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元/小时!共享单车这个新“刺客”

0 评论 2299 浏览 0 收藏 10 分钟

编辑导语:最近“共享单车涨价”引起网友热议,共享单车如今也成了“刺客”?很多人直呼骑共享单车还不如坐公交、地铁,本文详细分析了此次涨价事件以及涨价的原因等等,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2022年,“雪糕刺客”“水果刺客”等网络热词出现之后,共享单车如今也成了“刺客”?

走在街上,随手扫一辆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习惯。而最近不少用户却发现,共享单车不知不觉涨价了。

8月5日晚间,美团单车宣布,由于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2022年8月10日23时起,美团单车骑行畅骑卡无折扣价将进行调整:7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15元;3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35元;9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90元。而在此之前,美团三档骑行卡价格分别为10元、25元及60元

涨价后,美团与哈啰单车骑行卡价格相当,后者刚刚在今年1月宣布涨价。

“共享单车涨价”引起网友热议,截至发稿,在微博上,“多家共享单车价格调整”话题得到4472.8万阅读量。

6.5元/小时!共享单车这个新“刺客”

相比摩拜、ofo红火的烧钱砸补贴的那段日子,如今共享单车的骑行价格早已涨了好几倍。

“骑共享单车还不如坐公交、地铁。”网络上开始有了这样的声音。

一、骑行卡标价普遍上涨

《IT时报》记者发现,当前美团、哈啰、青桔三家主要的共享单车,平台购卡皆有打折、红包优惠活动。例如,原价为35元的哈啰月卡当前折后为15.33元,原价90元的季卡则为40.96元;同样原价的美团月卡折后为15.8元,季卡则为49元。

6.5元/小时!共享单车这个新“刺客”

这意味着,按当前折扣,此次美团宣布的40%~50%的原价涨幅,经由打折后可能只会体现出20%左右,用户购买一张月卡只需要多付4块钱,感知并不会太过明显。

当前,哈啰、美团经过今年的价格调整后趋于一致,而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骑行卡则尚未涨价,同涨价前的美团单车价格差不多,周卡、月卡、季卡原价分别为10元、25元、75元。

“最近一次骑共享单车,半个多小时收了4.5元钱,把我吓一跳。”偶尔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磊磊(化名)告诉记者,“确实不如坐公交。”

当前,三家主流共享单车在未开通骑行卡的情况下,单次骑行价格皆早已并非ofo、摩拜的“白菜价”。哈啰单车、美团单车计费规则为15分钟内1.5元,后续每15分钟1元;滴滴青桔分经典款、变速款两类车型,其中经典款15分钟内1.5元,后续每10分钟收取1元,而变速款则为30分钟内2元,后续每30分钟1.5元

6.5元/小时!共享单车这个新“刺客”

以磊磊骑的青桔经典款为例,按照给出的计费规则,骑行费用1小时高达6.5元

显然,共享单车商家鼓励消费者打折购买更划算的月卡等。

二、难以缩减的成本

8月10日正午,上海又迎来42度的高温天,嘉定一处地铁站点旁,青桔单车运维人员大威(化名)仍在太阳底下汗流浃背地忙前忙后。

地铁站点是每天共享单车的聚集区域,用户一边停,他们一边搬,干到12点多,大威和同事面前“还有一大堆”。

6.5元/小时!共享单车这个新“刺客”

摄影:IT时报 崔鹏志

作为一名单车运维人员,他每天的工作分为两部分。早上6点,他和同事驾驶一辆货车赶到这里,维护单车的摆放秩序,把放不下的车辆搬上货车,再开车沿途摆放到一些指定摆放点,这个过程叫“调度”。下午,大威又要和同事在烈日下,跑到各个违规停放的单车点,将单车运回到摆放点。

“一般人干不了这行,我们也很缺人,不少新同事干了三四天就跑路。”大威表示,每个网格维护点由小组长负责分配人手,但大多也就是2~3人,目前他和同事每天要搬将近1000辆单车,奔波距离超50公里。

如此一天下来,大威能够拿到7000元~8000元的月薪,多的时候9000元。一名哈啰单车运维经理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比较缺少的人手集中在上午的“调度”“维护”部分,只需按照城管的要求,将车辆摆好,但一个月只能拿4000元~5000元的工资。

6.5元/小时!共享单车这个新“刺客”

工作强度、特殊要求、招聘等困难都使得人力成本增加,而在涨价理由中,“硬件成本的增加”也被哈啰和美团同时提到。

在硬件端,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供应链上游同样受到影响,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涨超10%。据《华夏时报》,自行车的核心零部件材料“铝锭”,每吨价格由13000元涨至23000元,涨幅超80%。

无法缩减的成本,也指向目前主流共享单车难以盈利的困境。

哈啰出行在2021年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共享两轮车业务占据91%营收,但2020年毛利率仅有6.67%,而在2018年到2020年的3年间,哈啰出行共亏损超48亿元。同样的3年时间里,美团单车前身摩拜单车亏损则将近50亿,青桔单车2021年同样被滴滴年报归在300亿亏损的“其他业务”中。

三、消费习惯已经养成

共享单车再难像当初那样吸引目光。

如今剩下的哈啰、美团、青桔三家主流共享单车企业,分别背靠阿里、美团、滴滴三大互联网巨头,然而“输血”总有尽时。共享单车并非一次性投入,后续折旧、运营成本都是掣肘因素。钱从哪里来?共享经济必须重回朴实的道路,依靠用户体验挣货真价实的钱。

B站UP主“碎嘴企鹅”6月上传短视频《我为什么不骑共享单车》,也来源于他骑共享单车的真实经历:宿舍楼下开启一辆单车,骑到2公里到达目的地后都是“红色禁停”区域,又骑了3.5公里到“蓝色”区域,但因为没停在“停放点”还是被扣15块钱。对于“禁停”“非停”的吐槽让这条视频获得300万播放量,引来评论区不少用户大吐苦水。

显然,在用户眼中,共享单车的体验还有待提升。偶尔开到坏车不说,时不时停放区域“漂移”也让不少用户诟病。多名共享单车用户都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主流共享单车皆有停放点难找、GPS定位偏差等情况。

6.5元/小时!共享单车这个新“刺客”

在城市治理、运维调度、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压力下,共享单车的日子并不好过。

“共享单车的消费习惯已经养成,接下来是更精细化的竞争。”一名投资人士向记者指出,“谁最后得到用户认可,谁便会成为赢家。”

 

作者:崔鹏志,编辑:王昕、挨踢妹

来源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做报纸,也懂互联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IT时报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