫情期间在人员扩编方面的渴求显然是更激进的。但人数的增加,并没有掩盖大厂们在业务和资本市场表现上的尴尬。如果翻看公司的财报数据,公司的人效不仅没有因为人员加大投入而增加,反而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人效增长拐点。

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巴巴,在人员上涨的同时,人效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这也是在过去几轮大厂增员行动中,比较少见的情况。

大厂没有新业务

图源:品玩

大厂没有新业务

图源:品玩

人效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公司主业增速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增速相比于往年,确实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大量员工招聘其实都被投放到了大量“新业务”中,而后者由于在起步期,或者远离大厂原本的竞争优势,所以很容易拉低整个大厂的员工效率。

如果仔细梳理这些超级企业的业务线,会轻易地发现,在过去两年里,大厂在新赛道中的竞争投入不可谓不大,扎堆不可谓不密集。

例如,最受社会瞩目的自然是“社区团购”。

参与的互联网巨头们括但不限于美团、阿里、京东、拼多多、滴滴以及腾讯资本在内的顶级玩家。“社区团购”是一个本地属性非常强的生意,没有什么比这种业务更“费人”“费钱”了,每一个本地市场都要搭建对应的业务团队,各个玩家在买菜这个场景投入了上千亿的资本。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候,甚至因此催大针对大厂情报获取的“商业咨询”生意。

一些带有基础设施的业务,同样也是众人争抢。

以“云服务”为例,这块蛋糕最早是阿里云在国内启动,现在腾讯、华为、金山、百度、京东、字节、中移动、新浪都推出了相应的云服务业务。

在企业服务生态上,一个小小的企业IM服务,除了现在知名度比较高的钉钉、飞书、企业微信以外,华为、百度、移动、金山、京东等大厂其实也同样都有自己的企业IM,并希望做成一个生态工具。

再往后,就是一些细碎的方向。

拼多多成功以后,所有的流量把持者都尝试去做一轮“拼购”。电商公司拼,社交公司也拼;UGC视频图文火了,所有的平台都在朝着UGC生态、视频生态的调调上走;直播电商火了,万物皆可直播。

功能叠加的背后,是大厂焦虑躁动的心,而后者客观上让大厂在生态上的投入越来越重。

购物软件会上一个复杂庞大的内容体系;社交软件鼓励用户上传视频;搜索软件争做UGC图文分发者。要么就是软件工厂,会锲而不舍地把所有的领域都“重新做一遍”。现在,几乎没有一个大厂没有内容团队;几乎没有一个内容团队,没有直播团队;几乎没有一个直播负责人,不做博主运营。

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大厂不断向前推进的业务线,以及背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的竞争态势,让大厂也需要更多的人员冗余。而大厂员工的储备,则像军备竞赛一样,层层累进。

而引用一位大厂员工的话来说:“当年招得有多狠,今年裁得就有多惨”。

二、“倒春寒”

“如果战场上没人了,子弹还在扫射是没有意义的”。

一年前,很多人预见到了寒冬并不会马上结束。但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或许并没有想到一场“倒春寒”会如此料峭。

今年3月,腾讯主席马化腾在2021年财报会议上,对在场所有人提出了以上的“子弹过冬论”。马化腾明确表示,现阶段的腾讯要降本增效、减肥增肌。

“把子弹用在关键的战役上”。

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子弹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相比于手握13亿用户和4800亿人民币现金的腾讯,战场上的寒冷,对于更多的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

滴滴率先逐步撤出了社区团购的战场,扔下了200亿学费。据多家媒体报道,包括拼多多、美团、阿里在内的多家巨头团购参与者,2021年其实都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指标。

流媒体类业务持续整合,虾米退出市场,音乐进入腾讯与网易两大寡头时代;腾讯、阿里、爱奇艺,都在收缩对长视频的投入。而一些曾经火热的O2O战场,如打车、电影、外卖、酒旅、到店等,也同样进入到了战役的收尾。

相比之下,一些原本信誓旦旦的重点突破业务,正在承担越来越大的亏损。

京东的京喜拼拼等新业务,在去年亏损了109亿;美团的买菜、团购等“新业务”,亏掉了384亿;阿里巴巴,数字媒体及娱乐部分商誉减值251亿、本地生活3个季度亏损240亿。

而相比于这些公司,在财务上承受的巨大成本,对于老牌大厂来说,更沉重的或许是机会成本的损失。

相比于5年、甚至10年前,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表了无数的决心,这些公司的核心业务逻辑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变化。他们都没有摆脱,自己最想要摆脱的那些“宿命”。

阿里依然是一家核心电商+云+支付的公司,京东依然一家围绕“京东APP”做生意的公司,腾讯可以大致归纳为“微信生态”+游戏的公司,而字节“APP工厂”上一次在媒体出圈的产品,还是被给予厚望的“飞聊”。

即便是一些在外界看来成功的多元化,放在投资者的维度而言,估值推动的能力也实在有限。

盒马是阿里新零售里,美誉度最高的业务,最近传出的估值在100亿美元。对于盒马来说,是一个里程碑。

对于几千亿市值的阿里来说,利好有限。同样,腾讯在流媒体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如果对标爱奇艺30亿美金的惨烈市值,类似的“成功”也难给投资人带来温暖。

相比于那些估值无法达到自己身价“零头”的创新业务,投资者们更关心的话题,似乎是阿里巴巴错过的那个拼多多,腾讯错过的那个米哈游。

而那些之所以成就大厂们的东西,让大厂们之所以成为大厂。

那些基石级的业务、拥有核心竞争力、消费者最信赖的好服务,才是一步步让大厂们从小厂走向千亿蓝海的钥匙。

消费者从来不相信生态,产业规律更不相信投机的热钱。新的业务,是否等同于好的创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们需要的是高效率、高性价比的电商服务,不需要过多打扰的社交工具,持续带来快乐的流媒体服务。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这些服务能够更持久一点。这才是互联网商业的常识。

如果低垂的桃子已经被摘干净了,正确的态度或许是找更多的桃树,或向更高的桃子迈进;在更小的盘子里,用更卷的方式竞争,绝不是互联网的最终出路。

 

作者:郭海惟;公众号:品玩

本文由 @品玩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Rebbeca Ren

来源公众号:品玩Global(ID:pinglobal),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与你有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品玩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大厂没有新业务,玩的是新瓶装旧酒那套,挺没意思的

    来自陕西 回复
  2. 太真实了,核心业务部门的人不会缩招,只有边缘业务新业务的人才会大幅缩减

    来自广东 回复
  3. 以前进大厂是我的梦想,现在庆幸没有,不然得累死吧,感觉太辛苦了

    来自云南 回复
  4. 分析那几个公司的数据有点过时了,看看今年吧,肯定是降了的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